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2014-5-11 0:28:19 下载本试卷

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的得3分,有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选错或不选的得零分。)

1.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和水平面成600角的斜向上的拉力作用2s钟,获得动量为40kg·m/s(物体没有离开地面)。这个拉力大小为

A. 80N   B. 40N   C. 34.6N   D. 20N        

2.物体在一对平衡力作用下运动

 A.其机械能一定保持不变       B. 其动能一定保持不变                  

C.其重力势能一定保持不变      D. 其重力势能、动能一定都保持不变        

3.关于摩擦力做功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动摩擦力总是做负功

B.静摩擦力对物体总是做正功

C.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不做功             

D.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           

4.一单摆做简谐运动,对摆球所经过的任何一点来说,相继两次通过该点时    

  A.速度必相同  B. 加速度必相同  C. 动量必相同  D. 动能必相同

5.超声波是指频率在20000Hz以上的高频弹性波,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20Hz的低频弹性波。已知人体内脏器官的振荡频率为4~18Hz,在强度较大且相同的情况下,对人体伤害最大的是

A.声波   B. 超声波   C. 次声波   D. 三种波对人体的伤害相同   

6.两列相干波在空间相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振动加强区域的介质的位移始终较大

B. 振动加强区域的介质在任何时刻的位移一定比振动减弱区域的介质的位移大

C. 振动加强区域的介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

D. 振动减弱区域的介质的振幅随时间变化            

7.如图所示是观察水面波衍射的实验装置,AC和BD是两块挡板,AB

是一个孔,O是波源,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波的传播情况,每两条

相邻波纹(图中曲线)之间的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则对于波经过孔之后

的传播情况,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明显观察到波的衍射现象                   

B.挡板前后波纹间距离相等

C.如果将孔AB扩大,有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D.如果孔的大小不变,使波源频率增大,能更明显观察到衍射现象

8.有一单摆,在海平面上某一段时间内摆动了N次,在该处某山顶上同样长的时间内摆动了N-1次,由此可知,此山的海拨高度是地球半径的           

A.1/(N-1)倍  B. 1/N倍   C. 1/(N+1)倍   D. (N-1)/(N+1)倍

9.图甲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0s时的波形图,图乙是这列波中P点的振动图线,那么该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是

A.v=25㎝/s,向左传播        B. v=50㎝/s,向左传播

C.v=25㎝/s,向右传播        D. v=50㎝/s,向右传播 

                              

10.如图所示在光滑平面上,质量为M=3kg的薄木板和质量为m=1kg的物块,都以v=4m/s的初速度朝相反方向运动,它们之间有摩擦,薄板足够长,当薄板的速度为2.4m/s时,物块的运动情况是

A.做加速运动     B. 做减速运动            v   m    v

C.做匀速运动         D. 上述各运动都有可能                       M     

第Ⅱ卷

二.实验题:

11.(3分)某人用一游标上标有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一工件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工件的长度L=      mm。


12.(7分)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单摆的摆角Φ(即偏角)应       、 应从摆球经过       开始计时,测出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用毫米刻度尺测出摆线长为L,用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的直径为d。

⑴用上述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测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式为g=         。

⑵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他测出的重力加速度总是偏大,其原因可能是     

A.实验室处在高山上,离海平面太高

B.单摆所用的摆球太重

C.测出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 ,误计为(n+1)次全振动的时间进行计算

D.以摆球直径与摆线长之和作为摆长来计算     

高一物理期末试卷 第2页 共5页

13.(5分)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以下实验:

⑴先测出滑块A、B的质量M、m及滑块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μ,查出当地重力加速度g;

⑵用细线将滑块A、B连结,使A、B间的弹簧压缩,滑块B      B    A

紧靠在桌边;                                           O

⑶烧断细线,测出滑块B做平抛运动落地时的水平位移为s1

  滑块A沿桌面滑行的距离是s2

  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写出还需测量的物理量及表达它的字母   重锤

             。如果动量守恒,须满足的关系式是             。

    

三.计算题:

14.(8分)以20m/s的水平速度将质量为1kg的物体在距地面30m高处抛出,物体做平抛运动,求:2s内重力所做的功为多少? 2s 末物体的速度?2s末重力的功率是多大?(不计空气阻力、g = 10m/s2

15.(8分)如图所示,在曲轴A上悬挂一个弹簧振子,如果转动把

手B,曲轴可以带动弹簧振子上下振动。

⑴ 开始时不转动把手,而用手往下拉振子,然后放手让振子上下

振动,测得振子在10s内完成20次全振动,其周期和频率各为多

少?若考虑摩擦和空气阻力,振子做什么振动?

 ⑵ 在振子正常振动过程中,以转速4r/s(即4转/秒)匀速转动把

手,待振动稳定后,振子做什么振动?其周期是多少?

 ⑶ 若要振子振动的振幅最大,把手的转速应多大?为什么?

 

16.(6分) 如图所示,有一摆长为L的单摆,当摆球经平衡位置O向右运动的瞬间,一个以速度v匀速运动的小球同时经过O点正下方的A向右运动,并与竖直墙B碰撞后又以原速率返回,若不计球与墙碰撞的时间,求:B、A间的距离x满足什么条件时,才能使球返回时恰好与摆球同时分别经过A与O?


                          O

                                                     A     v   B

17.(8分)两列横波在x轴上沿相反方向传播,如图所示,传播速度都是v=6m/s,两列波的频率都是f=30Hz。在t=0时,这两列波分别从左和右刚刚传到S1和S2处,使S1和S2都开始向上做简谐振动,S1的振幅为2㎝,S2的振幅为1㎝,已知质点A与S1、S2的距离分别是S1A=2.95m,S2A=4.25m,当两列波都到达A点后,A点的振幅多大?

                                               

                                               v        v


                            ·   ·      ·     S1      A      S2

18.(8分)一列横波沿A、B方向传播,波的频率为5Hz,振幅为2cm,A、B两质点相距6m,且振动总是反向,在某一时刻,两质点同处于平衡位置,A、B之间还有一个波峰,试求:

⑴波速; 

  ⑵在波自A点传到B点的时间内,A点运动的路程。

19.(8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3/4圆弧形光滑轨道半径为R,A 端与圆心O等高,AD为水平面,B端在O的正上方,一个小球自A点正上方由静止释放,自由下落至A点进入圆轨道并恰能到达B点。求:

⑴释放点距A点的竖直高度;

⑵落点C与A点的水平距离。

  

20.(9分)如图所示,平板小车C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有A、B两个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分别从小车C的两端同时水平滑上小车。初速度vA=3m/s,vB=1m/s。A、B两物体与小车C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0.5。mA=mB=m,mC=2m。最后A、B两物体恰好相遇而未碰撞,且A、B两物体和小车以共同的速度运动。求:(g取10m/s2

⑴A、B两物体和小车的共同速度v;                 vA                   vB

⑵B物体相对于地向左运动的最大位移s;      A           B                  

⑶小车的长度L。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