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生物高考考前练笔3

2014-5-11 0:36:05 下载本试卷

08年生物高考考前练笔(三)

(整理:YYN)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如图)。人类是幽门螺杆菌唯一自然宿主。据估计,全世界约50%的人胃部都“藏”有幽门螺杆菌,但只有极少数受感染的人会患上胃溃疡等胃病。请据资料分析回答下列1-3题:

1.下列有关幽门螺杆菌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②遗传物质是RNA

③遗传物质DNA分布在拟核和质粒中   

④细胞结构与酵母菌的结构相同

⑤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形成ATP的场所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A.①③⑤     B.①③   C.②③⑤   D.②④

2.对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消化道溃疡治疗中,下列哪项不正确

A.给制酸剂(注:制酸剂能使盐酸分泌减少)同时加抗菌剂   

B.给粘膜保护剂同时加抗菌治疗

C.胃溃疡使用制酸剂的时间应比十二指肠溃疡短        

D.抗菌素药首选一种,以二周为一疗程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胃只具备化学性消化    

B.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原核生物,无核膜和细胞器

C.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可产生抗体,获得抵抗再感染的免疫力

D.幽门螺杆菌是寄生生物,不吃野生动物可避免这类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

下列4到5题为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关于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的有关问题:

4.右图为嗅觉受体细胞膜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

A.A为蛋白质分子,可作为气味受体

B.C为多肽,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C.A具有特异性最终是由遗传性决定的

D.B为磷脂双分子层,为受体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5.推测位于鼻上皮上部气味细胞的受体可能是

A.磷脂   B.固醇     C.蛋白质    D.糖类

6.下列有关植物抗寒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抵御寒冷,植物在寒冷的天气中,细胞内ATP的合成会比常温时多。

B.在炎热的夏天中午,用冷水在室外浇花,可降低叶片温度和补充植物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

C.低温环境下增加对花卉的浇水次数,可提高花卉对低温的抗性

D.植物体的脱落酸含量增加,生长素、赤霉素含量减少,有利于植物抗寒

7.200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马里奥·卡佩基等三位科学家创造了“基因敲除”的方法:先对小鼠的胚胎干细胞进行基因修饰——将胚胎干细胞中的靶向基因改掉,然后将“修饰”后的胚胎干细胞植入小鼠的早期胚胎,生成嵌合体小鼠。现已经利用上述技术成功地把人类囊肿性纤维化病致病基因移植到小鼠身上,培育出了患囊肿性纤维化病的小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嵌合体小鼠长大后,体内同时存在被“修饰”过的基因和未被“修饰”的基因

B.通过“基因敲除”方式导致的变异类型属于基因突变

C.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就能完成基因修饰

D.这项研究为基因分离定律提供了有力证据

2006年10月2日,瑞典皇家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将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麻萨诸塞医学院的克雷格·梅洛(Craig C.Mello)教授和史丹佛大学医学院教授安德鲁·法尔(AndrewZ.Fire),以表彰他们在RNA干扰(RNAin·tefference,RNAi)及基因沉默现象研究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研究显示,向生物体内注入微小RNA片段,细胞中与双链RNA有同源序列的信使RNA被降解,来干扰生物体本身的RNA"信使”功能,导致相应蛋白质无法合成,从而“关闭”特定基因。RNA干扰技术在探查基因功能和治疗人类疾病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据资料分析回答下列8~11题:
8.关于RNA干扰现象,下列分析与推测错误的是
A.RNA能够充当“信使”,传递DNA上的遗传信息,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当mRNA分子消失后,其相应的基因将变得“沉默”,被编码的蛋白质也不再合成
B.既然RNA干扰可以使特定的基因“沉默”,就有可能为癌症和艾滋病等顽疾的防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C.DNA中所包含的遗传信息能被准确无误地转录为mRNA,因此RNA干扰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没有关系
  D.RNA干扰机制可以解释:当植物学家试图向牵牛花的基因组中引入红色素基因,以使花瓣的颜色加深,结果却发现,花瓣的颜色不但没有加深,反而全
部消失并变为白色
9.对RNA干扰现象,你认为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A.RNA能抑制基因的表达
  B.RNA会干扰生物体本身的mRNA的“信使”
C.RNA干扰现象可用于治疗某些疾病
D.RNA干扰现象使细胞内特定mRNA的合成受阻
10.通过RNA的干扰机制作用,最终导致相应蛋白质无法合成,从而使特定基因沉默,这最能体现RNA的哪项功能? 
  A.RNA可以作为某些生物的遗传物质     B.RNA是某些反应的催化剂
C.RNA是基因表达的媒介          D.RNA在细胞中能自我复制
11.你认为微小RNA片段使基因处于关闭状态是遗传信息传递的哪个过程受阻?为什么?

A.翻译过程;因为mRNA被降解,失去了翻译的模板。

B.转录过程;因为微小RNA片段与解旋的基因结合,使之不能转录

C.翻译过程;因为有关的酶被降解

D.转录过程;因为有关的酶被降解

12.香蕉成熟过程中。随着贮藏物质强烈水解并转化为还原糖,香蕉逐渐变甜,其呼吸速率变化如图中曲线a所示。图中符合香蕉内还原糖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曲线1     B.曲线2      C.曲线3     D.曲线4

O:\生物试卷\4.files\40.gif13.已知放线菌素D是RNA合成抑制剂。下图是根据海胆受精卵在有放线菌素D和无放线菌素D存在情况下培养时,对H3标记的缬氨酸参与蛋白质合成的实验结果绘制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受精10小时内和受精10小时后,蛋白质合成所依赖的模板分子的来源分别是

A.未受精的卵细胞原有的和受精卵新合成的

B.受精卵新合成的和未受精的卵细胞原有的

C.受精卵新合成的和受精卵新合成的

D.无法确定

14.研究表明一对黑色家鼠与白化家鼠杂交,F1均为黑色家鼠,F1中黑色个体自由交配,F2出现黑色家鼠∶浅黄色家鼠∶白化家鼠=9∶3∶4,则F2的浅黄色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

A.1/16        B.3/16       C.1/3    D.1/4

15.下面列举了一些与温室大棚种植蔬菜有关的生产措施,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温室的设计应尽量提高采光效率

B.施足有机肥可直接为植物提供有机营养,同时可以补充大棚内的CO2

C.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可按植物的需求配给营养,节约成本

D.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16.动物对低温环境会产生各种适应性变化,下列有关哪些说法错误的是

  A.恒温动物通过增加代谢速率,提高体内产热量

  B.恒温动物增加脂肪,减少热量散失

  C.寒冷地区的动物,个体趋向增大

  D.在寒冷的环境,变温动物通过降低体温减少热量散失,保持稳定的代谢速率

17.彼得·阿格雷由于发现了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而获得了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你认为下图中哪一张图与水通道有关?

18.下列属于防止洞庭湖鼠患再次爆发的根本措施的是

 A.建立防鼠墙     B.化学防治   C.机械防治    D.保护田鼠的天敌

19.禽流感病毒的表面带有H系列和N系列的不同糖蛋白,其遗传物质是RN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病毒RNA的复制在宿主细胞中完成   

B.该病毒能够遗传的变异来源是基因突变

C.H、N系列的不同糖蛋白决定着病毒的特异性

D.该病毒侵入人体后,通过细胞免疫被消灭

20..把带有叶子的枝条插在水中.在暗室里放置两天后,取下部分叶片做如下处理

①用打孔器在取下的叶子上打出面积相等的小圈片;

②把叶子圆片均分为两组,甲组放入清水中.乙组放入5%的葡萄糖溶液中,并保持两组叶片背面朝下漂浮在液面上;

③将两组叶片在暗室里放置两天;

④取出叶片,放入温水中几分钟,再取出放入70℃的90%乙醇中浸泡lh以上,然后用清水漂洗,浸入稀碘液中几秒钟取出,用蒸馏水洗去碘液;

⑤观察叶片颜色变化:甲组叶片呈白色或浅黄色·乙组叶片呈蓝色。

乙组叶片颜色变化的原因是

A.实验前,叶子已储藏了淀粉

B.实验前.叶子已储簟了蕾葺蕾

C.实验后,叶片发生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D.实验后.叶片吸收了蕾莓糖并使之转变为淀粉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得1分,错选、不选得0分。

21.下面是家族的个别成员患有极为罕见的病,其中Ⅴ—4个体的弟弟是携带者。下面就该病的家族系谱图对这个罕见病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这种病是以隐性方式遗传的 

B.Ⅴ—4个体的弟弟是杂合的概率是1/3

C.Ⅴ—1与一个表现正常的男性结婚,生病孩的几率是1/2

D.Ⅰ—1、2均是携带者

22.下图显示某人一个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人不能产生后代,因为不能产生正常的卵子   

B.该人能产生后代,其子女的体细胞都是47条染色体

C.该人全部细胞都是47条染色体

D.图中显示的染色体来自一个体细胞

23.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O:\生物试卷\1.files\19.gif

A.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B.③增加1Kg①至少增加100Kg

C.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24.下列对癌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不能无限增殖     B.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的数量增多

O:\生物试卷\2.files\28.gif    C.蛋白质合成旺盛    D.细胞膜通透性降低

25.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生物某细胞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A时期和F时期

B.L时期细胞中的基因组成可能为AABB、AAbb、aaBB、aabb

C.D时期细胞中有四个染色体组

D.在F时期细胞核中只发生了DNA的解旋、DNA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26.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但在理想群体中从一个世代到下一个世代遗传结构保持稳定,基因频率保持不变。下列属于理想群体的必要条件的是

    A.种群足够大并与其他群体完全隔离

    B.不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C.没有自然选择并能随机交配

    D.群体中雌雄性的比例相等

27.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5S标记细菌蛋白质,则子代噬菌体100%含35S√

B.有性生殖的出现大大增加了子代的变异性,加快了生物进化的进程

C.控制人血红蛋白的基因中有一对碱基发生改变,则血红蛋白的结构一定发生改变

D.转运RNA具有专一性,在翻译过程中,一种tRNA只能运载一种特定的氨基酸

28.下列各图表示的生物学意义,正确的是

O:\生物试卷\5.files\56.gif

A.甲图中生物自交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后代的几率为1/8

B.乙图中黑色矩形表示男性患者,由此推断该病最可能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丙图表示一对夫妇,若他们生下一个男孩,则该男孩是患者的几率为1/2

D.丙图中a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在后代中表现为女多男少、交叉遗传

29、(13分)

低温和高温会导致植物细胞的伤害,为了探究高温和低温对小麦的伤害,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原理:

当植物组织受到不良条件,如高温、低温等的影响时,常能伤害原生质的结构而使膜的通透性增大,结果细胞内含物会有不同程度的外渗,使外部溶液的电导度增大,电导度的大小可以用电导仪进行检测(电导仪非常灵敏,各种杂质以及温度都会影响测量结果,从而带来实验误差),透性变化愈大,表示受伤愈重,抗逆性愈弱。

(2)实验材料:小麦幼苗

(3)仪器与药品:电导仪、冰水、水浴锅、烧杯、量筒、洗瓶、滤纸、蒸馏水

(4)分析变量:

自变量:        

因变量:        

(5)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小麦幼苗30株,去除残留胚乳,用蒸馏水反复冲洗三次;

第二步:取四只小烧杯,分别加入20mL蒸馏水,编号为1、2、3、4号;

第三步:

(6)回答问题:

①实验的第一步中要去除残留胚乳,并用蒸馏水冲洗的目的是      

②空气中的CO2会溶解于蒸馏水中,从而给实验带来误差。在你设计的实验中,为了校正这种因素带来的误差,你的做法是               

30.(6分)

无土栽培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栽培技术,其方法是把植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矿质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营养液,并用这种营养液来栽培植物.请分析回答问题:

  (1)用无土栽培营养液培养花卉等植物时,往往要给营养液通入空气,这一措施的目的主要是促进根的       作用,以利于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这一生理过程主要发生在植物根细胞的    (填一种细胞器)中。

  (2)植物在吸收营养液中的矿质离子一段时间后,检测到营养液中留存的Ca2+较多而NO3较少,这说明植物根细胞的细胞膜是一种    膜。

  (3)如果植物在培养过程中出现了萎蔫现象,其原因很可能是营养液浓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液浓度。

31.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仔细地观察,创造性地思维,创造性地实践。中学生需要加强创新精神的培养,课题“延长切花玫瑰保鲜期的探究”就是一例。

(1)提出问题,进行推测

插在水中的玫瑰花过几天就凋谢了,怎样让鲜花开得更久?观察凋谢的玫瑰花茎部的切口,发现有发黑和腐烂现象,这是由于        ,由此推测,玫瑰切花凋谢的原因可能是              

(2)查阅资料,获取信息

针对提出的问题,查阅有关资料,发现海藻酸钠是比较合适的实验药品。海藻酸钠又称海藻胶,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溶于水,其水溶液与钙离子反应时可形成粘胶膜。无毒,可用作食品添加剂,医学上作血浆代用品、止血剂、胶囊等。

根据以上信息,选择海藻酸钠作为延长玫瑰切花保鲜期的比较合适的实验药品的主要依据是               

(3)设计实验,实施探究

实验一 不同浓度海藻酸钠对玫瑰切花的保鲜实验。

实验分为5个组,第1组只用自来水处理,第2~5组分别浓度为0.05moL.L-1、0.10 moL.L-1、0.20 moL.L-1、和0.40 moL.L-1的海藻酸钠溶液处理。

实验过程:剪切玫瑰花的茎部→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切口→将切口放入海藻酸钠溶液浸泡10分钟→放入1.2%氯化钙溶液浸泡10分钟→移入清水中→观察。

实验二  玫瑰花茎部切口处膜外细菌总数检测

用无菌水洗下膜内和膜外的细菌,再用微生物培养技术分别进行计数。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①实验一结果如下图。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

b               

②实验二结果表明,经过海藻酸钠溶液处理的玫瑰花,茎部切口处膜外的细菌大约是膜内细菌数的10倍,这说明玫瑰花茎部切口处的粘胶膜具有        的作用。

32.(8分)下丘脑和垂体在人体内分泌活动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1) 垂体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不仅分泌[a]生长激素,还分泌[ ]         等激素来调节其他某些内分泌腺的活动。但下丘脑才是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因为                 

(2) ①完成由产生电信号到转变为化学信号的过程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产生      ,通过轴突传导到      ,进而引起小泡中激素的释放。

(3) 图中可见,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使血浆渗透压     。①~⑤过程中属于反馈抑制作用的是      

(4) 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与c具有协同作用的       (激素)分泌量也将增加,导致产热量增加。如果用激素c饲喂小白鼠,再放入密闭容器中,其对缺氧的敏感性将         

※33、抗生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其高效性和巨大的经济价值使抗生素工业经久不衰。其中青霉素的发现和应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下面是发现和研究青霉素的过程:

问题: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发现青霉菌,在其周围没有细菌生长。没有青霉菌的培养基内布满了细菌。

假设:

实验:把青霉菌放入培养液内培养,一段时间后除去青霉菌,并用这种培养液培养细菌,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

结果:这种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结论:青霉菌可产生一种阻止细菌生长繁殖的物质。

①该实验的假设是                        

②以上实验还不足以论证以上结论,请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补充相应的实验方法。

                                             

                                          

                 。 

(2)为了研究细菌对青霉素抗药性形成的机理,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步骤1:取培养皿A若干(A1、A2、A3……),加入普通细菌培养基;取培养皿B若干(B1、B2、B3……),加入含青霉素的细菌培养基。

  步骤2:用涂布器将适量细菌培养液均匀地涂布在培养皿A1的培养基表面,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培养基的表面会出现一些细菌菌落。

  步骤3:用灭菌后的丝绒包上棉花制成的一枚“印章”,在A1上轻轻盖一下,再在B1上轻轻盖一下,这样A1中的细胞就按一定的位置准确地“复制”到了B1之中。将B1培养一段时间后,B1中一定部位出现了少量菌落。

  步骤4:根据B1中菌落出现的方位,将A1中对应位置的菌落取出,均匀涂抹在A2表面,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表面又会出现许多菌落。

反复重复步骤3、4,在B2、B3……中保留下来的菌落越来越多。直到最后,所有“复制”到B中的菌落全都保留下来,都具有对青霉素的抗药性。

①   培养基的营养构成中一般都含有 碳源氮源

    和无机盐。此外,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

            营养物质以及      的要求。

②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由“步骤2”可知,此实验采用的是        法。此方法可通过统计菌落数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但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这是因

                                   

③如果B1中没有菌落保留下来,实验就无法进行下去。若要使实验进行下去,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34、.(9分)某研究小组研究了某地的两个湖泊。这一地区有时会发洪水。每个湖中生活着两种相似的鱼:红褐色的和金黄色的。他们不清楚这两种鱼之间的关系,于是作出如下图所示的两种假设。

O:\生物试卷\3.files\312.gif

(1)在假说甲和假说乙中,湖泊I和湖泊II中的两种鱼的祖先各是哪种鱼?

(2)关于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种群的形成,假说甲和假说乙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DNA分析表明,湖泊I中红褐色鱼与湖泊II中的红褐色鱼亲缘关系最近,这一证据支持哪个假说?

(4)什么证据可以帮助你确定湖泊I中的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不是一个物种?

35、.(7分)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A

B

C

10

10

10

0.1

0.1

0.1

28

5

28

(1)请写出该同学研究的课题名称:                       

(2)用显微镜定期测酵母菌数目,结果仅A管中第3天开始个体数目迅速增加j第5.天开始A管中个体数目达到最大,实验至第6天结束。请将A、B、c三组预期结果的走势图绘制在下左图坐标系中。。。

O:\生物试卷\4.files\415.gifO:\生物试卷\4.files\414.gif

(3)本实验没有另设置对照实验组,原因是                            

上右图表示在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视野中观察到的1个小方格和酵母菌(圆圈表示酵母菌),请将应该计数的圆圈涂黑。

36、下表表示不同陆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和分解的有关数据。请分析回答:

热带雨林

温带草原

温带落叶林

温带针叶林

冻原

净光合生产力(t·ha—1·y—l

50

7.5

11.5

7.5

1.5

枯叶输入量(t·ha—1·y—1

45

6.0

l0.5

6.1

1.2

枯叶现存量(t·ha—1·y—1

5

5

15

35

44

(1)表中显示净光合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自动调节能力小,原因是                              

(2)从表中不同生态系统的枯叶输入量和现存量的比较,你认为影响枯叶分解率的因素有                

(3)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食物网中,含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是     ,温带草原上生产者所积累的有机物中的能量的去向有                              

37、为探究0.1mg/L的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之一)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要进行实验研究。若你是其中一员,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并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

材料用具:干燥的萝卜种子若干,小烧杯2个,垫有滤纸的培养皿2个,0.1mg/L的萘乙酸溶液,蒸馏水,量筒。

(1)实验假设:                                。

(2)方法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在两个小烧杯中各放入若干粒干燥的萝卜种子,浸泡24h。

第三步:取两个垫有滤纸的培养皿,                                                      ,然后,盖上培养皿盖,放在22℃恒温箱中培养。

   第四步:一周后,                       

(3)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

  ①                                 ;

  ②                                 ;

  ③                                 。

(4)从萘乙酸的作用特点考虑,方法步骤的第三步中“盖上培养皿盖”的目的是       ;          。

(5)若该浓度萘乙酸对萝卜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要进一步探索萘乙酸促进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应该对上述实验方案中的方法步骤做哪些主要补充。

                                    。

38.(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0分)

(1)(4分)PCR.技术实际上是在体外实现细胞中的          (生理过程),其中利用的DNA聚合酶具有        的特点。PCR过程中每一个循环包括三个步骤是:变性→复性     :复性环节使用的引物有         种。

(2)(6分)下图表示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时.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提取抗虫基因开始,到获得抗虫棉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O:\生物试卷\5.files\518.gif

①要产生图中II,首先应使用         酶同时切割抗虫基因所在的DNA和运载体,切割完成后,再采用          酶将运载体与该抗虫基因连接得到重组DNA。

②图I中四环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                            

③简述通过步骤c,把Ⅲ中细胞培育成含有抗虫棉的过程

④图示育种方法与传统的杂交育种比较,具有哪些优点?                     

                                              

                                        

考前练笔(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B

C

D

A

C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A

C

B

D

B

D

D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得1分,错选、不选得0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AD

ABC

ABD

ABD

BC

AC

ABD

ABC

三、非选择题:满分为86分。本大题包括11个小题,38,39题为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一题。

29.(13分)

(4)温度   外界溶液的电导度(或膜的透性)

(5)第三步:每10株为一组置于1、2、3号小烧杯中,4号作为空白对照;(2分)

第四步:1号小烧杯置于冰水水浴中;2号小烧杯置于室温下;3号小烧杯置于45℃的恒温水浴中;(温度设置适当均给分)(3分)

第五步:40分钟后取出,并去除小烧杯中的幼苗,使小烧杯中的溶液恢复至室温(2分)

第六步:用电导仪测量溶液的电导度,并记录实验结果。(2分)

(6)①防止残留胚乳及幼苗外杂质干扰实验结果

②设计了不放小麦幼苗的空白对照

30.(6分)

(1) 有氧呼吸(呼吸) 线粒体  (2)选择透过性(2分)  (3)大于(2分)

31.(7分)

(1)切口处微生物感染    微生物感染影响水分吸收(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2)海藻酸钠溶液与钙离子反应可形成粘胶膜,无毒(2分)

(4)①a 0.10 moL.L-1 海藻酸钠对玫瑰切花的保鲜效果最好

b.海藻酸钠对玫瑰切花保鲜的适宜浓度范围是0.05~0.20 moL.L-1 

②阻止细菌通过(过滤细菌或抑制细菌)

32、(8分)(1)[b]促甲状腺激素(1分)  下丘脑能分泌一些激素来调节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垂体分泌激素的多少,是受下丘脑支配的)

(2) 局部电流(兴奋/神经冲动)    神经末梢(轴突末梢/突触小体)

(3) 降低    ④和⑤       (4) 肾上腺素     提高

33、(1)①青霉菌可能阻止细菌生长和繁殖(2分)

②增加对照实验。具体方法为:将另一组相同的细菌放在未培养过青霉菌的、其他成分完成相同的培养液中,在完全相同的环境中进行培养,观察其生长繁殖情况(3分)

(2)①碳源 氮源  水   pH   特殊  氧气 

   ②涂布平板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2分)

   ③用适量紫外线照射一段时间(其它引起基因突变的方法也行) 

34、(1)假说甲: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起源于同一种灰色鱼(2分);假说乙:湖I中原来只有红褐色鱼, 湖II中原来只有金黄色鱼,发洪水时,这两个湖中的鱼发生混杂在一起。(2分)

(2)假说甲没有考虑到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也没有考虑洪水的作用(2分)。

(3)假说乙

(4)如果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代不能产生可育后代,则说明它们不是一个物种

35、.(7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下同)

(1)温度、营养物质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2分)

(2)纵坐标含义1分,曲线1分(2分)

(3)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1分)计左不计右,计上不计下(2分)

36、(1)热带雨林 营养结构简单(或生物种类少) (2)温度、水分和微生物 (3)第一营养级 流向下一营养级、自身呼吸消耗、被分解者利用

37、【解析】解答该实验题时,首先要明确生长素及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作用,比如要明确生长素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在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往往有和低浓度相反的作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遵循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如单一变量和对照原则;由于是探究实验,对于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要进行讨论。

(1)实验假设:一定浓度(或0.1mg/L)的萘乙酸溶液对种子的萌发有促进(或抑制)作用。(2分)只写出“一定浓度(或0.1mg/L)的萘乙酸溶液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不给分。

(2)第一步:取两个小烧杯,编号。在1号和2号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0.1mg/L的萘乙酸溶液和蒸馏水。(2分)

   第三步:编号A、B,A培养皿内的滤纸用0.1mg/L的萘乙酸溶液浸湿,B培养皿内滤纸用蒸馏水浸湿。(2分)将从1、2号烧杯中取出等量(例如各20粒)的种子,分别放入A、B培养皿中,均匀摆放。(2分)

第四步:对两个培养皿进行观察,统计种子萌发的数量。(2分)

(3)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

 ① A培养皿萌发种子数多于B培养皿,说明0.1mg/L的萘乙酸溶液对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2分)

② A培养皿萌发种子数少于B培养皿,说明0.1mg/L萘乙酸溶液对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2分)

③ A培养皿萌发种子数等于B培养皿,说明0.1mg/L的萘乙酸溶液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2分)

(4)防止水分挥发,使萘乙酸浓度升高,影响实验结果(2分)

(5)多设计几个不同浓度的实验组,作为相互对照。如分别配制0.01mg/L、0.05mg/L、0.1mg/L、0.5mg/L、1mg/L的不同浓度梯度的萘乙酸溶液,重复上述实验步骤。(2分)

38.(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0分)

(1)DNA复制  耐高温  延伸  两

(2)①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  DNA连接    ②用于筛选重组细胞

③首先培养细胞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试管苗,移栽栽培(2分)

④可打破种间的生殖隔离;育种具有方向性

小学各科试卷: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综合 初中各科试卷: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历史 | 地理 | 政治 | 生物 | 科学
高中各科试卷: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历史 | 地理 | 政治 | 生物 | 综合
中考作文 高考作文 单元作文 英语作文
好词好句 作文大全 读后感 电子书 百科
小荷作文网 电脑版 2002-2018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