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届高考数学复习每周天天练试题

2014-5-11 0:12:48 下载本试卷

08届高考数学复习每周天天练试题

(推理与证明预测)2008.3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

1.设,…,,n∈N,则    

2.已知 ,猜想的表达式为         

3.如一个凸多面体是n棱锥,则这个凸多面体的所有顶点所确定的直线共有_____条,这些直线中共有对异面直线,则;f(n)=      (用数字或n的解析式表示)

4.在德国不来梅举行的第48届世乒赛期间,某商店橱窗里用同样的乒乓球堆成若干堆“正三棱锥”形的展品,其中第1堆只有1层,就一个球;第堆最底层(第一层)分别按图4所示方式固定摆放,从第二层开始,每层的小球自然垒放在下一层之上,第堆第层就放一个乒乓球,以表示第堆的乒乓球总数,则  (答案用表示)

5.设平面内有条直线,其中有且仅有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任意三条直线不过同一点.若用表示这条直线交点的个数,则=____________;当时,      .(用表示)

(二)

1. ,观察以上两等式,请写出一个与以上两式规律相同的一个正确等式         

2.若在椭圆外 ,则过Po作椭圆的两条切线的切点为P1、P2,则切点弦P1P2的直线方程是,那么对于双曲线则有如下命题: 若在双曲线(a>0,b>0)外 ,则过Po作双曲线的两条切线的切点为P1、P2,则切点弦P1P2的直线方程是        .

3.定义“等和数列”:在一个数列中,如果每一项与它的后一项的和都为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和数列,这个常数叫做该数列的公和。已知数列是等和数列,且,公和为5,那么的值为________,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

4.若记号“*”表示两个实数a与b的算术平均的运算,即,则两边均含有运算符号“*”和“+”,且对于任意3个实数a,b,c都能成立的一个等式可以是______________。

5.在平面上,设ha,hb,hc是三角形ABC三条边上的高.P为三角形内任一点,P到相应三边的距离分别为pa,pb,pc,我们可以得到结论: 试通过类比,写出在空间中的类似结论             

(三)

1. 有一段演绎推理是这样的:“直线平行于平面,则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已知直线平面,直线平面,直线∥平面,则直线∥直线”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2. 将演绎推理:上是就减函数写成三段论的形式,其中大前提是

                                    

3.在△ABC中,,判断△ABC的形状并证明.

4.在DEF中有余弦定理:. 拓展到空间,类比三角形的余弦定理,写出斜三棱柱ABC-的3个侧面面积与其中两个侧面所成二面角之间的关系式,并予以证明.

(四)

1.已知abc是互不相等的非零实数.若用反证法证明三个方程ax2+2bx+c=0,bx2+2cx+a=0,cx2+2ax+b=0至少有一个方程有两个相异实根.应假设                 

2.中,已知,且,求证:为等边三角形。

3.证明:通过水管放水,当流速相同时,如果水管截面的周长相等,那么截面是圆的水管比截面是正方形的水管流量大

4.△ABC三边长的倒数成等差数列,求证:角.

江苏省海门中学2008届高三数学每周天天练

(推理与证明预测答案)2008.3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

1.设,n∈N,则

    

 答案:,由归纳推理可知其周期是4

2.已知 ,猜想的表达式为  

 答案:,由归纳推理可知:

3.如一个凸多面体是n棱锥,则这个凸多面体的所有顶点所确定的直线共有_____条,这些直线中共有对异面直线,则;f(n)=______(答案用数字或n的解析式表示)

答案:;8;n(n-2)。

解析:;;

4.在德国不来梅举行的第48届世乒赛期间,某商店橱窗里用同样的乒乓球堆成若干堆“正三棱锥”形的展品,其中第1堆只有1层,就一个球;第堆最底层(第一层)分别按图4所示方式固定摆放,从第二层开始,每层的小球自然垒放在下一层之上,第堆第层就放一个乒乓球,以表示第堆的乒乓球总数,则(答案用表示)

答案:10,

5.设平面内有条直线,其中有且仅有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任意三条直线不过同一点.若用表示这条直线交点的个数,则=____________;当时,      .(用表示)

答案:5,

解:由图B可得

,可推得

n每增加1,则交点增加个,

(二)

1. ,观察以上两等式,请写出一个与以上两式规律相同的一个正确等式         

  (只要写出一个即可)

2.若在椭圆外 ,则过Po作椭圆的两条切线的切点为P1、P2,则切点弦P1P2的直线方程是,那么对于双曲线则有如下命题: 若在双曲线(a>0,b>0)外 ,则过Po作双曲线的两条切线的切点为P1、P2,则切点弦P1P2的直线方程是        .

,,,则过P1、P2的切线方程分别是

.因为在这两条切线上,故有,,这说明,在直线上,故切点弦P1P2的直线方程是.

3.定义“等和数列”:在一个数列中,如果每一项与它的后一项的和都为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和数列,这个常数叫做该数列的公和。已知数列是等和数列,且,公和为5,那么的值为_3__,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的计算公式为_____

4.若记号“*”表示两个实数a与b的算术平均的运算,即,则两边均含有运算符号“*”和“+”,且对于任意3个实数a,b,c都能成立的一个等式可以是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于本题是探索性和开放性问题,问题的解决需要经过一定的探索过程,并且答案不惟一。这题要把握住,还要注意到试题的要求不仅类比推广到三个数,而且等式两边均含有运算符号“*”和“+”,则可容易得到a+(bc)=(a+b)(a+c)。正确的结论还有:(ab)+c=(ac)+(bc),(ab)+c=(ba)+c等。

5. 在平面上,设ha,hb,hc是三角形ABC三条边上的高.P为三角形内任一点,P到相应三边的距离分别为pa,pb,pc,我们可以得到结论: 试通过类比,写出在空间中的类似结论  设ha,hb,hc三棱锥A-BCD四个面上的高.P为三棱锥A-BCD内任一点,P到相应四个面的距离分别为pa,pb,pc, 我们可以得到结论:             

(三)

1. 有一段演绎推理是这样的:“直线平行于平面,则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已知直线平面,直线平面,直线∥平面,则直线∥直线”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大前提是错误的            

2. 将演绎推理:上是减函数写成三段论的形式,其中大前提是

    ,则函数上是减函数                                 

3.在△ABC中,,判断△ABC的形状并证明.

  分析:

   

   

  

   所以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

4.在DEF中有余弦定理:. 拓展到空间,类比三角形的余弦定理,写出斜三棱柱ABC-的3个侧面面积与其中两个侧面所成二面角之间的关系式,并予以证明.

分析 根据类比猜想得出.

 其中为侧面为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证明: 作斜三棱柱的直截面DEF,则为面与面所成角,在中有余弦定理:

同乘以,得

即 

评注 本题考查由平面三角形的余弦定理到空间斜三棱柱的拓展推广,因为类比是数学发现的重要源泉,因此平时的教学与复习中更要注意类比等思想方法的学习。

(四)

1.已知abc是互不相等的非零实数.若用反证法证明三个方程ax2+2bx+c=0,bx2+2cx+a=0,cx2+2ax+b=0至少有一个方程有两个相异实根.应假设 三个方程中都没有两个相异实根  

 证明:假设三个方程中都没有两个相异实根,

Δ1=4b2-4ac≤0,Δ2=4c2-4ab≤0,Δ3=4a2-4bc≤0.

相加有a2-2ab+b2+b2-2bc+c2+c2-2ac+a2≤0,

ab2+(bc2+(ca2≤0.                                 ①

由题意abc互不相等,∴①式不能成立.

∴假设不成立,即三个方程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两个相异实根.

方法总结:反证法步骤假设结论不成立→推出矛盾→假设不成立

凡是“至少”、“唯一”或含有否定词的命题适宜用反证法

2.中,已知,且,求证:为等边三角形。

 分析:由

    由

   

   所以为等边三角形

3.证明:通过水管放水,当流速相同时,如果水管截面的周长相等,那么截面是圆的水管比截面是正方形的水管流量大

分析:当水的流速相同时,水管的流量取决于水管截面面积的大小,设截面的周长为L,则周长为L的圆的半径为,截面积为;周长为L的正方形边长为,截面积为所以本题只需证明

证明:设截面的周长为L,依题意,截面是圆的水管的截面面积为,截面是正方形的水管的截面面积为,所以本题只需证明

为了证明上式成立,只需证明

两边同乘以正数,得

因此,只需证明

上式是成立的,所以

这就证明了,通过水管放水,当流速相同时,如果水管截面的周长相等,那么截面是圆的水管比截面是正方形的水管流量大

说明:对于较复杂的不等式,直接运用综合法往往不易入手,因此,通常用分析法探索证题途径,然后用综合法加以证明,所以分析法和综合法经常是结合在一起使用的

4.△ABC三边长的倒数成等差数列,求证:角.

 分析:因为

故要证明角

    只需证

    又三边长的倒数成等差数列即

    只需证

    即

      又

   只需证

     即证:

   而上式显然成立

   所以角

  注意:本题也可用反证法

小学各科试卷: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综合 初中各科试卷: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历史 | 地理 | 政治 | 生物 | 科学
高中各科试卷: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历史 | 地理 | 政治 | 生物 | 综合
中考作文 高考作文 单元作文 英语作文
好词好句 作文大全 读后感 电子书 百科
小荷作文网 电脑版 2002-2018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