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2014-5-11 0:35:24 下载本试卷

高一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注意事项:

试卷中试题可选择,凡是有序号相同的试题均为可选做试题。例 5. 生命的结构基础是(  ……….. 5’ 天气变凉大家都会添加衣物是人具有()………

5题不会做,可以选择5’

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只有唯一答案

一 、选择题(共计55分)

(1—20题 每一题1分共计20分)

1.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些酶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的,有些酶是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B、有些酶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有些酶在细胞外起催化作用

C、酶的合成受遗传控制,其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D、酶的催化效率受温度和pH的影响

2. 下列生理过程与酶无直接关系的是(  )

A、消化  B、水的光解 C、蛋白质的合成 D、ATP转变为ADP

3. 一小段小肠制成的袋子,其中装有物质M和能分解M的一种酶,此袋放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第二天检查蒸馏水时,发现其中含有物质X,根据这一观察,不能做出下列哪项结论( )

A、袋中物质M被分解了    B、物质X能穿过小肠壁

C、酶分解了物质X       D、物质M的相对分子质量比X大

4. 将1毫升5%唾液溶液与倒入装有10毫升浆糊的试管内,置于25℃的温水中水浴,为了提高反应速度可采取一些方法。下列各方法中能提高反应速度的是    (  )

 ① 把实验温度提高到37℃        ②. 在试管内再加入1毫升唾液溶液

 ③. 在试管内加入1毫升盐酸       ④. 在试管内加入1毫升蒸馏水

A、①②  B、③④  C、 ②④   D、①③

5. 某作家脑溢血后导致右侧肢体偏瘫,为尽快改善患者新陈代谢状况,尽快恢复其右手书写能力,在治疗时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辅助治疗(  )

A、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 B、口服含钙片剂 C、服用多种维生素液 D、肌肉注射ATP制剂

6. 下列生命现象中不伴有ATP消耗的是 (  )

A、神经冲动的传导        B、含羞草受到刺激小叶合拢

C、葡萄糖在小肠中被吸收    D、根尖生长点细胞有丝分裂

7. “高能磷酸键”中的“高能”是指该键(  )

A、健能高  B、活化能高  C、水解释放的自由能高  D、A、B、C都是

8. 对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属于生物高分子物质       B、分子内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C、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      D、它的合成通常需要氧气或光能

9. 森林植物群落中,上层植物较底层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高,因为上层( )

①光照强度较强 ②红光和蓝紫光比例较高 ③温度较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10. 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其原因可能是(  )

①未加石英砂、研磨不充分   ②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酒精提取

③分次加入少量无水酒精提取  ④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 小麦植株最上面的一片叶称为旗叶,它对小麦籽粒的产量有决定性的作用,与这种功能关系最密切的结构特点是(  ) 

①细胞排列紧密  ②细胞中叶绿体数目较多 ③细胞中线粒体较少  ④叶绿体中基粒片层数量多 ⑤细胞中具有中心粒

A、①②   B、④⑤   C、②④   D、③⑤

12. 缺水将导致植物光合作用速率迅速下降。缺水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首先是(  )

A、缺乏H2O作原料  B、缺乏CO2作原料   C、影响酶的活性   D、影响物质运输

13. 每公顷的玉米地,在生长末期,玉米重量可达6吨。这些重量主要来自(  )

A、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物      B、土壤中的矿物质和空气中的氧

C、从土壤中吸收的矿物质及有机物    D、土壤中的水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14. 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植物所收集的光能主要是用于: (  

A、由 ADP和Pi形成ATP       B、由CO2形成葡萄糖等

C、三碳化合物还原成(CH2O)     D、由CO2形成O2

14’ 将一株植物在黑暗环境中放置48小时,然后将一片叶的主脉由中央切断(如图所示)并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然后将此叶片酒精脱色,再用碘液处理,结果叶片的上部(M)呈褐色,叶片下部呈蓝色。这个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光合作用需要( )

A、水    B、CO2   C、光    D、叶绿体

15.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提到种植农作物时要“正其行,通其风”,下列对这句话意义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

A.有利于作物利用土地中的矿质营养使其生长茂盛

B.有利于作物充分地利用环境中的“气肥”和光能

C.有利于作物呼吸时对氧的需求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D.有利于农民灌溉、除草、松土等田间操作的方便

16. 下列论述哪项是正确的?(  )

A、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粒片层上进行    B、光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

C、暗反应不需要光,但在阳光下也能进行  D、暗反应只有在黑暗中才能进行

17.请你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下列措施中对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最有效的是(  )

A、增加CO2浓度  B、浇水灌溉  C、增加光照强度  D、降低氧气浓度

18.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发生在( )

A、有光条件下  B、无光条件下 C、红光和蓝紫光条件下 D、有光或无光条件下

19. 在烈日下,沙漠区域地温迅猛上升,使人感觉到难以忍受,而在草地上感觉到相对凉爽。这是因为草地上的植物(  )的结果。

A、光合作用吸收了部分光能      B、植物反射了部分光能

C、蒸腾作用吸收了部分热能      D、根系吸收大量的水

20. 将重量相同的小麦幼苗置于装有完全培养液的三只试管中,然后将它们分别放在下述三种条件下培养若干天。

温度(℃)

光照强度(Lux)

15

6000

20

400

20

6000

实验结果是⑴乙小麦与甲小麦相比,增加很多  ⑵乙小麦与甲小麦相比,增加很少

⑶丙小麦与甲小麦相比,增加很多  ⑷丙小麦与甲小麦相比,增加很少

正确的选择是 (  )

A.⑴ ⑶    B.⑴ ⑷   C. ⑵ ⑷   D.⑵ ⑶

20’ 植物的光合作用离不开色素,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内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内的色素有4种        B、植物细胞内的色素都可参与光合作用

C、植物细胞内的色素都可吸收和传递光能  D、植物细胞内的色素与植物的颜色也有关系

 (21—30题 每一题2分共计20分)

21. 下图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先将酶和乳汁分别放入2个试管,然后将2试管放入同一水浴(温度用T℃表示)中持续15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通过多次实验,并记录在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下表:

装置

A

B

C

D

E

F

水浴温度T/℃

10

20

30

40

50

60

凝乳时间/min

不凝固

7.0

4.0

1.5

4.0

不凝固

关于该实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该实验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B、 将A内混合物加温到40℃会发生凝乳

C、凝乳酶的最适温度肯定是40℃   

步骤

项目

试管1

试管2

1

新鲜唾液

1ml

1ml

2

可溶性淀粉液

2ml

2ml

3

37℃水浴

+

+

4

1ml/L盐酸

1ml

5

蒸馏水

1ml

6

碘液

2滴

2滴

D、将F内混合物降温到40℃一般不会发生凝乳

22. 某同学为验证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右表中的方法步骤。该实验设计中最显著的足之处是    

A、缺少正常pH值的对照组

B、新鲜唾液没有做稀释处理

C、检验实验结果的试剂选择不恰当   

D、实验操作步骤的顺序不合理

23. ATP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医疗上用ATP注射可治疗心肌炎。若人体静脉滴注ATP药物,ATP到达心肌细胞内最少要通过多少层磷脂分子 

A、3层      B、5层      C、6层     D、10层

24. 人们发现某种气体肥料可以提高温室或塑料大棚内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从而提高产量。这种气体和它被植物同化后的最初产物分别是   

A、O2和葡萄糖  B、O2和丙酮酸  C、CO2和三碳化合物   D、CO2和五碳化合物

25. 光照下正常生长的某绿色植物,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突然停止光照,请判断短时间内叶绿体中的C3的含量变化趋势是(  )(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C3含量)

25’ 在天气晴朗的早晨,摘取一植物叶片甲,于100℃下烘干,称其重量;到黄昏时,再取同一株上着生位置与叶片形状都与甲基本相同的叶片乙,同样处理,称其重量,其结果是( )

A、甲叶片比乙叶片重  B、乙叶片比甲叶片重  C、两叶片重量相等   D、不一定

26. 阳光经三棱镜分光照在丝状绿藻上,在哪些频率范围内聚集着最多的好气性细菌( )

A、红光和蓝紫光  B、黄光和蓝紫光  C、红光和绿光  D、蓝紫光和绿光

27. 下列哪一组实验材料最适合用于探究不同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 

A. H2O2、过氧化氢酶  B. 淀粉、淀粉酶 C. A 、B两项均合适  D. A 、B两项均不合适

28. 温室栽培可不受季节、地域限制,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最适宜的条件,有利于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以下哪种措施不能提高作物产量(  )

A、增加室内CO2浓度 B、增大室内昼夜温差 C、增加光照强度 D、采用绿色玻璃盖顶 

29. 在绿色植物体内可发生下列反应:(1)光合作用;(2)离子的传运;(3)水的转运。

气孔的开关影响上列哪种或哪些过程? (   )

A、只有(1)  B、只有(1)和(3)  C、只有(2)和(3) D、(1),(2)和(3)

30. 取一段长5 cm的葱茎,将其纵切至4 cm处。由于纵切的葱茎使薄壁的皮层细胞摆脱了厚壁的表皮细胞的束缚,皮层细胞扩张得更快,从而使葱茎向表皮外弯曲,切后的形状如下图,将它作为对照。再取另外四节葱茎做同样的处理,将它们分别置于a至d的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30分钟后,葱茎形状记录如下。据此判断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为  (B

A、a>b>c>d  B、a>c>d>b  C、b>d>c>a    D、b>a>c>d

30’ 渗透作用可被定义为: ( )

A、水进入活植物的根毛细胞       B、水从稀溶液通过半透膜而进入浓溶液

C、水从浓溶液通过半透膜而进入稀溶液  D、一种溶液通过半透膜而进入稀溶液

 (31—36题 每一题3分共计15分)

31. 人体中某一过程如下图所示:

文本框: 活性
部位

如果温度增加到45℃,引起酶的活性部位改变,会引起(  )

A、蛋白质被消化更快            B、氨基酸缩合速度减慢或不能发生缩合

C、氨基酸缩合速度加快       D、蛋白质被消化得较慢或不能被消化

31’ 在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中,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  )

A、隔水加热用的开水,可提前煮至沸水状态备用

B、实验用的斐林试剂需提前配置并充分混合好

C、用做对比实验的蔗糖溶液最好提前配制

D、实验前,最好检验一下蔗糖溶液和淀粉溶液的纯度

32.右图为探究CO2是否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中a为实验装置,b为对照装置。有关用塑料袋扎紧花盆的实验设计思路是  

A.确保植株与外界空气进一步隔绝  

B.排除土壤中微生物代谢活动的干扰

C. 防止NaOH溶液对植物根系的影响    

D.避免土壤中自养微生物光合作用形成淀粉

33. 光能转化成骨骼肌细胞内ATP的能量,需经过的主要生理过程依次是 (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消化吸收 ④主动运输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④①③②

34. 关于蒸腾作用的意义,以下不正确的是(  )

A、水分从液体变为气体形式时会吸热,因而蒸腾作用会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B、蒸腾作用会提高叶肉细胞液的浓度,从而逐渐向内侧细胞渗透吸水,直至根毛细胞,所以能直接促进水分在植物体内的向上运输

C、道理同B,蒸腾作用也直接促进了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向上运输

D、蒸腾作用间接地促进了溶于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向上运输

35.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TP分子聚集能量和释放能量过程中都与磷酸分子有关。

B、人在饥饿时,能源物质的消耗按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顺序发生

C、叶肉细胞的叶绿体既能产生ATP,又能利用ATP。

D、在光合作用中,光能以它原来的形式储存在糖类中。

35’某个春季低温潮湿、夏季高温干旱的地区生长着一种春、夏季叶型不同的植物,其叶型数据如下表。试推断        (  )

项目

甲型叶

乙型叶

表面积(

292

144

体积(

64

63

表皮厚度(

14

24

A、乙型叶生长在夏季,增强蒸腾作用

B、乙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

C、甲型叶生长在夏季,降低蒸腾作用

D、甲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

二、分析说明题  共计25分)

37. (10分) 将某种玉米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3组并分别调整到不同温度,如图所示,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玉米子粒提取液,保持各组温度30分钟后,继续进行实验(提取液中还原性物质忽略不计):

(1)若向A、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沸水浴一段时间,观察该三支试管,其中液体颜色呈砖红色的试管是_______;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______,颜色较深的原因是______;不变色的试管是______,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

(2)若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察三支试管,发现液体的颜色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8. (5分)右图表示光照强度对A、B两种C3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据图回答:

1. 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对光能利用的差异是_______            __  _                 _

2.   在农业生产中,与B植物相比,A植物应种植在____  _ _    _条件下。

39. (10分)Mikael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以便为西红柿生长提供最佳光照强度。实验如下:取几株都有5片叶片的西红柿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实验开始时,先测定CO2的浓度,12小时后再次测定CO2的浓度。他采用7种不同的光照强度进行实验,实验时通过隔热装置使光线通过而热不通过。

实验结果:

温度℃

光照强度:普通阳光(%)

开始时的CO2浓度(%)

12小时后CO2浓度(%)

25

0

0.35

0.368

25

10

0.35

0.342

25

20

0.35

0.306

25

40

0.35

0.289

25

60

0.35

0.282

25

80

0.35

0.280

25

95

0.35

0.279

请你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一实验中的自变量是什么?       

(2)Mikael设计的探究实验在各种光强度变化中分别使用了叶片数相同的不同株植物。这不是一个好的设计,因为                            

(3)在这一实验中Mikael将其中一个装置保持在黑暗中的目的是       

(4)Mikael对探究结果感到失望。他说,“我仍然不能确切地知道哪种光照强度最好?”请你为他的进步探究提供建议                         

(5)Mikael要用曲线图表示他的实验结果。怎样最好地图示结果? (在四项备选项中选择)

A.12小时后的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分别为纵坐标和横坐标

B.开始时的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分别为纵坐标和横坐标

C.12小时后的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分别为纵坐标和横坐标

D.开始时的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分别为纵坐标和横坐标

高一年级 生物 试卷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共计55分)

(1—20题 每一题1分共计20分)

1.  C 2.   B  3.   C 4. A  5. D  6. B  7. C  8. A  9. D 10. D  11.  C

12. B  13. D  14. A  14’ A  15. B 16. C 17. A 18. D 19. C 20. D 20’ D

 (21—30题 每一题2分共计20分)

21. C 22. D 23. C 24. C 25. B   25’ B 26. A  27. B  28. D 29. D  30. B

 (31—36题 每一题3分共计15分)

31. D  31’ D  32. B  33. A 34. C 35. D  35’ D

二、分析说明题  共计25分)

36. (10分)

(1)A和C(2分)  C(2分) 淀粉酶在40℃时活性相对较高,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多(2分) E(2分)  酶失活(2分)

(2)剩余的淀粉遇碘变蓝(2分)

37. (5分)

在低于P光照强度下B植物光能利用率比A植物的高,在高于P光照强度下A植物光能利用率比B植物的高。     2. 较强光照

38. (10分)

参考答案;(每空2分,共10分)

  (1)光照强度; 

  (2)不同株植物叶片数虽相似,但叶面积等其他方面不一定相同。(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3)作为对照

  (4)增加若干实验组,使光照强度为普通阳光的100%及以上

  (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