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题 | ||
生 物(文科)
一、选择题(本题有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对生物体的生命维持和物种延续最重要的是
A.结构和细胞新陈代谢 | B.遗传和变异 |
C.生长发育和生殖 | D.新陈代谢和生殖 |
2.生物学的研究正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发展,它在微观方面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已发展到
A.细胞水平 | B.亚显微水平 | C.分子水平 | D.生态学水平 |
3.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指
A.各种化学元素 | B.各种化合物 |
C.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 D.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和元素 |
4.构成叶绿素分子的金属离子是
A. Fe2+ | B. Mg2+ | C. K+ | D. Na+ |
5.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植物,其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 水 | B. 蛋白质 | C. 糖类 | D. 脂类 |
6.具有冬眠习性的野生哺乳动物,在冬季将临时,其体内积累较多的有机物是
A.糖元 | B.蛋白质 | C.脂肪 | D.类脂 |
7.下列化合物中属于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是
CH3 | A.NH2-C-COOH | 1H | H | B. NH2-C-CH2-COOH | H |
CH3 | C.CH3-C-COOH | H | H | D. NH2-C-CH3 | H |
8.某激素由A、B两条肽链按一定方式构成,现已知这两条肽链中共有氨基酸n个,那么,这激素中的肽链个数应是
A. n | B. n+1 | C. n-1 | D. n-2 |
9.一头牛突然得病,并且发生全身抽搐,兽医除必须对症下药外,还需注射一定量的
A.生理盐水 | B.葡萄糖液 | C.葡萄糖酸钙 | D.淀粉和蔗糖 |
10.检验鉴定动物组织中是否会有脂肪,一般可使用下列哪种试剂
A.碘液 | B.苏丹Ⅲ染液 | C.双缩脲试剂 | D.斐林试剂 |
11.鉴别一个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应检查它
A.有无叶绿体 | B.有无液泡 | C.有无中心体 | D.有无细胞壁 |
12.在人体的表皮细胞中可以找到,而在蚕豆叶表皮细胞里没有的细胞器是
A.中心体 | B.高尔基体 | C.叶绿体 | D.内质网 |
13.线粒体和叶绿体能同时存在于下列哪种生物的细胞中
A.狗 | B.菠菜 | C.蘑菇 | D.草履虫 |
14.下列最能代表细胞膜基本化学成分的一组元素是
A.C、H、O、N、S | B.C、H、O、N、P |
C.C、H、O、P、S | D.C、H、O、Ca、Mg |
15.胆固醇、水分子、脂肪酸、维生素D等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A.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C.细胞膜的结构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
D.细胞膜上镶嵌有各种形态的蛋白质分子
16.下列细胞器中与蛋白质的合成分泌有关的是
①核糖体 ②中心体 ③液泡 ④高尔基体 ⑤内质网 ⑥线粒体 ⑦叶绿体
A.①③⑥⑦ | B.①②⑥⑦ | C.①④⑤⑥ | D.①④⑤⑦ |
17.绿色植物细胞中对能量转换直接有关的一组细胞器是
A.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 B.线粒体和叶绿体 |
C.中心体和内质网 | D.高尔基体和叶绿体 |
18.在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内部结构中,具有明显的扩大酶存在面积的膜结构它们分别是
A.外膜和内膜 | B.基粒囊状结构和嵴 |
C.内膜和嵴 | D.外膜和基粒囊状结构 |
19.玉米的叶肉细胞具有色素的一组细胞器是
A.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 B.叶绿体和液泡 |
C.中心体和核糖体 | D.内质网和液泡 |
20.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中需要载体的是
A.自由扩散 | B.外排作用 | C.吞噬作用 | D.主动运输 |
21.变形虫表面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内的一些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和异物。上述生理过程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
A.选择透过性 | B.流动性 | C.保护性 | D.主动运输 |
22.下列哪种细胞中既没有大液泡和叶绿体,也没有中心体
A.叶肉细胞 | B.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 |
C.正在分裂的变形虫细胞 | D.根尖分生区细胞 |
23.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A.变形虫、水绵、香菇 | B.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 |
C.小麦、番茄、大豆 | D.酵母菌、灵芝、豌豆 |
24.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具有的细胞结构是
A.细胞膜和核糖体 | B.内质网和中心体 |
C.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 D.核糖体和线粒体 |
25.下列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另外三种细胞结构不同的是
A.乳酸菌 | B酵母菌 | C.菌霉 | D.金针菇 |
26.若用化学抑制剂抑制病变细胞的DNA复制,这些细胞将停留在细胞分裂的
A.分裂前期 | B.分裂中期 | C.分裂间期 | D.分裂后期 |
27.要鉴定某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一般最好选用的是
A.间期细胞 | B.前期细胞 | C.后期细胞 | D.中期细胞 |
28.水稻的体细胞内有12对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分子的数目依次是
A. 24 24 24 | B. 48 24 48 | C. 48 24 96 | D. 24 24 96 |
29.比较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动植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的差异之一是
A.染色体的复制方式不一样 | B.着丝点的分裂时期不相同 |
C.染色体的活动规律不相同 | D.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 |
30.下列哪一项叙述表明动物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
A.核糖体合成活动加强 | B.线粒体产生大量ATP |
C.中心体周围发射出星射线 | D.高尔基体数目显著增多 |
31.细胞有丝分裂后期,一个染色体含有几个DNA分子
A.1个双链DNA分子 | B. 2个双链DNA分子 |
C. 4个双链DNA分子 | D. 1个单链DNA分子 |
32.下面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叙述中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为二,两个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个染色体
②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凹陷,将细胞质溢裂为两部分,形成两个细胞
③组成染色体的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④染色质主度螺旋后,逐渐形成短而粗的染色体
⑤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着丝点两侧附着纺锤丝
A.③→④→⑤→②→① | B.③→⑤→②→④→① |
C.③→④→⑤→①→② | D.③→④→②→①→⑤ |
33.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
A.间期和前期 | B.前期和中期 | C.中期和后期 | D.前期和末期 |
34.用高倍镜观察洋葱根尖的细胞比用低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大小和视野的明暗情况依次为
A.多、大、亮 | B.少、小、暗 | C.多、小、暗 | D.少、大、暗 |
35.细胞分化发生在个体发育的
A.胚胎期 | B.受精卵分裂时 | C.整个生命过程 | D.性成熟后 |
36.能够无限增殖而不能分化的细胞是
A.红细胞 | B.心肌细胞 | C.脑细胞 | D.癌细胞 |
37.检测某一植物组织细胞,发现分解有机物缓慢,酶的催化效率极低。这些事实说明该细胞正在
A.分化 | B.衰老 | C.分裂 | D.癌变 |
38.果子酒放久了会产生沉淀,加入少量蛋白酶就可使沉淀消失,而加入其他酶则无济于事,这说明
A.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 B.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
C.酶的催化作用受环境影响 | D.酒中的这种沉淀是氨基酸 |
39.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A.不断上升 | B.没有变化 | C.先升后降 | D.先降后升 |
40.能促使唾液淀粉酶分解的酶是
A.淀粉酶 | B.麦芽糖酶 | C.蛋白酶 | D.脂肪酶 |
41.ATP的分子式可以简写为
A. A~P-P~P | B. A-P-P~P | C. A-P~P~P | D. A~P~P~P |
42.对反应“ATP+H2O ADP+Pi+能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应中伴随着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 B.细胞内形成ATP所需能量都来自呼吸作用 |
C.该反应在活细胞中可反复进行 | D.该反应保证了新陈代谢的顺利进行 |
43.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直接能源,主要能源和最终能源依次是
A.太阳能、糖类、ATP | B.ATP、糖类、脂肪 |
C. ATP、脂肪、太阳能 | D.ATP、葡萄糖、太阳能 |
44.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
A.ADP、[H] | B.ADP、O | C.ATP、[H] | D.ATP、O |
45.某科学工作者用含14C的CO2来追踪光合作用的碳原子转移途径,最可能的是:
A.CO2→叶绿素→ATP | B.CO2→三碳化合物→葡萄糖 |
C.CO2→叶绿体→葡萄糖 | D.CO2→五碳化合物→葡萄糖 |
46.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以分子态释放出氧及ATP的产生都离不开
A.叶绿素和二氧化碳 | B.水和二氧化碳 |
C.水、叶绿素和光能 | D.水、光能和二氧化碳 |
47.把叶绿体色素滤液放在自然光源和三棱镜之间,从棱镜的另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明显变暗的区域是
A.红橙光和绿光区 | B.红橙光和蓝紫光区 |
C.黄光和蓝紫光区 | D.黄光和绿光绿 |
48.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氧气和生成的葡萄糖中的氧元素分别来自
A. CO2和H2O | B.H2O和CO2 | C.H2O和H2O | D.CO2和CO2 |
49.用纸层析法将色素进行分离,在滤纸上出现的最宽的一条色素带的颜色是
A.叶绿素a | B.叶绿素b | C.胡萝卜素 | D.叶黄素 |
50.“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在研磨绿叶时要加入5mL丙酮,其目的是
A.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 B.溶解提取色素 |
C.使研磨更充分 | D.把叶绿体中各种色素相互分离 |
高二年级期中考答题卷 |
生 物(文科)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51.(18分)洋葱是生物学实验的常用材料之一,下图是经一段时间培养后的洋葱以及某同学绘制的洋葱根尖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在横线上填文字,在[ ]理填标号)
⑴若利用此洋葱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则取材部位应是________ ,该部位用肉眼观察呈_____ 色。
⑵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需要用10%盐酸和95%酒精的混合液(1∶1)处理根尖,并进行压片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 。将该细胞置于0.01g/ml的龙胆紫溶液中,能被染成深色的物质是 ,它位于[ ] 内。
⑶细胞中与渗透吸水有关的细胞器是[ ] 。
⑷用 酶处理可以去掉细胞的最外层结构,而不损伤细胞的其他结构,这是利用了酶的 性。
⑸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与新细胞壁的形成有直接关系的细胞器是[ ] ,为该过程提供能量的细胞器是[ ] 。
⑹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视野中的大多数细胞处于 期,原因是 。
52.(7分)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⑴将图中A-E的细胞按照有丝分裂过程的顺序排列 ________ 。
⑵图C中细胞的结构变化是 ________ 。
⑶图E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量依次__ 个、 个、 个。
53.(15分)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填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物质及字母所代表的生理过程:
① ,② ,⑤ ,D ,E 。
⑵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变:光能→ → 。
⑶如小麦在适宜条件下栽培,若突然停止光照,则C3的含量变化是 。用14C标记的CO2进行光合作用,可在叶绿体的 (结构)中测到放射性。光合作用产物之一与 发生反应呈砖红色沉淀。
54.(10分)以下是关于酶特性的实验:取标号为A、B、C的三支试管,各加入2毫升稀淀粉糊。
⑴在三支试管内各滴5滴革兰氏碘液,摇匀,可见试管内溶液呈_____ 色。
⑵再在A管内加2 mL在冰水混合物中放置过的唾液,B管内加入2 mL煮沸的唾液,C管内加入2 mL唾液,然后将这三支试管放入37℃~40℃水浴锅中,15~20分钟后,三支试管内溶液的确切变化分别是:
A管溶液的颜色 。这是因为 。
B管溶液的颜色 。这是因为 。
C管溶液的颜色 。这是因为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D | C | D | B | A | C | A | D | C | B | D | A | B | B | C | C | B | B | B | D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B | D | C | A | A | C | D | B | D | C | A | C | B | D | C | D | B | A | B | C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
C | B | D | C | B | C | B | B | A | B |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51.(每空1.5分,共18分)
⑴洋葱根尖;乳白色
⑵使细胞分离分散,并铺成单层,梁色质(体),[3]细胞核
⑶[7] 液泡
⑷纤维素 专一
⑸[2]高尔基体 [6]线粒体
⑹间 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最长
52.(每空2分,共7分)
⑴ ACBED ⑵ 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⑶ 8、0、8
54.(每格1.5分,共15分)
⑴ H2O;ATP;CO2;光反应;暗反应。
⑵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葡萄糖中稳定的化学能
⑶ 增加;基质;斐林试剂
55.(每格1分,共10分)
⑴蓝色
⑵A中蓝色褪去。 淀粉酶活性恢复将淀粉分解了。
B中蓝色。 淀粉酶已失活,不能催化淀粉水解。
C中蓝色褪去。 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