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直线运动提高题

2014-5-11 0:28:27 下载本试卷

高中物理必修1  直线运动提高题

1、一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一段距离后,落入淤泥,落到淤泥底时速度恰好为零,设小球在淤泥中加速度恒定,则下列v—t图中哪个正确反映了小球的运动.(以向下方向为正方向) ( )

   

2(2006广东物理)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

B.20秒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C.60秒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

D.40秒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m

3.(2005广东)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他每隔0.40s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抛出,已知除抛、接球的时刻外,空中总有四个球,将球的运动看作是竖直方向的运动,球到达的最大高度是(高度从抛球点算起,取)                                  

   A. 1.6m       B. 2.4m      C.3.2m    D.4.0m

4.(2000上海)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A.在时刻以及时刻两木块速度相同。

B.在时刻两木块速度相同。

C.在时刻和时刻之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

D.在时刻和时刻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5.(2006上海物理)伽利略通过研究自由落体和物块沿光滑斜面的运动,首次发现了匀加速运动规律.伽利略假设物块沿斜面运动与物块自由下落遵从同样的法则,他在斜面上用刻度表示物块滑下的路程,并测出物块通过相应路程的时间,然后用图线表示整个运动过程,如图所示.图中OA表示测得的时 间,矩形OAED的面积表示该时间内物块经过的路程,则图中OD的长度表示       .P为DE的中点,连接OP且延长交AE的延长线于B,则AB的长度表示      

6.(2005上海)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评估交流等.一组同学研究“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关系”的探究过程如下:

A.有同学认为: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其运动速度有关.

B.他们计划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测距仪等仪器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验证假设.

C.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同学们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下表中,图(a)是对应的位移一时间图线.然后将不同数量的“小纸杯”叠放在一起从空中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b)中图线l、2、3、4、5所示.

D.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后,证实了他们的假设.回答下列提问:

(1)与上述过程中A、C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环节分别是_____.

(2)图(a)中的AB段反映了运动物体在做_____运动,表中X处的值为.      

(3)图(b)中各条图线具有共同特点,“小纸杯”在下落的开始阶段做_____运动,最后“小纸杯”做             运动.

(4)比较图(b)中的图线l和5,指出在1.0~1.5s时间段内,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s)

下落距离(m)

0.0

0.000

0.4

0.036

0.8

0.469

1.2

0.957

1.6

1.447

2.O

X


7.(2005上海)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得到如图一段纸带,测得AB=7.65cm,

  BC=9.17cm. 已知交流电频率是50Hz,则打B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      m/s.

 
    如果实验测出的重力加速度值比公认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8.(2005广东物理)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9.(2003广东)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左侧拴有一细软线,跨过固定在木板边缘的滑轮与一重物相连,木块右侧与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在重物牵引下,木块在木板上向左运动,重物落地后,木块继续向左做匀减速运动,图2给出了重物落地后,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一些点,试根据给出的数据,求木块的加速度a。要求写出主要的运算过程,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不计纸带与木块间的拉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0.(2005江苏物理)A小球从距地面高为h=15m处的同一点抛出,初速度大小为v0=10.A球竖直向下抛出,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取g=l0.求: A球经多长时间落地?

11.(2000全国)一辆实验小车可沿水平地面(图中纸面)上的长直轨道匀速向右运动。有一台发出细光束的激光器在小转台M上,到轨道的距离MN为d=10m,如图所示。转台匀速转动,使激光束在水平面内扫描,扫描一周的时间为T=60s。光束转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当光束与MN的夹角为45°时,光束正好射到小车上。如果再经过△t=2.5s光束又射到小车上,则小车的速度是多少?(结果保留二位数字)

12、高速公路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方便,但是因为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速度大,雾天往往出现十几辆车追尾连续相撞的车祸.汽车在沪宁高速公路正常行驶速率为120km / h,汽车刹车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8m/s2,大雾天关闭高速公路.如果某天有薄雾,能见度约为37m,为安全行驶,避免追尾连续相撞,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多少m/s(设司机反应时间为0.6s) .

13、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离地面224离开飞机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展伞后运动员以12.5的平均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求:

(1)运动员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

(2)运动员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

14、滑雪运动员依靠手中的撑杆用力往后推地,获得向前的加速度a = 5m/s2,力的持续作用时间是0.4s,两次用力之间间隔时间是0.2s,不计摩擦阻力.若运动员从静止开始做上述直线运动,求他在6s内的位移.

15.(2006上海物理)辨析题:要求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走完一段直道,然后驶入一段半圆形的弯道,但在弯道上行驶时车速不能太快,以免因离心作用而偏出车道.求摩托车在直道上行驶所用的最短时间.有关数据见表格.

某同学是这样解的:要使摩托车所用时间最短, 应先由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 V1=40 m/s,然后再减速到V2=20 m/s,

   

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解法是否合理?若合理,请完成计算;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并用你自己的方法算出正确结果.

16.(05全国Ⅰ)原地起跳时,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从开始蹬地到离地是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加速过程中重心上升的距离称为“加速距离”。离地后重心继续上升,在此过程中重心上升的最大距离称为“竖直高度”。现有下列数据:人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竖直高度”;跳蚤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竖直高度”。假想人具有与跳蚤相等的起跳加速度,而“加速距离”仍为0.50m,则人上跳的“竖直高度”是多少?

1、CD    2、D  3、D

 13、解:设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则应有:

即:  解得:

14、解:把6s分成10份,每个0.6s内,都是前0.4s (t1)做匀加速运动,后0.2s(t2)做匀速运动.s1 = at12/2+at1t2 s2 = at12 + at12/2 + 2at1t2 = 3at12/2 +2at1t2……sn = (2n-1)at12/2+nt1t2 (4分) ,这是一个等差数列.s1=0.8m s10=11.6m  公差d = 1.2m , 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得s = 62m

18、解:设自由落体的时间为,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为,则有:

=  自由落体的末速度为=,运动员落地速度为=

224—=   所以:5=   224—=

解方程得:=5s  =3.6s  ;   运动员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

224—=224—125=99m

相当于从高处自由落下.

运动员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5s+3.6s=8.6s .

解析: A球竖直向下抛出,做初速度不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运动学规律很容易求解下落时间.B球水平抛出,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依据A 球的下落时间,可以分别求出B球的水平和竖直位移.最后根据简单的几何关系可以求得A、B球位移大小.

答案:(1)A球做竖直下抛运动:

代入,可得:

  解析:v-t图中曲线为平行横轴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除此外的其它直线则为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为正数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为负数表示匀减速直线运动.另外曲线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如该面积位于时间轴下方则取负数.

  答案:比较两曲线加速阶段的斜率,直线b要陡一些,所以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小于物体b的加速度,答案A错.题目所给的时间区域,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即40秒时,答案B错.计算60秒时面积大小,a的大过b,所以答案C对.40秒时,计算面积差,

,答案D错.

  点评:本题要求考生熟练掌握v-t图的知识考察点,对考生的要求较高,如考生根据图像代入数值到运动规律中求解,既费时又易出错.本题考察了v-t图中曲线和匀速、匀变速的对应关系,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曲线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等.

解析:由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初速度为0时,位移(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为,对照题中所给图像,即可看出它其实就是v-t图像,从而可以得到答案.

答案:平均速度,物体滑到斜面底端的末速度.

点评:本题出的相当灵活,考生咋一看,会觉得无从着手.其实题目已经交代研究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不妨从已知公式逆向推理,对照所给图像,即可发现其为v-t图像,从而给出正确答案.

解析: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一段时间的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所以;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的增加量相等,即,由于此处给足了6段连续位移值,故应使用逐差法.

答案:0.86,,0.64

点评:本题考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实验原理,要求考生对此应有清晰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这两个实验原理在探究自由落体、探究动能定理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实验中也会用到.

解析:依题目中解法,

汽车前进位移为

,所以这位同学的解法不合理.

由以上分析,汽车的加速时最大速度是不可以达到V1=40 m/s的,设最大速度为v,则有,联立求解,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这位同学的解法不合理(原因见解析).

设汽车加速的最大速度为v,则有

联立求解,得 v=36 m/s,

所以

点评:这是一道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应用题,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要求考生能熟练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物理知识点的考察与生活实际、高新技术结合是今年来命题的热点,这种题目一般表达文字较多,学生似乎无从下手,但其实所用到的物理原理、规律却都是学生相当熟悉的,所以要求学生一定要静下心来,认真审题,建立物理模型,用已知的知识解决问题.

2. ( 16 分)

用a 表示跳蚤起跳的加速度,v表示离地时的速度,则对加速过程和离地后上升过程分别有

v2=2ad2  v2=2gh2

若假想人具有和跳蚤相同的加速度a ,令V表示在这种假想下人离地时的速度,H 表示与此相应的竖直高度,则对加速过程和离地后上升过程分别有

V2=2ad1  V2=2gH

由以上各式可得H=

代人数值,得 H=63m

18.(7分)

(1)作出假设、搜集证据

(2)匀速运动,1.937

(3)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匀速运动

(4)图线1反映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图线5反映速度随时间继续增大(或图线1反映纸杯做匀速运动,图线5反映纸杯依然在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14.2.10,下落过程中有存在阻力等

12.由给出的数据可知,重物落地后,木块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分别是:

 

a 表示加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

 

重物落地后木块只受摩擦力的作用,以表示木块的质量,根据牛顿定律,有

19.参考题答:

t17.bmp (59718 bytes)在△t内,光束转过角度

      ②

  由图可知    ③

  由②、③两式并代入数值,得

     ④

  (2)光束照到小车时,小车正在远离N点,△t内光束与MN的夹角从45°变为60°,小车走过,速度为

      ⑤

  由图可知   ⑥

  由⑤、⑥两式并代入数值,得

      ⑦

  评分标准:本题13分。

重点难点解析

1.物理概念是物理学习的基础,这一章要求学生确实理解几个重要概念,认清概念背后的物理意义.

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它的运算并不是简单的代数加减,而是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只有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才能简化为代数加减关系.

加速度,a不同于速度,它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而不是描述速度变化的大小,或者说,加速度是描述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大小的物理量.

2.用图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时,观察图像的坐标特别是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分清v-t图和x-t图.要理解静止、匀速、匀加速、匀减速在v-t图中如何表达:如图像为与横轴重叠的线段表示物体静止,为平行横轴的线段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与横轴平行的其它线段为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为正意味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为负意味匀减速直线运动.曲线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如该面积位于时间轴下方则取负数.理解静止、正方向匀速、负方向匀速在x-t图中如何表达:平行横轴的线段为静止状态,其它线段表示匀速直线运动.x-t图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

3.在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问题时,有些同学觉得公式太多无从选择.其实几乎所有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包括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下抛,都可以从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出发来解决问题,即,这两个公式是其它推导公式和一些比值关系的基础.汽车刹车问题中所给时间不要随便代入公式,有可能汽车之前已经停下,应先计算汽车停下所需时间,判断到底用哪个时间.汽车追及问题中关键要会判断临界条件,如位移相等情况下的速度关系或速度相等情况下的位移关系等.

4.竖直上抛经常被考察.竖直上抛要注意上升和下降的对称性,会推导上升、下落时间及最大高度:.位移和速度什么时候取负值学生容易搞错:一般取初速度方向为正,运动方向向上速度取正数,运动方向向下速度取负数;物体位于抛出点上方位移为正数,位于抛出点下方位移为负数.

5.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高考试题中经过变化后多次出现,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灵活迁移能力,特别要理解两个实验原理: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的增加量相等,即;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一段时间的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即.另外注意的是题目中的计数点不一定是每5个实际点,位移的测量不一定是相邻计数点间距离,也不一定要使用打点计时器,比如使用频闪光源或同一底片多次曝光等.

高中物理必修1  直线运动提高题答案

1、D   

2.答案:C

解析:v-t图中曲线为平行横轴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除此外的其它直线则为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为正数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为负数表示匀减速直线运动.另外曲线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如该面积位于时间轴下方则取负数.

比较两曲线加速阶段的斜率,直线b要陡一些,所以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小于物体b的加速度,答案A错.题目所给的时间区域,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即40秒时,答案B错.计算60秒时面积大小,a的大过b,所以答案C对.

40秒时,计算面积差, ,答案D错.

点评:本题要求考生熟练掌握v-t图的知识考察点,对考生的要求较高,如考生根据图像代入数值到运动规律中求解,既费时又易出错.本题考察了v-t图中曲线和匀速、匀变速的对应关系,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曲线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等.

3.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得出至少有如图所示一状态,则有

所以C正确。

4.答案:C

5.答案:平均速度,物体滑到斜面底端的末速度.

解析:由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初速度为0时,位移(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为,对照题中所给图像,即可看出它其实就是v-t图像,从而可以得到答案.

点评:本题出的相当灵活,考生咋一看,会觉得无从着手.其实题目已经交代研究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不妨从已知公式逆向推理,对照所给图像,即可发现其为v-t图像,从而给出正确答案.

6 (1)作出假设、搜集证据  (2)匀速运动,1.937  (3)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匀速运动

(4)图线1反映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图线5反映速度随时间继续增大(或图线1反映纸杯做匀速运动,图线5反映纸杯依然在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7..2.10,下落过程中有存在阻力等

8.答案:0.86,0.64

解析: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一段时间的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所以;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的增加量相等,即,由于此处给足了6段连续位移值,故应使用逐差法.

点评:本题考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实验原理,要求考生对此应有清晰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这两个实验原理在探究自由落体、探究动能定理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实验中也会用到.

9.答案:a=3.0m/s2

由给出的数据可知,重物落地后,木块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分别是:

 

a 表示加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

 

10A球竖直向下抛出,做初速度不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运动学规律很容易求解下落时间.

答案:(1)A球做竖直下抛运动:  代入,可得:

11t17.bmp (59718 bytes)在△t内,光束转过角度

      ②

  由图可知    ③

  由②、③两式并代入数值,得

     ④

  (2)光束照到小车时,小车正在远离N点,△t内光束与MN的夹角从45°变为60°,小车走过,速度为

      ⑤

  由图可知   ⑥

  由⑤、⑥两式并代入数值,得

      ⑦

12解:设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则应有:

即:  解得:

13、解:设自由落体的时间为,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为,则有:

= 

自由落体的末速度为=

运动员落地速度为=

224=   所以:5=   224=

解方程得:=5s  =3.6s  ;   

运动员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

224=224—125=99m

相当于从高处自由落下.

运动员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5s+3.6s=8.6s 

14解:把6s分成10份,每个06s内,都是前04s (t1)做匀加速运动,后02s(t2)做匀速运动.

s1 = at12/2+at1t2

s2 = at12 + at12/2 + 2at1t2 = 3at12/2 +2at1t2……

sn = (2n1)at12/2+nt1t2 (4) ,这是一个等差数列.

s1=08m s10=116m 公差d = 12m

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得s = 62m

15.答案:依题目中解法,

汽车前进位移为

,所以这位同学的解法不合理.

设汽车加速的最大速度为v,则有

联立求解,得 v=36 m/s

所以

点评:这是一道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应用题,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要求考生能熟练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物理知识点的考察与生活实际、高新技术结合是今年来命题的热点,这种题目一般表达文字较多,学生似乎无从下手,但其实所用到的物理原理、规律却都是学生相当熟悉的,所以要求学生一定要静下心来,认真审题,建立物理模型,用已知的知识解决问题.

16用a 表示跳蚤起跳的加速度,v表示离地时的速度,则对加速过程和离地后上升过程分别有

v2=2ad2  v2=2gh2

若假想人具有和跳蚤相同的加速度a ,令V表示在这种假想下人离地时的速度,H 表示与此相应的竖直高度,则对加速过程和离地后上升过程分别有

V2=2ad1  V2=2gH

由以上各式可得H=

代人数值,得 H=6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