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课堂测试(5)
班级 号数 姓名
1.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设计的实验中把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目的是让叶片中的 。实验后叶片部分用碘蒸汽处理,曝光部分呈深蓝色,遮光部分没有发生颜色变化,这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 。恩格尔曼实验证明:氧是由 释放出来的, 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鲁宾和卡门采用 法研究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的来源,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 。
2.叶绿体中的色素分离的原理是因为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 ,反之亦然。分离后滤纸条上出现4条色素带,它们的颜色从滤液细线开始依次是 ,这4种色素分别命名为 。叶绿体在 囊状结构薄膜上 的色素可分为两类:一类具有吸收和传递光能的作用,包括
,以及 ;另一类是少数特殊状态的
,它不仅能 ,还能使 。
3.叶绿素b和叶绿素a主要吸收 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主要吸收 光。叶绿素b和叶绿素a吸收的绿光量最少,绿光被反射出来,叶绿体才呈现绿色。
4.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依次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
; 。其中,第一步和第二步属于 阶段,第三步属于 阶段。
5.光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 上进行的。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光能后,一方面将水分解成 , 直接以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而
则被传递到 叶绿体基质 中,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到第二个阶段中;另一方面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下,促成 ADP与Pi发生化学反应形成 。
6.暗反应是在 进行的。二氧化碳不能直接被氢还原,必须先与 结合形成二个C3,这些物质在有关酶的作用下,接受 释放出的能量并且被 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最终形成糖类等富含稳定化学能的有机物;另一些C3经过复杂的变化又形成 ,从而使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循环往复地进行下去。
7.光合作用时CO2中的C首先转移到C4中,然后才转移到C3中的植物叫 植物,这类植物的叶片中,围绕着维管束的是呈 的两圈细胞,里面的一圈是 ,外面一圈是一部分 。C4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比C3的 (大、小),里面含有较大较多的 的叶绿体,而叶肉细胞中含有正常的叶绿体。C4植物在C4途径中固定CO2的那种酶对CO2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所以C4植物大大提高了 的能力。在高温、光照强烈和干旱的条件下,绿色植物的气孔关闭,但C4植物能够利用
进行光合作用,所以C4植物比C3植物具有较强光合作用。
8.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它除了制造数量巨大的有机物,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并贮存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以及维持 的相对稳定外,还对 具有重要作用。 在地球上出现以后,地球上的大气中才逐渐含有氧,从而使地球上其他进行 的生物得以发生和发展;大气中的一部分氧会转化成 ,它在大气上层形成的臭氧层能够有效地滤去太阳辐射中对生物具有 ,从而使 生物开始逐渐在 上生活。经过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最后才出现广泛分布在自然界的各种生物。
9.通过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可以提高光能的利用率。
是增加光合作用面积的一项重要措施,它是指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根据土壤肥沃程度等情况种植适当密度的植物,如果种植得太稀, 得不到充分利用,种植得太密,不利于通风透光,植株也不能茁壮地生长。
10.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有 等五方面。
11.农作物周围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通常较低,并且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还会降低,使植株经常处于“二氧化碳饥饿”的状态,不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而确保良好的通风透光,既有利于 ,又可以 ,有助于提供较多的二氧化碳;通过 等措施,可以增加温室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而提高光能利用率。
12.请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13.写出光合作用中水分子分解的反应式(要表示出得失电子的情况):
14.伴随着光能转换成的化学能,叶绿体内发生了哪些物质变化?(写出反应式)
①
②
③
15.对于C3植物来说,进行光反应的细胞是 ,进行暗反应的细胞是
;而对于C4植物来说,进行光反应的细胞有 ,进行暗反应的细胞有 ,进行CO2固定的细胞是
,与CO2结合的化合物是 。
高三生物课堂测试(6)
班级 号数 姓名
1.植物吸收水分最的部位是根尖 ,这些细胞主要靠 吸收水分。植物细胞在形成中央液泡以后主要靠 吸收水分,而之前主要是靠
吸收水分。
2.渗透作用指 通过半透膜,从 向 的扩散。产生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 ,二是 具有浓度差。
3.水和溶质都可以通过细胞壁,故细胞壁具有全透性,而细胞膜和液泡膜都是
, 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 也可通过,而其他的 则不能通过。从整个细胞看,原生质层(主要包括 、 和 )看作一层半透膜。
4.当 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 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手持层就会逐渐分离开来,即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当 时,植物细胞就通过 吸水,逐渐表现出质壁分离以后又复原。
5.根吸收的水分运输到植株的地上部分后,一般只有 的水分保留在植物体内,参与 等生命活动,其余水分都通过 散失掉,它是植物 的重要动力。
6.因为不同植物的需水量不同,而且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需水量也不同,所以要根据植物的需水规律 地灌溉,以便植物体茁壮生长,并且 获取最大的效益,这就是 。
高三生物课堂测试(5)答案
1、营养物质消耗掉 淀粉 叶绿体 叶绿体 同位素标记 全部来自于水 2、快 黄绿色、蓝绿色、橙黄色、黄色 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 囊状结构薄膜 绝大多数的叶绿素a 全部的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时黄素 叶绿素a 吸收光能 光能转换电能 3、红光和蓝紫光 蓝紫光 4、光能转换成电能 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 活跃的化学能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 光反应 暗反应
5、囊状结构薄膜 水分子 氢和氧 氧 氢 叶绿体基质 ADP和Pi ATP 6、叶绿体的基质 C5 ATP和NADPH NADPH C5 7、C4 花环型 维管束鞘细胞 叶肉细胞 大 没有基粒 固定CO2 叶片内细胞间隙中含量很低的CO2 8、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 生物进化 蓝藻 有氧呼吸 臭氧 强烈破坏作用的紫外线 水生 陆地 9、合理密植 光能 10、光、温度、水分、二氧化碳、矿质元素 11、充分利用光能 使空气不断流过叶面 增施农家肥料(有机肥)或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 12、13、14、略 15、叶肉细胞 叶肉细胞 叶肉细胞 维管束鞘细胞 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 C3和PEP
高三生物课堂测试(7)
班级 号数 姓名
1.矿质元素是指除了 以外,主要由 吸收的元素。科学家通过 法研究某些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生活所必需的。此方法是指用 的营养液培养植物的方法。具体地说,就是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中,除去或加入 矿质元素,然后观察植物在营养液中生长发育的状况:如果除去某一种元素后,植物的生长发育仍然正常,说明这种元素 (是、不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如果除去某一种元素后,植物的生长发育不正常了,而补充这种元素后,植物的生长发育又恢复正常的状态,说明这种矿质元素 (是、不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2.矿质元素一般存在于土壤中的无机盐里,无机盐只有 ,才能被植物的根尖吸收。土壤溶液中的矿质元素透过根尖 的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的过程是一个 的过程,需要 的协助,需要消耗 。通过研究证明,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 的过程。
3.有些矿质元素(如K)进入植物体以后呈 ,能够被植物体再度利用,如果这些元素缺乏症首先表现在 (老叶、幼叶);有些进入植物体后形成 ,这些化合物分解后释放出来的矿质元素又可以转移到其他部位,被植物体再度利用,如 等元素,缺乏症首先表现在 (幼叶、老叶);而Ca、Fe等进入植物体后形成 ,不能被植物体再度利用,缺乏症首先表现在植物体的 (幼叶、老叶)。
4.生物固氮是指 将大气中的 的过程。自然界中的固氮微生物有二类: 。根瘤菌属于 ,它只有 才能固氮,不同的根瘤菌各自只能侵入 的豆科植物,有的能侵入一种,例如 ,有的能侵入多种豆科植物,如 ;圆褐固氮菌属于 ,它具有 能力,并且能够 ,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发育。自然界生物固氮总量的绝大部分是 固定的氮素。
5. 是提高豆科作物产量的一项有效措施,生产上还可以通过将 施到土壤中、用 做绿肥、通过基因工程把 转移到非豆科植物中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6.请画出自然界中氮循环的图解。
高三生物课堂测试(6)答案
1、成熟区的表皮细胞 渗透作用 渗透作用 吸胀作用 2、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 低浓度溶液 高浓度溶液 一层半透膜 这层半透膜两侧的溶液 3、选择透过性膜 水分子 离子和小分子 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 细胞膜 液泡膜 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4、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 原生质层比细胞壁 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渗透作用 5、1%~5%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蒸腾作用 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 6、适时地、适量地 合理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