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生物第一学期阶段考试试题

2014-5-11 0:35:48 下载本试卷

高二年级生物第一学期阶段考试试题

     高二年级生物试题(选修)

本试卷内容:必修三第1—4章;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手脚皮肤磨出的水泡,其中的浅黄色的液体来源于

 A. 组织液    B. 血浆    C. 淋巴      D.血清

2.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剧烈的变化。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

A.碳酸氢钠    B.碳酸    C.三磷酸腺苷    D.钾离子

3.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 下列反应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 见到话梅分泌唾液      B. 一粒糖放入口中,就分泌唾液

C. 手一碰到火就缩回来    D. 婴儿出生就会允吸

5. 运动性失语症和听觉性失语症所表现的部分症状分别为

A.不能运动;没有感觉       B. 不会讲话;看不懂文字
C. 听不懂别人的谈话;看不懂文字 D. 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已的意思;听不懂别人的谈话

6.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电线(110V)会立即反射性地握紧电线。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这两种反射的正确叙述是

A.两种反射中枢都在脊髓    

B.两种反射中枢都在大脑

C.前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后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

D.前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后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

7.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a中发生电信号  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C.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8.人体内的下列激素,具有协同作用的是

  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与肾上腺素  B.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与胰岛素

  C.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       D.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9.人的神经系统中,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与分泌激素。这些细胞位于

  A.大脑皮层    B.垂体    C.下丘脑      D.脊髓

10.人体的下列结构中,对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起重要作用的是

   ①胰岛  ②胃腺    ③ 胆囊   ④肝脏   ⑤肾小管

   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

11. 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

12.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不具备的特点是

  A.调节较缓慢          B.通过体液输送调节物

  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调节作用范围广

13.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共同点是

  A.都能产生抗体          B.都能导致靶细胞裂解

  C.都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免疫效应  D.都能产生记忆细胞

14.移植别人的器官到患者体内,不易成活,从免疫学角度分析,移植的器官相当于

  A.病原体   B.疫苗      C.抗体      D.抗原

15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一般会损伤组织      B.反应特点是发病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C.T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  D.过敏反应只发生在皮肤及呼吸道

16. 右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实验结果不能说明

A.根具有向重力性,茎具有负向重力性

B.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一种适应

D.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

17.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植物生长素已被广泛使用。下列各项与植物生长素应用无关的是

 A.培育无籽番茄   B.棉花保蕾、保铃  C.延长种子寿命   D.促进插枝生根

18.在方形暗箱的右侧开一小窗,暗箱外的右侧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内放一盆幼苗,花盆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但暗箱不转,一周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应为

19.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籽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

2,4-D浓度(mg/L)

0

5

10

15

20

25

30

35

无籽番茄平均重量(g/个)

0

13.5

26.2

46.5

53.6

53.7

43.0

30.2

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2,4-D浓度超过25mg/L,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  

B.2,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C.2,4-D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D.2,4-D诱导无籽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20~25mg/L

20.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A.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    C.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21.如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下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A.竞争、捕食、共生

B.共生、捕食、竞争

C.竞争、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共生

23.右图表示3个共存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图a和图b中3个物种的资源利用状况不同,下面是对图a中3个物种与图b中3个物种相比较的几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a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

B.图a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

C.如果资源有限,图a中物种2有被排除的危险,图b中物种2有被排除的危险

D.两图中的物种间的种间斗争激烈程度并不相等

24.如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

二、多选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5.能正确描述人体内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有

A.pH的调节与血液中存在缓冲物质有关  

B.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是有一定联系的

C.胰岛素是血糖调节中唯一降血糖的激素  

D.维持体温恒定主要是通过体液调节过程

26.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B.淋巴因子能增强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C.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能产生记忆细胞   

D.体液免疫中。效应B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27.生物激素对生命活动起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动物激素的调节作用受神经调节的控制,它也影响神经调节

B.植物的生长素能调节植物的生长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相互拮抗,使血糖含量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

D.割除小猪的甲状腺可使猪长得更肥更高大

28.下列群落的演替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A.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新岛,几十年后出现了动植物等生物群落

B.长年覆盖的冰川融化后所暴露的地区,逐渐出现了生物

C.某山地森林大火几年后重新出现了生物群落

D.美国某森林群落是由密执安湖裸露的沙丘经过1000多年演化而来的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下表格内:

一、单选题:24小题,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题号

25

26

27

28

答案

三.非选择题

29.(6分)下图是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体液是          (填标号)。

(2)图中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填标号)。

(3)如果该图为肝脏的局部结构模式图,当患肝炎时,则B端与A端的液体相比,明显增加的物质有_    ____等。

(4)如果图中①细胞为B淋巴细胞,则合成抗体的细胞器是       ,抗体存在于上图中的     部位(填标号),B淋巴细胞参与人体特异性免疫中的     免疫。

30.(4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          形式向前传导。

(2)兴奋在突触的传递过程是:突触前神经元兴奋传至轴突末端,引起其中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递质到       ,递质与突触后膜上        结合,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3)神经细胞与肌细胞接触点的递质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肌细胞收缩,乙酰胆碱很快被胆碱脂酶分解,肌细胞恢复舒张状态。美洲箭毒有与乙酰胆碱争夺受体的作用,若美洲箭毒进人人体,其效应是                  

31.(6分)下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分泌细胞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原因靶细胞膜上有____________。

(2)正常人饭后,胰静脉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该激素是由__________分泌的。

(3))若分泌细胞为下丘脑细胞,那么靶细胞则为__________________细胞。

(4)若图中靶细胞为病原菌,那么它参与与分泌细胞形成分泌物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能否为垂体细胞?并简要说出理由                          

 
32.(7分)下图甲、乙分别表示我国医学工作者自主研制SARS灭活疫苗过程中,某志愿者接种疫苗后两周内体温和抗体浓度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注射疫苗后,志愿者出现轻度发热现象,调节机体产热的激素主要有       

       ,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方式是           调节。

(2)若该志愿者注射疫苗后的第15天感染SARS病毒,请在乙图中画出其体内抗体变化

曲线。此时抗体产生的主要途径是               (用箭头和文字表示)。

(3)研究发现,SARS病毒的增殖需要逆转录酶,说明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从遗传物质分析,研制SARS疫苗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33.(7分)为探究光照和重力两种因素对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哪个影响更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玉米幼苗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探究。(注:丁向上弯曲生长,丙也向上弯曲生长,但与丁相比,弯曲度要小一些)根据图示的实验现象回答:

(1)由甲、乙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___________特性。

(2)由甲、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___________特性。

(3)由乙、丙、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____________       _________。

(4)如果实验刚开始后使整个实验装置失去重力,甲、乙、丙、丁四个装置的幼苗生长方向(或特点)将是:甲       ;乙       ;丙      ;丁      

34.(5分)下图表示某鼠迁入新的环境后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下图中能反映鼠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2)对该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在一范围内,t1时进行第一次捕获并标志25只,在t2时进行第二次捕捉,并捕获未标志的30只,标志的10只,该鼠的种群数量应为(   )

A.大于100只   B.等于100只  C.小于100只   D.约为75只

(3)该鼠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不再增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_____________。

(4)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最可能为_________,判断的根据是_________ ______。

35.(5分)赤霉素能促使豌豆茎节间的伸长,生长素也可以促进茎的伸长。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来验证:赤霉素与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

实验步骤:

 ①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从豌豆幼苗的同一部位切取等长的茎节间切段若干段,平均分成两组;

 ②将两组豌豆茎切段分别放入两个标号为A组、B组的培养皿中(培养液成分见下图),在同样的条件下培养;

 ③每隔12小时测量茎切段长度一次,48小时后,计算茎切段伸长的平均值。

实验结果:见下图曲线(IAA:生长素, GA:赤霉素)。

⑴以上实验不能准确说明赤霉素与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其原因是____       ___

___          _ 。(1分)

⑵请完善上述实验,写出你补充的实验设计,并预测整个实验的结果,同时对结果加以说明。

应补充的实验:(2分)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测量并计算茎切段伸长的平均值。

实验结果的预测与分析:(2分)

                                        

说明:                                     

                         

     高二年级生物试题参考答案(选修)

一、单选题:24小题,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A

A

A

D

C

B

C

C

A

D

C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D

D

B

D

C

B

D

A

B

B

B

C

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题号

25

26

27

28

答案

ABC

BC

ABC

ABD

三.非选择题

29.(1)①与③ ②与③  (2)③④  (3) CO2、尿素、谷丙转氨酶等 (4)核糖体  ②③④  体液

30.(1)电信号或生物电 (2) 突触间隙  受体 (3)肌细胞不能收缩或持续舒张

31.(1)与分泌物特异性结合的糖蛋白(2)胰岛素  胰岛B细胞(3)垂体、肾小管和集合管(4)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5)能  当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时,会抑制垂体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活动(其他合理答案也适当给分)

文本框: 32.(1)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素 神经——体液

(2)如图

记忆细胞→浆(效应B)细胞→抗体

(3)RNA RNA结构不稳定,变异频率高

33.(1)弯向光源生长的(或向光生长)(2)向背地方向生长的(或背地生长)  (3)重力对芽生长的影响大于光照对芽生长的影响 (4)直立生长  弯向光源的程度加大  向下生长  水平向前生长

34.(1)B  (2)B  (3)种内斗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 (4)增长型  种群幼年个体多,种群密度越来越大

35. (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⑴ 缺少(生长素和赤霉素单独作用的)对照实验(1分)。

⑵ 补充(2分):

第一步:在标号为C组和D组的二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入与A组生长部位、长度相同,数量相等的茎切段;

第二步:C组培养液加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D组培养加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在同样条件下培养

实验结果的预测与分析(2分):

C组的茎切段比B组的茎切段短,比A组的茎切段长;D组的茎切段比B组的茎切段短,比A组的茎切段长(1分)。

说明: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茎的伸长,两种激素的协同作用,使其对植物茎的促进作用增强。(1分)。

小学各科试卷: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综合 初中各科试卷: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历史 | 地理 | 政治 | 生物 | 科学
高中各科试卷: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历史 | 地理 | 政治 | 生物 | 综合
中考作文 高考作文 单元作文 英语作文
好词好句 作文大全 读后感 电子书 百科
小荷作文网 电脑版 2002-2018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