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二学期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一)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140分)
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是地图上的一段纬线,这段纬线穿过我国某地形区。据图回答1—4题。
1.这段纬线主要穿过我国的地形区是 (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青藏高原
2.如果在该地形区修筑铁路,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有 ( )
A.沙漠和戈壁问题 B.沼泽和河湖多的问题
C.冻土和缺氧问题 D.占用耕地问题
3.该地形区粮食作物能够获得高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C.垦殖历史悠久,精耕细作 D.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4.这段纬线的东端自然带分布主要呈现 (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布
5.有关图2的正确叙述是 ( )
A.④处海湾周围国家以白色人种为主,该地区的淡水资源较少
B.②处所在是印度黄麻主要产地,其南部城市班加罗尔是印度的“硅谷”
C.③城市是巴基斯坦的首都卡拉奇,位于印度河入海口附近
D.郑和下西洋返航时,如果想在①海域顺风顺流,应选择在冬季
6.图3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日四个地点的太阳高度日变化过程,若某日为北半球的夏半年,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
a. ④位于南回归线上 b. ②为北极点 c. 有极昼现象的是②、③
d. ①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e. 四地均在北半球
A.a、b、c B.b、c、d C.c、d、e D.b、e、d
7. 一架飞机于2004年2月8日18:50分从法兰克福(8.5°E,50°N)起飞,到达首都国际机场的北京时间为2月9日10:50分,该飞机飞行了 ( )
A.8小时 B.9小时 C.10小时 D.11小时
8.读图4“河流径流变化曲线图”,图中所示河流位于大兴安岭最北端的漠河地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河主要汛期出现在夏季
B.5月前后径流补给以雨水补给为主
C.5月前后径流补给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D.12月到次年3月出现断流的原因是河流封冻
9.下列几组地理事物排序正确的是 ( )
A.辐射波长: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太阳辐射
B.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尼罗河>泰晤士河>亚马孙河>塔里木河
C.热容量:水>岩石>土壤>空气
D.气温年较差: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
10.与我国新疆接壤的邻国分别属于 ( )
A.中亚、西亚、东亚、南亚、北亚地区
B.中亚、东亚、北亚地区
C.中亚、西亚、东亚、北亚地区
D.中亚、西亚、北亚地区
11.依据图5中所示的天气系统分布状况,未来一两天内图中四点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 )
A.a B.b C.c D.d
中外历史的发展表明,国家的统一,对于推进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回答12—14题。
12.康熙皇帝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重大活动有 ( )
①平定噶尔丹叛乱 ②设置驻藏大臣 ③设置台湾府 ④进行雅克萨之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下列选项体现了“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有 ( )
①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 ②德意志帝国的诞生
③美国南北战争的胜利 ④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一国两制”的构想适合于解决下列哪些问题 ( )
①少数民族问题 ②边界争端问题
③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④港澳回归祖国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社会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外历史上改革事业的成败,给我们留下很多启示。回答15—18题。
15.唐朝政府将北魏租调制调整为租庸调制,这种调整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 )
A.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 B.使农民得到一些生产时间
C.使农民得到一定数量的土地 D.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16.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的相似之处是 ( )
①都有摆脱外来压迫的目的 ②都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
③都建立了近代新式学校 ④都旨在改变国家政治体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7.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不包括 ( )
A.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B.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
C.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 D.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18.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和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先后进行改革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 )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B.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C.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影响
D.对付美国实行的“和平演变”政策
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的具体情况,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的道路。回答19—20题。
19.近代中国始终存在“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根据中共二大的最低纲领,“人民大众”应该是 ( )
A.近代新兴的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B.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D.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20.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制定出正确的政策策略,主要是 ( )
A.认真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B.正确认识了我国的主要矛盾
C.毛泽东、邓小平的高瞻远瞩 D.确定了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重点
法制建设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回答21—23题。
21.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权利法案》制定的意义是 ( )
A.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B.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政体
C.从“人治”到“法治”的演变 D.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的转变
2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际意义是 ( )
A.否定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B.实现国民一律平等
C.确立民主共和的原则 D.结束封建统治秩序
23.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②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
③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④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优质名牌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而其商标本身的魅力,就在于能给企业带来效益。回答24—26题。
24.优质产品的商标代表着该生产企业的信誉和形象,这说明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是 ( )
①企业的价值符号 ②企业的有形资产 ③开发企业的金钥匙 ④企业的无形资产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25.近几年,不少地方的农民都为自己的农产品注册了商标,但在全国有品牌的农产品中,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商标所占比例不到5%,其原因在于生产者没有把好商品质量关。要避免商标成空壳,生产者就应该 ( )
A.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
B.提高职业技能,保证产品质量
C.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
D.努力改进技术,提高经济效益
26.2003年11月7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今年中国名牌产品顾客满意指数,调查20类近120个品牌产品,平均顾客满意指数为73.48。中国名牌产品顾客满意指数的提高,有赖于 ( )
①企业要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②企业要进行股份制改造
③政府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④政府要深化对产品质量的监管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强农业,支持农业,保护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回答27—28题。
27.从今年起,要逐步降低农业税率,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这个信息体现了税收 ( )
A.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B.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C.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D.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8.农民增收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打通这一瓶颈,各地政府出台一系列举措,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的做法是基于 ( )
①劳动是公民的义务 ②劳动是公民的权利
③扩大就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④扩大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9.2003年8月,北京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对北京市副市长张茅进行了述职评议。这说明 ( )
①人大正确行使自己的行政权 ②北京市政府对市人大负责
③我国人大监督制度正在逐步完善 ④人大常委会拥有立法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今年1月,我国部分地区发现禽流感。发现疫情的地区启动疫情应急程序,对疫区进行封锁,扑杀疫区周围3公里范围内所有家禽,对3—5公里范围内的家禽进行强制免疫。回答30—32题。
30.疫情应急程序的制定和启动,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B.物质和意识和辩证关系
C.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31.疫情发生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各地政府按照《动物防疫法》和农业部的有关规定断然采取措施,避免禽流感病毒的扩散。这说明我国政府 ( )
①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③坚持依法治国原则 ④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2.最早纪念禽流感是1878年,当时意大利发生鸡群大量死亡,起初称为鸡瘟。1955年科学家证实其病源为A型流感病毒,此后,这种病被称为禽流感。它是危害养殖业的毁灭性病害之一,100多年来,没有发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仅能以消毒、隔离、大量宰杀禽畜的方法防止其蔓延。以上材料启示我们办事情 ( )
①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并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深化对自然界的认识
③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
④要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04年1月24日,“北京风情舞动巴黎”——中法文化年北京文化周盛装游行,在巴黎著名的香榭丽舍大街隆重举行。回答33—35题。
33.法国既是单一制又是共和制国家,和法国相同的是 ( )
A.意大利 B.瑞典 C.德国 D.俄罗斯
34.在中国,红色寓意幸福、欢乐、婚庆、节日和传统。1月24日晚,法国最负盛名的标志性建筑——埃菲尔铁塔被装点成红色。北京文化周活动得到这样的礼遇,说明 ( )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法国尊重世界多样文明
③中国国家地位提高
④中法两国在文化上相互尊重、共同协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5.在法国举办的北京文化周盛装游行,引起法国公众的极大兴趣,它带来的将是中国旅游热,这说明 ( )
A.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B.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C.任何事物都是由若干部分、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
二、本卷共6小题,共160分。
36.图6为某大城市以北20公里的某地示意图,该地位于经度7°,纬度43°。某大城市在过去几年人口和工业活动急剧增长,为配合该城市的发展,市政府已选定图6所示地区,在此处建一个可以容纳20万人口、具有自给自足工业的卫星城。依据图6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共30分)
(1)图6中地区所处的大洲是_______。如果寒假到该地旅游,为了适应天气变化,必备的旅行用具应是___________。(4分)
(2)图6中林地的典型植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为了配合卫星城的建设,需要建一个港口及其配套设施,图6中A、B、C、D四地适宜建港口的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4)如果将Y村发展成为可以容纳20万人口、具有自给自足工业的卫星城,其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14分)
(5)在Y村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有哪些?(4分)
37.我们生活的亚洲,孕育过古老的人类文明,近代曾经长期遭受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近半个世纪以来,亚洲国家逐步走上了民族独立、振兴,经济繁荣、发展的道路。(共36分)
(1)19世纪上半期,亚洲人民掀起了反抗殖民侵略的革命风暴,这场运动爆发的背景是什么?举出将这场运动推向顶点的重要事件。(6分)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经济出现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使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什么新特点?并结合具体史实加以说明。(6分)
(3)二战后,亚洲国家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获得了民族独立。这一时期亚洲国家获得民族独立的有利条件有哪些?(4分)
(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别引人注目,成为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读图7,指出20世纪50至80年代亚洲经济发展最突出的是哪些地区?促使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9分)
(5)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开始迅速发展。请回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什么?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
(6)在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新旧交替之际,中国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机遇和挑战?(7分)
38.当前,不讲信用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如制假贩假、偷税漏税、蒙骗欺诈等不讲信用的行为时有发生。这些现象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污染了社会风气,给国家、企业和人民群众利益造成重大影响。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并指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结合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共24分)
(1)从经济学角度说明为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诚实信用原则?(10分)
(2)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哲学依据是什么?(10分)
(3)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体现了政治常识的哪些道理?(4分)
39.十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弘扬“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2003年8月27日通过《行政许可法》,取消了多项政府部门的审批权力,使老百姓再也不会因为办一个企业,搞一项工程,而要跑几十个部门,盖上百个公章了;10月23日通过《道路交通安全法》,否定了倍受争议的“行人违章,撞了白撞”的规定。
阅读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共24分)
(1)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要坚持“以人为本”。请用所学经济学知识说明其原因。(6分)
(2)有人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以人为本”,要更好的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就没有必要坚持集体主义了。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9分)
(3)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人大及其常委会为什么弘扬“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9分)
40.阅读我国古都分布图(图8),完成下列问题。(共16分)
(1)图8中我国六大古都位于第二级阶梯上的是__________。古都位置变化的总体方向是_____________。(2分)
(2)如果某人想乘火车游览这六大古都,不走重复线路,从F城开始,可以经过哪些铁路线遍游这六大古都?(4分)
(3)作为北京的中学生,请你回答来京旅游者提出的下列问题:
①现在的北京基本是在明清北京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迁都北京?明清时期北京的城市布局有什么特点?(4分)
②北京既是闻名世界的古都,也是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城市。请你举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生在北京的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三个重大历史事件,并概述其历史意义。(6分)
41.扬州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下面是有关扬州的几组材料,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30分)
材料一:
《古今图书集成》记载,隋炀帝开邗沟,“……海潮内于邗沟,过茱萸湾,北至邵伯堰,汤汤焕焕,无溢滞之患”。杜甫《后出塞》诗云“渔阳豪侠地,击古鼓吹笙竽。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洪迈《容斋随笔》记载“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州为一而蜀次之也”。
(1)扬州为图9中A、B、C、D四地中的_________地。邗沟连接了哪两条水系?(3分)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隋唐时期扬州繁荣的原因。(4分)
材料二:
五代以后,扬州一度衰落。明朝时,扬州再度兴起。孔尚任诗云:“东南繁华扬州起,水陆物力盛罗绮”。乾隆时期的《淮安府志》记载“扬州繁华以盐盛”。“四方豪商大贾,鳞集麇至,侨寄户居者不下数十万”。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扬州经济发展的特点。(2分)
材料三:
王育民著《中国历史地理概论》谈到:道光四年(1824年)以后,运河上的运输货物已有很大变化,漕运完全被海运取代。19世纪末以来,运河航运更加衰落。至此,扬州工商凋敝。
(4)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和图9,分析近代扬州衰落的原因。(3分)
(5)2002年扬州市为了提升综合竞争力,根据其自然、历史条件,提出了加快沿江开发的构想,逐步在沿江地区形成纺织、化工、汽车、船舶产业、物流业以及农业、生态林业等生产基地。此举标志着扬州经济从“运河时代”正式步入“长江时代”。
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扬州经济从“运河时代”步入“长江时代”的原因。(9分)
(6)长江三角洲地区曾是我国商品粮、商品棉和油料作物生产基地,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已建设成为我国农业出口商品基地,请分析实现这一转化的有利条件。(9分)
文科综合参考答案
第I卷 选择题(共140分,每小题4分)
1.D 2.C 3.B 4.C 5.A 6.B 7.B 8.C 9.D 10.A 11.B 12.B 13.A 14.C 15.B 16.C 17.D 18.A 19.C 20.B 21.C 22.A 23.B 24.C 25.B 26.C 27.B 28.B 29.D 30.B 31.D 32.C 33.A 34.C 35.A
第II卷(综合题 160分)
36.本题共30分
(1)欧洲 雨伞等用具 (4分)
(2)温带落叶阔叶林 (2分)
(3)B 有山阻挡,地处背风地方;水深适宜巨型船舶停靠(6分)
(4)气候温和湿润;地处平原(地势平坦);有河流经过,提供水源;有公路穿过,交通便利;临海可发展海运;海洋养殖带可以为水产品加工工业提供原料;广阔的海滩、原有的风景区和林地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条件(14分)
(5)河流、土地、大气、噪声等环境污染,海洋遭受污染(4分)
37.本题共36分
(1)背景: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实力进一步增强,对亚洲的殖民扩张加剧;(2分)殖民主义者和各国封建势力勾结,加剧社会矛盾。(1分)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运动、 印度民族起义(3分)
(2)变化:亚洲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兴起。(2分)新特点:出现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改良和革命运动。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开始在运动中发挥作用。(2分)史实举例正确(2分)
(3)战后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削弱,法西斯国家崩溃,给亚洲国家的独立提供了有利时机;经过反法西斯战争的锻炼,亚洲各国提高了民族觉悟,壮大了人民的力量。(4分)
(4)最突出的地区:东亚和东南亚地区。(2分)共同原因: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根据本国国情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发展外向型经济;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7分)
(5)本质: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变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目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4分)
(6)机遇:两极格局瓦解,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中国国际地位和作用提高。(2分)
挑战:中国的对外经济面临激烈竞争;中国经济发展受到发达国家经济形势变化的制约;少数发达国家推行强权政治。(2分)
应对:坚持社会主义制度;(1分)重视科技教育;坚持对外开放等。(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38.共24分
(1)①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法制性、竞争性、开放性等特征,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同时也是信用经济,坚持诚实信用原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条件。(4分)
②诚实信用是市场交易的原则、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企业的有力竞争手段。(3分)
③诚实信用原则维护了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3分)
(2)①法治和德治是治国方略的两个组成部分,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2分)
②法治与德治有本质区别。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规范社会成员行为,是惩恶;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是劝善。(4分)
③法治和德治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者相互结合,共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4分)
(3)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国家在行使经济职能和文化职能;体现了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4分)
39.共24分
(1)①“以人为本”可以充分调动人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3分)
②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以人为本”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客观要求。(3分)
(2)不对,(2分)因为:
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2分)
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以人为本”,必须要更好的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维护公民的正当利益。(2分)
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以人为本”,离不开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1分)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个人利益,归根到底要靠集体、靠国家。(2分)
④坚持“以人为本”与坚持集体主义两者是相互促进的、是统一的。(1分)
(3)①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一切国家机关都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3分)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必须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依据。(3分)
③上述两部法律的通过,充分说明了我国立法机关制定法律时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2分)
40.共16分
(1)F或西安 自西向东(2分)
(2)陇海线—京广线—京沪线—沪杭线(4分)
(3)①迁都的原因:加强对北方地区的控制,抵御北方少数民族侵扰。(2分)
特点:布局严整,均匀合理,建筑壮丽,是我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2分)
②五四运动: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一二九运动:掀起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卢沟桥抗战:标志全民族抗战开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标志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6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给分)
41.共30分
(1)D (1分) 淮河、长江(2分)
(2)江南经济的发展;南粮北运,大运河的开凿,使扬州成为漕运的枢纽;扬州是唐代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商业的繁荣;国力强盛;对外交流频繁。(4分)
(3)利用运河的有利交通条件,发展商品贸易,成为全国食盐集散地。(2分)
(4)运河航运的衰落;没有铁路运输;列强对中国商品输出,使中国传统手工业衰落。(3分)
(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2分)这就要求我们办事情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2分)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要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就必须使自己的思想适应不断变化了的客观情况。(2分)扬州市依据自然历史条件及当前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提出加快沿江开发的构想,正是以上哲学道理及方法论的体现。(3分)(考生若从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均可给分)
(6)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水热同期或夏季高温多雨;地势低平,河湖纵横,土壤肥沃;内河、海运、铁路、公路、航空等运输便利;人口和城市密集,市场广阔;发达的工业为农业生产提供条件,农业技术水平高,劳动力素质较高;国家政策支持等(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