高二历史期末试题(下)

2014-5-11 0:33:52 下载本试卷

高二历史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80分,每小题2分。)

    俄国十月革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爆发的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其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据此回答:

1.十月革命使人类历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主题是探索      (      )

    A.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与资本主义社会和平共处的方案

   C.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D.与第三世界一起反对霸权主义道路

     新经济政策是苏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尝试。依据所学知识,回答第2~4题。

 2.苏俄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

    A.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B.建立强有力的集权制

    C.赢得工人农民的支持    D.发展经济以巩固统治

3.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苏俄                                           (      )

    ①放弃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     ②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③适时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      ④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联共(布)十五大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步取消。按苏联当时的国情,你认为新经济政策                                                                      (      )

    A.应该取消,因为它完成了历史使命     B.应适当调整后,继续实行

    C.应据当时情况的发展来定是否取消     D.可以取消,也可以继续实行

    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依据所学知识,回答第5~8题。

5.这次民族解放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殖民主义国家的侵  

   C.资本主义的发展           D.无产阶级的壮大

6.此次民族解放运动的最基本特点是                                     (      )

    A.无产阶级政党开始探索新的民族解放道      B.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

    C.呈现多种类型和不同的发展道路            D.一些国家斗争取得了较大成果

7.印度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的实质是                        (      )

     A.以暴力手段反抗殖民统治           B.以不合作态度反抗殖民统治

     C.采取和平与合法手段取得印度自治  D.以和平手段抗议殖民当局的压迫

8.朝鲜“三一运动”与埃及华夫脱运动的共同点是                        (      )

     A.民族矛盾因英殖民统治而激化       B.和平请愿是实现目的的惟一手段

     C.出现了人民群众的武装起义          D.有条件地赢得了独立

 9.苏联“十四大”、“十五大”后经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                    (      )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实现重工业化

     C.保证经济协调发展   D.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

10.30年代,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这一现象的社会基础是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B.斯大林个人因素                   (      )

     C. 大量存在的小农经济           D.经济发展水平

   一战后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标志,是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依据所学知识,回答第11~15题。

 11.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和平计划”的意图是                       (      )

   A.借此对德宣战    B.构建遏制苏联的防御体系     

   C.防止卷入战争    D.攫取世界领导权

12.一战后各战胜大国带着各自意图参加巴黎和会,这些意图实质是          (      )

   A.维护世界和平        B.为本国获取最大利益   

   C.掠夺德国资源             D.迅速扩大本国领土

13.巴黎和会历时半年之久的主要原因是                                   (      )

   A.对苏俄战争的耽误      B.战败国拒不接受和约  

  C.欧美列强间争夺激烈    D.美国的不断作梗

14.在凡尔赛体系下,中东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     (      )

  A.巴尔干地区成立民族国家  B.奥斯曼帝国瓦解 

  C.德国丧失了海外殖民地    D.奥匈帝国瓦解

   15.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最大受益者,这主要表现在美国                     (      )

   A.粉碎了英日同盟   B.获得了海军强国资格     C.赢得了国联的建立  

   D.实现了领土的扩张

   16.说20世纪20年代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对稳定时期,其主要依据是         (      )

    ①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②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     

    ③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开始恢复    ④资本主义国家渡过了战后初期的动荡时期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对20世纪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依据所学知识,回答第 17~20题。

    17.与以往经济危机的影响相比,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最大特点是      (      )

   A.涉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B.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C.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D.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

    18.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从反面显示了                        (      )

   A.垄断资本主义的崩溃   B.分期付款消费的不可行性   C.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  D.国家调控经济的必要性

    19.与以往资本主义统治政策相比,罗斯福新政主要“新”在                (      )

   A.调整维护资本主义政策  B.促进了社会发展   C.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   

   D.政府对经济加强干预

    20.1933年美国通过的《工业复兴法》规定:“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必须遵守工时……工资限额。”这一法令说明                              (      )

   A.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B.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

   C.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    D.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

   21.1933年德国纳粹党上台后制造“国会纵火案”的真实意图是               (      )

 A.建立一党专政  B.打击共产党势力   C.赢得西方国家支持  D.屠杀犹太人

  22.日本法西斯与德国法西斯相比,突出的特点是                           (      )

  A.具有明显的军国主义倾向  B.背弃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        

  C.没有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   D.没有政党形式的法西斯政权

  23.德国纳粹党“二十五点纲领”中第四点说:“只有本民族同志才能成为公民,不分职业如何,凡是有日耳曼血缘的人才能成为本民族同志。”该材料体现了             (      )

   A.爱国主义倾向  B.复仇主义倾向    C.种族主义倾向  D.沙文主义倾向

   24.这一时期德、日等国走上了法西斯主义集权统治道路,其主要原因是       (      )

   A.国内严重的危机和尖锐的阶级矛盾      B.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激化

   C.法西斯集团的欺骗宣传和恐怖活动      D.通过战争和军事工业摆脱危机

   25.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演变成民族战争的主要原因是                  (      )

   A.德、意的武装干涉     B.国际纵队的参战

   C.苏联的巨大援助     D.英法的“不干涉”政策

   26.20世纪30年代的国联的所作所为,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国联                (      )

  A.仅是一个软弱的国际机构    B.无法制止战争却是伸张正义的讲坛

   C.成为法西斯国家操纵的工具   D.成为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工具

   27.《凡尔赛和约》和慕尼黑协定的共同之处有                              (      )

  ①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    ②具有反共产主义的因素       ③有关于赔款问题的决定 

   ④有关于领土问题的决定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28.二战爆发前英法对德国武装干涉西班牙采取了不干涉政策;1938年9月同德意共同签订慕尼黑协定宰割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但出现“奇怪战争”;1942年初,中、英、美、苏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对上述历史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①英法自始至终推行绥靖政策  ②英、法、德、意曾一度结成法西斯同盟压迫弱国

  ③英法在二战爆发前反对德意法西斯侵略    ④英法对德宣战标志着绥靖政策的结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9.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是                                    (      )

 A.美国对日投掷原子弹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C.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D.法西斯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

  30.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变化迅速,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                      (      )

 ①国际金融体系和贸易体系的形成     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

 ③形成以美苏冷战为特征的两极格局   ④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更为迅速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1.二战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在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这主要表现在        (      )

 A.美国民权运动高涨       B.斯大林模式日显弊端

   C.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制约  D.法西斯势力日趋猖撅

 

   32.二战后东欧人民民主政权建立、巩固和发展过程中明显带有               (      )

   A.人民民主色彩  B.美国霸权特点   C.苏联大国意志  D.平等互助特征

   33.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它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美国经济霸权地位动摇  B.资本主义世界爆发金融危机             

     C.形成三足鼎立政治格局  D.日本、欧共体经济飞速发展

   34.战后50年间,对世界政局影响深远的国际事件是                       (      )

   A.美苏争霸和第三世界兴起               B.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美苏争霸

   C.第三次科技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D.第三世界兴起和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

   35.勃列日涅夫与美国争夺霸权的两个战略是                              (      )

   ①力争军事优势  ②争夺第三世界      ③推动欧洲缓和      ④维持不战不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6.战后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发展中存在的最大隐患是                         (      )

   A.同苏联的关系不稳定           B.国内强大的旧势力残余

   C.西方国家的经济渗透           D.照搬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

    37.“布拉格之春”的出现集中说明了                                    (      )

   A.人民群众关心、支持改革  B.东欧国家力图摆脱苏联控制

   C.斯大林模式不符合捷国情  D.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胜利

   38.“车臣危机”、“波黑战争”主要说明                                   (      )

    A.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  B.民族和地区冲突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C.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在加强  D.各国要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以世纪之交的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领域均发生了重大变化。依据所学知识,回答39~40题。

    39.当今世界一方面出现韩、朝对话和东、西德合并,另一方面中东局势恶化和科索沃战争爆发。这些现象充分说明                                                (      )

    A.两极格局的结束       B.美国推行霸权政策

    C.地区动荡加剧         D.世界和平趋势加强

    40.《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指出:“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有权过一种与自然和谐的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为此当前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战略应是                                                              (      )

     A.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        B.经济结构调整战略

     C.可持续发展战略              D.经济全球化战略

二、材料解析题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所提问题:

   材料一:新加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965年为800美元,1976年为2700美元,1984年为7200美元,1988年为9070美元,1989年为10450美元,1990年为11160美元,1991年为14210美元,1992年为15730美元,1994年为22500美元。在1994年公布的《世界经济论坛》研究报告中,新加坡在42个先进国家及地区中名列第二位,以其组织能力、与外国公司的贸易与合作、国际性金融业务、强调研究和发展超过了日本、香港名列第四。

   材料二:韩国1962~1979年,出口总值年增 40%以上。1986~1988年,GNP年增12%以上。国民生产总值,从1962年的 23亿美元到 1990年的 2379亿美元。1962年韩国人均国民收入87美元,1987年 1190亿美元,人均 GNP为 2800美元,1989年 4830美元,1992年6790美元,1994年8260美元。……1987年,韩国有10种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一:运动鞋、运动衫、皮制衣服、缝制玩具、黑白电视、集装箱、钓鱼杆、钢琴、假发、眉笔。韩国于1968年成立浦项制铁公司,1970年动工兴建浦项钢铁厂,1983年建成。1985年又动工兴建光阳钢铁厂,1992年建成,1993年全国共产钢2200万吨,其规模为世界第二。

                                         ——以上均摘自黄安年《当代世界五十年》

    回答:概括材料一、二的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些共同点的原因,由此谈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三、问答题

     42.美国“9·11”恐怖事件以后,形成了以美国为首、俄罗斯和中国等支持的全球范围打击恐怖主义的联盟。恐怖主义陷入人人喊打的境地。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 20世纪 30年代国际势力对法西斯势力上台并对外侵略的反应及结果。

   (2)分析当前形成全球反恐怖主义联盟的主要原因。

   (3)通过回答问题(l)、(2),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世界近现代史》下册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D 4.C 5.B 6.C 7.C 8.C 9.B 10.A    11.D 12.B 13.C 14.B 15.B 16.D 17.B 18.D 19.D 20.B 21.A  22.D 23.C 24.A 25.A 26.D 27.A 28.D 29.B

30.C  31.A 32.C 33.A 34.A 35.A 36.D 37.B 38.B 

39.A 40.C

二、材料解析题

    41.共同点:20世纪60~90年代,经济飞速发展;出口增长迅速;完成了工业化过程;90年代,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原因: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依据本国国情和国际经济形势,适时调整经济结构,制定经济发展策略,调整经济结构;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利用国际经济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问答题

    42.(1)态度:面对一些国家建立法西斯专政及发动对外侵略战争,西方大国包括苏联,采取绥靖政策,力求避免卷入战争;一些遭受侵略的国家,积极反击法西斯侵略战争,但基本是孤军作战,而且面临大国绥靖政策的压力,共产国际“七大”号召建立反法西斯侵略统一战线,但世界意义不大。

            结果: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全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2)恐怖主义给全世界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各国都面临恐怖主义的威胁,恐怖主义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敌人;吸取历史上对法西斯势力采取绥靖政策的教训;国际格局中两极格局瓦解,多极格局尚未形成,美国成为惟一超级大国,其他大国尚不具备利用恐怖势力获取国家利益的实力。

         (3)形成全世界反对侵略的统一战线,对恐怖主义等制造战争和危害的势力,只有形成全世界一致打击的氛围,才能制止战争与灾难;进一步加强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