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级生物上期中期考试试卷

2014-5-11 0:35:37 下载本试卷

高二级上期中期考试试卷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噬菌体、烟草、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中各含有核苷酸的种类分别是

A、4种、8种、4种    B、4种、5种、4种    

C、4种、4种、8种    D、4种、4种、5种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

A.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B.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C.细胞里的DNA大部分在染色体上   D.染色体在遗传上起主要作用

3.遗传学上将某种分子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称为“密码子”,这种分子是:

A.肽链      B.DNA      C.信使RNA    D.转运RNA

4.若将细胞中某一个DNA分子进行标记,经过四次有丝分裂后,它子代细胞中含有标记链DNA分子的细胞占

A.1/16    B.1/8    C.1/4    D.1/2

5.基因中遗传信息的表达发生在哪个过程

A.减数分裂过程          B.两性生殖细胞的受精过程

C.个体发育过程          D.DNA分子的复制过程

6.右图示DNA分子复制的片段,图中a、b、c、d表示各条脱氧核苷酸链。一般地说,下列各项错误的是

A.b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

B.a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

C.a链中(A+T)/(G+C)的比值与b链中同项比值相同

D.a链中(A+T)/(G+C)的比值与c链中同项比值相同

7、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豌豆的紫花和高茎         B.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C.小麦的抗锈病和易感锈病      D.猫的长毛和狗的短毛

8.某种基因型为Aa的高等植物所产生的♀♂配子数量是:

A、♀:♂=11             B ♀:♂ =13

C、♀A:♂a=11            D ♂>♀

9.下列关于等位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       B.D和d是等位基因

C.D和D是等位基因           D.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

10.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

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 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

C.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    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11.右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遗传系谱图,该病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A.1

B.2

C.3

D.4

12、右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4号和6号表示男性患者,则3号是杂合体的机率:

A.2/3           

B.1/2

C.1/3或2/3       

D.1/2或2/3

13、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则Ttgg与TtGg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数目依次是:

A、5和3      B、6和4     C、8和6       D、9和4

14.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这是由于:

A.育种技术操作简单              B.单倍体植株生长迅速

C.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D.出苗率高

15.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组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染色体组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C.染色体组只存在于体细胞中

D.不同种生物的每个染色体组所含有的染色体数相同

16.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

A.诱导染色体多次复制        B.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C.促使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 D.促进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17、基因型为AABBCC的草莓与基因型为aabbcc的草莓杂交产生的F1代,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后得到的植株是

A.二倍体 B.三倍体 C.四倍体  D.六倍体

18、有关遗传病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   B.人类的遗传病与环境污染没有关系

C.单基因病是由一个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

D.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19.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

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自然选择的作用

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20某海岛上迁入一种昆虫,经调查其翅的长度与个体数的关系如图甲。海岛上经常刮大风,若干年后再对这种昆虫进行调查,翅长度与个体数的关系最可能是

甲       A       B      C      D

21、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8%,aa的个体占4%。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为

A.18%、82% B.36%、64% C.57%、43% D.92%、8%

22.某种植物果实甜味对酸味为显性(A),子叶宽大对狭窄为显性(B),经研究证实A和B独立遗传,结合右边植物杂交实验的简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果皮1和种皮l的基因组成都是aabb,

与传粉过程中花粉的类型有关

  B.果实l的味道是甜味,果实2的味道是酸味

  C.胚2发育成的植株的基因型有9种,但这些

植株所结果实的味道只有两种

  D.胚乳l的基因型全为AaaBbb,胚乳2的基因型有9种

23.基因型分别为ddEeFF 和DdEeff的2种豌豆杂交,在3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2个亲本的个体数占全部子代的  

A.1/4   B.3/4   C.3/8   D.5/8

24. 决定猫毛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bbBBBb的猫分别为黄、黑和虎斑色。现有虎斑色雌猫与黄色雄猫交配,生下三只虎斑色小猫和一只黄色小猫,它们的性别是

.全为雄猫或三雄一雌  B.全为雌猫或三雌一雄   

.全为雌猫或全为雄猫  D.雌雄各半

25. 下图是同种生物4个个体的细胞示意图,其中Aa为显性、Bb为显性,哪两个图示的生物体杂交后,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六种基因型  


A  .1和图3  B. 1和图4  C.2和图3   D. 2和图4

26果蝇黑身对灰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纯种灰身果蝇和纯种黑身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F1自由交配产生F2。将F2中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A:1:1  B:2:1  C:3:1  D:8:1

27.果蝇的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C.纯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28、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5/8、l/4

B.后一种方法所得到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2/3

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细胞学基础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但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确认

29.我国科学家对“神舟”四号飞船专为西部大开发而搭载的红杉树种苗进行了研究比较,发现这些种苗具有抗旱、抗寒和速生性能,试分析红杉树种苗所发生的变化和下列哪项相似

  A.用X射线照射青霉菌使青霉菌繁殖能力增强

  B.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番茄雌蕊获得无籽番茄

  C.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获得八倍体小黑麦

  D.人工栽培,选出矮杆抗锈病的小麦品种

30.下图是甲、乙两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则染色体数与图示相同的甲、乙两种生物体细胞的基因型可依次表示为

A. 甲:AaBb      乙:AAaBbb

B. 甲:AaaaBBbb    乙:AaBB

C. 甲:AAaaBbbb    乙:AaaBBb

D. 甲:AaaBbb     乙:AaaaBbbb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计40分)

31.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为人类了解自身的奥秘、增进健康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而其基础是对DNA分子和基因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下图表示细胞内与基因有关的物质或结构,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9分)

(1)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 ]___________,基因和g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和g的关系是___________,g被彻底水解后的产物可用字母___________表示。(3)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 ]___________。

(4)在DNA中,若其中C+G/T+A=0.5,则A占总碱基数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其单链之一的C+G/T+A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g的功能可表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在复制时出现错误,可能出现___________。

32.(7分)在正常人体细胞中,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结合酶基因abl位于9号染色体上,表达量极低,不会诱发癌变。在慢性骨髓瘤病人细胞中,9号染色体长臂移至22号染色体短臂上,该基因就被转移到第22号染色体上,与bcr基因相融合。发生重排后基因内部结构不受影响,但表达量大为提高,导致细胞分裂失控,发生癌变。下图一表示这种细胞癌变的机理,图二表示基因表达的某一环节,据图回答:


(1)细胞癌变是细胞畸形分化的结果,据图一分析,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            _______,其调控机制主要发生在[  ]___________过程。

(2)细胞癌变的病理很复杂,图示癌变原因,从变异的类型看属于_________  

(3)图二示图一中的[  ]_______________过程,其场所是[  ]_______    _______。

(4)分析图二可见,缬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_,连接甲硫氨酸和赖氨酸

之间的化学键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

 

33.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已知白化病基因(a)在常染色体上,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上,请分析回答:(8分)

(1)I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I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2)I2能产生________种卵细胞,含ab的卵细胞的比例是________。

(3)从理论上分析,I1与I2婚配再生女孩,可能有_________种基因型和________种表现型。

(4)若II3与II4婚配,他们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________。

(5)若II3与II4婚配,生了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男孩,他们的第二个小孩是正常男孩的几率是________。

34、(7分)已知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高茎(H)矮茎(h)为显性。

(1)图为用红果高茎(R r H H)番茄植株的花粉进行有关实验的示意图,试分析回答:

①图中植株(幼苗)A称为    ,该植株基因型及比例是       

②植株C可能有     种基因型,     种表现型。

③植株B、C相同的基因型有    

植株B与植株C相比,特点是                  

(2) 如果用红果高茎(R r H H)番茄连续测交两代,其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5分)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实验证明害虫种群中原来就存在具有抗药性的个体。这证明:

(1)害虫种群中个体_______ 的差异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____________。

(2)杀虫剂的使用对害虫起了_______ 作用,而这种作用是_______ 。

(3)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通过害虫与杀虫剂之间的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36、(4分)“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A、B、C、D、E五个小组除下表中所列处理方法不同外,其他操作步骤均相同,而且正确,但实验结果却不同。

组别

实验材料

提取核物质时

加入的溶液

去除杂质时

加入的溶液

DNA鉴定时

加入的试剂

A

鸡血

蒸馏水

95%的酒精(25℃)

二苯胺

B

菜花

蒸馏水

95%的酒精(冷却)

双缩脲

C

人血浆

蒸馏水

95%的酒精(冷却)

二苯胺

D

人红细胞

2mol/L的氯化钠

0.14 mol/L的氯化钠

双缩脲

E

鸡血

蒸馏水

95%的酒精(冷却)

二苯胺

(1) 实验材料选择错误的组别是   ,其原因是         

(2) 沸水浴中试管颜色变蓝的组别是              

(3) B组实验不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              

小学各科试卷: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综合 初中各科试卷: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历史 | 地理 | 政治 | 生物 | 科学
高中各科试卷: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历史 | 地理 | 政治 | 生物 | 综合
中考作文 高考作文 单元作文 英语作文
好词好句 作文大全 读后感 电子书 百科
小荷作文网 电脑版 2002-2018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