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科综合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4-5-11 0:37:52 下载本试卷

四川省广元中学08级高三文科综合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3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中为a、b、c、d四条河流干流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1—4题。

1、图中②地位于③地的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

2、海轮从a河河口驶往d河河口,其最短航线经过

A、直布罗陀海峡  B、麦哲伦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巴拿马运河

3、①②③④四地中,表层海水盐度最低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C河干流流经的农业带(区)依次为

A、冬小麦区、玉米带、春小麦区、棉花带、水稻区

B、小麦区、玉米带、混合农业区、棉花带、亚热带作物带

C、山地畜牧业、荒漠畜牧业、玉米带、小麦区、水稻区

D、乳畜带、小麦区、混合农业区、亚热带作物带、热带种植园区

右图所示为我国规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两条输水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山脉中,南水北调工程必须穿越的是

  A、秦岭      B、昆仑山      

C、巴颜喀拉山   D、南岭

6、关于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河,航运条件优越,水运便利

B、该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C、图示地区南部森林覆盖率高,滑坡、泥石流等产生

D、修筑梯田是协调本区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图中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为陆地。读图回答7-----8题,

7、北京一年中雨量最多的季节,X地

A、每月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      B、盛行东北季风  

C、时逢干季             D、西风、气旋活动频繁

8、Y地所在国 

  A、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东岸附近海域有寒流流过形成沙漠

C、是世界主要的小麦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D、是世界主要水稻生产国之

读图,(图中角度a为23°26′),回答9---11题

9、图中所示节气为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0、在图中的a角度由目前状况逐渐减小为0°的过程中,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加快

B、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极夜范围由北极圈向北极点逐渐缩小

D、松花江干流出现明显的汛期

11、若图中某地的昼长为10小时,则该地的经度应是

A.15°E     B.30°E     C.15°W     D.30°W

12.“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古往今来兴国安邦的基本经验。下列言论不能体现民本思想的是

A.“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B.“得天下有道:得起民,斯得天下矣”

C.“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  D.“兼相爱,交相利”

文物是重要的历史史料,是文明演进的见证。据此回答13小题。

13.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它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据此回答14---15小题。

14.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初步形成是在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

15.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和亲”就是一种基本的形式,曾和西汉政府和亲的西域政权是

A.大宛       B.匈奴      C.乌孙    D.大月氏

16.张骞出使西域途经了今天的

①山西 ②陕西 ③甘肃  ④新疆

A.③④    B.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②③④

中国古代的一些杰出统治者的政治活动对中国或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据此回答17---18小题。

17.司马迁说:“(齐)桓公之盛,修善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这里“修善政”的核心内容是

A.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B.通工商之业,便渔盐之利

C.葵丘会盟,成为霸主          D.以“尊王攘夷”为口号

18.某业余作家撰写汉武帝传记,有个情节是朝廷接待日本使者,下列构思中有可能符合史实的是

A.在汉武帝任命卫青为西域都护的时候日本使者到来

B.朝廷史官根据太初历的时间记载倭人奉贡朝贺的史实

C.董仲舒告诉日本使者要崇尚儒学,必须“存天理,灭人欲”

D.日本使者离开时汉武帝赐“汉委奴国王”金印给其国君

中国古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9.正史中有关中国同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见于

A.《春秋》   B.《史记》  C.《汉书》    D.《后汉书》

20.秦朝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做出的贡献中,最重要的措施是

A.开通了沟通南北经济交流的水陆通道 B.制定了有利于统一的制度和政策

C.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与管理  D.以思想的统一巩固政治的统一

21.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产生深刻影响的是

A.蔡伦改进的造纸术         B.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

C.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D.孙思邈的《千金方》

22.秦汉文化的特点之一是统一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其多样化的特征主要是由于

A.秦汉在科技文艺各领域中都取得了丰硕成果B.秦汉文化上承先秦传统下开魏晋隋唐的先河

C.秦汉时期中国已经形成了多民族国家的格局D.秦汉文化是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23.在我国的一本古代典籍中,阐述了一项天文学方面的重要思考:“当日之冲(地球、太阳与其他星体成一直线),蔽于地(地球)也,是为暗虚,在星星微;月过则食(月食)。”提出这一说法的是

A.张衡        B. 法显      C. 葛洪       D .祖冲之

不少学校现在实行了“一卡通”,校园购物、食堂就餐、校内看病、预约上机等等。只要将卡在POS机上轻轻一刷,转瞬间一切账目就结清了。据此回答24-25题。

24、小明通过刷卡。在校园超市花40元买了一件特价商品。这里的40元

A、是观念上的货币    B、执行了支付手段职能

C、是商品的价值      D、衡量了商品价值大小

25、和现金消费相比,刷卡消费的好处在于

①简化收款手续 ②节省交易费用 ③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 ④方便购物消费 ⑤增强消费安全

A、①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据此回答26-27题。

26、之所以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经济学角度看,是因为这是

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 ②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 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④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7、近年来,浙江海盐县依托省内最大的境外就业服装培训基地,有组织地培训输出了2000多农民到美国、日本、新加坡、西班牙等国就业,人均年净收入5万多元。并且“海归农民”中的多数人成长为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回国后大多踏上了再次创业之路。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走出去”是农民在增收的主要途径 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对外开放 ③统筹国内外市场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 ④劳务输出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根本措施

A、①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被提升到了国民经济发展更高的战略高度。然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创新”二字绝非易事,我国的自主创新之路还面临着种种困难和障碍。据此回答28-29题。

28、从思维方法上看,“创新”主要是指

A、在综合指导下分析           B、在分析基础上综合

C、合理想像               D、创造性思维

29、从哲学上看,上述材料表明

A、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B、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C、新事物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D、新事物的成长要经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讨论并原则上通过《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据此回答30-32题。

30、会议指出,我国环境形势严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随着未来经济总量增加,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长,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着说明要处理环境问题必须注意

A、重视量的积累,事物量的规定性是事物性质不变的关节点

B、坚持适度原则,量变只有控制在一定范围和限度内才能保持其原油的性质

C、不失时机地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D、学会优化结构,事物的结构变化也可以引起质变

31、会议提出了未来五年和十五年环境保护的目标:到2010年重点地区和城市是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到2020年环境质量和生态明显改善。这一目标的提出是

①依据对我国当前环境现状的分析,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看到了环境自身发展的规律性,体现了尊重规律 ③面对新问题提出新对策,体现了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④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体现了实践是主观性的活动

32、绿色中国建设工程总策划程韩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有目标、有工作重点、有数字,这堪称是国务院的‘环保军令状’”。国务院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通过此《决定》是行使

A、国家立法权 B、经济职能 C、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D、权力机关的决定权

2006年6月15日《人民日报》报道,贵阳市政府通过的行政机关行政负责人问责办法规定,今后政府机关“一把手”失职,将通过通报批评、扣发奖金、停职反省手段严厉“问责”,并要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道歉。运用相关知识回答33-35题。

33、上述规定体现了

A、国家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B、我国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享有监督权

C、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D、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

34、实行行政机关行政负责人问责制,有利于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A、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杜绝腐败现象B、增强依法行政意识,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C、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依法惩治犯罪D、完善法律监督体系,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

35、问责制必须加强监督,尤其应重视的是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A、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B、人大制度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C、我国国家机构坚持民主集中制D、国家机构是实施国家职能的载体


文本框: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文本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Ⅱ卷(共160分)

一、选择题(35*4=1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二、综合题

36、读“某河流流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36分)

(1).该河流发源于哪里?上、下游名称是什么?上游流域面积狭小的原因是什么?(10分)

(2).该河流有哪些主要水文特征?形成原因有哪些?(10分)

(3).与该河流上游并流的是哪两条江?它们最后分别注入哪个海洋?(4分)

(4).该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哪些资源及位置优势?(8分)

(5).请说明以上地区在文化景观方面的主要特色。(4分)

37. (12分)中国对外交往源远流长,中西文明的交流、借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学者普林尼(公元23~79年)的著作《博物志》中记载:“锦绣文绮,贩运至罗马,富豪贵族之妇女,裁成衣裳,光辉夺目。……由地球东端至西端,故极其辛苦。”

                           ——张岂之等著《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东汉桓帝延熹九年,罗马使者来到洛阳,东西方两大帝国第一次正式接触。唐高宗至玄宗时代,拜占庭帝国曾七次派使者来到长安。在14世纪的欧洲游记中介绍了中国的雕版印刷术,西方大量印制天主教会的宗教宣传品以及民间的纸牌。到15世纪欧洲有了活字印刷术。                            ——袁行霈等著《中华文明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博物志》中“由地球东端至西端”所走的路线具体指的是什么?(1分)分析其形成的因素。 (3分)

(2)我国哪一史书是如何记载材料二“罗马使者来到洛阳,东西两大帝国第一次正式接触”的?(3分)

(3)归纳材料一、二中欧交往的方式和内容,指出它对欧洲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5分)

38、(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匈奴人的经济生活以畜牧为主,逐水草而居,经常迁徙。在与中原的交往过程中,匈奴人也从事农业生产。       ----------引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在现今发现的匈奴文物上面镌刻的文字都是汉字。如图文物就是明证:

材料三 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郊10公里处,有一座著名的昭君墓。墓前竖立着董必武《谒昭君墓》的诗碑。诗中说:“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请回答:

(1)秦汉时期,为了抵御北方匈奴的威胁,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或政策?(8分)

(2)根据以上材料,说明汉与匈奴之间的交往,对匈奴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

(3)材料三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历史事实?今天我们56个民族中,有没有匈奴族?为什么?你认为匈奴族对中华民族发展最大的贡献是什么?(8分)

39题(32分):材料一 近年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贫困大学生的入学问题,各级政府纷纷采取措施,通过各种各样的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绿色通道”等方式,保证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按时入学。同时,教育部、监察部和国务院纠纷办联合发出通知,要求严厉禁止违规收费,割地要坚决贯彻《教育法》和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各级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依法从严治教。材料二 在2006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经过努力,大部分大学生找到了自己中意的工作,也有部分大学生的工作仍无着落,空有满腔的创业激情。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不原意到基层去工作,没有教高的敬业精神,应聘简历造假等。

(1)材料一体现了政治常识的哪些道理?(12分)

(2)材料二中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体现了哪些哲学观点?(12分)

(3)站在经济学角度,结合材料分析大学生就业时应注意什么(8分)?

40.(60分)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人口多,对农产品需求量大。为了提高农业产出,一方面扩大耕地面积,毁林开荒,一方面对现有土地过度使用,造成土壤侵蚀和荒漠化。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80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土壤50多亿吨。各种农作物对肥料的平均利用率为氮40%一50%,磷10%~20%,钾30%~40%。这种大量和过度施用化肥的状况不仅对土壤造成污染,也使土壤变得板结。上图为我国2003年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

  材料二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院士说,随着我国人口的刚性增长和资源的刚性减少,我国的粮食生产任务艰巨。从长远和根本上讲,要改变我国粮食增长的方式,开辟我国粮食生产的新途径,关键在于农业科技进步。据了解,1978年至1996年间,良种、栽培技术、防灾减灾和土壤改良对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份额分别为33.8%、34.1%、14.2%和17.9%,科技进步对我国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20%提高到目前的45%左右。

  材料三  近十多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变化情况图(见右图)

  材料四 中国农业部新闻发言人薛亮2007年1月25号在北京表示,2007年,中国的粮食种植面积将稳定在15.8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不低于2006年的9800多亿斤。薛亮说,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增加了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中国的粮食用地有下降的趋势,要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2007年在稳定15.8万亩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要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这位发言人强调,要确保全国耕地数目不少于18亿亩,力争到2010年,中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粮食单产每年提高1%。他还透露,农业部将在2007年为农民办16件实事,包括为260万农户建设户用沼气,为1亿农户提供施肥方面的技术服务,培养10万名农村实用人才等,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

(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4分)

(2)根据材料分析,1998年至200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呈不断下降趋势的原因有哪些?(6分)

(3)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减少,但从长远的意义来看,生态退耕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简要分析生态退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分)

(4)就如何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谈谈你的看法。(6分)

文本框: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战国时,《商君书》载:“僇力本业(农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收为奴。”

(5)依据材料归纳战国时期的商鞅提出了什么经济思想?(3分)请说明这种经济思想所反映的历史阶段的特点,(4分)并结合史实评论其言行。(5分)

(6)依据1949年至1966年我国工农业国民收入发展趋势示意图,说明1958年至1960年,我国工业和农业国民收入发展趋势的特点各是什么?并结合所学史实分析其特点形成的原因。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到哪些经济建设教训?(8分)

2006年12月5日至7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07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之一,是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会议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要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逐步建立工农协调发展的机制。

(7)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方针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10分)

 (8)请从经济常识角度,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几项具体建议。(10分)


高2008级九月月考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D

A

D

B

C

B

D

C

D

C

A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C

C

B

C

D

A

B

D

B

A

B

A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B

D

B

C

D

D

B

A

C

C

B

B

36题(1).该河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2分)上游名澜沧江(2分),下游名为湄公河(2分)流域面积狭小是因为流在高山深谷之中,两岸山高坡陡,悬崖峭壁,水深流急,没有支流汇入,所以流域面积狭小。(4分)(2).上游水流急,落差大,水量丰富,(4分)下游进入平原,流速减缓。(2分)上游所经地区为横断山区,下游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4分)(3).怒江和金沙江,怒江流出中国称萨尔温江,注入印度洋;金沙江即长江,注入东海。(4分)

(4).湄公河流经地区热带经济作物及天然植物资源丰富,如热带林木、天然橡胶、热带水果等,矿产资源有锡、石油等。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正当太平洋与印度洋、亚洲和大洋州交通的“十字路口”,战略地位重要。(8分)

(5).湄公河流经地区主要有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文化景观方面深受佛教影响,佛教建筑如佛寺、佛塔,信教者僧侣的服饰等为突出特色。(4分)

37题(1)丝绸之路(1分)。条件: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秦汉时期封建经济的初步繁荣尤其是丝织业的发达;张骞通西域。(每点1分)

(2)《后汉书》记载:公元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臣将象牙等礼物送给汉桓帝。(2分)这是我国正史中关于中国和欧洲直接交往的最早记载。(1分)

(3)有政府间的往来、物质贸易交流、科技文化的传播(共3分)。影响: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或伴随造纸术、印刷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因素的形成。瓦解了欧洲封建制度。2分)

38题答案:(1)发动对匈奴的战争;夺取河套地区;修筑长城;与匈奴“和亲”;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答出4点给8分,每点2分)(2)促进匈奴经济文化的发展。(4分)(3)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友好;推动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反映了汉匈的共同要求。(4分)没有。(1分)已经融合到中华民族大家庭,部分西迁。(1分)为北方边疆的开发和北方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2分)

39题答案:(1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其本组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国家机关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③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行政机关严格依法行政。④国家机关在履行文化职能,促进教育事业发展。⑤我们党和国家机关贯彻和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每点3分,答四点可以得满分)

(2)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不利环境下,通过自己努力找到中意的工作,就体现了这一点。②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全面提高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并要在平分岗位上埋头苦干。③意识有反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障碍作用,不愿到基层工作、没有敬业精神、造假等,这都是没有正确的就业观念的表现。④体现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任何结果都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材料中提到的各种原因,造成了部分大学生没能就业。(每点3分,答四点可以得满分)

(3)①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及整体素质。②认真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③注重自身的良好的信用,城市守信。④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及时到劳动部门进行鉴证。(每点2分,共8分)

40题(1)水土流失问题、荒漠化问题、土壤污染问题。(4分)(2)自然灾害频繁,粮食收购价格低,农业生产投入高、产出低,农业负担过重,农民生产积极性差,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分)(3)生态退耕可以扩大森林、草原面积,在干旱地区起到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在水土流失地区可以涵养水源,保护水土。生态退耕可以扩大湖泊、沼泽面积,使水循环活跃,可以保护生物资源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4分)

(4)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对策:粮食安全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我国粮食问题从总体上主要依靠自己解决,但也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长期目标结合起来,具体说:①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粮食耕种面积;积极开发和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提高我国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②完善粮食储备制度。③调整农业结构。④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因地制宜地调整结构,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依靠科技,提高资源产出率;防止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广辟门路,增加收入,走向共同富裕;逐步建设工农协调、城乡结合,资源合理利用,经营产业化、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的现代农业)。⑤利用行政手段充分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⑥加强低收入阶层等特殊群体的粮食保障,切实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只要正确写出三条即可,6分)

(5)经济思想:商鞅主张重农抑商。(3分)历史阶段特点:战国时期处于封建制度开始确立的历史时期,新兴的封建制度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农业是封建经济的主体,手工业和商业是自然经济的补充。(4分)评价:商鞅变法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促进了以农业为基础的封建经济的发展,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因此重农抑商政策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需要的。(5分)

(6)特点:工业:1958年至1960年呈上升趋势。(1分)农业:1958年至1960年呈下降趋势。(1分)原因:工业上升:“一五”计划完成,为工业化奠定了基础;“大跃进”运动导致_丁业迅速增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分)农业下降:人民公社化运动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连续三年自然灾害。(2分)教训:发展经济,要从实际出发(或经济建设要按客观规律办事;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建设要注意国民经济比例协调发展,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2分)

(7)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就是正确把握了这种联系。(4分)②因果联系的观点。农业的发展会促进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说明工农、城乡互为因果关系。(2分)③矛盾的观点。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是矛盾的统一体,二者相互依存,应该协调发展。(4分)

(8)①要长期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2分)②要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特别是巩固、完善、加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2分)③全面提高农民的农业科学技术素质。(2分)④必须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经营方式。(2分)⑤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