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基本能力测试复习的教学体会与见解

2014-5-11 0:37:51 下载本试卷

关于高考“基本能力”测试复习的教学体会与见解

中教会考试与评价课题组

2008年高考即将来临,做为备受人关注的新学科——“基本能力”测试,也终于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对于山东省独立增设的“基本能力”测试,从各界的反响来看,2007年考题效果还是不错的。对于原来人们担心的增加学生负担、造成城乡地域不平等等现象,并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相反人们从这次高考中看到了“基本能力”测试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可以说已经成为山东省高考的一大亮点。怎样进行高三的基本能力的复习教学,也逐渐成为各高中学校和教研部门一个新的热点。笔者做为一个参与07年高三“基本能力”测试辅导教学的普通教师,谈一谈自己的一些体会与见解。

一、简析07年高考试题

07年的“基本能力”测试题,以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人文与社会、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六个学习领域的课程标准为依据,着眼于各个领域的整合,着眼于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结,着眼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联系。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基于单个学习领域而超越单个学习领域,联系生产生活而高于生产生活的直接经验,体现知识、能力、素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要素的综合性运用。重点考查考生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判断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表达与应用能力、艺术鉴赏能力等人文科技综合素质。试题涉及的六大学习领域的各个学科分值分配统计如下:

领域与分数

学科

分值

题号

技术(15分)

信息技术

9分

23、24(2)(3)、25、50、52

通用技术

6分

15、19

艺术(22分)

美术

12分

4、31、34、38、39、43、45

音乐

10分

3、30、33、42

体育与健康(7分)

5、6、7、35

人文与社会(26分)

2、8、16、18、21、22、26、27、28、29、32、36、37、46、47、48、49

科学(17分)

9、10,11、12、13、14、20、24(1)、41、44

综合实践活动(13分)

1、17、40、51、53、54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试卷在各领域、学科上的分数并不是平均分配,而是根据试题情景需要灵活设题,但这并不违背考试说明的精神,反而体现出了命题的灵活性。

试卷充分体现了07年高考说明的基本思想。第一,在试题的整体设计上,科学地、成功地综合了对不同学科基本知识与能力的考核,突出了基础性和整合性;第二,在试题的设计思路与题目内容上,鲜明体现了基本能力测试与学科课程标准及山东省新课程实施进程相协调、相促进的导向性;第三,在考题设计与不同考点的有机组合中,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有效落实了重点考查考生多元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本定位,凸显了内容的时代性和答案的开放性;第四,在试题的难度设计、分值分配等方面,较好地切合了考试说明及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本省考生的实际;第五,试题选材思路开阔,在试卷整体设计、立意等方面力求创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基本能力”试题的导向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引导中学按照高中课程方案要求开齐开好课程;二是有利于纠正文理偏科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有利于引导学生观察、关注与热爱生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与社会实际问题;四是有利于引导学生注重知识、能力、素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等。

二、认真研究高考方案和考试说明,吃透高考精神

弄清“基本能力”到底要考什么,怎样考。按考试说明,“基本能力”测试是指对新课程普通高中毕业生应具备的适应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能力及科学与人文素养的考查。从07年高考试题和样题来看,在试题设计上,特别注重基础性、整合性、导向性、开放性和时代性。就学科门类上说,“基本能力”测试涉及高中新课程的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人文与社会、科学六个学习领域。就具体内容上说,测试将着眼于不同学习领域、不同科目间的有机整合和内在联系,借助一定的生活、生产和学习情境综合考查学生的各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基本能力”测试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九项内容:

1.搜集、分析、组织信息并进行概括、推理、判断与策划的能力。

2.观察社会生活,分析、解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现象,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3.观察自然现象,解释、说明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动手设计实验,运用科学方法探究自然规律的能力。

4.在专题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设计方案、调查探究、解决问题、撰写研究报告、以适当方式展示研究结果的能力。

5.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交流与处理、技术设计与应用的能力。

6.基本的艺术感受、想像、体验、比较、欣赏、表达与评价能力。

7.增强体质、健全心理、规划健康人生的能力。

8.尊重生命、认识自我、孝敬父母、关心他人、服务社会、保护环境、热爱祖国、尊重民族传统的意识与情感。

9.主动求知、敢于质疑、合作探究、勇于实践的科学创新精神。

综合以上信息,我们必须明确以下两点:(1)“1”考的主要是基本能力,而不是学科专业知识,只会死记硬背基础知识是肯定不行的。(2)题型是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就一个题干描绘的情景,可以从各个领域进行考查。因此复习过程中应站在“1”的角度去看各学科,而不是站在各学科的角度上去看“1”。

认真研究07高考试题和样题,明确高考试题的形式、结构、出题的方式。教师只有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体会到高考指导思想(基础性、整合性、导向性、开放性、时代性)的真正内涵。

三、组建合理的教师队伍,转变教师的常规教学观念

在06-07学年的高三基本能力复习过程中,由于缺少经验,认识不足,加之各学校开始多处于观望阶段,因此在教学队伍的组建上往往过于随便,给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教师们虽然出了很大的力,但各位教师往往各自为政,缺少统一的指导思想,缺少合作意识,所以走过了许多弯路,浪费了许多人力和时间,效果自然不能令人满意。在总结前一年的教学经验基础上,我们认为基本能力教学组最好由下几位教师组成:物理、生物、政治、音乐、体育、技术每专业各有一位教师参与,不同学校可根据本校的师资、班级数量等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增减。最好由一位物理教师领军,因为物理专业与其它专业的联系相对多一些。要求这些教师,爱好广泛,上进好学,最好是经历过高中教育的。因为不经过高中教育的教师,知识结构往往不够合理。成立专门的教学组,有专门的办公室,不属于任何教研组,以便于管理。每位老师的电脑都要能随时上网,以便查阅资料。

每位教师都要转变自己的观点,将自己置于“基本能力”教师的地位,不能老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体育教师或音乐教师,每一位教师都要学习一些其它各专业的知识,互相取长补短。教师要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和能力。“基本能力”做为高考科目,对所有的教师来说都是新手。经验要靠自己积累,规律要靠自己去探索,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教学的同时,不断地为自己“充电”,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要成为多面手,全能手,要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同时还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去赢得学生,以良好形象去影响学生。

教师在教学思路上也要更新观念。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学习了知识无法应用到生活中来。所以平时的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实际,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渗透基本能力思想。

四、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基本能力”测试

学生对待基本能力,有三种常见的态度。一种是认为基本能力是副科,不用学就能考到比较好的分数所以放弃复习;第二种是认为基本能力考试题比较简单,通过在本学科上多下功夫,可以考得明显的高分,以弥其它学科的不足;第三种态度是,认为基本能考试面太广,自己向来对音体美技等学科不感兴趣,基本太差,高三的学习时间太宝贵,不舍得拿出时间来复习,因此直接放弃了基本能力这60分,到时考多少算多少,把时间用在其它学科上还可以弥补一部分。

其实这三种态度都是不正确的。我们先从基本能力学科在高考中的作用谈起。高考最重要的作用是为高校选拔人才,各学科的高考题,都有一定的区分度,以体现这种选拔功能,而我省设置的“基本能力”,却不具有这种选拔功能。也可以说,基本能力考得不是学科知识水平,而是考学生的学习经历,只要学生自小学到高中按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顺利完成各学科的学习,那么在高考中基本能力的表现,应该是基本相似的,考分的差距应该是很小的,也就是说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考试说明和有关专家的讲解中,都透露出了这种思想。高考中本学科的设置,旨在体现新课改精神,促使高中学校,将课程开全开足,以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高三学生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一学科呢?在这样一门理论上几乎没有区分度的学科上,我们不妨抱这样一种态度: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首先在这个学科上要争取明显的高分是很困难的,虽然在07年的高考中有不少的考生取得了较高的分数,甚至是有的考生还取得了60分满分的可喜成绩,但这总是凤毛麟角。因为“基本能力”所毛这个学科上要争取明显的高分是很困难的。是说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涉及的知识面实在是太宽了,虽然知识难度并不大,要把所有的学科学的都有很全很好,那就需要下很大的功夫,耗废太多的时间,就往往得不偿失了。但在日常测试中的分数,明显低于大部分同学的平均分,这就是有“过”了,说明你在某此领域或学科的基本知识有明的欠缺,就应该有针对性补一补。基本能力的60分与其它学科的60分在高考中的权重是完全相同的,太低必然会影响高考成绩,不能让一个本来不应该有区别的学科拖了高考的后腿。高一高二的学生也应该提前想到这一步,要变一年备考为三年备考,学校所设的每一学科都应该认真学好,不能认为这些学科是副科或自己不爱好就不重视,到了高三再从头去补这些基础知识,太浪费时间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要积极参加,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都是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的。

五、合理安排,精心计划

没有计划的工作是盲目的,合理安排复习进度和计划是十分重要的。整个高三复习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为分专业复习阶段(约4个月)。本阶段一般可以音、体、美、技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艺术、体育与健康、技术各领域的基础知识复习,其它教师则分文理分别进行人文与社会、科学与生活方面的基础知识与运用复习指导。如果能够分班到教师,每位教师对自己分管的班进行所有学科的辅导,效果会更。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位教师都是多面手,其实对一个上进好学教师来也并不是做不到。要知道教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学,督促学生及时学,只要给学生准备好学习资料,安排好学习时间,教给学生合理的学习方法,教师的一些知识缺陷是可以弥补的。这一阶段非常重要,要使学生各个学科上都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该记的东西必须记住。虽然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不考记忆性的东西,但实际上基础知识不能系统掌握,简直是没法答题。例如07年高考题中的15题,如果不掌握“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概念,就无法做出判断。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

第二阶段为拼盘式综合训练阶段(约2个月)。将各科习题以拼盘的方式组合成试题,进行强化训练。专业知识复习结束,为了巩固所复习的基础知识,必须进行一系列训练。将各科知识拼合在一起进行训练,有助于学生跳跃性思维的发展。定期给学生做一些训练试题,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它学科都经常进行各种考试训练,如果“基本能力”的考练不进行,会使学生懈怠、麻痹,失去学习兴趣。在训练中还要特别重视综合题的学习功能,初期可淡化其考试功能,使学生将每份题都做为一份珍贵的学习资料。

第三阶段为热门重点话题专题复习阶段(约2个月)。教师要经过调查、讨论、分析,提前筛选一些重要的热门话题,如奥运会、能源问题、环保问题、航天与探月、青藏铁路与少数民族、爱滋病与健康、交通与安全……。然后以这些话题做为主题,从各个角度、各个专业拟定或搜集一些题目进行专题训练,逐步贴近高考。这一阶段应当把社会实践活动方面的内容加进去。

第四阶段为综合仿真训练阶段(约2个月,包括最后的回归基础)。以高考题的形式组织试题进行仿真训练。教师要搜集大量习题,进行精心筛选。要充分利用各地的模拟试题,自己编写题目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这一阶段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答题规范性训练。基本能力采取网上阅卷的形式,书写字迹潦草或字体太小都可能造成网上显示不清而造成失分。所以必须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其养成规范、认真书写的习惯。对于问答题,还要进行语言规范和逻辑科学方面的训练,以尽量减少会答而答不明白造成的失分。最后还要拿出一定的时间,回归基础,并整理反思做过的题,至高考达到最付佳状态。

六、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

从以往各种考试和高考来看,综合实践活动部分的题目,明显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原因是许多学校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开课,或开课不到位。也就是学生根本就没有实践过,对实践过程缺乏感性认识,所以在考试中不知道如何答题,丢分是必然的。在高三复习过程应当为学生补上这一课。当然不会再让学生去进行真正的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学实践中,做为亡羊补牢的手段,可以采用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去体验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对于技能类的学科问题,学生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不经过一定的技能训练,很难理解题目的材料与情境,难以解决问题。这类问题要求教师尽量多的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传导给学生。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模拟、想象某些过程或经历。以学生的合理推理和教师的及时引导来完善所模拟的过程。在考试训练中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类的题目更应该给以重视,可适当多做一些练习题,并进行较为详细的讲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做个有心人,多留意生活,关心身边发生的事情,关心国际国内大事。在生活中注意运用所学的科技知识和人文与社会方面的知识来看待、身边或社会出现的一些事物。

七、重视研究型设计题目。即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分别从艺术、体育、技术素养、实践能力、各学科知识等方面考查学生的处理问题的能力。这类题目一旦在试卷中出现,学生便不易得分。应在教学中进行一些训练。课堂内外都要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在生活中锻炼能力,增长知识,让学生大胆参与各类活动,做生活的探索者。如让学生自己设计班会、设计演讲会、体育竞技、生日庆祝会、元旦晚会,提高学生设计生活的能力。再如:让学生组织一次聚会,要从聚会的服装要求、室内装饰、音乐选择、交通路线、气候条件、卫生管理、食品分类、节目安排、住宿休息、娱乐项目、不同年龄阶段客人的需要等各方面进行周密的考虑和布置。既考查了学生的生活能力,又考查学生的智商,还考查学生的情商。做出这样的一个设计,思维要缜密,头脑要灵活, 要比别人考虑的更周到,设计出最优的方案。

以上几点看法,可能不够全面,有的甚至缺乏可操作性,希望得到一线老师和专家们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