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
(共25小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酸是一些生物的遗传物质
B.用含14C标记胸腺嘧啶的原料培养大肠杆菌,最后在其核糖体中的核酸中发现了14C
C.小麦的抗病和易感染疾病不属于相对性状的
D.豌豆的高茎基因(D)与矮茎基因(d)的区别这一是4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2.根据下图实验:若再让F1代黑斑蛇之间自交,在F2代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两种表现型同时出现,根据
上述杂交实验,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B.F1代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C.F2代黑斑蛇的基因型与F1代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D.黄斑是隐性性状
3.某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含胞嘧啶m个,则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三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
A.7(a—m) B.8(a-m) C.7 (a/2-m) D.8(2a一m)
4.对绿色植物根尖细胞某细胞器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如下表所示,则该细胞器中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A.[H]+O2→H2O+能量 B.mRNA→蛋白质
C.C6Hl2O6→2C2H5OH+2CO2+能量 D.CO2+H2O→(CH2O)+O2
5.甲植株(基因型Aa)的枝条嫁接到乙植株(基因型aa)茎上形成了新的植株,该新植株自花传粉后又
产生了新植株,两次新植株形成的生殖方式及新植株的基因型分是
A.都是有性生殖方式,两次形成的新植株的基因型都是Aa
B.第一次形成新植株是无性生殖,第二次形成的新植株是有性生殖,两次形成的新的基因型,前者是Aa,aa,后者是AA,Aa,aa
C.都是有性生殖方式,两次形成的新植株的基因型都是AA,Aa,aa
D.第一次形成新植株是无性生殖,第二次形成的新植株是有性生殖,两次形成的新的基因型,前者
是Aa,后者是AA,Aa,aa
6.大肠杆菌某基因原有183对碱基,现经过突变,成为180对碱基(减少的碱基对与终止密码子无关),它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与原来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相比较,差异可能为
A.只差一个氨基酸,其他顺序不变 B.除长度相差一个氨基酸外,其他顺序也有改变
C.长度不变,但顺序改变 D.A、B都有可能
7.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哪一项是错误的
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代产生AaBBDD的生物体的概率力1/8
B.乙图中黑方框图表示男性患者,由此推断该病最可能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丙图所示的一对夫妇,如产生的后代是一个男孩,该男孩是患者的概率为1/2
D.丁图细胞表示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后期
8.小麦的纯合高杆抗锈病与矮杆不抗锈病品种杂交产生的高杆品种自交,F2出现四种表现型:高杆抗锈病、高杆不抗锈病、矮杆抗锈病、矮杆不抗锈病。现要鉴定矮杆抗锈病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若将F2中矮秆抗锈病的品种自交,其后代中符合生产要求的类型占多少
①测交 ②自交 ③基因测序 ④矮抗品种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幼苗可用秋水仙素加倍 ⑤2/3 ⑥1/3 ⑦1/2 ⑧5/6
A.①⑤ B.②⑦ C.③⑧ D.④⑥
9.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
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锈病 F1 花药
幼苗 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育种方法叫做杂交育种 B.过程①必须使用诱变剂
C.这种方法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D.过程③必须经过受精作用
10.右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l×2→4和5,可推知此病为显性遗传病
B.2号、5号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
C.只要6与9或4与7的关系,即可推知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D.4号和5号是直系血亲,7号和8号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11.下表是分析豌豆的两对基因遗传所得的子代F2基因型结果(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表中部
分基因型没有列出,有的以数字表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配子 | YR | Yr | yR | yr |
YR | 1 | 2 |
| YyRr |
Yr |
|
| 3 |
|
yR |
|
|
| 4 |
yr |
|
|
| yyrr |
A.表中被研究基因的载体是有染色体和线粒体
B.1、2、3、4代表的基因型在F2中出现的概率大小为3>2=4>1
C.F2中出现亲本没有的重组性状的比例是6/16或10/16
D.在含有3基因型结构的种子中,其种皮基因型一定是YyRr(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
1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F1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基因型为AaDd的豌豆产生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为1:1
(3)将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花粉授到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雌穗上,所形成的胚乳核,基因型为AaaBbb或aaaBbb
(4)通过自由组合能产生出前所未有的新性状
A.都错 B.都对 C.至少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不对
13.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倍体水稻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B.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大
C.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含三个染色体组
D.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
14.下列生物的性状中都是通过基因突变而形成的一组是
A.无籽番茄和无籽西瓜 B.人类的白化病和矮秆水稻
C.无籽西瓜和人镰刀型贫血症 D.无籽番茄和果蝇残翅
15.关于生物与环境,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各种环境因素都直接作用于生物,所以一切环境因素都叫生态因素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对这种现象起主导作用的生态因素是阳光
C.生物过度繁殖必然引起生存斗争,结果导致生物大量死亡,但这对生物的进化是有利的
D.自然选择能使生物朝着有利于生存的方向发生变异
16.现代进化论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不同的是
A.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D.自然选择是环境对生物的选择
17.在某动物种群中,假如基因型为AA占25%,Aa占50%,aa占25%。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AA=Aa>aa,则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下图中哪个图能比较正确地表示A基因和a基因之间的比例变化情况
18.由于某种原因,使某森林中几乎所有的树木颜色变成了灰白色。多年后,使得该森林中不同颜色蛾的数量发生了变化,下列哪幅图最能表示这一变化
19.在北京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只有3.5 kg,当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光照强,叶球可重达7 kg左右。但再引回北京后,叶球又只有3.5 kg,从甘蓝的引种过程可以看出
A.甘蓝具有遗传特性,而不具有变异特性 B.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
C.环境改变可引起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D.甘蓝在生殖过程中无基因重组发生
20.下列需要进行遗传咨询的是
A.亲属中有生过先天性畸形的待婚青年 B.得过肝炎的夫妇
C.父母中有残疾的待婚青年 D.得过乙型脑炎的夫妇
21.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将一株高秆抗病的植株(甲)与另一株高秆易感病的植株(乙)杂交,结果如图所示。下面有关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B.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可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个体
C.如只研究茎高度的遗传,图示表现型为高秆的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2
D.以乙植株为材料,通过单倍体育种可得到符合生产要求的植株的占1/4
22.血友病是由于人类X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发生隐性突变而形成的血液凝固机能缺陷病。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工程技术手段,成功地把一位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细胞进行基因改造,使其凝血功能恢复正常,那么,她以后所生的儿子
A.全部正常 B.一半正常 C.全部患血友病 D.不能确定
23.做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时,实验材料用鸡血而不用猪血的原因是
A.鸡血的价格比猪血的价格低 B.猪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易提取到DNA
C.鸡血不凝固,猪血会凝固 D.用鸡血提取DNA比用猪血提取操作简便.
24.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B.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C.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
D.单基因病是指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
25.下列几组图中,能正确表示生存斗争、种间斗争、种内斗争和竞争关系的是
第Ⅱ卷 非选择题 (5个小题 共50分)
26.(10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为人类了解自身的奥秘、增进健康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而其基础是对DNA分子和基因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下图表示细胞内与基因有关的物质或结构,请回答问题:
(1)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 ]___________,g被彻底水解后的产物可用字母___________表示。
(2)h合成时的模板来自___________过程,模板合成后进入h的合成场所需穿过 层磷脂分子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g的成分与RNA的成分相比,主要差异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g的空间结构一般表现为___________,若其中C+G/T+A=0.5,则A占总碱基数的比例为_____,其单链之一的C+G/T+A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g在复制时出现错误,可能出现___________。
27.(10分)根据所学生物学原理回答:
Ⅰ.下图是两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及有关基因分布情况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甲是___________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乙是___________倍体生物的体细胞。
(2)甲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___________条染色体,如果由该生物的卵细胞单独培育成的生物的体细胞含有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该生物是___________倍体。
(3)图乙所示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交配,其F1代最多有___________种表现型。
Ⅱ.在一个海岛上;一种海龟中有的脚趾是连趾(ww),有的脚趾是分趾(WW、Ww),连生的脚趾便于划水,游泳能力强,分趾则游泳能力较弱。若开始时,连趾和分趾的基因频率各为0.5,当海龟数量增加到岛上食物不足时,连趾的海龟容易从海水中得到食物,分趾的海龟则不易获得食物而饿死,若干万年后,基因频率变化成:W为0.2,w为0.8。请问:
(1)基因频率变化后,从理论上计算,海龟种群中连趾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 ;
(2)导致海龟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发生了生物进化?请简述理由。
(4)这种基因频率改变,是否产生了新的物种?请简述理由。
28.(10分)在小家鼠中,有一突变基因使尾巴弯曲。现有一繁殖杂交试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以D和d表示有关基因):
杂交 | 亲代 | 子 代 | ||
雌 | 雄 | 雌 | 雄 | |
1 | 正常 | 弯曲 | 全部弯曲 | 全部正常 |
2 | 弯曲 | 正常 | 1/2弯曲,1/2正常 | 1/2弯曲,1/2正常 |
3 | 正常 | 正常 | 全部正常 | 全部正常 |
4 | 弯曲 | 弯曲 | 全部弯曲 | 1/2弯曲,1/2正常 |
(1)控制小家鼠尾巴形状的基因在___________染色体上,突变基因是___________性基因。
(2)让第1组后代中的一只雌鼠和一只雄鼠交配,生下两只小鼠,这两只小鼠的尾巴可能是(无需考虑性别)___________。
(3)如果让第4组的子代中尾巴弯曲的雌雄鼠互交,所产生的后代中弯曲和正常的理论比例是_____。
(4)小家鼠中的无毛小鼠有极大的科研价值,科研人员需要将其扩大繁殖。已知无毛是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无毛雄鼠能正常生育,无毛雌鼠繁殖力低,哺乳困难。让有毛小鼠相互杂交,有无毛鼠出生;让无毛鼠与亲代有毛鼠回交,生产出10只无毛小鼠和12只有毛小鼠,其中无毛小鼠雌、雄各5只,有毛雌小鼠7只,雄小鼠5只。若利用上述回交实验得到的小鼠做实验材料,理论上有四套交配方案能获得无毛小鼠。
其方案一为:杂合有毛小鼠♀×杂合有毛小鼠♂
写出另三套方案,指出最佳方案并说明理由。
方案二:
方案三:
方案四:
最佳方案
理由:
29.(10分)下图中的Ⅱ1、Ⅱ3分别患有血友病、侏儒症。已知侏儒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Ⅰ代全部正常,且其父母正常。请据下图分析回答:
(1)由于Ⅰ1、Ⅰ3分别在核电厂和农药厂工作,他们要向单位提出索赔,你认为谁胜诉的可能最大?
。理由是 。
(2)经查Ⅰ2不携带血友病基因,若欲请你利用分子杂交的原理来设计检查Ⅱ2是否携带有血友病基因方案,你认为该方案的基本思路是 _,Ⅱ1产生血友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检测可以确定胎儿的基因型。有一对夫妇,其中一人患有血友病,另一方表现型正常,妻子怀孕后,想知道所怀的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请回答:
①丈夫为患者,胎儿是男性时,需要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吗?为什么?
②当妻子为患者时,表现型正常胎儿的性别应该是男性还是女性?为什么?
30.(10分)玉米籽粒的胚乳有甜和非甜两个品种,种皮有黄色和白色之分,植株有高茎和矮茎两种。现将纯种黄种皮甜玉米植株的花粉授给纯种的白种皮非甜玉米植株,所结种子全是白种皮非甜玉米,将这些种子全部种下后自交,结出的种子为黄种皮。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种皮的颜色中,显性性状是 ,将玉米显性纯合子与隐
性类型杂交,再将F1连续自交,种皮颜色的性状分离首先出现
在 代所结的种子中,这些种子中表现为白色种皮甜
玉米的占 。
(2)以上述3对基因均杂合的植株为父本进行测交,所结种子的表现型为 ;将这些种子全种下去,高茎植株占总数的 。
(3)玉米种皮的颜色是由细胞中的色素决定的,已知该色素不是蛋白质,这说明基因可以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4)矮茎玉米幼苗经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可以长成高茎植株。为了探究该变异性状是否
能遗传,生物科技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请你补充实验预期及相关结论。
Ⅰ.实验步骤:
① 在这株变异高茎玉米雌花、雄花成熟之前, 。
② 雌花、雄花成熟后,人工授粉,使其自交。
③ 雌穗上种子成熟后,收藏保管,第二年播种观察。
Ⅱ.实验预期及相关结论:
① 。
②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2008年上学期汉寿一中高二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 (共25小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
答案 | B | C | C | A | D | D | D | B | C | C | A | A | D | |||||||||||
题号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答案 | B | C | C | A | D | B | A | A | C | B | D | D | ||||||||||||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个小题,除43小题的理由一空2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计50分)
26.(1)[i]染色体 bcd
(2)DNA的转录 0 RNA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的
(3)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含N碱基有胸腺嘧啶无尿嘧啶。组成RNA的五碳糖为核糖,含N碱基有尿嘧啶无胸腺嘧啶
(4)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1/3 1/2
(5)基因突变
27.Ⅰ.(1)四 二
(2)3 二 单
(3)8
Ⅱ.(1)64%
(2)自然选择导致海龟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变化
(3)发生了进化;因为只要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就是在进化;
(4)没有产生新物种,只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并没有产生生殖隔离。
28.(1)X 显
(2)两只正常或两只弯曲或一只正常一只弯曲
(3)7∶1
(4)方案二: 无毛小鼠♂×杂合有毛小鼠♀ 方案三: 无毛小鼠♀×杂合有毛小鼠♂
方案四: 无毛小鼠♀×无毛小鼠♂) 最佳方案:方案二(与上述对应)
理 由:因为方案二中亲本均能正常生育,后代无小鼠出现概率较高为1/2;而其它方案均存在缺点:方案一后代无毛小鼠出现概率较底为1/4,方安全三、方案四中纯合隐性无毛雌鼠繁殖能力低,哺乳困难。(2分)
29.(1) I3 由于I3、I4无显性致病基因,Ⅱ3致病基因来自于基因突变
(2)用Ⅱ1与Ⅱ2的X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杂交若有关单链完全配对,Ⅱ2带有致病基因
I1的卵细胞中带有血友病基因
(3)①需要。表现型正常的女性有可能是携带者,她与男患者婚配时,男性胎儿可能带有致病基因。
②女性。女患者与正常男性婚配后,所生出的女性胎儿都带有来自父亲的X染色体上的正常显性基因,因此表现正常,而男性胎儿因接受患病母亲的致病基因一定会患病。
30.(1)黄色 F2 3/32
(2)白种皮甜玉米和白种皮非甜玉米 1/2
(3)控制有关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Ⅰ.分别用纸袋将雌穗、雄穗套住,防止异株之间传粉
Ⅱ.①全长成高茎,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
②全长成矮茎,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引起的变异不能够遗传
③若部分长成高茎,部分长成矮茎,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