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测试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 共70分)
一、单选题 (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优的选项)
1.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
A.有无细胞核 B.有无细胞壁 C.有无核膜 D.有无细胞膜
3.对细胞能量转换有重要意义的一组细胞器是
A.中心体和核糖体 B.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叶绿体和线粒体 D.液泡和类囊体
4.在生物体内,作为生命活动的体现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细胞的“生命燃料”的化合物,依次分别为
A.糖类,脂类、核酸 B.蛋白质、磷脂、核酸
C.蛋白质、核酸、糖类 D.蛋白质、核酸、葡萄糖
5.在唾液腺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的细胞器有
A.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B.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叶绿体
C.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D.中心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
6.真核细胞中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核 D.中心体
7.当新鲜的洋葱表皮细胞在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刚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并且原生质层不再继续收缩时,对该洋葱表皮细胞进行下面处理可能使其复原的是
A.转入0.25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B.转入2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C.转入3a浓度的蔗糖溶液 中 D.转入4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8.细胞膜的成分中起支架作用和细胞识别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A.淀粉和纤维素 B.纤维素和果胶 C.磷脂和糖蛋白 D.蛋白质和磷脂
9. ATP 分子简式和 18个 ATP 所具有的高能磷酸键数目分别是:
A.A—P—P~P和18个 B. A—P~P~P和36个
C.A~P~P和36个 D. A~P~P~P和56个
10. 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A.葡萄糖 B.脂肪 C.三磷酸腺苷 D.二磷酸腺苷
11.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②都需要酶 ③都需要氧 ④都产生ATP 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
A.②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
12.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量比为1∶2∶2时,该细胞处于
A.中期或后期 B.后期或末期 C.前期或后期 D.前期或中期
13.已知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哪种物质有其相同的运输方式
A.H2O
B.K
C.甘油
D.脂肪酸
14.自养型和异养型生物的根本区别是
A.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B.能否利用光能
C.能否利用化学能 D.能否将简单的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15.在细胞周期中,要辨认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应选择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16.细胞的全能性是指
A.细胞具有全面的生理功能
B.细胞既能分化,也能恢复到分化前的状态
C.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D.已经分化的细胞全部能进一步分化
17.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但在光照最强的夏季中午,由于气孔关闭,光合作用不继续增强,反而下降。主要原因是
A.夏季光照太强,叶绿素分解 B.夏季气温太高,酶活性降低
C.暗反应过程中C3产生得太少 D.水分蒸腾散失太多,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少
18.下列有关衰老细胞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衰老的细胞含水量增加 B.在衰老的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C.衰老的细胞呼吸速率减慢 D.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19.根据下图,指出能正确表达有丝分裂细胞周期概念的一段是
a 分裂期 b 分裂间期
c 分裂期 d
A.a~b B.a~c C.b~c D.b~d
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日本广岛生活的人癌症发病率很高,主要的致癌因子是
A.物理致癌因子 B.化学致癌因子 C.病毒致癌因子 D.煤焦油
二、多选题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不止一个正确选项)
21.下列对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B.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C.核苷酸由含氮碱基、五碳糖和磷酸组成 D.核酸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22.下列有关叶绿体及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株高等植物所有的细胞都有叶绿体
B、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有双层膜、基质和基粒
C、叶绿体中色素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两类,可用丙酮提取
D、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主要吸收蓝紫光
23.右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是
A.O~A段表示染色体复制,含量加倍
B.细菌与B~C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
C.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2:2
D.B~D段的团藻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
24.在室温条件下,下列措施中,能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的有( )
A. 适当增加空气温度 B. 适当增加 CO2的浓度
C. 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D. 延长光照时间
25.2005年全国首例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近日成功实施。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大学生张凯用自己的爱心,重燃了一位24岁北京女研究生的生命之火。下列关于干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干细胞的“干”含有树干即起源之意
B.干细胞与血细胞和神经细胞一样,代表一类执行特殊功能的细胞
C.干细胞主要是在实验室中培养,而在真正的生物体内并不存在
D.干细胞具有分化的潜能
26.利用酵母菌生产啤酒,需要先通气,后密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 B.密封的时间越长,产生的酒精越多
C.先通气酵母菌大量繁殖 D. 密封后酵母菌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27.有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做光合作用的实验,将从池塘中采集的金鱼藻分别置于盛有蒸馏水和池塘水的烧杯中,在充分光照条件下,发现盛有池塘水的烧杯中有大量气泡,而蒸馏水的烧杯中气泡很少,且短时间后就没有气泡了。本实验结果能说明 ( )
A.蒸馏水中没有氧气,金鱼藻很快就死了
B.池塘水中有HCO3-,能为光合作用提供CO2,使光合作用顺利进行;蒸馏水中无HCO3-,光合作用不能顺利进行
C.暗反应的顺利进行对光反应有促进作用
D.CO2是光合作用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之一
28.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是能量转化过程
B.光合作用产生的ATP有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进行的同时不一定都伴随着呼吸作用的进行
D.呼吸作用能产生大量ATP,而光合作用却只是消耗大量ATP
29.不同膜结构之间互相转化,以“出芽”方式进行的是( )
A.核膜和内质网膜 B.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
C.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 D.细胞膜和线粒体膜
30.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和癌变等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老年人的白发是因为头发基部细胞内缺乏酪氨酸酶。
B.癌细胞分裂次数有限,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增加。
C.细胞发生癌变的内部因素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有关。
D.香烟中有许多种化学致癌因子,应该禁止青少年吸烟。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三、非选择题(共80分)
31.(8分)下图中的图a和图b是细胞结构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b可能是下列哪种细胞? 。(不定项)
A.轮藻的叶肉
B.燕麦胚芽鞘
C.变叶榕的幼茎表皮
D.蓝藻 E. 洋葱根的分生区
(2)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不定项)
A.⑥与细胞壁形成有关 B.⑤内浓度的高低,可影响细胞的渗透吸水
C.①可产生O2,也可消耗O2 D. ①②③④⑤⑥都具有膜结构
E.人体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①⑤⑥
(3)如果是大肠杆菌细胞,不具有图上的哪些标示部分? 。
(4)图a是在光学显微镜低倍镜下看到的图像,请问:图b是图a的某部位在同一显微镜的高倍镜下看到的图像吗?请说明理由。
32.(6分)下列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据图回答:
(1)此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图中表示R基的代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形成该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叫做______,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 _。
(4)组成这类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
33.(12分)下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转换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表示的过程为_______________,其中生成的ATP所含化学能来自____________,写出生成ATP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ATP将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B表示的过程为_______________,此过程发生的场所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C表示的过程为_____________,产生的ATP中储存的能量来自___________,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直接用于______________,这里产生的CO2是在____________阶段形成的,产生的水是在___________阶段形成的,此过程的反应式可以写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6分)请根据下列反应式回答:
(1)上述反应从左向右进行时,能量来自 ,用于 。
(2)上述反应从右向左进行时,能量被贮存在 中。
(3)在动物和人体内,ADP转化为ATP时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 ;
在绿色植物体内,所需的能量既可来自 ,也可来自 。
35. (10分) 下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 ”上按要求填数字、文字或字母)
(1)该图是 细胞有丝分裂简图,其分裂顺序依次
是 (用字母表示)
(2)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 期的细胞简图。
(3)图示的B时期细胞内含 条染色体和 个DNA分子。
(4)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 ] 期图中,其原因是 。
(5)图B表示细胞分裂 期,最明显的变化是 。
36.(10分)下图是验证酶的催化特性的几组对比实验,1―5号试管内装有等量的H202液。 1―4号试管控制温度与投入物品如图所示,请回答:
![]() |
(1)若投入物品后,立即用带有火星的卫生香去试探1―4号试管口,______号试管口会出现猛烈燃烧现象。
(2)若1号,2号,3号,4号都是为了验证酶的某项特性而设置的对照,__ __号设置得不科学,应如何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证明酶的活性受酸碱度的影响,而再增设5号试管,请补充:
①5号试管内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5号试管温度应控制在37℃。
③你设置的5号试管与_____号试管可作为一组对比实验,从而证明酶的活性受酸碱度的影响。
37.(6分)为证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某同学制订了下列实验方案。
(1)实验目的(略)
(2)实验材料和用具(略)
(3)实验方法和步骤
①取2支试管,编号为A和B,各注入2 mL浆糊。
②用凉开水漱口后,用小烧杯收集唾液。
③向A试管内加入2 mL唾液。
④向2支试管中各滴加2滴碘液。
⑤将2支试管振荡后放在37℃水中恒温10 分钟。同时取出2支试管,观察试管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4)结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该实验的方法和步骤以及结论有没有错误?如果有请指出并改正。
38. (6分)下图A为二个渗透装置,溶液a、b为等浓度的同种溶液,液体c为清水;图B为“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看到的处于30%蔗糖溶液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请回答:
⑴ 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可看作一个封闭的渗透系统,因为图B中的__________相当于图A中的2(半透膜),______________相当于图A中的a溶液,4处的物质为____________,这种物质能到达4处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若要探究溶液浓度对渗透作用的影响,则要调整图A中的某一溶液浓度,调整后,a、b、c三种溶液浓度大小顺序最好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2分)。
39.(8分)根据下图不完整的呼吸作用示意图,解答下列问题:
(1)图中方格内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选择有关的字母填在题的括号内:
①有氧呼吸的途径是___________。②其中产能最多的是___________阶段。
③产[H]的阶段是___________。④氧气参与___________阶段的反应。
(3)图中A发生的场所是 ,E表示的物质是 。
40.(8分)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下图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生理过程的关系。
(1)A点代表的意义是
。(2分)
(2)两条曲线所围成的部分代表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叶面积指数大约为___ ___时(用图中数字回答),对农作物增产最有利。
(4)据图解释为什么农作物不能过度密植?
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考试答题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总分
第Ι卷 (选择题)答题栏
1【A】【B】【C】【D】 6【A】【B】【C】【D】 11【A】【B】【C】【D】 16【A】【B】【C】【D】
2【A】【B】【C】【D】 7【A】【B】【C】【D】 12【A】【B】【C】【D】 17【A】【B】【C】【D】
3【A】【B】【C】【D】 8【A】【B】【C】【D】 13【A】【B】【C】【D】 18【A】【B】【C】【D】
4【A】【B】【C】【D】 9【A】【B】【C】【D】 14【A】【B】【C】【D】 19【A】【B】【C】【D】
5【A】【B】【C】【D】 10【A】【B】【C】【D】 15【A】【B】【C】【D】 20【A】【B】【C】【D】
21【A】【B】【C】【D】 24【A】【B】【C】【D】 27【A】【B】【C】【D】 30【A】【B】【C】【D】
22【A】【B】【C】【D】 25【A】【B】【C】【D】 28【A】【B】【C】【D】
23【A】【B】【C】【D】 26【A】【B】【C】【D】 29【A】【B】【C】【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0分)
题号 | 1~20 | 21~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总分 |
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