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综合能力测试
YCY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YCY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随着我国经济和国防事业的快速发展,天然橡胶的消费量和缺口量越来越大,2001年我国橡胶消耗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国和进口国,2004年天然橡胶消费量约占全球总消耗量的21.5%。据此回答1~3题。
中国天然橡胶进口量、消费量(单位:万吨)
年份 | 1992 | 1993 | 1994 | 1995 | 1996 | 1997 | 1998 | 1999 | 2004 |
进口量 | 33.5 | 32.5 | 40.5 | 31.91 | 45.3 | 41 | 43 | 43 | 123 |
消费量 | 64 | 65 | 72.5 | 73 | 77 | 85 | 89.9 | 89 | 180 |
资料来源:国际橡胶研究组织IRSG
1.有关天然橡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天然橡胶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
B.从投入多少看天然橡胶生产属于粗放型
C.我国的天然橡胶生产区在海南、云南,产量还有较大增长空间
D.世界天然橡胶生产国集中在东南亚、南亚和地中海沿岸
2.我国天然橡胶的消费2000年以来快速增长主要是因为下列哪一类工业的快速发展( )
A.服装工业 B.IT工业 C.汽车工业 D.钢铁工业
3.下列国家不是世界天然橡胶主要消费国的是 ( )
A.日本 B.斯里兰卡 C.德国 D.印度
|
4.两国所临水域分别是 ( )
A.咸海、大西洋 B.里海、太平洋
C.黑海、印度洋 D.红海、太平洋
5.图B所示国家的自然特点是 ( )
A.冬温夏凉、四季如春 B.炎热多雨、植被茂盛
C.冬温多雨、夏热干燥 D.炎热干燥、沙漠广布
6.图A中石油运输管道①比②修建更合理的原因是 ( )
A.①所在地纬度低 B.①所在地地表起伏小
C.①所在地人口稀疏 D.政府的大力支持
|
7.气流过山时在②至③处成云致雨,气温垂直递减率与山地其它处相比的变化及成因( )
A.变大,水汽凝结释放热量 B.变大,水汽凝结消耗热量
C.变小,水汽凝结释放热量 D.变小,水汽凝结消耗热量
8.下列地理现象是与焚风效应无关的是 ( )
A.云南怒江谷地出现热带、亚热带稀疏草原
B.重庆、武汉夏季气温度,被称为长江流域“火炉”
C.美国中部草原地区的沙尘暴问题
D.澳大利亚西海岸出现热带荒漠
|
9.图中各地最容易形成城市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图中各点对应的城市可能是 ( )
A.①—合肥市 B.②—拉萨市
C.③—赣州市 D.④—海口市
11.如果图中a、b、c分别表示影响城市区位
的资源、交通、政治因素,那么与南京对应的点可能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古今中外,科技成就层出不穷,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回答12~14题。
12.清代时编撰的《四库全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成果,英才苑当时若采用印刷技术印刷该书,不可能做到的是 ( )
A.双色套印技术 B.彩色印刷技术
C.使用质地细薄的纸 D.用机器印刷
13.在自己的著作中,记述石灰岩溶蚀地貌特征的是 ( )
A.沈括 B.郦道元 C.宋应星 D.徐霞客
1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1765—1870)的科学发现和成就 ( )
A.血液循环学说 B.电磁感应现象 C.科学原子论 D.细胞学说
2005年12月29日,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让九亿中国农民彻底告别了缴纳农业税的历史。回答15~17题。
15.2006年,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正式走入历史。“农业税”最早始于 (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16.“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夏秋两入之。”根据材料判断这一规定应当是 ( )
A.初税亩 B.募役法 C.两税法 D.一条鞭法
17.以下对于明朝改用银两纳税的评论,正确的是 ( )
①反映了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客观上促进了农民与的联系
③实际上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④导致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06年元旦,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印度总统卡拉姆互致贺电。双方将2006年确定为“中印友好年”。回答18~20题。
18.下列史实反映唐朝中印友好交往的是 ( )
A.佛教传入中国 B.法显游历天竺
C.义净西行研究佛学 D.鉴真渡海传播佛法
19.1858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发表公告说:“朕对于当地(印度)王公权利、尊严和荣誉,如同朕自己的王公一样,加以尊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英国改变了策略,以巩固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②发生在印度的民族大起义获得成功
③封建王公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主要力量 ④封建王公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领导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20.20世纪初,中国、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特点是 ( )
A.民族解放运动具有反殖民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双重性质
B.采用政治斗争,武装斗争等多种斗争形式
C.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斗争的思想武器
D.资产阶级开始领导民族民主革命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一批一又批重要历史人物,他们从不同侧面影响历史发展的进程。回答21~23题。
21.一位伟人说:“他用不断的战争来代替不断的革命。”“他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文中的“他”应该是 ( )
A.拿破仑 B.俾斯麦 C.加富尔 D.华盛顿
22.由南美各国足球俱乐部冠亚军参加的足球联赛冠名为“解放者杯”,是为了纪念“南美解放者” ( )
|
23.右图中人物为二战时期的一位盟国领导人,如果
请你为他配音,你会为他选择下列哪句台词( )
A.“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用说空话和多数人的决
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
B.“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C.“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心睡觉去
吧。”
D.“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
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出通知,自2006年4月1日起,对我国现行消费税的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回答24~26题。
24.调整后的消费税税目从原来的11个增至14个,新增的税目如:从有利于引导石油产品消费和节约石油资源考虑,扩大石油制品的消费税征收范围;为了鼓励节约使用木材资源,将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对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等高档消费品也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这说明消费税 ( )
A.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B.能促进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发展
C.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D.具有调节生产、引导消费和调节收入的功能
25.浴液、洗发水、花露水等护肤护发品已成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此次消费税调整取消了“护肤护发品”税目,这主要说明 ( )
A.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得到优化 B.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
C.我国消费税政策适应消费结构的要求 D.家庭生活消费要与国情相适应
26.此次消费税的调整,突出了促进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重点。这包含的哲理是( )
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B.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D.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从2006年1月1日起,我国进一步降低100多个税目的进口关税,2006年的关税总水平为9.9%。经过这次降税,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入世承诺的降税义务。回答27~28题。
27.我国关税总水平的降低是 ( )
①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②为了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③扩大贸易顺差和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④我国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竟争与合作的体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④
28.降低关税既给我国企业带来竞争的压力,也带来发展的机遇。下列说法与这一观点体现共同哲理的是 ( )
A.人类既要尊重和顺应自然,又要征服和创造自然
B.我们在嘲笑别人的缺陷,却不知道这些缺陷在我们内心嘲笑着我们自己
C.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D.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200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提出了“努力建议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主张,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回答29~30题。
29.我国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 ( )
①体现我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②表明把国内建设和谐社会与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相结合 ③有利于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④是世界多极化形成的重要标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0.“共建和谐世界必须坚持包容精神,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世界的各种文明都有自己的个性,又都是世界文明中不可缺少的色彩,都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一认识蕴涵的哲理不是 ( )
A.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C.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D.事物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
A.把实践作为认识的目的
B. 坚持适度原则
C.按客观规律办事
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006年3月20日,我国第一部对劳动合
同进行规范的法律草案——劳动合同法草案向
全社会公布,征求意见。回答32~33题。
32.我国制定劳动合同法的主要目的是 ( )
A.证明劳动合同是否真实和合法 B.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筑和谐劳动关系
C.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D.增强企业活动、实现社会安定
33.劳动合同法向社会征求意见,是继去年物权法草案向全民征求意见之后,我国最高立法机关进一步推进科学民主立法的又一重大举措。我国立法机关开门立法的事实说明
( )
①我国公民享有参与民主决策的权利 ②立法机关有义务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③立法必须以群众的意见为依据 ④我国国家机构坚持立法面前人人平等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4.议会制共和制和议会君主制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两种主要政体。两者的共同点有( )
①议会具有立法权和行政监督权 ②政府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③国家元首掌握行政权力 ④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相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5.2005年9月1日,西藏各族各界举行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题写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贺幛。在我国,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是 ( )
A.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B.我国民族政策的前提和宗教政策的出发点
C.实现民族平等和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形式
D.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
注意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本卷共4小题,共160分。
36.(36分)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后,环渤海经济圈正在加速崛起。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延伸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以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整个大的范围占据中国国土的12%和人口的20%,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占到全国的1/4。在环渤海地区5800公里的海岸线上,近20个大中城市遥相呼应,数千家大中型企业虎踞龙盘,60多个大小港口星罗棋布,以京津两个直辖市为中心带动的两侧扇形区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业群、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材料二 环渤海沿岸局部地区示意图及该地区气候资料
|
(1)描述图a中所示区域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简析A、B两地降水量差异的原因。(12分)
(2)图中最大河流的三角洲是最年轻的陆地。根据流域发展状况推测该三角洲今后面积增长速度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8分)
(3)概述环渤海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从气候资料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限制性因素是什么?如何解决?(7分)
(4)天津港作为环渤海港口群的突出港口,试评价建港区位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并分析蒙古国的对外贸易进出口主要通过该港口完成的主要原因。(9分)
37.(32分)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烊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举办了第一次世界博览会,耗资8万英镑修建了铜铁——玻璃结构的巨大展厅“水晶宫“。向全世界炫耀取得的财富和工业技术成果。
材料二 1900年巴黎的万国博览会被称为“世纪之总”,展示了西方社会19世纪的技术成就,以产业革命为龙头的世博会由此达到最高潮。但这也是渐渐走向衰落的一个转折点,在整个20世纪前半期,再也没有重现过如此的辉煌。
材料三 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的主题是“人类的进步与和谐”。
材料四 2006年1月15日上海两会开幕,世博会提案成为上海两会热点。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又将为世界博览会悠长的发展增添新的华彩与辉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举办的原因,并举例说明英国向世界炫耀的工业技术成果有哪些?(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在整个20世纪前半期,再也没有重现过如此的辉煌”的原因有哪些?(9分)
(3)20世纪70年代,在亚洲地区政治、经济发展中有哪些史实体现了“人类的进步与和谐”这一主题(9分)
(4)材料四中“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的提出反映了当今人类社会发展观念的什么变化?基于这一变化提出了怎样的发展战略?(6分)
38.(32分)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以“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并要求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
(1)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中,有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在经济活动中出现一些不正当的经济行为,比如,生产和销售伪劣产品;欺行霸市,扰乱市场秩序;一切向钱看,不讲职业道德等等。不仅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也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运用经济常识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并说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12分)
(2)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中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2006年3月,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相继发现通知,就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宣传教育作出安排部署。
说明党和国家重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政治意义。(10分)
(3)教育部在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通知中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点点滴滴小事做起,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客观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说明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做到“知行统一,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的哲学依据。(10分)
39.(60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战国沿某线地形剖面图
(1)图中大多数地区农业按产品用途分类属于 农业,其农业产品大多靠 的投入。其中,A处气候类型为 ,适宜
(果树)的生长;D处是我国 和
(地形区)的主要分界线;E山脉南北两侧农田类型的差异是
。(9分)
(2)分析B地区农业发展的障碍,并简述该地区保持土壤肥力的主要措施。(6分)
(3)写出图中F代表的地形区,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显著特点、发展方向及理由。(5分)
材料一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
——1950年凤阳花鼓词
材料二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文革”中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三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
——1979年凤阳花鼓词
(4)材料一中,“土地还家”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它对农村生产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5)导致材料二中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6分)
(6)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农村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8分)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主要依靠农业提供的积累,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农民为国家工业化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2004年12月中央作出了“两人趋向”的判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7)结合材料,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中央作出“两个趋向”论断的正确性。(10分)
材料五 近年来,国家为增加农民收入采取了包括取消农业税在内的一系列措施,但农民增收缓慢仍是制约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强度,今年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重点是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8)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取消农业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并说明增加农民收入与扩大内需的关系。(10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地理:1~11题;历史:12~23题;政治:24~35题)
1.A 2.C 3.B 4.B 5.D 6.A 7.C 8.D 9.B 10.C
11.C 12.D 13.D 14.A 15.A 16.C 17.A 18.C 19.D 20.D
21.A 22.B 23.D 24.D 25.C 26.D 27.D 28.B 29.A 30.D
31.A 32.B 33.B 34.A 35.D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160分)
36.(36分)
(1)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离海远近和受夏季风影响强弱不同。(4分)A处在山东低山丘陵的背风坡雨影区,降水量少于500mm,大于400mm。(4分)B处在长白山地迎风坡,降水量大于700mm,小于800mm。(4分)
(2)增长速度将变慢。(2分)原因:黄河中游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扩大林草种植面积。这样将减少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使黄河含沙量减少,三角洲地区泥沙沉积减少,三角洲增长速度变慢。(6分)
(3) 煤 石油(天然气) 铁矿 海盐(2分) 淡水。(2分)跨流域调水;修水库;节约用水;污水处理,重复利用。(3分)
(4)陆域条件有利因素;地处华北平原,地势平坦,为港口设备、建筑、以及附近城市合理规划提供有利条件;以天津市为依托,为港口建设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证。(3分)
水域条件的有利因素:地处海弯内、风流较小,河海相连,有利于海陆联运。(2分)
不利因素:来自海河泥沙较多,淤积航道,渤海深度较浅。(2分)
蒙古国距天津港直线距离最短。(2分)
37.(32分)
(1)原因:英国最早完成工业革命,取得技术上优势,成为头号工业强国。(4分)
成果:改良蒸汽机,火车机车,汽船等(答出两项即可得分)。(4分)
(2)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各国经济带来重大的损失;(3分)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3分)30、40年代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忙于战争,经济遭受沉重打击。(3分)
(3)史实,中日关系正常化;中国结束“文革”动乱,开始改革开放;新加坡、韩国经济发展迅速;西亚各国开始充分利用石油财富发展本国经济;印度经济也取得重大成就。(每项3分,答出3项即可得分。)
(4)变化:从注重速度和数量转向注意效益和生活质量。(3分)
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3分)
38.(32分)
(1)①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弱点和缺陷,导致经济活动中出现一些不正当的,经济行为和思想意识,妨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4分。第一句1分;第二句中前一分句2分,后两分句1分)
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可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全面提高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素质,树立企业的良好信誉和形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8分。前两分句各2分,后四分句各1分。)
(2)①有利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②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落实依法治国与以德法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巩固国家政权,构建和谐社会;③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④有利于促进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面,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⑤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综合国力、促进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10分。每要点2分,其中答出一分句给1分,最高给2分。)
(3)①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行统一。②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重视内因的作用,从自身做起。③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重视量的积累,从点滴小事做起。(10分。每分句1分)
39.(60分)
(1)自给 劳动力 亚热带季风气候 相橘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南侧是水田,北侧是旱地(9分。每空1分,最后一空2分)
(2)障碍:旱涝和盐碱、风沙(3分)
措施:减少坡地耕种,结合植树造林防止土壤表层冲刷,进行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肥(3分)
(3)横断山区(2分) 垂直地带性显著,农业发展中应发挥森林资源优势,这样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3分)
(4)现象:土地改革运动。(3分)
影响: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3分)
(5)原因:“文革”动乱影响农村经济发展;(3分)人民公社体制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3分)
(6)变化: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发展迅速;(3分)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发展 。(3分)
(7)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人的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和扩展。中央做出的“两个趋向”的论断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总结的、是对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5分。每分句1分)
②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实践的发展。中央做出的“两个趋向”的论断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必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起重要的指导作用。(5分。第一句中每分句1分;第二句中前一分句1分。后一分句2分。)
(8)①取消农业税可以进一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收益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建设现代农业;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4分。每句2分,答出其中一分句给1分,最高给2分)
②我国是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的大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主要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农民是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众,是扩大内需的主要潜力所在。增加农民收入,可以扩大农村消费市场,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强大而持久的拉动作用。(6分。每分句1分)
说明:38题和39题(7)(8)问的其他合理答案均可酌情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