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曲线及标准方程测试卷

2014-5-11 0:18:50 下载本试卷

典型例题一

例1 讨论表示何种圆锥曲线,它们有何共同特征.

分析:由于,则的取值范围为,分别进行讨论.

解:(1)当时,,所给方程表示椭圆,此时,这些椭圆有共同的焦点(-4,0),(4,0).

(2)当时,,所给方程表示双曲线,此时,,这些双曲线也有共同的焦点(-4,0),)(4,0).

(3)时,所给方程没有轨迹.

说明:将具有共同焦点的一系列圆锥曲线,称为同焦点圆锥曲线系,不妨取一些值,画出其图形,体会一下几何图形所带给人们的美感.

典型例题二

例2 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过点且焦点在坐标轴上.

(2),经过点(-5,2),焦点在轴上.

(3)与双曲线有相同焦点,且经过点

解:(1)设双曲线方程为

两点在双曲线上,

解得

∴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说明:采取以上“巧设”可以避免分两种情况讨论,得“巧求”的目的.

(2)∵焦点在轴上,

∴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其中

∵双曲线经过点(-5,2),∴

(舍去)

∴所求双曲线方程是

说明:以上简单易行的方法给我们以明快、简捷的感觉.

(3)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双曲线过点,∴

(舍)

∴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说明:(1)注意到了与双曲线有公共焦点的双曲线系方程为后,便有了以上巧妙的设法.

(2)寻找一种简捷的方法,须有牢固的基础和一定的变通能力,这也是在我们教学中应该注重的一个重要方面.

典型例题三

例3 已知双曲线的右焦点分别为,点在双曲线上的左支上且,求的大小.

分析:一般地,求一个角的大小,通常要解这个角所在的三角形.

解:∵点在双曲线的左支上

说明:(1)巧妙地将双曲线的定义应用于解题当中,使问题得以简单化.

(2)题目的“点在双曲线的左支上”这个条件非常关键,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若将这一条件改为“点在双曲线上”结论如何改变呢?请读者试探索.

典型例题四

例4 已知是双曲线的两个焦点,点在双曲线上且满足,求的面积.

分析:利用双曲线的定义及中的勾股定理可求的面积.

解:为双曲线上的一个点且为焦点.

,

∴在中,

说明:双曲线定义的应用在解题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典型例题五

例5 已知两点,求与它们的距离差的绝对值是6的点的轨迹.

分析:问题的条件符合双曲线的定义,可利用双曲线定义直接求出动点轨迹.

解:根据双曲线定义,可知所求点的轨迹是双曲线.

∴所求方程为动点的轨迹方程,且轨迹是双曲线.

说明:(1)若清楚了轨迹类型,则用定义直接求出其轨迹方程可避免用坐标法所带来的繁琐运算.

(2)如遇到动点到两个定点距离之差的问题,一般可采用定义去解.

典型例题六

例6 中,,且,求点的轨迹.

分析:要求点的轨迹,需借助其轨迹方程,这就要涉及建立坐标系问题,如何建系呢?

解:所在直线为轴,线段的中垂线为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

,由及正弦定理可得:

∴点在以为焦点的双曲线右支上设双曲线方程为:

∴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点的轨迹是双曲线的一支上挖去了顶点的部分

典型例题七

例7 求下列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

(1)与⊙内切,且过点

(2)与⊙和⊙都外切.

(3)与⊙外切,且与⊙内切.

分析:这是圆与圆相切的问题,解题时要抓住关键点,即圆心与切点和关键线段,即半径与圆心距离.如果相切的⊙、⊙的半径为,则当它们外切时,;当它们内切时,.解题中要注意灵活运用双曲线的定义求出轨迹方程.

解:设动圆的半径为

(1)∵⊙与⊙内切,点在⊙

∴点的轨迹是以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左支,且有:

∴双曲线方程为

(2)∵⊙与⊙、⊙都外切

∴点的轨迹是以为焦点的双曲线的上支,且有:

∴所求的双曲线的方程为:

(3)∵⊙与⊙外切,且与⊙内切

∴点的轨迹是以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且有:

*

∴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说明:(1)“定义法”求动点轨迹是解析几何中解决点轨迹问题常用而重要的方法.

(2)巧妙地应用“定义法”可使运算量大大减小,提高了解题的速度与质量.

(3)通过以上题目的分析,我们体会到了,灵活准确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是我们无休止的追求目标.

典型例题八

例8 在周长为48的直角三角形中,,求以为焦点,且过点的双曲线方程.

分析:首先应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由于为焦点,所以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可知双曲线方程为标准方程.由双曲线定义可知,所以利用条件确定的边长是关键.

解:的周长为48,且

∴设,则

,得

所在直线为轴,以∴的中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得

,得

,得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说明:坐标系的选取不同,则又曲线的方程不同,但双曲线的形状不会变.解题中,注意合理选取坐标系,这样能使求曲线的方程更简捷.

典型例题九

例9 是双曲线上一点,是双曲线的两个焦点,且,求的值.

分析:利用双曲线的定义求解.

解:在双曲线中,,故

是双曲线上一点,得

,得

说明:本题容易忽视这一条件,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典型例题十

例10 若椭圆和双曲线有相同的焦点,而是这两条曲线的一个交点,则的值是(  ) .

A.  B.  C.  D.

分析:椭圆和双曲线有共同焦点,在椭圆上又在双曲线上,可根据定义得到的关系式,再变形得结果.

解:因为在椭圆上,所以

在双曲线上,所以

两式平方相减,得,故.选(A).

说明:(1)本题的方法是根据定义找的关系.(2)注意方程的形式,

典型例题十一

例11 若一个动点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定值,讨论点的轨迹.

分析:本题的关键在于讨论.因,讨论的依据是以0和2为分界点,应讨论以下四种情况:

解:

(1)当时,轨迹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即轴,方程为

(2)当时,轨迹是以为焦点的双曲线,其方程为

(3)当时,轨迹是两条射线

(4)当时无轨迹.

说明:

(1)本题容易出现的失误是对参变量的取值范围划分不准确,而造成讨论不全面.

(2)轨迹和轨迹方程是不同的,轨迹是图形,因此应指出所求轨迹是何种曲线.

典型例题十二

例12 如图,圆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以为焦点,坐标轴为对称轴的双曲线与圆在轴左方的交点分别为,当梯形的周长最大时,求此双曲线的方程.

分析:求双曲线的方程,即需确定的值,而,又,所以只需确定其中的一个量.由双曲线定义,又为直角三角形,故只需在梯形的周长最大时,确定的值即可.

解:设双曲线的方程为(),(),().

连结,则

,则有

,即

∴梯形的周长

时,最大.

此时,

在双曲线的上支上,且分别为上、下两焦点,

,即

,即

∴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说明:解答本题易忽视的取值范围,应引起注意.

典型例题十三

例13 是我方三个炮兵阵地,正东6千米,正北偏西30°,相距4千米,为敌炮阵地,某时刻处发现敌炮阵地的某种信号,由于两地比地远,因此后,才同时发现这一信号,此信号的传播速度为1若炮击地,求炮击的方位角.

分析:距离相等,因此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又,因此在以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上.由交轨法可求的坐标,进而求炮击的方位角.

解:如图,以直线轴,线段的中垂线为轴建立坐标系,则

因为,所以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因为中点,所以直线

.    ①

,故在以为焦点的双曲线右支上.

,则双曲线方程为. ②

联立①、②式,得所以.因此

故炮击的方位角为北偏东

说明:空间物体的定位,一般先利用声音传播的时间差建立双曲线方程,然后借助曲线的交轨来确定.这是解析几何的一个重要应用.

涓嬭浇璇曞嵎锛�双曲线及标准方程测试卷
灏忓鍚勭璇曞嵎: 璇枃 | 鏁板 | 鑻辫 | 缁煎悎 鍒濅腑鍚勭璇曞嵎: 璇枃 | 鏁板 | 鑻辫 | 鐗╃悊 | 鍖栧 | 鍘嗗彶 | 鍦扮悊 | 鏀挎不 | 鐢熺墿 | 绉戝
楂樹腑鍚勭璇曞嵎: 璇枃 | 鏁板 | 鑻辫 | 鐗╃悊 | 鍖栧 | 鍘嗗彶 | 鍦扮悊 | 鏀挎不 | 鐢熺墿 | 缁煎悎
涓€冧綔鏂� 楂樿€冧綔鏂� 鍗曞厓浣滄枃 鑻辫浣滄枃
濂借瘝濂藉彞 浣滄枃澶у叏 璇诲悗鎰� 鐢靛瓙涔� 鐧剧
灏忚嵎浣滄枃缃� 鐢佃剳鐗� 2002-2018 鍏充簬鎴戜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