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模拟卷(一)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140分)
一、本大题有35小题,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 表示农产品市场开拓的一般模式。参考图回答1—2题。
1.处于阶段Ⅲ农业的显著特征是 ( )
A.大农场生产
B.生产专业化
C.集中于温带草原地区
D.主要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地区
2.有助于促进我国农业产品市场开拓的最重
要措施是 ( )
A.进行农业区划
B.加强水利建设
C.建立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D.退耕还林还草
3.市场开拓过程中,与提高农业产品市场竞争力没有直接关系的措施是 ( )
A.加大技术投入 B.加强市场营 销
C.改善交通条件 D.大量使用农药
读图 2 ,完成 4—7题:
4.一般情况下,河流R ( )
A.只有春汛
B.只有夏汛
C.只有秋汛
D.春季和夏秋季各有一个汛期
5.城市P是在大型能源基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能源基地是 ( )
A.水电站 B.油田
C.天然油田 D.煤矿
6.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交通发达 D.水热条件好
7.城市Q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素质的技术开发人员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北方城郊建有大面积温室大棚,冬季市民餐桌上常有西红柿,黄瓜等夏季蔬菜,水果.据此回答8—9题.
8.用“温室大棚”代替“南菜北运”的主要原因是 ( )
A.价格因素 B.交通运输不便
C.消费者习惯变化 D.气候变化
9.“温室大棚”能反季节种菜, 引起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 )
A.水分 B.土壤 C.热量 D.光照
图3表示某种工业区位选择的历史发展阶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区位选择与图示发展阶段相符合的工业部门是 ( )
A.纺织工业 B.化学工业
C.钢铁 工业 D.电子工业
11.上图反映出,对该种工业区位的选择 ( )
A.市场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B.燃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C.原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D.交通运输的影响一直很弱
12.西周分封制和井田制的纽带是 ( )
A.王位与权力 B.土地与义务
C.贡赋和工具 D.工具和奴隶
13.战国时期的下列现象对于统一国家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的是 ( )
A.封建制确立
B.铁器的推广
C.封建城市的兴起
D.北方的马匹、南方的象牙、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在中原市场上都能买到
14.古人对秦朝短期而亡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最接近史实的是 ( )
A.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愚黔首
B.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C.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亟故也
D.所以殄灭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代)也
15.秦汉时期,我国北方地区以长城为界分为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区,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 ( )
A.生产力水平发展的差异 B.民族生活习惯的差异
C.自然条件的差异 D.统治政策的差异
16.某电视剧制作组布置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场景,其道具有:①书案上有毛笔、纸张 ②一叠印制的书籍 ③墙上挂有临摹的《洛神赋图》 ④墙角上挂有2个实心皮革球。根据史实判断其中搞错的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农业格局演变的一个基本趋势。据回答17—20题
17.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最突出的特点是 ( )
A.出现南北趋于平衡的农业格局 B.手工业有所发展,商品经济水平较低
C.士族庄园经济成为一大特色 D.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18.隋唐时期,促进经济重心南移速度加快的因素不包括 ( )
A.江南围湖垦荒 B.江南大规模修建水利工程
C.江南自然环境优越 D.安史之乱
19.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南方。这一结论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是 ( )
A.南宋时棉纺织业在江南兴起 B.谚曰:“苏湖熟,天下足”
C.临安是最繁华的商业城市 D.南宋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20.下列关于北方人口南迁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方人口南迁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必然结果
B.北方人口南迁为经济重心南移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的保障
C.北方人口南迁是经济重心南移的惟一重要条件
D.北方人口南迁增加了江南的经济负担,不利于经济重心的南移
21.下列推理属于哪一种情况? ( )
大前提:我国古代社会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共同组成的。
小前提:“金”是我国古代北方女真族建立的政权。
结论:金军南下客观上加快了社会发展。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B.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D.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22.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 ( )
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
23.下列关于乌里雅苏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明朝省级行政区 ②清朝五个将军辖区之一
③管理范围包括河套地区 ④当地居民以蒙古族为主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4.在下图中,x轴表示商品的需求数量,y轴表示价格水平,AA/表示该商品的需求曲线。曲线AA/说明 ( )
A.商品价格的基础是商品的需求数量
B.商品价格是商品需求数量的货币表现
C.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D.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数量成反比例关系
25、某市三大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情况,左图说明该市 ( )
①第一产业地位有所下降
②第二产业比重有所减少
③第三产业得到大力发展
④产业结构调整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据农业部调查表明,2003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到乡以外地方就业的人数已超过9400万,比上一年增加470万。外出务工人均增收43.5元,占当年农民增收总量的42%,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回答26-29题:
26.有的用人单位在聘用农民工时,拖欠和克扣工资。这种行为侵犯了农民工 ( )
A.休息休假的权利 B.人身自由权利
C、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D.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27.目前,中央在城市中清理各种歧视农民工务工的法律和法规,把维护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提高他们的收入从政策上加以落实。这体现了 ( )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B.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C.国家机构实施经济职能 D.民主集中制原则
28.当前,开放城市劳动力市场,消除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一切不合理限制和歧视政策,建立统一开放和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意义重大。这是 ( )
①产业结构调整和扩大就业的需要 ②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需要
③实现公民合法权益的需要 ④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9.目前,国家出台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决定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这有利于 ( )
①保障劳动者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②保障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③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与消费质量 ④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2003年7月7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政治保障。据此回答30—32题
30.从政治常识的角度看 ( )
①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②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
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发展过程
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1.从哲学角度看,上述材料体现的主要哲学道理是 (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坚持创新精神,支持新事物的成长
C.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D.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物质具有决定作用
32.有人认为“民主程度越高,民主就越优越”这种观点 ( )
A.认为民主的本质决定民主的形式
B.没有看到民主本质与民主发展程度之间的关系
C.认为民主形式决定民主的本质
D.只看到民主的本质和民主发展程度的区别。
下图是1998年—2002年我国一定规模以上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的情况。回答33—34题
33.近年来我国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根本原因是 ( )
A.引进国际投资,提高管理水平。 B.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开发高科技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D.开拓国际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
34.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降低成本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降低成本的只要措施是 ( )
A.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科技水平 B.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投资
|
35.下图是某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图示表明 ( )
A.该企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经济效益降低
B.该企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经济效益提高。
C.该企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经济效益没变
D.该企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其成本利润率上升。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二、本卷共7小题,共160分。请将答案直接写在每题后面的空白处(要求:字迹工整,要点明晰)
36.(19分)材料一、据报道, 重庆的长安汽车集团,决定在南京的近郊区—溧水开发区投资生产“长安牌”小面包车.届时,将有38家汽车配套企业落户该开发区.
材料二:南京某礼品公司加工组装芭比娃娃玩具,畅销美国市场,某原材料来自中东石油生产国,经过我国台湾成为半成品,假发来自日本,包装材料由美国提供.
阅读上述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1)简析38家配套企业同时落户该开发区的主要原因.(8分)
(2)(11分)芭比娃娃的产销过程反映了工业布局的特点是___________,其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西部开发的今天,西部地区的长安汽车集团巨资投向南京郊区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芭比娃娃玩具加工组装也布局在该郊区,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7.读图4"日本和英国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15分)
(1)图中①是伯明翰,是英国最早的___________工业中心,它是第____次技术革命出现的,其布局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_.日本钢铁工业中心②其布局方式属于___________,它的铁矿石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英国石油的主要来源地是__________.日本石油的主要来源地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两国新兴的电子工业主要分布地区③是
____________,④是_______________;他们的布局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布局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型.这反映了当前世界工业布局的新趋向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38.阅读下列材料(25分)
材料一 于长安及五都 (即下面所说的五个重要城市)立五均官,更名长安东、西市令,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司市称师。东市称京,西市称畿,洛阳称中,余四都各用东西南北为称,皆置交丞五人,钱府丞一人。
——摘自《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以(令狐)熙为汴州刺史。下车(到任)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
杜(杜绝)之。 ——摘自《隋书•令狐熙传》
材料三 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辩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击钲三百而散。
——摘自《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四 太祖乾德三年(965年)四月十三日,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以来,不得禁止。
——摘自《宋令要辑加稿》
材料五 (按:这是一则关于宋朝的记载。)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皆是,即无容虚之屋……客贩住东,……曾无虚日。
——摘自《梦梁录》
材料六 明未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末,妄议抑之。夫工固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
请回答:
① 隋唐时期,政府是怎样进行城市商业管理的?(4分)
② 汉朝时的城市商业管理是否与隋唐有相似之处?结合有关材料具体说明。(4分)
③ 根据有关材料说明,两宋的城市商业活动与隋唐相比,有什么变化?(4分)
④ 你如何认识这种变化?(4分)
⑤ 结合时代背景评述黄宗羲的观点?(5分)
⑥ 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
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4分)
39.阅读下列表格,阅后请回答(25分)
年代 | 科技发明 (件) | 中国 | 世界其他国家 | ||
件 | 百分比 | 件 | 百分比 | ||
公元1-400年 | 45 | 28 | 62% | 17 | 38% |
公元401-1000年 | 45 | 32 | 71% | 13 | 29% |
公元1001-1500年 | 67 | 38 | 57% | 29 | 43% |
公元1501-1840年 | 472 | 19 | 4% | 453 | 96% |
①公元1-1500年,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是世界科技成就的50%以上,请分析科技成就辉煌的原因。(5分)
②公元401-1000年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在世界文明中所占比重最大,是否说明国家统一对于科技发明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为什么?(6分)
③公元1501-1840年中国科技成就的全面滑坡,其原因是什么?(5分)
④概括说明公元1-1840年中国科技发展的趋势,其特点又是什么?(5分)
⑤在中国与世界古代科技发展的对比中,你最大的启示或认识是什么?(4分)
40.某市一些企业超标排放工业污水,居民乱扔乱倒生活垃圾,煤矿烟尘和汽车尾气造成混合型污染,使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面积扩大,水污染严重,群众呼声强烈。该市政府采取措施,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制定行政法规,严格执法;指示法院对造成重大污染的企业法人代表绳之以法;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增强市民环保意识。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评价该市政府的行为。(12分)
41.请结合以下材料回答问题。(36分)
表一 我国就业人员情况 单位:万人
年份 | 1988 | 1990 | 1997 | 2001 |
年末从业人员 | 54334 | 64749 | 69600 | 73025 |
城镇就业人员 | 13608 | 18041 | 14760 | 23940 |
表二 我国城镇登记失业情况 单位:万人
时间 | 1990年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9月 |
失业人数 | 383 | 595 | 681 | 752 |
事业率 | 2.5% | 3.1% | 3.6% | 3.9% |
表三 我国三大产业就业人员情况 单位:万人
年份 | 总计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1990 | 64749 | 38914 | 13856 | 11979 |
2001 | 73025 | 36513 | 16284 | 20228 |
注:我国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第二产业17万人就业,带动第三产业85万人就业
材料一:从1996年到2001年,城镇个体私营从业人员增加近300万人,约占城镇新就业人员的75%,全国工业部门1.5亿劳动力中,有1.1 亿人在中小企业就业,中小企业提供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占80%。
材料二:产业经济理论说明,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成为带动产业升级的领头产业。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广开就业门路,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提供就业岗位和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10分)
(2)如何正确认识这些经济现象间的内在联系?(4分)
(3)我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达到1.5亿左右,你认为应该如何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分)
(4)为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请简要说明,允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8分)
(5)党和国家关注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有何重大的政治意义?(6分)
4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一中,图一所示工业区为德国著名工业区,该工业区为德国以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为主的重工业基地,但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工业基地经济开始衰落,其中以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的衰落最为明显。为改造和振兴该工业区,该国从60年代开始对其进行综合整治,采取了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等措施,经过多年的努力,该工业区目前已从“煤钢中心”逐步变成一个煤钢产业与信息、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相结合,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环境优美的新经济区。
(1)根据材料一所提供的信息,运用地理知识分析两地工业发展的共同条件。(4分)
(2)图一所示工业区在20世纪50年代的衰落体现了世界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的什么趋向?
造成这一趋向的原因是什么?(8分)
(3)概括说明我国封建社会手工业发展特点,并简要说明分析明清手工业发展使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出现的重要变动。(7分)
(4)运用经济学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图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图二地区的工业发展道路有什么启示?(9分)
参考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B | C | D | D | B | B | A | A | C | C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A | B | D | C | A | D | A | C | B | B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B | A | C | D | B | D | B | D | C | C |
题号 | 31 | 32 | 33 | 34 | 35 | 选择题得分 | 政治 | 历史 | 地理 | |
答案 | C | C | B | A | A |
36题
(1)享用共同的基础设施;生产上的联系紧密,协作方便,互通信息;形成规模,获得规模效益。
(2)分散性布局与工业布局(全球化)。
充分利用各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最佳区位组装,最低成本,最大效益。
南京位于沪宁杭工业基地,有广阔的市场,交通便利。
有丰富的廉价的劳动力,交通便利,信息网络发达。
37题
(1)钢铁;一;煤铁复合型;临海型;印度、澳大利亚、巴西。
(2)北海;中东。
(3)苏格兰;北九洲;环境优美、科技水平高、交通便利;临空型;由集中走向分散。
38.
(1)禁止居民沿街开店;划定专门交易场所——市;设有官吏管理;有明显的时间限制。
(2)有相似之处,都设立有官职管理,汉设立五均官,隋唐设刺史等,都划有专门的交易场所。
(3)突破了市场的限制;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4)宋带比以前五代商品经济更发达,更有突破,城市经济繁荣。商品经济、农业、手工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出现,但受到封建专制阻碍,发展缓慢。
(5)黄宗羲认为“工商皆本”是顺应了历史潮流的,他的观点适应了当时经济的发展,代表了新兴市民阶层要求冲破封建束缚,发展商业经济的要求;他突破了我国古代传统“重农抑商”的观点,是杰出的民主启蒙思想家。
(6)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还要大力发展工商业,坚持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综合平衡按比例发展。
39.(1)率先进入封建时代,多数时间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民族对外交流的推动;政府的高度重视等。
(2)不能这么说。
国家统一是推动科技发明的重要条件,但决定科技发明这一上层建筑的依旧是经济基础,仍然是生产力的发展,这一时期生产力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也集中反映在科技领域。事实上公元1501——1840年中国古代科技发明衰落也表明国家统一不是决定科技文明的决定因素。
(3)小农经济阻碍生产力发展;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闭关锁国不利于吸收外国的先进科技;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文化专制;过分注重实用性,不注重理论创新等。
(4)1—1501年,上升趋势;1501年—1840年全面滑坡。
科技上升与下降与同时期封建经济状态成对比关系。
(5)坚持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对外开放;坚持
科技兴国战略,注重人才培养,坚持兼收并蓄、开明的文化政策等。
40.(1)、该市政府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措施,是在行使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也表明政府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该市政府制定行政法规,严格执法,体现依法治国的原则。
(3)该市政府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增强市民环保意识,是在履行文化职能。
(4)该市政府指示法院对造成重大污染的企业法人代表绳之以法,违背了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
41(1)①表一反映出十三届四中全会特别是十五大以来,我国就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
②表二反映我国城镇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③表三反映出我国三大产业就业结构变化较快,第三产业解决就业问题的成效显著,同时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带动了就业的增加。
④材料一反映出近年来,非公有制企业和中小企业在解决就业问题上有独特优势。
⑤材料二反映出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解决就业问题
(2)①正是由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就业工作,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放开搞活中小企业,才扩大了就业总量,拓宽了就业渠道,改善了就业结构。
②扩大就业仍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3)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把实现劳动力就业与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②加快城镇化建设和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拓宽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③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土地流转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劳动力合理流动,不断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④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加强劳动者的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力转移的市场竞争能力。
(4)①有利于解决农村土地使用供求矛盾,提高土地利用率,从而优化劳动力、土地等资源配置。
②有利于实现农村生产的规模化。
③有利于推进农村产业化经营。
④有利于把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
⑤有利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42.(共32分)(1)煤炭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2)大型传统工业发展趋缓。其原因主要是大型传统工业耗费的能源、资源多,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收效慢,再加上石油、有色金属等资源的涨价,使传统工业开工不足,发展趋缓。
(3)(7分)战后德国经济发展的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国民经济非军事化。政治相对稳定,美国经济的扶植,劳动力素质较高和工业布局基础良好,大力发展教育产业。
(4)图二地区应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注;若用经济学道理,从其它角度说明,言之成理,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