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复习试验题

2014-5-11 0:35:38 下载本试卷

              

高二生物复习试验题

1、某班同学在做“调查人类的遗传病”的研究性课题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A.通常要进行分组协作和结果汇总统计

B.调查内容既可以是多基因遗传病也可以是单基因遗传病

C.各小组结果汇总后计算出所调查的遗传病的发病率

D.对结果应进行分析和讨论,如显、隐性的推断、预防、原因等

2.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将在蔗糖溶液中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转到更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则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B.将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C.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

D.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到蛋清稀释液中,溶液变成紫色

3.丝瓜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将刚萌发的丝瓜种子放在下表5种物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浸泡24小时,然后种植。请比较最初的雌花与雄花的平均数,求出性别比(见下表),分析表中数据,不能得出结论的是

处理

雄花

雌花

比值(雄花∶雌花)

水(对照)

21.1

3.8

5.6

赤霉素(100毫克/升)

4.7

4.7

1.0

CP(100毫克/升)

6.2

6.8

0.9

乙烯利(1000毫克/升)

19.6

3.7

5.3

整形素(10毫克/升)

33.1

1.2

27.6

A.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激素打破了内源激素比例的平衡,从而影响雌雄花的性别分化

B.该实验浓度下的乙烯利对丝瓜性别分化影响不大

C.花器官的性别分化受环境因子的影响

D.该实验浓度下的赤霉素、CP有利雌花的形成,整形素有利雄花的形成

4.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目的是(  )

A. 提取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    B. 用纸层析法将色素进行分离 

C. 观察各种色素的吸收光谱       D. 验证各种色素的种类和颜色

5、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设计调查遗传病发病率的活动时,应该

A、选择发病率教低的遗传病  B、在患者家系中随机调查

C、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   D、调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6、很多同学都曾尝试设计制作生态瓶,但有相当一部分的设计并未成功。下面设计生态瓶应遵循的原理中,不合理的:

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结构上的联系  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

C、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  C、瓶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

7、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分析

(1)    A瓶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C瓶和E瓶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图中装置有无错误之处,如果有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图中加以改正。

(4)    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E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请写出连通后D瓶中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稳定塘(又称氧化塘)是一个藻菌共生的污水净化系统。稳定塘一般会出现藻类增多现象,影响出水水质。在稳定塘中种植水葫芦可使藻类密度下降,底栖动物如褶纹冠蚌通过滤食污染物也可以改善水质。请根据下面的净化功能模式图回答以下问题:

(1)   稳定塘内的生物进行着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以及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前两个过程分别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为主进行;后者主要由__________进行。

(2)   稳定塘中藻类增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稳定塘内的水葫芦与藻类的关系是____________,褶纹冠蚌与藻类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9

下图表示在锥形瓶中用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时的种群增长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   图中曲线⑤是空白对照组,其余曲线分别代表每24h、12h、3h换一次培养液以及不换培养液但保持pH恒定4种不同况下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它们依次是________(填曲线标号)。

(2)   该图表明:更换营养液的周期越长,种群增长率____________。

(3)   造成曲线⑤的K值较小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保持培养液的更换频率不变的情况下,曲线①将变成_______________型曲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有人做了如下的实验,以研究pH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准备5支盛有等量胃蛋白酶溶液但pH各不相同的试管,每支试管加1块l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质,试管均置于25℃室温条件下,各试管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记录于下表:

胃蛋白酶溶液的pH

1

2

3

4

5

蛋白块消失的时间(min)

13

9

11

45

60

(1)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右上方的坐标图中画出pH与酶

活性(表示出相对强弱即可)的关系曲线。

(2)提供2种使实验能在更短时间内完成的方法:

                                     

  (3)如果要确认上述实验中蛋白块的消失是由于胃蛋白酶的作用而不是其他因素的作用,还应补充怎样的对照实验?                         

11在20世纪以前,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后来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斯和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先后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以及1952年赫尔希与蔡斯利用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新技术,完成了另一个更有说服力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1)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说明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使无毒的R型活细菌转化成了有毒的S型活细菌,你认为该转化因子是(  )

A.荚膜  B.合成荚膜的酶 C.与合成荚膜的酶有关的基因  D.整个S型细菌的DNA

(2)在T2噬菌体实验中,为什么选择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3)在T2噬菌体实验中,怎样培养含有放射性35S的T2噬菌体?        

(4)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实验,DNA作为遗传物质应该具备

                 的特点。

12.(5分)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右图中

 7 mm、0.5 mm表示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观察物之间的距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表示显微镜的  镜,在观察黑藻细胞质流动

   的实验中,应先用图中  镜观察。

 (2)图中0.17表示盖玻片的厚度为O.17 mm,请分析在乙

 镜下看清观察物时不会碰到玻片的理由是         

(3)以下实验必需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是              

   A.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B.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C.花生子叶中脂肪的鉴定 D.黄豆子叶中蛋白质的鉴定

   E.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F.自来水中大肠杆菌数量的测定

13.(14分)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曲线a表示    植物的光合速率,曲线b表示   植物的光合速率。当光照

 强度为n时,影响曲线a所示植物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影响曲线b所示植物光合速率继续增加的主要内部因素是         

 (2)图二中曲线1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曲线3表示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的量,则曲线2表示植物    量,该植物干重在    ℃左右增加最快。

 (3)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图三表示一森林生态系统的相关生理变  化过程,通过开采使叶面积指数大约为        时,最有利于该生态系统的更新。

14.(10分)下面是关于生物群落多样性的问题探索:

 (1)生物多样性包括                      

 (2)从分子水平分析,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从进化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是  

(3)研究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多样性与兔捕食强度的关系时,发现它们之问的关系是   。

 A.单峰出现  B.正相关  C.反相关  D.双峰出现

(4)研究鸟类多样性与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取食高

 度多样性的关系如下图,(取食高度多样性是

 对植物垂直分布中分层和均匀性的测度。层

 次多,各层次具更茂密的枝叶表示取食高度

 多样性高。)

 分析该图可得出的结论:

                   

                        

                        

15 回答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下列问题。

分别在A、B、C三个研钵中加2克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并按下表所示添加试剂,经研磨、过滤得到三种不同颜色的溶液,即:深绿色、黄绿色(或褐色)、几乎无色。

处理

A

B

C

SiO2

CaCO3

95%(10毫升)

蒸馏水(10毫升)

注:“+”表示加;“-”表示不加。

试回答:

(1)A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2)B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

(3)C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

(4)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正确顺序应该是_______。

A. 进行纸层析→制取滤液→在滤纸条上画线→将实验材料研磨

B. 制取滤液→进行纸层析→在滤纸条上画线→制取滤液→再画线

C. 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在滤纸条上画线→制取滤液→进行纸层析

D. 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制取滤液→在液纸条上画线→进行纸层析

(5)在叶绿体色素的分离实验中,要使色素带清晰又整齐,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① 定性滤纸要干燥 ② 剪去滤纸条一端两角 ③ 滤液细线画细而直 ④ 重复画线 ⑤盖上培养皿盖

(6)把叶绿体色素滤液放在自然光源和三棱镜之间,从棱镜的另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的明显变暗的区域是__________。

A. 黄光和蓝紫光区          B. 绿光和红光区

C. 红光和蓝紫光区          D. 黄光和绿光区

16. 根据所给的用具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测定玉米幼苗胚芽鞘对光的敏感部位。

用具和材料:一个空纸盒、6株约两厘米高的生长健壮的玉米幼苗、黑纸一张、60W的台灯一盏。

步骤:

(1)             

(2)               

正确实验结果是:        

  正确的结论是:           

17、. 假如在你的前面有A、B、C三个水样,它们是经过如下处理获得的:

第一步,从泛着绿色的池塘中取水,静置4小时,倒去上清液,留下藻类。再加清水,静置4小时,再倒去上清液,留下藻类。重复3次。最后加水至900mL。

第二步,将900mL藻液搅拌均匀,分别倒入3只300mL烧杯中继续培养。A烧杯中加入0.3克洗衣粉和0.3克尿素;B烧杯中加入0.3克尿素;C烧杯中不加任何物质。

第三步,在向阳的窗台上培养5天,得到水样A、B、C。

根据上述前处理过程回答如下问题:

(1)如何通过实验大致计算出3个水样中绿藻的密度大小?

(2)前处理过程中第一步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3)如果已知洗衣粉中含有一定量的磷,你的检测结果可以说明什么问题?

(4)上述实验不能证实氮也是藻类大量繁殖和生长的重要元素,如何修改上述实验过程来证实氮也是藻类大量繁殖和生长所需要的重要元素之一?

(5)池塘中藻类大量繁殖和生长称为“水质富营养化”。大多数远离城市的天然池塘,施入一定的氮肥,常常不能引起池塘水质富营养化;而施入一定的磷肥后,很快就能引起池塘营养化。上述实验的合理解释你认为可能是什么?

答    案
1---6  BDADCC

7、(1)C  (2)因为只有蛋白质分子中含有S,而P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 

(3)先用含有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这种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

(4)能决定生物的性状(或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使前后代保持续性(或自我复制)

8、

(1)NaOH(1分)  使进入B瓶的空气先经过NaOH处理,排除空气中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2分,大意相似即可)

(2)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1分)  检测CO2的产生(1分)

(3)

(1分)

(4)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酵母菌会将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再连通E瓶,就可以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CO2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产生的(2分,大意相似即可)

(5)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2分)

9、

(1)有氧呼吸(1分) 无氧呼吸(1分)  好氧细菌及动植物(或好氧菌、藻类、水葫芦、褶纹冠蚌等)(1分) 厌氧细菌(1分)  绿色植物(或藻类、水葫芦等)(1分)

(2)污水中有大量含N、P等元素的无机盐,同时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分解后也产生大量含N、P等元素的无机盐。(2分)

(3)竞争(1分) 捕食(1分)

10、(1)③②①④(1分)      (2)越低(1分)

(3)营养缺乏、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pH变化、溶解氧不足等(2分,写出两项即可)

(4)S(1分)  锥形瓶为酵母菌提供的生存空间有限(1分)

11、(1)如图(2分)

(2)(2分)①减小蛋白块的体积 ②适当提高温度(或提高到37℃)  ③增加酶量

(3)(3分) ①另加一试管编号为6号,不加蛋白酶液而加等量的清水,pH值调整为2  ②在试管内加一块等大的蛋白块 ③温度保持为25℃,观察并记录蛋白块消失的时间

12、(1)物  甲 

(2)用乙镜观察清楚时,镜头与观察物的距离为0.5 mm,而该玻片厚度只有0.17mm,之间还有一定的空隙(0.33 mm)(2分) (3)ABC

13.(每空2分,共14分)

  (1)阳生 阴生  光照强度  酶和色素的数量 (2)C02的吸收(净光合作用)  20

(3)6

 14(1)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2)蛋白质多样性遗传物质多样

  性不同环境的自然选择 (3)A(4)①鸟类物种多样性与植物物种多样性成正相

  关②鸟类物种多样性与取食高度多样性成正相关③鸟类多样性与取食高度多样

  性相关程度比鸟类多样性与植物物种的多样性相关程度更高

15、(1)黄绿色(或褐色);叶绿素不是很稳定,容易被分解

(2)几乎无色;色素不溶于水

(3)深绿色;CaCO3可以保护色素不被破坏(4)D (5)①②③④ (6)C

16 1)将6株幼苗平分为两组,分别为甲、乙组,将甲组幼苗的尖端分别用黑纸帽套上,乙组幼苗分别用黑纸环套在尖端下部;

(2)将两组幼苗放在打有一个孔的空纸盒内,孔的高度略高于幼苗的高度,孔外放置点亮的台灯,放置在实验室内进行培养。

正确实验结果是:甲组幼苗将直立生长,乙组幼苗弯向光源生长

正确的结论是:玉米幼苗的胚芽鞘对光最敏感的部位是尖

17、1)镜检后求其平均值,再比较或用计数板计数后比较。

(2)使水质贫营养化,消除原池塘水中的矿质元素对实验的影响便于以后的实验比较。

(3)P是藻类的必需元素,也是水质富营养化的原因之一。 

(4)加设一烧杯,其中的藻液中只加洗衣粉,而不加尿素。  

(5)天然池塘中可能富含固氮菌和蓝藻等,或因农田中使用氮肥后被雨水冲刷而流入

池塘水体中使水体中化合态氮的量较为丰富,因而P就成为制约因素。

小学各科试卷: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综合 初中各科试卷: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历史 | 地理 | 政治 | 生物 | 科学
高中各科试卷: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历史 | 地理 | 政治 | 生物 | 综合
中考作文 高考作文 单元作文 英语作文
好词好句 作文大全 读后感 电子书 百科
小荷作文网 电脑版 2002-2018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