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02年高三总复习练习(三)
数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8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参考公式:
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
正棱台、圆台的侧面积公式
其中c '、c分别表示上、下底面周长,l表示斜高或母线长
台体的体积公式:
其中S' 、S分别表示上、下底面积,h表示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互不相等的三个实数a、b、c成等差数列,a、c、b成等比数列,则a:b:c等于
(A) 1:2:3
(B)3:1:2
(C) 4:1:2
(D)4:1:(-2)
(2)(理)已知,则x等于
(A)
(B)
(C)
(D)
(2)(文)的值是
(A) (B)
(C) (D)
(3)复数的共轭复数的平方等于
(A) (B)
(C) (D)
(4)已知异面直线a、b分别在平面α、β内,且a∩β=c,那么直线c
(A) 与a、b都相交
(B)与a、b 都不相交
(C)只与a、b中的一条相交
(D)至少与a、b中的一条相交
(5)(理)已知圆心的极坐标为(a,π)(a>0),则过极点的圆的极坐标方程为
(A)ρ=2αsinθ
(B)ρ=-2αsinθ
(C)ρ=2αcosθ
(D)ρ=-2αcosθ
(5)(文)以(5,6)和(3,-4)为直径端点的圆的方程是
(A)
(B)
(C)
(D)
(6)圆台母线与底面成45°角,侧面积为,则它的轴截面面积是
(A) 2 (B)3
(C) (D)
(7)在同一坐标系中,方程和(a、b均为正实数)所表示的曲线只可能是下列四个图形中的
(8)把函数y=f(x)的图象沿着直线x+y=0的方向向右下方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象,则
(A)
(B)
(C)
(D)
(9)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AD=AB,∠BCD=45°,∠BAD=90°,将△ABD沿BD折起,使平面ABD⊥平面BCD,构成三棱锥A—BCD。
则在三棱锥A—BCD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平面ABD⊥平面ABC
(B)平面ADC⊥平面BDC
(C)平面ABC⊥平面BDC
(D)平面ADC⊥平面ABC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6个点,它们的坐标分别为(0,0),(1,2),(-1,-2)(2,4)(-2,-1),(2,1)则这6个点可确定不同三角形的个数为
(A)14 (B) 15
(C) 16 (D) 20
(11)椭圆的焦点为和,点P在椭圆上,如果线段的中点在y轴上,那么的值为
(A) 7:1 (B)5:1
(C) 9:2 (D) 8:3
(12)已知函数y=f(x)与互为反函数,与y=g(x)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若, (x>0),则等于
(A) 1 (B) -1
(C) 3 (D) -3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9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6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中。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sin80°cos35°-sin10°cos55°的值等于________________.
(14) 已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是x=-3,那么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_________.
(15)已知,当时,有,则a、b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16)一圆柱被一平面所截,截口是一个椭圆.已知椭圆的长轴长为5,短轴长为4,被截后几何体的最短侧面母线长为1,则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ABC中,C=120° c=7,a+b=8 。
求:cos(A-B)的值。
(18)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y=f(x)对任意实数,,都有,且当x>0时,
f(x)<0。
(Ⅰ)试判断函数y=f(x)的奇偶性,并给出证明;
(Ⅱ)试判断函数y=f(x)的单调性,并给出证明。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在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的三个角处各剪去一个四边形。这个四边形是由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组成的,并且这三个四边形也全等,如图①。若用剩下的部分拆成一个无盖的正三棱柱形容器,如图②。则当容器的高为多少时,可使这个容器的容积最大,并求出容积的最大值。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三棱锥p—ABC中,PC⊥底面ABC,AB=BC,D、F分别为AC、PC的中点,DE⊥AP于E.
(Ⅰ)求证:AP⊥平面BDE;
(Ⅱ)求证:平面BDE ⊥平面BDF;
(Ⅲ)若AE:EP=1:2,求截面BEF分三棱锥P—ABC所成两部分的体积比。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直线l与椭圆(a>b>0)有且仅有一个交点Q,且与x轴、y轴分别交于R、S,求以线段SR为对角线的矩形ORPS的一个顶点P的轨迹方程。
(22)(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 (n∈N),它的前n项和记为,数列是首项为3,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 Ⅰ)求与的解析式;
( Ⅱ)试比较与(n∈N)的大小。
北京市东城区2002年高三总复习练习(三)
高三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1)D (2)D (3)B (4) D (5)D (6)B (7)D (8)A
(9)D (10) B (11)A (12) D
二、
(13) (14) (1,0) (15)a<b (16) 10π
三、
(17)解:由正弦定理,得
----------------------------------------2分
又由正弦定理及已知,得方程
2R(sinA+sinB)=8---------------------------------------------------5分
解得-------------------------------------------------9分
∴,
--------------------------------------------------12分
(18)
解:(Ⅰ)在关系式中,
令,得.
解得.
同样,在已知关系式中,令, ,
得f(x-x)=f(x)+f(-x),
即f(x)+f(-x)=f(0)=0.
∴函数f(x)是R上的奇函数.-------------------------------------------------6分
(Ⅱ)任取.
则
.
由,并由已知,得
即
则由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得
y=f(x)是R上的减函数.------------------------------------------------------ 12分
(19) 解:设容器的高为x.
则容器底面正三角形的边长为--------------------------------2分
∴---------------------4分
-----------------------------------------------------------10分
当且仅当,即时
----------------------------------------------12分
答:当容器的高为时,容器的容积最大,最大容积为.
(20) (Ⅰ)证:∵PC⊥底面ABC,BD平面ABC,
∴PC⊥BD.
由AB=BC,D为AC的中点,得BD⊥AC.
又PC∩AC=C ,∴BD⊥平面PAC.--------------------------------------2分
又PA平面PAC,∴BD⊥PA.
由已知,DE⊥PA,DE∩BD=D,
∴AP⊥平面BDE.-------------------------------------------------------4分
(Ⅱ)证: 由BD⊥平面PAC,DE平面PAC,得BD⊥DE.
由D、F分别为AC、PC的中点,得DF∥AP.
又由已知,DE⊥AP,∴DE⊥DF---------------------------------------6分
BD∩DF=D,∴DE⊥平面BDF.
又DE平面BDE,∴平面BDE⊥平面BDF. ----------------------8分
(Ⅲ)解: 设点E和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分别为和.
则--------------------------------------9分
∴----------------------11分
所以截面BEF分三棱锥P-ABC所成的两部分体积的比为1:2(或2:1)-----------12分
(21)解:由已知,直线l不过椭圆的四个顶点.
所以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m(k≠0).----------------------------------------------1分
代入椭圆方程,得.
化简后,得.-------------3分
由已知,得△=0.
即.①--------------------------------6分
在直线方程y=kx+m中,
分别令y=0,x=0,求得 S(0,m).
令顶点P的坐标为(x,y),
由已知,得
解得 --------------------------------10分
代入①式并整理,得
即为所求.------------------------------------------12分
(22)解:(Ⅰ)由已知.
∴,∴--------------2分
,
当n≥2时,.
∴
(Ⅱ )
当n=1时,,,有.-------------------6分
当n=2时,,,有---------------7分
当n=3时,有---------------8分
当n=4时,,有---------------9分
当n=5时,,有
猜想,当n≥4时,。证明如下:--------------------------------10分
证明
∵
∴只需证明
只需证明.
只需证明。
由平均值定理,有
∴只需证明.
只需证明.
此不等式当n≥4时成立.
所以当n≥4时成立.
综上,当n=1或n≥4,n∈N时, ;
当n=2和n=3时,------------------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