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届高三生物教学调研测试

2014-5-11 0:36:06 下载本试卷

08届高三生物教学调研测试

生  物

  2008.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5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细胞色素C是动、植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在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胞色素C合成与发挥生理作用的场所分别是

 A.核糖体和叶绿体  B.细胞核和核糖体

 C.核糖体和线粒体  D.细胞核和高尔基体

2.下列物质鉴定实验中,选用的试剂、被鉴定物质与颜色反应的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选用的试剂

被鉴定物质

按正确步骤操作后所显示的颜色

A

斐林试剂

可溶性还原糖

砖红色

B

龙胆紫溶液

脂肪

红色

C

二苯胺试剂

DNA

蓝色

D

双缩脲试剂

蛋白质

紫色

3.实验室中鉴别细胞死活,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死活。该实验所利用的细胞膜特性或功能是

 A.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保护细胞内部结构

 C.流动性                 D.选择透过性

4.研究表明,糖、蛋白质、脂肪三类营养物质体外燃烧与体内氧化时释放能量与耗氧量如下表所示:

营养物质

体外燃烧释放能量(kJ/g)

体内氧化分解释放能量(kJ/g)

耗氧量(dL/g)

糖类

17

17

0.83

蛋白质

23.5

18

0.95

脂肪

39.8

39.8

2.03 

 根据上表内容能推断出的结论是

 A.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B.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C.蛋白质在体外燃烧过程较体内氧化分解复杂

 D.这三种物质在体内氧化时耗氧量多少与其所含元素的比例与种类有关

5.下列生命活动,不需要消耗ATP的是

 A.根毛细胞吸收K+        B.光合作用暗反应

 C.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    D.胞分裂

6.体外分别培养某癌细胞和正常体细胞,图中代表癌细胞数量

 增长的曲线是

 A.曲线a  B.曲线b

 C.曲线c  D.曲线d

7.下列选项中不能演替为森(树)林的是  (  )

 A.大兴安岭火灾后的林区          B.沂蒙山区裸露的岩地

 C.西北干旱地区典型的草原        D.长江三角洲的弃耕地

8.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主要包括4个步骤:

 ①将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与细菌混合培养 ②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

 ③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

 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为

 A.①②④③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n②①③④

9.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有关于代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9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wwYy、WwYy的个体表现为白色

 B.有9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Wwyy、wwyy的个体表现为绿色

 C.有3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为12∶3∶1

 D.有4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9∶3∶3∶l

10.右图A、B是某种雄性哺乳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A细胞内有染色体8条,B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对

 C.A细胞会发生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D.B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能直接与卵子结合

11.把成年三倍体鲫鱼的肾脏细胞核移植到二倍体鲫鱼的去核卵细胞中,培养并获得了克隆鱼,则关于该克隆鱼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状与三倍体鲫鱼完全相同     B.是二倍体

 C.是有性生殖的产物            D.高度不育

1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所有的原始材料

 B.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

 C.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的“狮虎兽”不育可以说明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D.共同进化就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

13.在生产实践中,植物生长调节剂通常不能被应用于

 A.水果催熟                    B.农田间除去某些种类的杂草

 C.改变植物的基因型             D.延长某些植物营养器官的储藏期

14.下图中①~④处能发生神经递质活动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15.人体内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化反应,下列反应可以在内环境中发生的是

 A葡萄糖合成肝糖元  B.抗原和抗体相结合

 C.HIV的逆转录  D.精子的获能

16.下列物质或细胞属于细胞免疫过程所特有的是

 A.抗原  B.抗体

 C.浆细胞  D.效应T细胞

17.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下列各项中,与物理信息传递相关的是

 A.警犬嗅寻毒品  B.蜜蜂跳舞

 C.蝙蝠捕食  D.花香引蝶

18.为了调查废水污染对农田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在受污染河流一侧不同距离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离污染河流的距离(km)

0.1

0.5

1.0

2.0

4.0

动物类群数(类/m3)

20

23

37

50

58

动物个体总数(个/m3)

365

665

750

l 983

2490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各种描述错误的是

   A.土壤污染物浓度与动物类群数的丰富度成正相关

   B.受污染的农田土壤仍有一些土壤动物,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稳定性

   C.水污染会显著降低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总数

   D.距离污染源越远,污染物的浓度越低,土壤动物的多样性越大

19.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关于该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流人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中植物所吸收的全部的太阳能

 B.该生态系统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C.该生态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D.该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20.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常用的酶制剂一般不包括

 A.碱性脂肪酶  B.酸性蛋白酶  C.淀粉酶  D.纤维素酶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

   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1.果蝇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改变,则会导致该DNA分子

 A.基因的碱基序列可能发生改变

 B.碱基配对方式发生改变

 C.所有基因的结构都会发生改变

 D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结构可能发生改变

22.下列可以影响酶促进反应速率的因素有

 A.酶浓度  B.底物浓度  C.酶抑制剂  D.温度和pH

23.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原来存在过植被的地方只能出现次生演替

B.研究太湖某种鱼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时间与数量

 C.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

 D.农田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24.某实验小组以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在光照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他们将某植株放在特殊的装置内,实际测得的数据如图所示。下列对这一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照相同时间,35℃C时光合作用有机物的积累量与30℃时相等

 B.光照相同时间,在25℃条件下植物积累有机物的量最多

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D.若昼夜均为12小时,则在二曲线交点的温度条件下,植物每天有机物的积累量为0

25.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果醋时,必需向发酵装置不断地补充氧气,以保证醋酸菌的生长

B.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可使豆腐块变硬且能抑制杂菌生长

C.固定化酵母细胞分解葡萄糖速度要比酵母细胞快

D.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方法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5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65分。

26.(6分)右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细胞新陈代谢和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是[ ]____________,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 ]________、[ ]____________。

   (2)该植物细胞可以合成并分泌一种植物蛋白,与该蛋白质合成、分泌相关的膜性结构有_____________ (填序号)。

   (3)将该植物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外界溶液中,则可构成一个渗透系统,由[ ]  把这个渗透系统分成外界溶液与 [  ]  两个区域。

27.(8分)下图(一)为高等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部分代谢示意图;下图(二)为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定绿色植物对CO2的吸收速率并绘制成的相应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物质A是_____________,物质A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分解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光照强度处于图(二)D点之后,对应图(一)中的CO2的扩散途径有____________ (以字母表示)。

   (3)在图(二)中的A点与D点之间,限制CO2吸收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

   当光照强度D点以后,进一步增加绿色植物CO2吸收速率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

   (4)某同学以绿色植物叶片为材料,探究环境条件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请帮助他提出一个探究的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该实验需要在___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

28.(8分)回答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问题。

   (1)细胞膜的结构探索历程中,50年代罗伯特森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膜的“暗一亮一暗”结构,据此他提出了细胞膜的静态统一结构,该结构主要的不足是不能解释等现象。70年代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请用图示方式表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2)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孟德尔在对一对性状杂交实验作出合理假设的基础上,又巧妙设计了____________的方法,对假说进行了演绎,最后提出了基因分离定律。

   (3)摩尔根从野生果蝇培养瓶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性个体。他将白眼含与红眼早杂交,P1全部表现为红眼。再让F1红眼果蝇相互交配,F2性别比为1∶1,红眼占3/4,但所有雌性全为红眼,白眼只限于雄性。请用遗传图解解释该现象(果蝇的红眼基因以W表示,白眼基因以w表示)。

   (4)在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中,艾弗里在格里菲斯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找出了导致细菌转化的转化因子,赫尔希则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他们的实验中共同、核心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

29.(9分)已知番茄的红果(Y)对黄果(y)为显性,二室(M)对多室(m)为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育种工作者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四组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I过程培育植物体A主要应用了______________的原理。在植株上,番茄的韧皮部细胞通常无法分裂、分化形成完整植株,原因是  。

   (2)用红果多室(Yymm)番茄植株的花粉进行Ⅱ、Ⅲ有关实验,则Ⅱ过程中,从花粉形成幼苗B所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分裂。培育植物体B的方法(Ⅱ)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体C的基因型有  。

   (3)要将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必需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在图中Ⅳ过程中,通常植物体D能表现出两个亲本的遗传性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植物花粉离体培养形成的植株一定高度不育吗?为什么?

30.(9分)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能够维持相对稳定。

(1)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血浆中的______________含量有关。试构建人体内环境渗透压的动态平衡模型(在下面的图形框中填写合适的文字)。

   (2)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为0.8~1.2g/L。当人处于饥饿状态时,血糖浓度略有下降,此时体内____________(激素)分泌增加,该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3)体温的恒定对于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剧烈运动时骨骼肌产热增加,同时机体会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条主要途径加强散热,以维持体温恒定。

31. (7分)图(一)是某池糖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__________。

   (2)图(一)中没有表示出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贝类后,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如下图(二)所示:

   则图(二)中的A、B、C、D表示的含义分别为:

   A.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4)由图(二)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32 (11分)酿酒、做面包都需要酵母菌。某同学想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否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原理;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

   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 。

   (2)材料用具:酵母菌培养液、澄清石灰水、橡皮球、玻璃导管数根、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等。

   (3)实验步骤:

   ①A瓶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选择玻璃导管,将下图中的装置一、二中的锥形瓶分别进行连接。

   ②将两套装置放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培养10小时,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步骤①中A瓶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预测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进一步确定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可以再用____________(试剂)检测培养瓶中有无酒精产生。

   (6)在利用酵母菌自制葡萄酒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灭菌,因为发酵液中的____________条件能抑制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的繁殖。

33.选做题(7分)

   请在A、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两题均答以A题得分为准。

   A.科学家将鱼抗冻蛋白基因转入番茄,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大大提高,可以在相对寒冷的环境中生长。下图是转基因抗冻番茄的培育过程示意图。

   (1)若图中Ⅱ是科学家构建的鱼抗冻蛋白基因的表达载体,则该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通常应包括___________等。

   (2)科学家常采用_________法将鱼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番茄细胞内。通常采用___________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了番茄的基因组。

   (3)在转基因番茄食用过程中,在食物安全方面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列举两点)

   (4)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酶)可将成熟的番茄果实细胞壁中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降解为半乳糖醛酸,从而导致果实软化。抑制PG酶的活性可以延长番茄果实储藏期,请用文字描述采用蛋白质工程技术降低该酶活性的一般过程。

 B.胚胎干细胞在基础生物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下图是胚胎干细胞获取方法图解。

   (1)早期充育的胚胎分为__________几个主要阶段。

   (2)C、D细胞分别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它们的形态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

   (3)胚胎干细胞有何应用前景?(说出两例)。

   (4)我国政府禁止生殖性克隆,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的研究,请你谈谈为什么要反对克隆人?

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L C  2.B 3.D 4.D 5.C 6.A 7.C 8.C 9.C 10.B 11.D 12.C 13.C

14.D 15.B 16.D 17.C 18.A 19.A 20.B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1.AD 22.ABCD 23.BC 24.BD 25.ABD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8小题,共60分,除特别说明外,其余每空一分。

26 .(6分)(1)⑩ 细胞核 ⑥ 线粒体 ⑦ 叶绿体 (2)⑨⑤②⑥(次序不作要求)

  (3)① 原生质层 ⑩ 细胞液

27.(8分)(1)丙酮酸 ()2、有氧呼吸酶、H2O等(答出两点给1分)

  (2)b、h、c(多答a不扣分) (3)光照强度 适当提高CO2的浓度、适当提高温度 (4)探究温度(02浓度)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2分)黑暗

28.(8分)

(1)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生长、分裂、受精作用、变形虫吞噬食物等细胞的复杂功能(答出一项就可得分) 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图略)

(2分,磷脂双分子层1分,蛋白质分子1分)

  (2)若F1进行测交实验,则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分离比接近1∶1

  (3)(3分)(如右图)写出Fl基因型得1分,F2基因型1分、表现型1分

  (4)将DNA和蛋白质分离开来,单独、直接地观察其作用

29.(9分)(1)植物细胞全能性 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基因选择性表达

  (2)有丝 单倍体育种 YYmm或Yymm或yymm

  (3)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一定的营养条件、植物激素的刺激、无菌条件、适宜温度和一定光照(答对两个以上可得分) 具有两个亲本的遗传物质

  (4)不一定。若亲本是四倍体,则离体花粉培育出的植株具同源染色体,可正常形成配子,是可育的。(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30.(9分)

  (1)无机盐、蛋白质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大脑皮层 抗利尿

  激素

  (2)胰高血糖素 肝细胞 (3)汗腺分泌增加 皮肤血管舒张

31.(7分)(1)捕食、竞争 (2)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3)A:能量被同化 能量用于贝类生长发育和繁殖 C:分解者利用  D:呼吸作用

  (4)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2.(11分)(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3)装置连接如上图(共4分,每组装置连接正确得2分,接橡皮球不作要求) 防止瓶中氧气的干扰,确保通人石灰水中的CO2来自酵母菌无氧呼吸)

  (4)①两组装置中石灰水都出现浑浊,说明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呼吸

  ②两组装置中石灰水都不出现浑浊,说明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不能进行呼吸

  ③装置一中石灰水浑浊,装置二中不浑浊,说明酵母菌只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呼吸

  ④装置一中石灰水不浑浊,装置二中浑浊,说明酵母菌只能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呼吸

  (5)重铬酸钾

  (6)缺氧、酸性

33;A.(7分)(1)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2)农杆菌转化 DNA分子杂交

  (3)食物安全性方面的问题包括:①可能会影响人的免疫系统,进而影响人体的健康;②可能出现过敏反应;③可能会影响人体正常的代谢;④担心营养成分改变。⑤担心出现滞后效应。(2分,答出一点给1分)

  (4)蛋白质工程方法的步骤为:①PG酶蛋白的功能分析,②PG酶蛋白的结构预测和设计,③PG酶基因的改造。(或按照教材蛋白质工程流程图,2分)

  B.(7分)(1)(卵裂期)桑椹胚、囊胚、原肠胚

  (2)内细胞团 原始性腺 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

  ①治疗人类的某些顽疾;②培育出人造组织器官,解决临床上供体器官不足和异体器官抑制后免疫排斥问题;③研究细胞体外分化;(2分,举出1例得1分)

  (4)①严重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②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③是在人为地制造心理上和社会地位上都不健全的人;④克隆技术尚不成熟,可能克隆出有严重生理缺陷的孩子。(写出一条即可,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就给分)

小学各科试卷: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综合 初中各科试卷: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历史 | 地理 | 政治 | 生物 | 科学
高中各科试卷: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历史 | 地理 | 政治 | 生物 | 综合
中考作文 高考作文 单元作文 英语作文
好词好句 作文大全 读后感 电子书 百科
小荷作文网 电脑版 2002-2018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