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中学学科网全国学科大联考2006年高考模拟(一)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1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座位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卷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在1~13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4~21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多个选项,全部选对的得满分,选不全的得一半的分数,有选错或不对的得0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量参考:
原子量:H 1 C 12 O 16 Cu 64 Mg 24 S 32
1.人体下丘脑在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不包括
A.感受刺激 B.激素分泌 C.产生渴觉 D.传导兴奋
2.图中甲、乙两图是光照强度与陆生植物关系图,据图判断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a点表示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相等
B.人参、三七等光合速率与光强度的关系可用图乙描述。
C.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的是植物光合作用有机物的积累量
D.温室栽培中为了提高作物产量,应降低白天的温室温度。
3.下图是人体内几类淋巴细胞,其中A细胞为末活化的淋巴细胞(不具有特异功能的细胞),B、C为具有活性的淋巴细胞,试分析图并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B、C细胞是由A细胞在受到抗原的刺激时增殖分化形成
B.B、C细胞中肯定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是B
C.B细胞和C细胞内的染色体略有差异
D.HIV病毒侵染和破坏的主要是T淋巴细胞
4.下列选项中,可以不涉及到蛋白质的是
A.抗体 B.载体 C.运载体 D.噬菌体
5.能够使番茄细胞表达出鸡卵清蛋白的育种方法不涉及到
A.植物组织培养 B.动物细胞培养 C.基因工程 D.细胞工程
6.最近医学界通过用14C标记的C60发现一种C6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以通过断裂DNA抑制艾滋病毒的繁殖,则有关14C的正确叙述是
A.与12C60的碳原子化学性质不同 B.与14N含的中子数相同
C.是12C60的同素异形体 D.与12C、13C互为同位素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A.273℃ 1.01×105 Pa下,NA个H2分子所占体积约为22.4 L
B.2.3 g金属钠变成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NA
C.1 L 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CH3COO-数目为NA
D.常温常压下,16 g臭氧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NA
8.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向FeCl2溶液中通入Cl2:2Fe2++Cl2=2Fe3++2Cl-
B.石灰石和盐酸反应:CO+2H+=CO2↑+H2O
C.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H++OH-=H2O
D.少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2HCO3—+Ca2++2OH—=CaCO3↓+CO32—+2H2O
9.某酸根离子RO所含电子数比硝酸根离子NO的电子数多1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R原子的电子层数比N原子的电子层数多1 ②RO中R元素与NO中N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③RO与NO只可能被还原,不可能被氧化 ④R和N不是同周期元素,但是同主族元素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10.研究表明:H2O2具有立体结构,两个氢原子像在半展开一本书的两页上,两页纸面的夹角为94°,氧原子在书的夹缝上,O—H键与O—O键之间的夹角为9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2O2分子的结构式为H-O-O-H B.H2O2分子为含有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C.H2O2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D.H2O2分子为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11.下列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
c(Na+)=2c(CO)+c(HCO)+c(H2CO3)
B.0.1 mol·L-1的NH4Cl和0.1 mol·L-1的NH3·H2O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c(Cl-)>c()>c(H+)>c(OH-)
C.常温下,醋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醋酸使溶液的pH=7,则混合溶液中,
c(Na+)=c(CH3COO-)
D. 0.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c(H+)+2c(H2CO3)=2c(CO)+c(OH)
12.将a g Fe2O3、Al2O3样品溶解在过量的200 mL pH=1的硫酸溶液中,然后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使Fe3+、Al3+ 刚好完全沉淀,用去NaOH溶液100 mL,则NaOH溶液的浓度为
A.0.1 mol·L-1 B.0.2 mol·L-1 C.0.4 mol·L-1 D.0.8 mol·L-1
13.“喷水溶液法”是最近日本科学家研制出的一种使沙漠变绿洲的新技术。它是先在沙漠中喷洒一定量的聚丙烯酸酯水溶液,水溶液中的高分子与沙土粒子结合,在地表下30~50 cm处形成一个厚0.5 cm的隔水层,既能阻止地下的水分上升,又有拦截、蓄积雨水的作用。下列对聚丙烯酸酯不正确的说法是
A.单体的结构式为CH2=CH—COOR B.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
C.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D.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
由其结构简式可知其含有 ,可发生水解反应。无C=C,不能发生加成反应。因n为一可变值,聚丙烯酸酯为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14.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A.汤姆生发现电子,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B.卢瑟福做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据此了解了原子核的组成
C.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核,发现了中子和正电子
D.贝克勒耳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揭开了人们认识、研究原子核结构的序幕
15.如图1所示,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其中质点P的振动方向如图1中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正方向,该时刻质点Q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B.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正方向,该时刻质点Q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C.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负方向,该时刻质点Q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D.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负方向,该时刻质点Q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16.用长为L的细线把质量为m的小球悬挂起来(线长比小球尺寸大得多),悬点O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细线承受的张力为球重的3倍时会迅速断裂。现把细线拉成水平状态,然后释放小球,如图2所示。对小球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细绳会断裂;
B.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细绳不会断裂;
C.小球落地点与悬点的水平距离为;
D.小球从开始下落到着地所需的总时间为
17.如图3,人眼隔着检偏器 B 、起偏器 A 去看一只电灯泡 S ,无法看到透射光,那么,以下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A .使 A 和 B 同时转过 90° ,就可以看到透射光了
B .单使 B 转过 90° 过程中,看到光先变亮再变暗
C .单使 B 转过 90° 过程中,看到光逐渐变亮
D .单使 A 转动时,始终看不到透射光
18.如图4所示,条形磁铁放在光滑的斜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轻弹簧拉住而平衡,A为水平放置的直导线的截面,导线中无电流时,磁铁对斜面的压力为N1,当导线中有电流流过时,磁铁对斜面的压力为N2,此时弹簧的伸长量减小了。则
A.N1 <N2,A中电流方向向内
B.N1 <N2,A中电流方向向外
C.N1 >N2,A中电流方向向内
D.N1>N2,A中电流方向向外
19.如图5所示,两条水平虚线之间有垂直于纸面向里,宽度为d,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质量为m,电阻为R的正方形线圈边
长为L(L< d),线圈下边缘到磁场上边界的距离为h.将线圈由
静止释放,其下边缘刚进入磁场和刚穿出磁场时刻的速度都是v0,
则在整个线圈穿过磁场的全过程中(从下边缘进入磁场到上边缘
穿出磁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线圈可能一直做匀速运动
B.线圈可能先加速后减速
C.线圈的最小速度一定是mgR/B2L2
D.线圈的最小速度一定是
20. 如图6所示,电流表A1、A2和A3的内阻均可忽略。当滑动变阻器R1的滑动片P向右滑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表A1的读数变大
B.电流表A2的读数变大
C.电流表A3的读数变大
D.电流表A3的读数不变
21. 如图7所示,空气中一块圆截异型玻璃砖,折射率为,现有
一束细光束,垂直射到AO面上,经玻璃砖反射、折射后,经OB
面平行返回,角AOB为135º,圆半径为r。则入射点P距圆心O
的距离为
A.rsin15º B.rsin7.5º
C.r D.r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0题 共174分)
注意事项: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22.Ⅰ(8分)如图8所示,入射光线AO射入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处,经折射后射出玻璃砖,在P处插一大头针正好挡住A点的象,图中标出了相关的角度,则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保持入射光不动,让玻璃砖绕O点逆时针转过26.50,则在 位置插大头针能挡住A点的象。
Ⅱ(12分)实验室里有一块量程为500 μA,内阻Rg约为200 Ω的电流表(也称微安表),需要准确测量它的内电阻Rg。 有人根据实验室现有的器材设计了如图9所示的实验电路。 电路中部分器材的规格如下:
未校准的电流表(也称毫安表)mA:量称1 mA,内阻约为100 Ω
滑动变阻器R1:20 Ω, 1 A
电阻箱R2: 999.9 Ω
直流电源E: 电动势3 V, 内阻很小。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9所示的原理图
(1)为了保证实验操作过程的安全(即不论滑动变阻器R1的滑动头如何调节,都不会烧坏电表),定值电阻器R3的阻值约为 Ω。
(2)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调滑动电阻器到 位置;
b、将S1闭合,将S2置向右端闭合,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微安表满偏,记下此时毫安表的读数I;
c、将S2置 ,滑动变阻器 ,调节 使毫安表的读数仍为I,此时电阻箱的读数为R;
d、则Rg= 。
23.(12分)电磁炮是利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把电能转变成机械能,使炮弹发射出去的。如图10所示,把两根长为s,互相平行的铜制轨道放在磁场中,轨道之间放有质量为m的炮弹,炮弹架在长为l、质量为M的金属杆上,当有大的电流I1通过轨道和炮弹时,炮弹与金属架在磁场力的作用下,获得v1速度时刻加速度为a,当有大的电流I2通过轨道和炮弹时,炮弹最终以最大速度v2脱离金属架并离开轨道,求垂直于轨道平面的磁感强度多大?(设金属架与炮弹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总阻力与速度平方成正比)。
24.(14分)将一测力传感器连接到计算机上就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力。图10甲中O点为单摆的固定悬点,现将小摆球(可视为质点拉至A点,此时细线处于张紧状态,释放摆球,则摆球将在竖直平面内的A、B、C之间来回摆动,其中B点为运动中的最低位置,∠AOB=∠COB=α;α小于10°且是未知量。图11乙表示;由计算机得到的细线对摆球的拉力大小F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且图中t=0时刻为摆球从A点开始运动的时刻。试根据力学规律和题中(包括图14中)所给的信息求:(g取10 m/s2)
(1) 单摆的振动周期和摆长;
(2) (2)摆球的质量;
(3) (3)摆球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5.(18分)2004年7月1日,卡西尼—惠更斯号飞船到达距离土星最近位置,距离土星上层大气只有18000千米,这个距离接近土星半径的三分之一,此时飞船启动它的主发动机减速,使飞船被土星引力俘获进入轨道。惠更斯号于2004年12月25日与卡西尼号分离,并于2005年01月14日进入土卫六大气层并于120—150分钟后在土卫六表面南纬10°,东经160°附近区域着陆.土星的赤道半径约为6万千米,其表面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07倍。(g地=10m/s2)
(1)求西尼—惠更斯号飞船在距离土星赤道18000千米上空,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速度v。
(2)假设惠更斯号探测器质量是卡西尼号飞船质量的倍,惠更斯号与卡西尼号分离瞬间,卡西尼号速度大小为v,求分离瞬间惠更斯号以多大的速度向土卫六飞行?
(3)若取无穷远处为零势能点,质量为m的物体势能随距离变化的关系为EP=-(其中M为土星的质量,G为引力常量).惠更斯号与卡西尼号分离后,卡西尼号绕土星做以分离点为最近点的椭圆运动,假设最远点到土星的距离是最近点到土星距离的5.3倍,求卡西尼号在最远点的速度v2。
26.(16分)某无色溶液中含有K+、Cl-、OH-、SO、SO,为检验溶液中所含的各阴离子,限用的试剂有:盐酸、硝酸、硝酸银溶液、硝酸钡溶液、溴水和酚酞试液。检验其中OH-的实验方法从略,检验其他阴离子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1)图中试剂①~⑤溶质的化学式分别是: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2)图中现象a、b、c表明检验出的离子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3)白色沉淀A加试剂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色溶液A加试剂③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色沉淀A若加试剂③而不加试剂②,对实验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
(6)气体B通入试剂④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7分)A、B、C、D均为短周期元素,A和B是同周期相邻的两种元素,A和C是同主族相邻的两种元素;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1;D元素与A、B、C三种元素既不同周期,也不同主族。请回答:
(1)C元素的名称________。
(2)A、B、D可组成化学式为D4B2A3的离子化合物,其水溶液呈酸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D形成的化合物液态时可发生微弱电离(电离过程与D2A的电离相似),电离产生的阴离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
(4)已知:BA2+A2+D2ADBA3。如图所示,若将一充满m mL BA2和A2混合气体的大试管倒立于D2A中,充分反应后,在相同条件下测得试管中余下n mL气体,则:
①若余下n mL气体为________,原混合气体中BA2的体积为________mL,A2的体积为________mL。
②若余下n mL气体为________,原混合气体中BA2的体积为________mL,A2的体积为________mL。
28.(12分)化学工业在江苏省的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该省是国内最早的硫酸生产基地之一。
(1)硫酸生产中,根据化学平衡原理来确定的条件或措施有______(填序号)。
A.矿石加入沸腾炉之前先粉碎
B.使用V2O5作催化剂
C.接触室中不使用很高的温度
D.净化后炉气中要有过量的空气
E.接触氧化在常压下进行
F.吸收塔中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
(2)若实验室在537℃、1.01×105 Pa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SO2和0.5 mol O2,此时体积为100 L,在温度和压强不变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SO3体积分数为0.91。若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充入1 mol SO3,则平衡时SO2体积分数为______;若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充入a mol SO2和b mol O2,且a∶b=2∶1,反应达到平衡时SO3体积分数仍为0.91,则a =______。
(3)硫酸工业的尾气中含有少量的SO2,常用氨水吸收后再加硫酸,回收SO2的同时得到化肥硫酸铵,硫酸铵溶液中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29.(15分)已知乙烯酮与活泼的氢化物易发生加成反应,如与HCl的反应如下:
从乙酸出发,可发生下图转化:
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转化图中,将每一类型反应的个数填入空格,取代反应________个,加成反应_________个,消去反应_________个。
(2)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3)C的同分异构体甚多,其中含1个—OH和四元环(由3个C、一个O构成)的环酯类化合物有_________种。
(4)写出A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20分)1943年,曾获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的美国科学家鲁里亚和德尔布吕克设计实验,研究大肠杆菌的抗噬菌体突变是发生在接触噬菌体之前还是之后。请阅读下列有关资料并回答问题。(1)实验的方法步骤如下图所示:
注:每个培养皿中接入的菌液均为0.2mL
(2)培养皿中培养基的基本配方:
配方 | 蛋白胨 | 乳糖 | K2HPO4 | 水 | 琼脂 | 20%伊红 水溶液 | 0.325%美蓝水溶液 | pH |
含量 | 10g | 10g | 2g | 1000mL | 25g | 20mL | 20mL | 7.2—7.4 |
(3)实验分析:
①在培养基中加噬菌体的作用是 ;
加伊红一美蓝的目的是: 。
②由于大肠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是 ,因此,在培养基中还加入了一些相应的物质,其中 是大肠杆菌生长的碳源, 是氮源。
③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噬菌体与大肠杆菌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④该实验有两个假设
假设一:大肠杆菌的抗噬菌体突变发生在大肠杆菌与噬菌体接触之前
假设二:大肠杆菌的抗噬菌体突变发生在大肠杆菌与噬菌体接触之后
你认为图中的实验结果支持上述哪个假设: ,如果另一个假设成立的话,实验结果应该是: 。
⑤在这个实验设计中,研究者是根据培养皿中菌落数的差异来推断
,从而证明了假设的成立。
请你分析出现A组实验和B组实验菌落数不同的实验结果的原因:
。
31.(22)红细胞悬液为不透明的红色液体,而红细胞发生溶血(红细胞破裂)后,光线比较容易通过溶液,溶液会逐渐澄清,所以可通过红细胞悬液澄清的速度判断红细胞溶血速度,进而根据红细胞溶血速度来判断物质进入红细胞的速度。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请你利用以下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判断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红细胞的速度。
材料用具:稀释的羊红细胞悬液、0.3mol/L的葡萄糖溶液、0.3mol/L的甘油溶液、试管、量筒、记时器、试管架、记号笔。
实验步骤:
①
。
②
。
③
。
结果及结论:
。
实验思考:
根据研究得知,0.3mol/L的葡萄糖溶液和0.3mol/L的甘油溶液都是红细胞的等渗溶液,为什么还会使红细胞发生溶血?
。
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中学学科网全国学科大联考2006年高考模拟(一)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详解
1.【答案】C
【分析预测与备考建议】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对人体下丘脑在内环境稳态中各项作用的理解能力。
【答题技巧】下丘脑中存在渗透压感受器可以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的刺激,并将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下丘脑的内分泌细胞可以分泌有关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与垂体,控制调节其它内分泌腺的活动。
2.【答案】D
【分析预测与备考建议】本题主要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能分析图,并对有关的知识进行分析和综合判断。
【答题技巧】据图不难判断,甲图为阳生植物,乙图为阴生植物,在a点时,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相等,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的是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差值,即有机物的积累量,因此ABC答案正确。要提高温室中的农作物产量,一般可通过降低夜间的温度来减少夜间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如果在白天降温,白天的光合作用强度也会下降。
3.【答案】C
【答题技巧】本题主要考查各种淋巴细胞的特点和相关的知识。由题目分析可知,A细胞为B淋巴细胞或T淋巴细胞,经过抗原的刺激后,会转变成相应的效应B细胞或效应T细胞,效应B细胞能够产生抗体,进行体液免疫,因此效应B细胞会有发达的内质网,B图符合效应B细胞的特征,AB答案正确。B细胞和C细胞都是人体的有丝分裂产生的体细胞,细胞内染色体都是一样的,因此C答案错误。HIV病毒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D答案正确。
4.【答案】C
【答题技巧】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运载体的本质是DNA的理解。抗体是效应B淋巴细胞产生的球蛋白;载体是细胞膜上的运输蛋白;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病毒,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而运载体是基因工程操作中工具,其本质是DNA。
5.【答案】B
【答题技巧】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基因工程育种方法与其它生物工程之间关系的理解与应用能力。鸡卵清蛋白属于动物蛋白,要让它在植物体番茄细胞内表达,必须将控制鸡卵清蛋白合成的相关基因导入番茄细胞中并让其表达,因此需要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才能实现,并利用细胞工程中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成植株才能得以实现。
6.【答案】D
【分析预测及备考建议】本题以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信息,主要考查了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时也考查了“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这个等式关系。
【答题技巧】14C是由碳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原子核内有14-6=8个中子。12C60是碳元素原子组成的单质,与金刚石、石墨等属于同素异形体。同位素原子的中子数不同,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7.【答案】D
【分析预测及备考建议】阿伏加德罗常数是物质的量的计算核心,本种题型属于高考的传统题型,所涉及的内容遍及各个方面,需要细心领会。
【答题技巧】NA个H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约为22.4 L,在压强相同的情况下,据此得273℃、1.01×105 Pa下,NA个H2分子所占体积约为44.8 L;2.3 g Na的物质的量为0.1 mol,由Na-e-→Na+知,Na变成Na+时,失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即0.1 NA个电子;1 L 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CH3COOH的物质的量为1 mol,又CH3COOH为弱酸,它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故溶液中CH3COO-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其离子数小于NA;16 g O3中O原子的质量即为16 g,O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与温度、压强无关),其原子数为NA。
8.【答案】A
【分析预测及备考建议】本题主要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要注意两易(即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要拆开)、两查(是否漏写、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两看(看电荷守恒、原子守恒)。
【答题技巧】解题的依据是书写离子方程式的规则: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或难电离的物质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不写;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数都应相等。据此可见A式既符合反应规律,又遵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B式把难溶物质CaCO3写成了离子形式;C式遗漏了参加反应的Ba2+和SO;D式中没有注意量的问题,正确的书写为:HCO3—+Ca2++OH—=CaCO3↓+H2O。
9.【答案】C
【分析预测及备考建议】本题主要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元素周期表的相关内容。
【答题技巧】RO比NO电子数多10,则R元素的一个原子比N元素一个原子多10个电子,即R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Cl元素有3个电子层,比N原子多1个电子层,①正确;在ClO中的Cl元素与NO中N元素的化合价皆为+5价,②正确;ClO中+5价氯元素,化合价既可升高又可降低,故③不正确;Cl元素位于第ⅦA族,N元素位于ⅤA族,显然④不正确。
10.【答案】C
【分析预测及备考建议】本题以科研成果为命题点,主要考查了化学键、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答题技巧】由同种元素构成的O—O键为非极性键,由不同种元素构成的O—H为极性键。由题意可知,两个O—H键与O—O键处于不对称的位置上,所以H2O2分子为极性分子。
11.【答案】C
【分析预测及备考建议】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电离和盐类的水解.这类题属于经典题目,难度较大,但是它能很好的考查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因此这类题也是高考的常客。
【答题技巧】A组中Na2CO3完全电离,Na2CO3=2Na++CO,CO部分水解生成HCO,
HCO又部分水解产生H2CO3,所以c(Na+)=2c(CO)+2c(HCO)+2c(H2CO3),A组关系不正确。等物质的量混合的NH4Cl和NH3·H2O,以NH3·H2O的电离为主,溶液呈碱性,故B不正确。C组中pH=7,即c(H+)=c(OH-),根据电荷守恒有:c(Na+)+c(H+)=c(OH-)+c(CH3COO-),所以c(Na+)=c(CH3COO-)成立。D组中,离子浓度的关系直接看不出对错,一般可借助于电荷守恒和元素守恒来求,由电荷守恒知:c(Na+)+c(H+)=c(OH-)+ 2c(CO)+c(HCO),又由元素守恒知:c(Na+)=c(CO)+c(HCO)+c(H2CO3),消去c(Na+)可得:c(H+)+c(H2CO3)=c(CO)+c(OH)因此D组不正确。
12.【答案】B
【分析预测及备考建议】本题主要考查了巧解化学计算题。要求掌握各种常见的巧解、巧算的方法。比如:十子交叉法、差量计算、极值法、平均值法、讨论法、数轴法等。可以快速解题。
【答题技巧】由题意可知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Fe2O3 + 6H+==== 2Fe3++ 3H2O,Al2O3 + 6H+==== 2Al3++3H2O;3OH- + Fe3+==== Fe(OH)3↓,Al3++ 3OH-==== Al(OH)3↓,则当Fe3+、Al3+刚好完全沉淀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与原来加入的H2SO4提供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0.2 L×0.1 mol·L-1 =0.1 L×c(NaOH),c(NaOH)=0.2 mol·L-1。
13.【答案】B
|
【答题技巧】聚丙烯酸酯的结构为
显然其单体为CH2==CH—COOR。
14.【答案】D
【分析预测及备考建议】近代物理内容在单科物理卷中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近几年经常出现,复习近代物理内容最好系统的看课本,把所有知识点都充分掌握,这部分题目没必要多做。
【答题技巧】汤姆生发现电子,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中子是查德威克发现的。因此在复习中要切实掌握好这类问题。
15.【答案】C
【分析预测及备考建议】关于波和振动的图象几乎每年都要考查,是高考的热点问题,因此在复习中要切实掌握好这类问题。
【答题技巧】沿波的传播方向,后面的质点总落后于前面的质点.
16.【答案】A C
【分析预测及备考建议】圆周运动、平抛运动、机械能守恒是高考中经常考查的选择题,这三方面知识综合考查更有很好的考查能力。
【答题技巧】由机械能守恒球到最低点时mgL=mv2,在最低点T-mg=,得在最低点T=3mg,绳子突然断裂。从最低点开始平抛运动,t=,得A C答案对。
17.【答案】C
【分析预测及备考建议】本题考查偏振知识,该知识点是新加内容,对这类知识点要多价注意,很可能在高考中有所体现。
【答题技巧】根据光的偏振知识,当两个狭缝方向平行且与光的振动方向一致时最亮。
18.【答案】A
【分析预测及备考建议】以磁场为背景考查力学的相关知识点是一种典型的高考选择题,考查内容广,是一种热点问题。
【答题技巧】弹簧缩短了,说明磁铁和通电导线间的作用力为斥力,所以磁铁和斜面间的弹力变大,根据磁铁的磁场分布和左手定则,可以判断出电流向里。
19.【答案】D
【分析预测及备考建议】本题考查线圈穿过有界磁场时的运动情况,因线圈切割速度的变化,导致感应电流、安培力的变化,所以线圈的运动较复杂。只有综合分析,并结合功能关系,才能正确得出结论。
【答题技巧】由于L<d,总有一段时间线圈全部处于匀强磁场中,磁通量不发生变化,不产生感应电流,因此不受安培力,而做自由落体运动,因此不可能一直匀速运动,A选项错误。已知线圈下边缘刚进入磁场和刚穿出磁场时刻的速度都是v0,由于线圈下边缘到达磁场下边界前一定是加速运动,所以只可能是先减速后加速,而不可能是先加速后减速,B选项错误。mgR/B2L2是安培力和重力平衡时所对应的速度,而本题线圈减速过程中不一定能达到这一速度,C选项错误。从能量守恒的角度来分析,线圈穿过磁场过程中,当线圈上边缘刚进入磁场时速度一定最小。从开始自由下落到线圈上边缘刚进入磁场过程中用动能定理,设该过程克服安培力做的功为W,则有:mg(h+L)-W=mv2。再在线圈下边缘刚进入磁场到刚穿出磁场过程中用动能定理,该过程克服安培力做的功也是W,而始、末动能相同,所以有:mgd-W=0。由以上两式可得最小速度v=。本题答案应选D。
20.【答案】A C
【分析预测及备考建议】恒定电流问题在高考题中有时出现,这类问题出现的频率不是很大,但作为高考考查的知识点,我们不能忽视。
【答题技巧】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结合串并联电路即可分析。
电路中R1 、R2 、 R3组成并联然后与R4串联。P向右滑,电路总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总电流增大,故A选项正确,并联部分端电压减小,流过R2 、 R3的电流均减小,故A2读数减小,A3读数加上流过R3的电流等于总电流,所以A3读数变大,C选项正确。
21.【答案】B
【分析预测及备考建议】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全反射等知识,同时必须结合相关的几何条件。
【答题技巧】一束细光束垂直射到AO面上,经玻璃砖反射、折射后,经
OB面平行返回,因角AOB为135º,所以从OB面出射的光线的
折射角为45º,根据折射定律有:
sinα=sin45º
解得:α=30º
根据几何关系及光的反射的知识得:θ=15º=2β,即β=7.5º,β小于临界角,光线在圆弧面处将发生全反射。
故OP=rsin7.5º。
22.【答案】(1)1.33 (2分);负x轴上(3分)
【分析预测及备考建议】光学实验近几年很少出现,属于备考热点,同学们要掌握试验原理。
【答题技巧】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得=1.33;玻璃砖绕O点逆时针转过26.50,法线相应的转过26.50,入射光线不动,则入射角变为63.50。因为sinC==0.75,而sin63.50>sin600=0.865,说明sin63.50大于临界角C,则发生全反射现象,只能在反射线上插针才能挡住A的象,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以知此时反射线正好在负x轴上。
【答案】(1) 380 (4分)(2) 最左端(分压为零的一端);向左端闭合;滑动头不动;电阻箱;R (5分)
【分析预测及备考建议】设计性实验是很好的实验题,学生比较难掌握,近几年在高考中这类题目也出现过,是一种热门试题。
【答题技巧】R1分担的最大电压U1=E,流过电表的最大电流为A,即E=5×10-4,可得R3=380Ω。
23.【解】设运动中受总阻力,炮弹与金属架在磁场和阻力合力作用下加速(2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获得v1速度时, ①(4分)
当炮弹速度最大时,有 ②(3分)
解得垂直轨道的磁感强度为. (3分)
【分析预测及备考建议】电磁感应问题几乎是每年都有,主要考查感应电动势问题、受力分析、能量转化等问题,对这种高考热点要真正掌握好。
【答题技巧】抓住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通过分析受力,结合运动过程,知道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这是这种题的分析思路。结合动量定理、能量守恒就能解决本题。
24.【答案】(1)T=0.4π s ;l=0.4 m(2)m=0.05㎏(3)vmax=0.283 m/s
【分析预测及备考建议】本题考查单摆振动过程中摆线上的拉力变化情况,单摆的振动周期公式,向心力公式,受力分析,机械能守恒定律。本题是考查能力的一道新题型。
【答题技巧】(1)由图可知 T=0.4π s,由得:。(4分)
(2)在B点拉力的最大值为Fmax=0.510 N,Fmax-mg=;在A、C两点Fmin=0.495 N ,Fmin=mgcosθ.由A到B机械能守恒,即,解得m=0.05㎏. (6分)
(3)vmax=0.283m/s(4分)
25.【解】(1)对卡西尼—惠更斯号飞船由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① (2分)
在土星表面 ② (2分)
g土=1.07 g地=10.7m/s2
解得v=2.22×104m/s (2分)
(2)设卡西尼号飞船质量为m
由动量守恒得惠更斯号是向后方分离发射的,则m v=m v-m v1 ③ (4分)
v1=5.18×104m/s (2分)
(3)对卡西尼号由近点到远点机械能守恒
mv12-=mv22- ④ (4分)
得v2=4.68×104m/s (2分)
【分析预测及备考建议】动量、能量综合应用问题是主干知识点,结合天体运动这方面也较容易出综合题,因此它是高考出题的热点问题。
【答题技巧】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动能定理是这类问题的理论依据,解题中关键是正确分析相互作用过程,建立正确的模型,结合动力学的知识顺利解题。
26.【答案】(1)Ba(NO3)2 (1分) HCl (1分) HNO3(1分) Br2(1分) AgNO3(1分)
(2)SO (1分) SO(1分) Cl-(1分)
(3)BaSO3+2H+====Ba2++SO2↑+H2O(2分)
(4)中和OH-,防止对Cl-的检验产生干扰(2分)
(5)会使SO对SO的检验产生干扰,不能确认SO是否存在(2分)
(6)SO2+Br2+2H2O====4H++SO+2Br-(2分)
【分析预测及备考建议】本题主要考查了阴阳离子的鉴别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答题技巧】由所给试剂的性质特点及反应“气体B+试剂④ →溶液褪色”,可知试剂④为溴水,气体B为SO2。又“白色沉淀A+过量试剂② →SO2↑+沉淀B”,则试剂②为盐酸(若为HNO3,则会生成SO而不能放出气体SO2),且白色沉淀A中含SO离子。又“原无色溶液+过量试剂① →白色沉淀A+无色溶液A”,则试剂①为Ba(NO3)2(因AgNO3与OH-作用生成棕黑色Ag2O沉淀),白色沉淀A为BaSO4与BaSO3的混合物,白色沉淀B为BaSO4,试剂③可能为HNO3(联想SO的检验方法)。无色溶液A中含Cl-、OH-,经HNO3酸化除去OH-后,所得溶液B中含Cl-,而“溶液B+试剂⑤→白色沉淀C”,所以试剂⑤为AgNO3,试剂③必为HNO3,C沉淀为AgCl。至此所给试剂和离子全部确定,其他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27.【答案】(1)硫 (1分)
|
(3) (2分)
(4)①O2 0.8(m-n) 0.2m+0.8n
②NO 0.8m+0.6n 0.2m-0.6n (每空2分,共12分)
【分析预测及备考建议】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和用理论知识解释化学问题的能力,同时考查思维的严密性和分析能力。
|
经计算可知,只有当A为氧元素,C为硫元素,B为氮元素时符合题意,又A、B、C、D为短周期元素,D与A、B、C不同周期,也不同主族,所以D只能为氢元素。(2)H4N2O3的离子化合物为NH4NO3,其中水解呈酸性:+H2ONH3·H2O+H+。(3)由于NH3(液态)的电离方式与H2O相似,所以有NH3+NH3+NH。(4)设NO2的气体体积为x,O2的体积为y,则有x+y=m mL①,若余下的气体为O2,则参加反应的O2为(y-n),根据4NO2+O2+2H2O====4HNO3…A可知,4(y-n)=x②,解①②得:x=0.8(m-n),y=0.2m+0.8n若余下的气体为NO,由3NO2+H2O====2HNO3+NO知经上述反应A余下NO2的体积为3n mL,根据4NO2+O2+2H2O====4HNO3知:4y=(x-3n)③,解①③得:x=0.8m+0.6n,y=0.2m-0.6n。
28.【答案】(1)CD(2分)
(2)0.06(或6%)(2分) 1.45(2分)
(3)c(NH)>c(SO)>c(H+)>c(OH-)(2分)
【分析预测及备考建议】本题主要考查了硫酸工业和化学平衡的计算,属于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前后联系和融会贯通。
|
2SO2 + O2 2SO3
开始: a mol b mol
转化: 2x x 2x
平衡:a mol-2x b mol-x 2x
根据题意得:
解得:x =0.6825 mol,b=0.7275 mol,
所以a=1.455 mol。
|
由NH+H2O NH3·H2O+H+ 可知c(H+)>c(OH-),
所以有c(NH)>c(SO)>c(H+)>c(OH-)。
29.【答案】 (1)2 (1分) 3 (1分) 1 (1分)
(3)6 (4分)
【分析预测及备考建议】本题主要考查了有机化学的反应类型和官能团的性质。
【答题技巧】由题目所给信息及CH3—COOH 的性质可知,A为乙烯酮,反应为:
即B乙酸。其他反应分别为:
由以上分析可知,取代反应有两个,加成反应有3个,消去反应为1个。由题意可知,所要求的C的同分异构体除一个—OH和四元环外,还有一个碳原子可以甲基或亚甲基形式存在,其结构分别为:
30.【答案】:①选择具有抗噬菌体突变的大肠杆菌(2分) 便于识别(鉴别)大肠杆菌的菌落(2分)②异养型(2分) (注:此空如果答“异养需氧型”不能得分) 乳糖 、蛋白胨(2分) 蛋白胨(1分)③寄生(2分) ④支持假设一(2分) A、B两组所有的培养皿中菌落数没有显著差异(2分)
⑤抗噬菌体变异发生时刻的差异(2分) 由于A试管大肠杆菌进行了分装培养,使A组实验中的大肠杆菌营养较为充足,繁殖的代数和DNA复制的次数比B组大肠杆菌多,造成A组实验中大肠杆菌的基因突变机会高于B组,而且这种突变的时间发生在大肠杆菌接触噬菌体之前(3分)。
【解析】本题综合地考查了噬菌体对大肠杆菌的筛选,大肠杆菌的代谢类型和鉴别方法,并考查了有关的实验现象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①噬菌体能寄生并破坏大肠杆菌,使大肠杆菌菌落消失,因此噬菌体可用于选择不具有抗噬菌体突变的大肠杆菌。伊红一美蓝一般用于便于识别(鉴别)大肠杆菌的菌落。②由于大肠杆菌不能制造有机物,因此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并可利用乳糖和蛋白胨作为碳源和氮源。③噬菌体只能利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各种成分进行代谢和繁殖,因此它与大肠杆菌之间的关系是寄生。④对图解的分析,不难判断该实验支持假设一,因为如果大肠杆菌的抗噬菌体突变发生在大肠杆菌与噬菌体接触之后,应出现A、B两组所有的培养皿中菌落数没有显著差异,与图中事实不符。⑤根据菌落的多少,可判断抗噬菌体变异发生在何时,从而推断有关的假设是否正确。由于A试管大肠杆菌进行了分装培养,使A组实验中的大肠杆菌营养较为充足,繁殖的代数和DNA复制的次数比B组大肠杆菌多,造成A组实验中大肠杆菌的基因突变机会高于B组,而且这种突变的时间发生在大肠杆菌接触噬菌体之前 。
31.【答案】实验步骤:
①取2支试管,分别标记为A、B。(3分)
②分别量取0.3mol/L的葡萄糖溶液、0.3mol/L的甘油溶液各10mL,注入A、B二支试管。(3分)
③分别量取1 mL稀释的羊红细胞悬液注入A、B二支试管中,同时开始记时,记录溶液由不透明到澄清的时间。(3分)
结果及结论:
如果加入葡萄糖液的试管内溶液澄清所用的时间短,说明葡萄糖比甘油进入细胞的速度快;(3分)
如果加入甘油的试管内溶液澄清所用的时间短,说明甘油比葡萄糖进入细胞的速度快;(3分)
如果两支试管内溶液澄清所用的时间相同,说明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细胞的速度相同。(3分)
实验思考:
由于葡萄糖和甘油都是细胞选择吸收的物质,所以会逐渐进入细胞,使细胞内的溶液浓度增大,渗透压上升,细胞大量吸水,最终导致细胞胀破。(4分)
【解析】本题属于对实验能力的考查,考查了考生设计简单的对照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及其对探究结果进行预测和分析的能力。同时此题还考查了细胞膜的功能。
设计简单的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中除了葡萄糖和甘油两种溶液的区别外,所加入的量、时间及其浓度都要保持一致,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造成的误差。对于葡萄糖溶液和甘油溶液谁进入细胞的速度更快是未知的,所以其结果就可能有三种可能性:两者进入细胞内的速度一样快;葡萄糖比甘油进入细胞的速度快;甘油比葡萄糖进入细胞的速度快。葡萄糖和甘油都是生命活动需要的物质,即使是红细胞的等渗溶液,也都会被细胞膜运输吸收进入细胞内,从而是细胞的渗透压增大而吸收水分,最终使红细胞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