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上册期末迎考复习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
1.几十亿年来,月球总是以同一面对着地球,人们只能看到月貌的59%,由于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的背面,所以月球的背面蒙上了一层十分神秘的色彩。试通过对月球运动的分析,说明人们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背面的原因是( )
A.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 B.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的公转周期相同
C.月球的公转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 D.月球的公转周期与月球的自转周期相同
2.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有一个正点电荷和一个负点电荷,分别置于P、Q两点,正点电荷的电荷量大于负点电荷的电荷量,A、B为P、Q连线的中垂线上的两点,现将一正电荷q由A点沿中垂线移动到B点,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q的电势能逐渐减小 B.q的电势能逐渐增大
C.q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以上均不正确
3.如图甲所示,在变压器的输入端串接上一只整流二极管D,在变压器输入端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u1=Um1sinωt,设t=0时刻为a“+”、b“-”,则副线圈输出的电压的波形(设c端电势高于d端电势时的电压为正)是下图中的( )
4、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点击实验菜单中“力的相互作用”。把两个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如图。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以得到以下实验结论:( )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时刻相等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
5、如图所示电路中,如果交流电的电压不变而频率降低,则三盏电灯的亮度变化情况是( )
A、三盏电灯的亮度都不变;
B、L1的亮度变亮,L2的亮度变暗,L3的亮度不变;
C、L2的亮度变亮,L1的亮度变暗,L3的亮度不变;
D、L1的亮度变亮,L3的亮度变暗,L2的亮度不变。
二、多项选择题:
6.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小木块的运动状态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
实验次数 | 小木块的运动状态 | 弹簧测力计读数(N) |
1 | 静止 | 0.4 |
2 | 静止 | 0.6 |
3 | 加速 | 0.7 |
4 | 匀速 | 0.5 |
5 | 减速 | 0.3 |
则上表分析可知( )
|
B.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能为0.6N
C.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
D.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两次是相同的
|
A.MN中电流先减小后增大
B.MN两端电压先增大后减小
C.作用在MN上拉力的功率先减小后增大
D.矩形线框中消耗的电功率先减小后增大
8、如图,绝缘杆长L,两端分别带有等量异号电荷,电量值为Q,处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杆与电场线夹角α=60°,若使杆沿顺时针转过60°(以杆上某一点为圆心转动),则下述正确的是 ( )
A、电场力不作功,两电荷电势能不变
B、电场力作的总功为-QEL/2,两电荷的电势能增加
C、电场力作的总功为QEL/2,两电荷的电势能减小
D、电场力做的总功大小跟转轴位置无关
9.如图所示,AB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在O点放一静止自由的负
电荷,它将沿直线由A点向B点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
B.此负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低于B点电势能
C.电场线由B指向A,该电荷作加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小
D. 电场线由B指向A,该电荷作加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的变化由题设条件不能确定
10.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u=220sin100πt (V)的 正弦交流电源,图中电流表内阻不计。副线圈接入“110 V,60 W”灯泡一只,且灯光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示数为 B.通过灯泡的电流的频率为50Hz
C.电流表的示数为 D.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
三、实验题:
11.虚线方框内是由电阻、电源组成的线性网络电路,为了研究它的输出特性,将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按图示的方式连接在它的输出端A、B之间。电键S闭合后,实验中记录的6组电流表示数I、电压表示数U如下表所示。
(1)试根据这些数据在下面的坐标纸上画出U—I图线。
(2)若将方框内的电路等效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的电源,从图线上求出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V,内电阻r=______Ω。
(3)若电流表内阻为0,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上端时,电流表示数是_______A。
(4)变阻器滑片移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是_________W。
12.(1)要用伏安法测量Rx的电阻,已知电压表内阻约几kΩ,电流表内阻约1Ω ,若用图甲电路,Rx的测量值比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若Rx的阻值约为10Ω,应采用 (选“甲图”或“乙图”)的电路,误差会比较小.
(2)无论是用甲图或乙图测量,都不可避免产生由电表内阻引起的测量误差,有两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设计了以下的实脸方案:
Ⅰ.第一组利用如图丙的电路进行测量,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电键S2接2 ,闭合电键S1 ,调节滑动变阻器RP和RW ,使电表读数接近满量程,但不超过量程,记录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1、I1 。
① 请你写出接着的第二步,并说明需要记录的数据:
② 由以上记录的数据计算出被测电阻Rx的表达式为Rx= .
③ 简要分析此实验方案为何能避免电表内阻引起的实验误差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
Ⅱ.第二组同学利用和图丁的电路测量,其中R1是电阻箱,R2 = 72Ω 、R3 =100Ω.合上S ,当R1未调至图中所示阻值时,灵敏电流计G 的指针会偏转,将R1调至如图中所示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回到零位
① 在方框内画出与图丁对应的电路图.
② 读出图中电阻箱的阻值为R1= Ω,算出待测电阻的值Rx= Ω。
三、计算题
13.一颗人造地球通讯卫星(同步卫星)定位在东经100.0°的上空,则该卫星能覆盖地球表面多大的范围(经度范围、纬度范围)?(地球半径R0=6.4×106m,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9.8m/s2,地球的自转周期T= 8.64 × 104s , sin73°= 0.956,cos81.4°= 0.15,cos80.8°= 0.16 ,)
14.图示的电路中,电容C1=4.7×10—3F,C2=9.4×10—3F,电阻R1=5kΩ,R2=1 kΩ,电源电动势E=6V,内阻不计,最初电键S1、S2断开,电容器不带电。求:
(1)先闭合电键S1,稳定后电容器C1右板带什么电,C2左板带什么电,两电荷量的大小关系?
(2)再闭合电键S2,通过电流表等效电流的方向和在此过程中通过电流表的电量?
15.如图所示,B是质量为2m、半径为R的光滑半球形碗,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A是质量为m的细长直杆,光滑套管D被固定在竖直方向,A可以自由上下运动,物块C的质量为m,紧靠半球形碗放置。初始时,A杆被握住,使其下端正好与碗的半球面的上边缘接触(如图)。然后从静止开始释放A,A、B、C便开始运动。求:
(1)长直杆的下端运动到碗的最低点时,长直杆竖直方向的速度和B、C水平方向的速度;
(2)运动的过程中,长直杆的下端能上升到的最高点距离半球形碗底部的高度。
16.如图所示的区域中,左边为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右边是一个电场强度大小未知的匀强电场,其方向平行于OC且垂直于磁场方向。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从P孔以初速度v0沿垂直于磁场方向进入匀强磁场中,初速度方向与边界线的夹角θ=60°,粒子恰好从C孔垂直于OC射入匀强电场,最后打在Q点,已知OQ=2OC,不计粒子的重力,求:
(1)粒子从P运动到Q所用的时间t;
(2)电场强度E的大小;
(3)粒子到达Q点的动能EkQ。
17.如图(甲)所示,一对平行光滑轨道放置在水平面上,两轨道相距l=1m,两轨道之间用R=2Ω的电阻连接,一质量m=0.5kg的导体杆与两轨道垂直,静止放在轨道上,杆及轨道的电阻均可忽略不计,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B=2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轨道平面向上,现用水平拉力沿轨道方向拉导体杆,拉力F与导体杆运动的位移s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拉力达到最大时,导体杆开始做匀速运动,当位移s=2.5m时导体杆达到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8m/s撤去拉力,导体杆又滑行了s′=2m停下,求:拉力F作用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
18.在图(l)中 A和B是真空中的两块面积很大的平行金属板,A、B间的电压 UAB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2)所示,在图(1)中O点到A和B的距离皆为l,在O处不断地产生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负电的微粒,在交变电压变化的每个周期T内,均匀产生300个上述微粒,不计重力,不考虑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微粒产生后,从静止出发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设微粒一旦碰到金属板,它就附在板上不再运动.且其电量同时消失,不影响A、B板的电势。已知上述的T=1.2×10-2s.U0=1.2×103 V,微粒电荷量q=10-7C,质量m=5 ×10-10kg,l=0.6m。
试求:
(l)在t=0时刻出发的微粒,会在什么时刻到达哪个极板?
(2)在t=0到t=T/ 2这段时间内哪个时刻产生的微粒刚好不能到达A板?
(3)在t=0到t=T/ 2这段时间内产生的微粒中有多少个微粒可到达A板?
模拟(二)参考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D | A | B | C | B | BC | ABC | CD | AD | AB |
11.(1)如图所示
(2)2.5~2.7V之间均给分 0.9~1.1Ω之间均给分
(3)2.5~2.8A之间均给分
(4)1.55~1.75W之间均给分
【解析】粗差点2.38要去掉,连接成直线,单位合理,图形布满坐标纸。由路端电压的表达式U=E-Ir,并结合表中数据列方程组求解可得:电源电动势E在2.5~2.7V之间,内电阻r在0.9~1.1Ω之间。
【评注】本题实际考查的是课本上测定电源电动势、内电阻的实验,由于变换了物理情景,要求同学们有一定的迁移能力。在实验复习中,要加强对实验原理、实验思想和方法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变形题,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努力提高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本题把串、并联电路知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机结合起来,有一定的综合性。本题容易出现的问题:不能合理选取坐标单位,使图形布满坐标纸;不理解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上端时,电流表示数相当于短路电流。
12. (1)偏小 甲图
(2)Ⅰ.① 将电键S1接1,记录这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2、I2
② =(RA+RP)+Rx , =(RA+RP) ,两式相减,消去(RA+RP),得出Rx=-
③避免了电流表引起的测量误差
Ⅱ.① 电路图如图
②36 , 200
13.设地球质量为M,卫星质量为m,卫星轨道半径为R
GM=R20g(2分)
由图可知Rcosθ=R0
解得θ=arccos
θ=81.4°
卫星覆盖地球表面的范围:
东经100.0°—81.4°=18.6°到西经178.6°,
南纬81.4°到北纬81.4°。
【评注】卫星问题是高考的热点,每年都有体现。分析卫星问题的关键:一是画好截面图(赤道平面截面图或某一经线平面截面图),二是抓住两个关系式(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和黄金代换公式)。要能灵活应用地理知识分析卫星问题。
14.(1)先闭合电键S1,电容器C1右板带正电,C2左板带负电,两电荷量的大小相等
(2)再闭合电键S2
C1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C1右板带正电Q1=C1UC1=2.35×10-2C
C2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C2左板带负电Q2=C2UC2=9.4×10-3 C
通过电流表等效电流的方向上
此过程中通过电流表的电量q=Q1-Q2=1.41×10-2C.
【评注】稳恒电流是高考的热点,一般是一道实验题和一道计算题,计算题重点考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含容电路和分析等,本题作为送分题,要求同学们能熟练掌握。S2闭合前,电容器C1右板带正电,C2左板带负电,两电荷量的大小相等,代数和为0。S2闭合后,电容器C1右板带正电,C2左板带负电,但两电荷量的大小不等,代数和为q=Q1-Q2=1.41×10-2C,这对学生的分析能有一定要求。
15.(1)长直杆的下端运动到碗的最低点时,长直杆在竖直方向的速度为0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mgR=
(2)长直杆的下端上升到所能达到的最高点时,长直杆在竖直方向的速度为0
【评注】本题的切入点较高,是一道区分度较高的题,分析时要注意:长直杆在竖直方向向下运动时,先加速后减速,下端运动到碗的最低点时,长直杆竖直方向的速度为0;再往后,B、C两物体分离,长直杆在竖直方向向上运动,先后加速后减速,下端运动到最高点时,长直杆竖直方向的速度为0。准确分析长直杆在竖直方向的运动状态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6.(1)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轨迹为三分之一圆弧
由
又T=得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OQ=2OC=2L=v0tE,, tE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
粒子由P运动到Q的时间t=tB+tE=
(2)粒子在电场中沿电场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OC=L=
解得:E=
(3)根据动能定理,粒子到达Q点时的动能EKQ满足:
qEL=EKQ EKQ=
【评注】本题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和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考查学生正确分析运动过程、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多过程问题的能力。本题中带电粒子先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离开磁场进入电场后做类平抛运动,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问题,首先要确定其运动轨迹的圆心、半径和圆心角;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的问题,要将其分解为两个方向上的直线运动问题进行研究。
17、 分析匀速运动阶段,最大拉力Fm=BIml==16N
拉力F作用过程中,拉力做的功
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Q=WF-mvm2=30-16=14J
【评注】电磁感应中的“滑杆问题”是物理学科内部综合的问题,涉及到电磁感应、安培力、牛顿运动定律和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及能量守恒定律等。要求能综合运用上述知识,认识题目所给的物理情景,找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因此是较难的一类问题,也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分析本题,要从减速过程开始研究;要能灵活活应用:这两个公式分析解题。
18.(1)设在t=0时刻产生的微粒在t1时刻到达A板,且t1<T/2,在此过程中微粒加程度
①
由 ②
t1<T/2,所以假设成立,该微粒在t1=2.45×10-3s的时刻到达A板。
(2)设在t=0到t=T/2这段时间内的t2时刻产生的微粒刚好不能到达A板,若再设此微粒在T/2~T时间内的t3时刻到达A板时的速度刚好为零。T/2~t3时间内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③
微粒在T/2时刻的速度
④
微粒在t2~t3时间内的位移
⑤
由④⑤式得t2=4×10-3s ⑥
t3=7×103s<T,所以假设成立,t2=4×102s时刻产生的微粒刚好不能到达A极。(5分)
(3)t2时刻产生的微粒在t3时刻到达A板时速度为零,并立即返回,设t3~T时间内一直向B板运动,则其位移s1为:
⑦
即该微粒一定会被B板吸收,在t=0到t=T/2这段时间内的t2时刻及其以后产生的微粒都不能到达A板。所以在t=0到t=T/2这段时间内能到达A板微粒的个数为:
⑧(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