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

2014-5-11 0:28:22 下载本试卷

高中物理同步导学学案

12 摩擦力

一、重点难点

 重点:滑动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判断,动摩擦因数的概念,静摩擦力的概念。

 难点: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判断。

二、例题分析

                  第一阶段

例1、如图1-2-4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F作用在A上,使两者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由于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B间无摩擦力

  B、A对B间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向右

  C、B对地面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方向向右

  D、B物体受到向右的静摩擦力和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解析:

  由二力平衡条件,由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定义判断。

 答案:

以A为研究对象,它和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就是说它们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它受到了一个向右的水平拉力,它一定还要受到向左的水平力与拉力F平衡,而A只与B有接触,故B给A一个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f,与F平衡。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受到B对它向左的静摩擦力,A一定要对B施加一个向右的静摩擦力,B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水平方向上一定要受到一个向左的力来与A对B的静摩擦力平衡,B是在水平面上运动,显然,地面对B有一个向左的滑动摩擦力,那么,B对地面施加一个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综上所述,B、C、D三选项均正确。 

例2、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其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C、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D、作用在运动物体上的摩擦力一定是滑动摩擦力

思路分析:

受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可以静止,也可以运动,两种摩擦力的方向可以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也可以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答案:B

 第二阶段

例3、如图1-10所示,木块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重力0.1倍,木块的质量为2kg,在木块向右运动的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为10N的拉力的作用,则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方向_________,地面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__________________(g取10m/s2) 

思路分析:

滑动摩擦力,由竖直方向二力平衡得N=20N,f=2N,木块相对水平面向右运动,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左,地面相对木块向左运动,地面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右。

答案:2N   向左      向右

例4、用劲度系数k=490N/m的弹簧沿水平方向拉一木板,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的长度为12cm。若在木板上放一质量为5kg的物体,仍用原弹簧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板,弹簧的长度变为14cm,试求木板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解析:应用滑动摩擦定律和胡克定律进行计算。

  

 F1=m木g,   ①

当木板上放一质量为Δm=5kg的物体时,木板与桌面间的弹力N2=(m木+Δm)g,弹簧的拉力  ②

 由②-①得:=490×(14-12)×10-2/(5×9.8)=0.2.

 

第三阶段

例5、如图1-2-6所示是皮带传动示意图,O1是主动轮,O2是从动轮,两轮水平放置,当主动轮顺时针匀速转动时,重10N的物体同皮带一起运动,若物体与皮带间最大静摩擦力为5N,则物体所受皮带的摩擦力的大小和图中皮带上P、Q两处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  )

  A、5N,向下、向下    B、0,向下、向上

  C、0,向上、向上     D、0,向下、向下

  解析:(1)首先明确皮带传动的装置中,先有主动轮的运动,后有从动轮的运动。

    (2)分析主动轮上与皮带接触P点所受静摩擦力方向,由牛顿第三定律确定皮带上P点所受静摩擦力方向。

    (3)分析皮带与从动轮上接触的Q点所受静摩擦力方向。

 答案:物体在皮带上做匀速运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摩擦力为0;主动轮在P点相对皮带有向下的运动趋势,皮带给予它的摩擦力方向是向上的,它对皮带则施加向下的摩擦力;皮带在Q点相对从动轮有向上的运动的趋势,从动轮则对皮带有向下的摩擦力。

 综上所述,D选项正确。

例6、重为4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120N,动摩擦因数是0.25,如果分别用70N和15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分别是多少牛?方向如何?

 思路分析:70N小于最大静摩擦力120N,木箱没有运动,由水平方向二力平衡知木箱所受静摩擦力大小为70N,方向与水平推力方向相反,当用150N的水平力推时,木箱相对地面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为: 由竖直方向二力平衡知N=400N,F=0.25×400=100N,方向与水平推力方向相反。

 答案:70N    100N 方向均与水平推力方向相反。

三、练习题

                 A

1.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正压力成正比

  B.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C.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D.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

2.下列关于摩擦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正压力大小成正比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性质有关,与接触面面积的大小无关

  C.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正压力大小成正比

  D.最大静摩擦力随物体间正压力增大而增大

3.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U1和B、C间的动摩擦因数U2有可能是( )

     A.U1=0,U2=0      B.U1=0,U2≠0

  C.U1≠0,U2=0      D.U1≠0,U2≠0

4.汽车发动机通过变速器和后轮相连,当汽车由静止开始向前开动时,关于前轮和后办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  )

  A.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向后

  B.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向前

  C.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

  D.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

5.一根质量为m、长为L的均匀长方体木料放在水平桌布,木料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现用水平力F推木料,当木料经过图所示的位置时,桌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

6.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木箱,在水平向右的恒力F1=100N和水平向左的恒力F2=20N作用下静止不动,这时木箱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方向________,大小为________。  若撤去F1,这时木箱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

7.如图所示,滑块A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木板B向右滑动。已知滑块A的质量为m1,木板的质量为m2,  m2>m1,A、B间的动摩擦因数和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u,则在A滑动过程中,A受到的摩擦力f1=________。木块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2=________。

8.如图所示,两块同的木板在水平压力作用下,夹持着重量均为G的完全相同的6块砖,保持静止不动的状态,这时3、4两块砖之间相互作用的摩擦力为________。  

 A组答案

 1.D    2.A、B、D    3.B、D       4.D    5.umg 6.水平向左,80N,0      7.um1g,um1g   8.0

              B

1以下实际问题中,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举重运动员比赛前双手都要抓些粉末,目的是增加手和杠铃间的摩擦力

  B、所有车辆都用轮子行驶,因为滚动摩擦力远小于滑动摩擦力

  C、磁悬浮列车在行驶时脱离轨道悬空,不受铁轨摩擦力的作用,所以可以高速运行

  D、棉纱可以织成布,是因为棉纱之间存在摩擦力

2、如果地面没有摩擦( )

  A、人们行走将十分困难,抬腿就可能跌倒

  B、人们将行走如飞

  C、所有车辆将无法靠车轮启动和刹车

  D、人们将无法握住任何东西

3、置于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向前运动,当拉力增大时,物体的运动速度也随之变大,则该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将(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无法确定

4、甲工厂里用水平放置的传送带运送工件,工件随传送带一起做匀速运动(不计空气等阻力作用),乙工厂里用倾斜放置的传送带向上运送工件,工件随传送带一起做匀速运动,则( )

  A、因为工件在运动,所以甲、乙两种情况工件都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

  B、因为工件在运动,所以甲、乙两种情况工件都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

  C、因为甲情况工件与传送带之间不存在相对运动趋势,所以工件不受摩擦力作用

  D、因为乙情况工件有沿传送带下滑的相对运动趋势,所以工件受沿倾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

5、水平地面上放一个重为200N的铁块,铁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85N,铁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0.4,一个人用沿着水平方向的力推原静止的铁块,试求下列各种情况下铁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1)推力为50N时;

 (2)推力为83N时;

 (3)推力为100N时。

6、某人推着自行车前时,地面对前轮的摩擦力为F1,对后轮的摩擦力为F2;该人骑着自行车前进时,地面对前轮的摩擦力为F3,对后轮的摩擦力为F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1与车前进方向相同       B、F2与车前进方向相同

  C、F3与车前进方向相同       D、F4与车前进方向相同

B组答案

1、ABCD   2、ACD  3、B   4、CD   5、50N  83N   80N    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