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和动量守恒
1. 如图所示,用弹簧片在将小球下的垫片打飞出去时,可以看到小球正好落到下面的凹槽中,这是因为在垫片飞出的过程中:
A.垫片受到的打击力很大
B.球受到的摩擦力很小
C.小球受到的摩擦力的冲量很小
D.小球的动量变化几乎为零
2. 如图所示,一根绳绕过定滑轮,两边各系质量为M和m的物体,M>m,M静止在地面上,今将m托高H然后放手让其下落,则M能上升的高度是(设M到最高点时,m尚未落地):
A. B.
C. D.
3.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的水平底板两端各装一根完全一样的弹簧,小车底板上有一质量为的滑块,滑块与小车、小车与地面的摩擦都不计.当小车静止时,滑块以速度v从中间向右运动,在滑块来回与左右弹簧碰撞的过程中:
A.当滑块速度方向向右,大小为时,一定是右边的弹簧压缩量最大
B.右边弹簧的最大压缩量大于左边弹簧的最大压缩量
C.左边弹簧的最大压缩量大于右边弹簧的最大压缩量
D.两边弹簧的最大压缩量相等
4. 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连心线同向运动,球1的动量为7kg·m/s,球2的动量为5kg·m/s,当球1追上球2时发生碰撞,则碰撞后两球动量变化的可能值是:
A.△P1=-1kg·m/s,△P2=1kg·m/s
B.△P1=-1 kg·m/s,△P2=4 kg·m/s
C.△P1=-9 kg·m/s,△P2=9 kg·m/s
D.△P1=-12 kg·m/s,△P2=10 kg·m/s
5. 如图所示,A、B两滑块的质量均为m,分别穿在上、下两个光滑的、足够长的水平放置的固定导杆上,两导杆间距为d,以自然长度为d的轻弹簧连接两滑块。设开始时两滑块位于同一竖直线上A速度为零.现给B滑块一个水平向右的冲量,其大小为I.此后,A滑块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当两滑块间距达到最大时,A的速度为 .
6.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辆质量为m的小车,车上装有一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一个质量为m的小滑块从跟光滑车面等高的平台上以速度v0滑入圆环,已知M=2m,当v0= 时,小滑块运动到圆环顶端时恰好对圆环无压力.
7. 如图示,一个质量为m的玩具蛙,蹲在质量为m的小车的细杆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若车长为L,细杆高为h,且位于小车的中点.试求:当玩具蛙最小以多大的水平速度v跳出时,才能落到桌面上?
8.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都是M的小车A和B,两车之间用轻质弹簧相连,它们以共同的速度v0向右运动,另有一质量为m=的粘性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正好落在A车上,并与之粘合在一起,求这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EP。
9. 如图所示,光滑轨道上,小车A、B用轻弹簧连接,将弹簧压缩后用细绳系在A、B上.然后使A、B以速度v0沿轨道向右运动,运动中细绳突然断开,当弹簧第一次恢复到自然长度时,A的速度刚好为0,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mA、mB,且mA<mB。求:
⑴被压缩的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EP
⑵试定量分析、讨论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小车B有无速度为0的时刻?
10. 如图所示,长为0.51 m的木板A,质量为1kg.板上右端有物块B,质量为3 kg.它们一起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左匀速运动.速度v0=2m/s.木板与等高的竖直固定板C发生碰撞,时间极短,没有机械能的损失.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取10m/s2,求:
⑴第一次碰撞后,A、B共同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⑵第一次碰撞后,A与C之间的最大距离.(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⑶A与固定板碰撞几次,B可脱离A板.
11. 如图所示,质量为M=2.0kg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车右端放一质量为m=1.0吨的物块,物块与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当物块与小车同时分别受到水平向左F1=6.0 N和水平向右F2=9.0N的拉力,并经0.4s时间后同时撤去两力,为使物块不从小车上滑下,求小车至少要多长.(g取10m/s2)
12. 一个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车的光滑板面上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小车质量与小物块质量之比M:m=5:1,小物块距小车右端距离为l.如图所示,现沿平行车身方向加水平向右面恒力F,小物块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之后与小车右端挡板相碰,若碰后小车速度大小为碰撞前小物块速度大小的,设小车足够长,小物块不会从小车上掉下来,且力F足够小,以至小物块与小车碰撞过程中可忽略不计,求:
⑴小物块与小车右端挡板第一次相撞后,小物块相对地面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
⑵小物块与小车右端挡板第一次相碰后,小物块和小车右端挡板之间的最大距离.
⑶小物块从开始运动至第二次碰撞时,小物块相对地面发生的总位移.
参考答案
1.CD 2.B 3.D 4.AC 5., 6. 7.
8. 9.⑴ ⑵小车B速度不可能等于零。
10.⑴v=10m/s ⑵s=0.13m ⑶3次 11.s=0.336m
12.⑴ ⑵ 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