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拓展练习题

2014-5-11 0:34:06 下载本试卷
拓展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7小题,每小题2分,共74分。
1.1862年清政府决定向英法等国“借师助剿”英法两国公使宣布“帮助官军”这表明
①清政府放弃了传统的外交政策 ②列强为维护其在华利益而帮助清政府③清政府与列强之间的矛盾消除 ④太平天国是中外反动势力的共同敌人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中国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西方列强入侵,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较早
B.商品经济发达,工场手工业得到充分发展
C.官僚地主最先接触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D.被开辟为通商口岸,便于对外贸易往来
3.洋务派所办的民用企业大多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官总其大纲,察其利弊”“所有
盈亏,会师商人,与官无涉”“公家只取官利”,由此可见
A.官府对民用企业基本上是自由放任
B.官府把持了民用企业的经营管理权
C.民用企业经营盈亏完全与官府无关
D.民用企业完全是私人所经营的企业
4.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的请出亡灵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
衣服,以便穿着这种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此观
点可用于对以下哪一项的评价
A.洪秀全的绝对平均主义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辛亥革命的三民主义
D.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5.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加快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其
主要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为民族资本提供了发展资金
B.外国在华设厂带来了先进设备和技术
C.中国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扩大
D.列强资本输出迫使清政府鼓励民间办厂
6.下列各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变成“洋人的朝廷”的是
A.总理衙门的建立
B.中国海关管理权由英国人操纵
C.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
二、材料解析题
7.阅读下列材料
  张之洞在办冶铁厂时,委托驻英公使薛富成购买国外新式设备。薛告诉他,新式冶炼设备有用于酸性的,有用于碱性的,应先将冶铁厂所用铁矿和焦碳样品寄给
制造设备的厂家化验,然后才能定购。张却回复说,中国地大物博,何矿不有,还寄
什么样品,只管买一套来。结果薛所定的设备与办厂用的矿质不符。
  选厂址时,张为了能在自己的总督衙门就能看见工厂的烟囱冒烟,硬要将厂子建在远离铁矿、煤矿的汉山脚下,为此,不仅大大增加了煤铁运转的开销,还为选厂址筑厂基多耗费白银100多万两。
回答:①张之洞属于什么派?该派在中央的代表是谁?该派前期和后期的口号和内
容是什么?


②张之洞选厂址的做法违背了地理学科的什么原则?


③运用哲学原理对上述材料评述。


三、问答题
8.有的学者认为,戊戌变法“应属于社会革命的范畴”,称它是“一次失败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也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
改良运动。请回答:
①你同意哪种观点?请阐述你同意的理由。


②从政治上看,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于什么?
 

答案:

一、1、D2、A3、B4、B5、C6、D

二、7、①洋务派:奕訢。“自强”,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求富”,为了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②工业布局应考虑经济因素。从减少生产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着眼,工业布局要考虑如何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市场,以节省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对于钢铁工业尤其要考虑要述因素。张之洞违背了这一原则,造成了巨额浪费。

  ③材料反映了张之洞在办冶铁厂时,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就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否则就会陷入唯心主义的圈子。所以说张之洞不考虑矿质,结果造成盲目购买设备,不能使用。在选厂址时,又以个人好恶习为出发点,违背了经济规律,无视冶铁厂与铁矿、煤矿之间的联系,导致办厂费用和生产成本增加。上述做法是主观主义的具体表现。

8、(1)①同意革命的观点,因为运动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也要求改革封建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用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代替封建专制制度,虽然用和平手段,但也没有排除使用暴力:百日维新是资产阶级暂时地、部分地获得政权,不失为一次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尝试。②同意改良的观点,变法领导者宣传的是变法改革主张;其与顽固势力论战也是以革命为核心;共百日维新中的新政诏令,没有体现资产阶级维新思潮提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只改革一些旧制度;其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2)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从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中受启发,立志变法改制。他们幻想在不使用暴力、不根本改变清王朝统治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推行新政,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实践证明,中国资产阶级由于其本身的软弱性而导致革命的不彻底性,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责任。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