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摸底试题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以下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要求,每题1分,共30分。
1.在适宜时期取材,能观察到植物细胞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的实验材料是( )
A.根尖 B.茎尖 C.花药 D.种子
2.检验苹果中是否有还原性糖,可选用的试剂是( )
A.碘液 B.苏丹Ⅲ染液 C.双缩脲试剂 D.斐林试剂
3.在核糖体上合成的物质是( )
A.核酸 B.多糖 C.氨基酸 D.多肽
4.根据生物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植物体内积累的元素一定是植物的必需元素
B.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既能释放二氧化碳,又能产生大量能量
C.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既有水的分解,又有二氧化碳的固定
D.高等植物细胞壁主要由果胶和蛋白质构成
5.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
色体上。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
B.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
C.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
D.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
6.下列对各类生态系统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但其调节能力差
B.草原上生活着多种动物,其中主要是两栖类动物
C.天然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可循环流动
D.任何自然生态系统中,分解者都是必不可少的
7.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片从幼到老光合作用强度不变
B.森林或农田中植株上部叶片和下部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有差异
C.光合作用强度是由基因决定的,因此是固定不变的
D.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各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同
8.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该生物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之处是( )
A.分裂开始前,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
B.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n
C.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为两个
D.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
9.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
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
B.用纤维素酶处理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
C.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D.筛选杂交资金积累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
10.在临床上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甲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 )
A.疫苗 B.外毒素 C.抗原 D.抗体
11.肺炎双球菌中的S型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够产生一些有荚膜的细菌
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DNA的完全水解产物,不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C.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D.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12.一个池塘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分解者(微生物)。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b+d B.a>b+d C.a<b+d D.a<c+d
13.下列有关小麦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ATP直接来源于光合作用
B.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ATP直接来源于呼吸作用
C.根尖表皮细胞对各种矿质元素的吸收量相等
D.各种矿质元素进入根尖表皮细胞需要同一膜载体的协助
14.在以下描述中,可以将病毒与其他微生物相区别的是( )
A.能够使人或动、植物患病 B.没有细胞核,仅有核酸
C.具有寄生性 D.由核酸和蛋白质装配进行增殖
15.转基因抗虫棉可以有效地用于棉铃虫的防治。在大田中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同时,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或其他作物,供棉铃虫取食。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维持棉田物种多样性 B.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
C.使食虫鸟有虫可食 D.维持棉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16.植物茎的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照引起了( )
A.呼吸作用加强 B.蒸腾速度加快
C.生长素不均匀分布 D.光合作用增强
17.下列人体细胞中分化程度最低的是( )
A.胚胎干细胞 B.造血干细胞 C.胰腺细胞 D.肌肉细胞
18.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论述,正确的是( )
A.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多
B.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
19.下列有关生物固氮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豆科植物的根瘤是发生固氮作用的部位
B.土壤中独立生活的根瘤菌也能固氮
C.不同的根瘤菌只能侵入特定种类的豆科植物
D.根瘤菌通过固氮作用形成氨
20.下图表示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
经过一段时间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 不属于暗反应的是( )
A.CO2与五碳化合物结合 B.三碳化合物接受ATP释放的能量
C.H2O的氢传递给NADP+ D.NADPH的氢传递给三碳化合物
22.掌握微生物群体的生长规律,目的是更好地研究和利用它们。下列有关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生产上常常用对数期的细菌作为菌种
B.在稳定期中适当补充营养物质有利于提高产量
C.连续培养延长了培养周期,从而提高产量
D.调整期细菌的代谢活跃,体积增长快
23.植物学家在培育抗虫棉时,对目的基因作了适当的修饰,使得目的基因在棉花植株的整个生长
发育期都表达,以防止害虫侵害。这种对目的基因所作的修饰发生在( )
A.内含子 B.外显子 C.编码区 D.非编码区
24.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牛物。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
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在培养基中加入10%酚可以
抑制细菌和霉菌。利用下述方法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别分离出( )
①大肠杆菌 ②霉菌 ③放线菌 ④固氮细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④②③
25.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 )
A. 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 B.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
C. 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 D.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
26.下列生命活动过程中高尔基体参与的是( )
A. 植物细胞壁的形成 B.分解葡萄糖产生ATP
C. 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肽链 D.以核苷酸为原料合成核酸
27.调查发现人群中夫妇双方均表现正常也能生出白化病患儿。研究表明白化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判断下列有关白化病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
B.如果夫妇双方都是携带者,他们生出白化病患儿的概率是1/4
C.如果夫妇一方是白化病患者,他们所生表现正常的子女一定是携带者
D.白化病患者与表现正常的人结婚,所生子女表现正常的概率是1
28.将纯种小麦播种于生产田,发现边际和灌水沟两侧的植株总体上比中间的长得好。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基因重组引起性状分离 B.环境引起性状变异
C.隐性基因突变成为显性基因 D.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生了变化
29.下列有关C4和C3植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C3植物维管束鞘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B.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C.C3植物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D.C4植物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30.将少量的某种细菌接种到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并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期取样统计细菌的数目。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数目的对数为纵坐标作图,可以得到细菌的生长曲线。曲线中,细菌数量变化较大的时期为( )
A. 衰亡期和调整期 B.调整期和稳定期
C. 对数期和衰亡期 D.稳定期和对数期
高三生物摸底试卷
第Ⅰ卷答题表
题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 | ||||||||||
题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 | ||||||||||
题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
31.(4分)丙酮可以由石油裂解产品丙烯来制备,利用丙酮提取叶绿体色素,经过层析,在滤纸上可出现黄绿色、蓝绿色、黄色、橙黄色的色素带,这些色素是(不要求答案顺) ,它们参与光合作用中的 阶段。
32.(8分)人和动物体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协调统一的过程。某学生将体内营养物质代谢的部分途径归纳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不可能发生的途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填出序号)
(2)在途径⑦和⑨的代谢过程中,都能产生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和ATP;细胞内,途径⑦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而途径⑨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
(3)在途径⒀、⒁中,氨基酸必须经过____________作用才能转化为葡萄糖或脂肪。
33.(8分)右图表示土壤中甲、乙两种矿质元素浓度变
化与植物生长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回答:
(1)植物生长所需要甲元素的量比乙元素的量_____。
(2)在土壤中乙元素的浓度分别为A、B、C时,其中
在___________浓度下施含有乙种元素的肥料最有
利于植物生长。
(3)已知乙元素是DNA和各种蛋白质的组成成分,其化学符号是___.
(4)通常在水淹条件下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减少。为什么?__________。
34.(8分)紫草素是紫草细胞的代谢产物,可作为生产治疗烫伤药物的原料。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生物反应器中通过培养紫草细胞生产紫草素。下图记录了生物反应器中紫草细胞产量、紫草素产量随培养时间发生的变化。
(1)在生产前,需先加入紫草细胞作为反应器中的“种子”。这些“种子”是应用组织
培养技术,将紫草叶肉细胞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获得的。这项技术的
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器中紫草细胞的生长呈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律;影响紫草素产量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培养过程中,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并进行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6分)玉米正常植株叶片为绿色,患一种遗传病后植株的叶片具白色条斑,或为不能成活的白化苗。显微观察发现,白化苗和白色条斑处的叶肉细胞不含叶绿体。有人为了探索该病的遗传机理,用人工授粉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两个实验。根据下列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实验一
P ♀条斑叶 × 绿色叶♂
↓
F1 绿色叶 条斑叶或白色叶
重复该实验后代的性状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① 实验结果显示,母本患条斑病时,该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方式遗传。
②实验中后代不同性状的个体的比例是随机的,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
P ♀绿色叶 × 条斑叶♂
↓
F1 绿色叶
↓〇
F2 绿色叶 条斑叶或白色叶
表现型比例 3 : 1
重复该实验,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始终为3:1。
实验二结果显示,母本正常时,该病的遗传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控制。
36.(16分)回答下面的
(1)~(2)题。
(1)下表是豌豆五种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
亲本组合 | 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株数 | ||||
组别 | 表现型 | 高茎红花 | 高茎白花 | 矮茎红花 | 矮茎白花 |
甲 | 高茎红花×矮茎红花 | 627 | 203 | 617 | 212 |
乙 | 高茎红花×高茎白花 | 724 | 750 | 243 | 262 |
丙 | 高茎红花×矮茎红花 | 953 | 317 | 0 | 0 |
丁 | 高茎红花×矮茎白花 | 1251 | 0 | 1303 | 0 |
戊 | 高茎白花×矮茎红花 | 517 | 523 | 499 | 507 |
据上表回答:
①上述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 、 。
②写出每一杂交组合中两个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以A和a分别表示株高的显、隐性基因,B和b分别表示花色的戏那、隐性基因。
甲组合为 × 。 乙组合为 × 。
丙组合为 × 。 丁组合为 × 。
戊组合为 × 。
③为最容易获得双隐性个体,应采取的杂交组合是 。
(2)假设某一种酶是合成豌豆红花色素的关键酶,则在基因工程中,获得编码这种酶的基因的两条途径是 和人工合成基因。
如果已经得到能翻译成该酶的信使RNA,则利用该信使RNA获得基因的步骤是
。
37.(6分)某同学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叶肉细胞时,他准备用质壁分离的方法确认这些细胞是否为活细胞,可是不知道具体该如何操作,请你简述该方法的操作过程和出现的现象,并说明该方法能够判断这些细胞是活细胞的理由。
38.(14分)(1)人们不会在热泉中发现活着的嗜冷海藻,而经常可以在冷水环境中分离出嗜热微生物。请根据酶的特性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2)淀粉酶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为了提高酶的产量,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利用诱变育种方法,获得产生淀粉酶较多的菌株。① 写出主要实验步骤。② 根据 诱发突变率低和诱发突变不定向性的特点预期实验结果。
提示:生产菌株在含有淀粉的固体培养基上,随着生长可释放淀粉酶分解培养基中的淀粉,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1-5.CDDCD 6-10.DBCBD 11-15.ABBDB 16-20.CACBA 21-25.CCDDD
26-30.ADBA
31、 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光反应
32.(8分)(1)④ ⑧(2)丙酮酸 [H]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3)脱氨基
33. (1)少(2)A(3)N (4)有氧呼吸受到抑制(进行无氧呼吸) ATP合成量减少,导致植物根系主动吸收矿质元素的量减少。(3分)
34.(8分)(1)脱分化(或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细胞的全能性(2)S型增长 细胞数量 细胞所处的生长期(3)保证氧气供应充足 使细胞与培养液充分接触
35.(7分)(1)①细胞质遗传②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不能进行有规律的分离,而是随即地、不均等的分配到子细胞中(2)核基因(或细胞核)
36.(1)①高茎 红花 ②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 ③戊
(2)从供体细胞的DNA中直接分离基因 以酶的信使RNA为模板,反转录成互补的单链DNA 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合成双链DNA,从而获得所需要的基因。
37.先观察细胞的形态;然后使叶肉细胞处于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观察植物细胞是否出现质壁分离的现象。如果出现质壁分离的现象,则可以判断的活细胞。(4分)
因为活细胞能够发生渗透作用,死细胞不能,所以可以用质壁分离的方法进行判断。(2分)
38.(14分)(1)(4分)嗜冷海藻体内的酶遇到高温后,酶的分子结构被破坏而失去活性,海藻很快会死亡;而嗜热微生物体内的酶遇到低温环境,酶的活性降低,但酶分子结构没有被破坏,遇到合适的温度又可以恢复活性。(2)① 主要实验步骤:第一步:将培养好的生产菌株分为两组,一组用一定剂量的诱变剂处理,另一组不处理做对照。第二步:制备含淀粉的固体培养基。第三步:把诱变组的大量菌株接种于多个含淀粉的固体培养基上,同时接种对照组,相同条件下培养。第四步:比较两组菌株菌落周围透明圈的大小,选出透明圈变大的菌株。② 预期实验结果:a. 由于诱发突变率低,诱变组中绝大多数菌落周围的透明圈大小与对照组相同。b. 由于诱发突变不定向性,诱变组中极少数菌落周围的透明圈与对照组相比变大或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