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三数学试卷(理科)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http://www.mathedu.cn
1.已知全集,且
,则
( )
A. B.
C.
D.
2.的值为 ( )
A. B.
C.
D.
3.下列函数中同时满足①周期为,②是偶函数两个条件的是 ( )
A. B.
C.
D.
4.已知,其中
均为非零实数,若
,则
等于 ( )
A.-1 B.0 C.1 D.2
5.若,则
( )
A.1 B.3 C.7 D.15
6.函数的反函数是 ( )
A. B.
C. D.
7.设是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若
,则
( )
A. B.
C.
D.
8.把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
个单位,再把所得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
原来的,则所得图象的解析式为 ( )
A. B.
C. D.
9.已知函数在点
处连续,则
的值是 ( )
A.2 B.3 C.-2 D.-4
|




( )
A. B.
C.
D.
11.已知是
上的减函数,那么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2.设分别为定义在
上的奇函数和偶函数,当
时,
,且
,则不等式
的解集是( )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函数对于任意实数
满足条件
,若
,则
____________.
14.若常数满足
,则
____________.
15.已知实数满足
,则代数式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16.图中一组函数图像,它们分别与其后所列的一个现实情境相匹配:
① ② ③ ④
情境A:一份30分钟前从冰箱里取出来,然后被放到微波炉里加热,最后放到餐桌上的食物的温度(将0时刻确定为食物从冰箱里被取出来的那一刻);
情境B:一个1970年生产的留声机从它刚开始的售价到现在的价值(它被一个爱好者收藏,并且被保存得很好);
情境C:从你刚开始放水洗澡,到你洗完后把它排掉这段时间浴缸里水的高度;
情境D:根据乘客人数,每辆公交车一趟营运的利润;
其中情境A、B、C、D分别对应的图象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设集合,
,且
,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
(1)求的值;
(2)求的值.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在
与
时都取得极值,
(1)求的值及函数
的单调区间;
(2)若对,不等式
恒成立,求
的取值范围.
20.(本小题满分12分)
设正数数列的前
项和
满足
(1)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记数列
的前
项和
,求
;
(3)求的值.
21.(本小题满分12分)
某地西红柿从2月1日起开始上市,通过市场调查,得到西红柿种植成本(单位:元
)与上市时间
(单位:天)的数据如下表:
(1)根据上表数据,从下列函数中选取一个函数模型描述西红柿种植成本与上市时间
的变化关系:
,
,
,
,并说明选取的理由;
(2)利用您选取的函数模型,求西红柿种植成本最低时的上市天数及最低种植成本.
22.(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曲线C:过C上一点
作一斜率为
的直线交曲线C于另一点
,点列
(
=1,2,3,···)的横坐标构成数列
,其中
.
(1)求与
的关系式;
(2)求证:是等比数列;
(3)求证:.
23.(附加题,12班同学做)如图,,点P在由射线
,线段
及的延长线围成的区域内(不含边界)运动,且
,
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当
时,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24.附加题,12班同学做)已知函数,数列
中
(Ⅰ)求证:;
(Ⅱ)求证:;
(III)求证:.
高三数学试卷(理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
|
三、解答题(共74分)
17.解:(Ⅰ)由集合A,得: ……3分
由集合B,得: ……6分
所以要使,需满足:
……9分
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12分
18.(Ⅰ)(法一)由,平方得
……2分
故,∴
……4分
∵,∴
. ……6分
(法二)由 解得:
……4分
∴ ……6分
(Ⅱ)
……9分
……12分
| | | | | | | |
| + | 0 | - | 0 | + | 0 | |
| | | | | | | |
19.(Ⅰ)又当
与
时都取得极值,得:
,即
……2分
解得:,故
……4分
令,解得函数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5分
令,解得函数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6分
(Ⅱ)由(I)得,则
变化如下表:
……10分
由上表可知:,即
为
上的最大值,故要使不等式
恒成立,只需
……11分
解得: ……12分
20.(I)由已知,得:
∴ ……1分
整理得: ……3分
又∵,∴
,解得
……5分
即:数列是以
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通项公式为: ……6分
(II)由(I)得: ……7分
……9分
(III)由(II)得: ……12分
21.(I)由表格数据可知,随着时间的增大,种植成本
先减后增;而这些函数中除了
之外的三个函数都是单调函数,因而均不适合描述西红柿种植成本与上市时间之间的变化关系.应当选择
作为描述西红柿种植成本
与上市时间
变化关系的函数模型. ……6分
(II)∵ ∴
,
,
∴ ……9分
∴由二次函数性质可知,当(天)时,西红柿的种植成本最低,此时的最低种植成本
(元
) ……12分
22.(I)过C:上一点
作斜率为
的直线交C于另一点
,
则 ……3分
于是有:. ……4分
(II)记,则由(I)得:
……6分
因为,故
,
因此数列是等比数列 ……8分
(III)由(II)可知:,则
∴ ……10分
若为奇数:
……12分
于是:①当为偶数时:
②当为奇数时,
为偶数,于是有:
=,
综合①②可知原不等式得证. ……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