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级物理第一学期末教学质量测试
物 理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组成,共6页;答题卷共2页.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
1. 质量为m的长方体木块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是
A. 沿斜面向下 B. 垂直于斜面向上
C. 竖直向下 D. 竖直向上
2. 一物体受绳的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加速运动时,绳拉物体的力大于物体拉绳的力
B. 减速运动时,绳拉物体的力小于物体拉绳的力
C. 只有匀速运动时,绳拉物体的力才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相等
D. 不管物体如何运动,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总相等
3. 关于速度、加速度、物体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B. 物体受力不变时,其运动状态不变
C.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变化量恒定的运动
D. 当物体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4. 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可以明显地看出滑动的痕迹,即常说的刹车线,由刹车线长短可以得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大小,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若汽车轮胎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7,刹车线长14 m,则可知汽车刹车前速度大约是
A. 7 m / s B. 14 m / s C. 10 m / s D. 20 m / s
5. 如图所示,物体M静止于倾斜放置的木板上,当倾斜角θ缓慢增大至M开始滑动之前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对木板的压力逐渐减小
B. 物体所受支持力和摩擦力都减小
C. 物体所受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变小
D. 物体所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逐渐增大
6. 如图所示,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0N,在向右运动的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方向向左的大小为15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A. 5 N,向右 B. 5N,向左 C. 35 N,向右 D. 35 N,向左
7. 下列四个图象分别描写甲、乙、丙、丁四个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所受的合外力与时间的关系.关于四个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 丙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 丁物体做加速度不断增大的加速直线运动
8. 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设直尺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直尺被受测者抓住,直尺下落的距离h,受测者的反应时间为t,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
C. D.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物体,受到相同的水平推力,加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B. 两辆相同的车,速度大的后停下来,说明速度大的车惯性大
C. 歼击机在空战时丢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
D. 一个物体从地球上移至月球上重力变小了,是因为惯性变小的缘故
10. 设洒水车的牵引力不变,受到的阻力跟车的重力成正比,最初,汽车匀速行驶,开始洒水后随着水量的不断减少,汽车
A. 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C.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二、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选项符合要求,全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错或不选得0分.
11. 物体在力F作用下运动,F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一致,其F-t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
A. 在t1时刻加速度最大
B. 在t2时刻加速度最大
C. 从t1时刻后便开始返回运动
D. 在t2时刻之前,速度一直在增大
12.关于误差和有效数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测出一个物体长为123.6 cm,采用的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是厘米
B. 0.92与0.920含义是不一样的
C. 多测几次求平均值可减小系统误差
D. 0.082是三位有效数字
13. 一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当加一水平力F1=10 N时,产生5 m / s2的加速度,当再加另一个水平力F2= 4 N时,其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A. 2 m /s2 B.2.5 m /s2 C. 5 m /s2 D. 7 m /s2
14.把一个质量为0.5 kg的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在电梯中看到弹簧秤的示数是7 N(g取10 m/s2),则电梯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 以4 m /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B. 以4 m /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C. 以4 m /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D. 以4 m /s2的加速度减速下降
15.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中,用两只弹簧秤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伸长到某一位置O,除了记录两只弹簧秤的读数外,还必须记录的是
A. O点位置 B. 两只细绳套之间的夹角
C. 两条细绳的方向 D. 橡皮条伸长的长度
16.如图所示,一个成120°角的支架ABC,AB水平,质量为m的光滑球放在支架上静止不动,当支架以加速度a竖直向下加速运动时,关于球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 球可能受到3个力作用
B. 球一定受到3个力作用
C. 球可能受到2个力作用
D. 球可能受到1个力作用
17.如图是某质点沿一条直线运动的图象,横坐标是时间t,纵坐标尚未标明是什么物理量,图象是一条直线,与t轴的交点是t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纵坐标为位移s,则质点在0到t1时间内向正方向运动,在t1到t2时间内向负方向运动
B. 若纵坐标为速度v,则质点在0到t1时间内向正方向运动,在t1到t2时间内向负方向运动
C. 若纵坐标为加速度a,则质点在t1时刻速度最小,在t2时刻速度最大
D. 若纵坐标为质点所受的合外力F,则质点在0到t1时间内加速度的大小越来越小,在t1和t2时间内加速度的大小越来越大
18.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B、C用细绳相连,A放在B上,B放在水平桌面上,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A、B、C的质量分别是mA、mB、mC,A随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 物体B与桌面间没有摩擦力
B. 物体B与桌面间有摩擦力,大小为μmBg
C. 物体B与物体A之间没有摩擦力
D. 物体B与物体A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μmAg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
注意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上.
2.答卷前将答题卷的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三、本大题5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19. 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在20 s内,甲、乙两个物体通过的距离l甲和l乙的大小关系是l甲 _______l乙,平均速度v甲和v乙的大小关系为v甲 v乙.(填“>”、“=”或“<”)
20. 一个物体,置于水平面上,在0~4 s内受水平力F和摩擦力作用,在4~10 s内仅受摩擦力作用,其v一t图线如图所示,则在0~4 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m / s2,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21. 游标卡尺的主尺最小刻度为1 mm,游标尺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工件内径,如图所示,该工件的内径为 mm.
22. 如图所示的部分纸带记录了“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实验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情况,A与B、B与C、C与D之间的时间间隔相同,已测得AB = 10.0 cm, AC = 22.0 cm, AD = 36.0 cm, 若已求得当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的小车的速度vB =1.1 m / s, 则A、B间的时间间隔ΔT = s, 小车的加速度a = m / s2.
23. 为研究钢球在液体中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让钢球从某一高度竖直落下进入液体中运动,用闪光照相方法拍摄钢球在液体中不同时刻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钢球在液体中运动时所受阻力F=kv2,闪光照相机的闪光间隔时间为T,图中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s,钢球的质量为m,则阻力常数k的表达式为k = .(钢球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包含在阻力中)
四、本大题3小题,共30分.要求在答卷上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的计算步骤和明确的答案.
24. (8分)如图所示,已知物体A重60 N,A、B均处于静止状态,绳AC水平,绳CD与水平方向成37°角, CD绳上的拉力为15 N.sin37°=0.6,cos37°=0.8.求:
(1)求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
(2)物体B重力为多大?
25. (12分)如图所示,斜面和水平面的材料相同,斜面倾角为30°,一质量为4 kg的物体在斜面上恰能匀速下滑.现将该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的A处,在水平拉力F = 76 N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左运动,到达B点时,撤去拉力F,物体还能运动9 m到达C点.求:
(1)物体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A、B之间的距离sAB=?
26. (10分)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该装置是在矩形箱子的前后壁上各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用两根相同的轻弹簧夹着一个质量为2.0 kg的滑块,滑块可在箱底无摩擦滑动,两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压在传感器A、B上,其压力大小可直接从传感器的液晶显示屏上读出,现将装置沿运动方向固定在汽车上,传感器B在前,传感器A在后,汽车静止时,传感器A、B的示数均为10.0 N.求:
(1)若传感器A的示数为14.0 N,B的示数为6.0 N,汽车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当汽车以怎样的加速度运动时,传感器A的示数为零?
高一级物理第一学期末教学质量测试
物理(第Ⅱ卷)答题卷
题号 | 三 | 四 | 第Ⅱ卷 总 分 | 总分人 | 总 分 复查人 | ||
24 | 25 | 26 | |||||
得分 |
得分 | 评卷人 |
三、(本大题4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19、 , . 20、 ; .
21、 . 22、 , . 23. .
四、本大题3小题,共30分.要求在答卷上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的计算步骤和明确的答案.
得分 | 评卷人 |
24、(本题满分8分)
得分 | 评卷人 |
25、(本题满分12分)
得分 | 评卷人 |
26、(本题满分10分)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C 2. D 3.A 4.B 5.A 6.D 7.B 8.C 9.C 10.B
二、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全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错或不选得0分.
11. AD 12. AB 13. CD 14. AD 15. AC 16. CD 17. BD 18. 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5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19. >,= 20. 3,0.2 21. 23.50
22. 0.1,2 23.
四、计算题.本大题3小题,共30分.
24. 解:以结点C为研究对象,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因为处于静止状态,则
F1=15 N
在x轴上,F2=F1cos37°=12 N··································· ①
在y轴上,F3=F1sin37°=9 N······································ ②
B物体处于静止,∴GB=F3=9 N·································· ③
A物体处于静止,受摩擦力f=F2=12 N······················ ④
评分标准:本题共8分。其中①②③④式各2分。
25. 解:(1) 物体在斜面上恰能匀速下滑,平行于斜面方向上的合力为零,则
mgsin30°=μmgcos30° ①
μ==0.58······································································ ②
(2) 设物体从A→B的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a1,B→C的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a2,则
F-μmg=ma1····················································· ③
μmg=ma2···························································· ④
解得a1= m / s2············································ ⑤
a2=10 m / s2··················································· ⑥
根据题意有,· ⑦
所以················································· ⑧
sAB=10 m······························································· ⑨
评分标准:本题共12分,其中①③④式各2分,②⑤⑥⑦⑧⑨式各1分。
26. 解:(1)设汽车的加速度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
FA – FB=ma1··························································· ①
a1=4 m/s2································································ ②
方向向右.······························································ ③
(2)由于两根轻弹簧是相同的,当传感在A的示数为零时,则
N······························································ ④
设汽车的加速度为a2,则
······························································· ⑤
汽车加速度m/s2········································ ⑥
方向向左。··························································· ⑦
即汽车加速度向左、大小为10 m /s 2时传感器A的示数为零。
评分标准:本题共10分,其中①④⑤式各2分,②③⑥⑦式各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