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班(物理部分)第一次诊断性检测题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32分)
本卷共22题,每题6分,共132分。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7. 如右图所示:地球由西向东转,虚线表示地球自转轴,上方为地理北极。如果设想地磁场是由地球内部的环形电流形成的,那么这一环形电流的方向应该是
A. 由东向西 B. 由西向东
C. 由南向北 D. 由北向南
18. 有一正点电荷只受电场力作用从静电场中的
点由静止释放,它沿直线运动到
点的过程中,动能
随位移
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右图所示,则该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应是下图中的
19. 一个电压表是由电流表
和电阻
串联而成,如右图所示,若使用过程中发现电压表的示数总比准确值稍小一些,采取下列哪种措施可以改进
A. 在上串联一个比
大得多的电阻
B. 在上串联一个比
小得多的电阻
C. 在上并联一个比
大得多的电阻
D. 在上并联一个比
小得多的电阻
20. 我国发射成功的神舟五号载人字宙飞船和人造地球同步通讯卫星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飞船的周期约为90 min,同步卫星的周期为24 h,由此可判定
A. 飞船的轨道半径大于卫星的轨道半径
B. 飞船的角速度小于卫星的角速度
C. 飞船的线速度小于卫星的线速度
D. 飞船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21. 右图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时刻的波形图,箭头方向表示波的传播方向,该列波的波速大小为
,波长
。
、
、
、
是介质中4个质量相等的振动质元。由此可知
A. 在时刻,4个质元中动能最小的为
B. 在时刻,4个质元中动能最大的为
C. 从时刻算起,质元
将比
先到达其平衡位置
D. 从时刻起到
时刻止,4个质元通过的路程都是
22. 传感器是一种采集信息的重要器件,如图所示为测定压力的电容式传感器,将电容器、零刻度在中间的灵敏电流计和电源串联成闭合回路.当压力
作用于可动膜片电极上时膜片产生形变,引起电容的变化,导致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从对膜片施加恒定的压力开始到膜片稳定之后,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为(已知电流从电流表正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右偏)
A. 向左偏到某一刻度后回到零刻度
B. 向右偏到某一刻度后回到零刻度
C. 向右偏到某一刻度后不动
D. 向左偏到某一刻度后不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8分)
23.(15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某几个操作步骤:
A. 按照图(甲)所示的装置安装器材;
B. 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端上;
C. 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然后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
D. 测量打出的纸带上某些点到第一个打出的点之间的距离;
E. 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其中,有两个步骤明显错误或不恰当,请将其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在下面的空行中,并写出相应的正确步骤。
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这个装置也可以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的数值。如图(乙)所示,根据打出的纸带,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五个点
、
、
、
、
,测出
点距起点
的距离为
,点
、
间的距离为
,点
、
间的距离为
,交流电的周期为
,则根据这些条件计算重锤下落的加速度
的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总是大于重锤增加的动能,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重锤下落过程中存在着阻力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该实验装置测定该阻力的大小。若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公认的较准确的值为,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名称和符号),试用这些物理量和(2)中已经测出的加速度
(可直接用
)表示出重锤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的大小
___________。
24.(15分)质量的列车,在恒定的额定功率下,沿平直的轨道由静止开始出发,在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
恒定。列车达到最大行驶速度
后,某时刻司机发现前方
处的轨道旁山体塌方,便立即紧急刹车,这时由于刹车所附加的制动
力恒为,结果列车正好到达轨道毁坏处停下。求:
(1)列车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
(2)列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所受的阻力的大小;
(3)列车的额定功率。
25.(18分)如图所示:在铅板
中心处有一个放射源
,它能向各个方向不断地射出速度大小相等的电子流,
为金属网,
为紧靠金属网外侧的荧光屏,电子打在荧光屏上会使其发出荧光,
和
连接在电路上,它们相互平行且正对面积足够大。已知电源电动势为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是电源内阻的4倍,
、
间距为
,电子质量为
,电量为
,不计电子运动所形成的电流对电路的影响。
(1)当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变阻器中点时,求闭合电键后,
、
间的场强大小;
(2)要使荧光屏上的亮斑面积减小,应让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哪端滑动?请指出亮斑的形状?
(3)若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荧光屏上形成的亮斑最小面积为,试求出电子刚离开放射源
时的速度大小。
34.(20分)如图示,粗糙斜面与光滑水平面通过半径可忽略的光滑小圆弧平滑连接,斜面倾角,
、
是两个质量均为
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
为左端附有胶泥的质量不计的薄板,
为两端分别连接
和
的轻质弹簧。当滑块
置于斜面上且受到大小
,方向垂直斜面向下的恒力作用时,恰能向下匀速运动。现撤去
,让滑块
从斜面上距斜面底端
处由静止下滑,若
取
,
,
。
(1)求滑块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
(2)滑块
与
接触后粘连在一起,求此后两滑块和弹簧构成的系统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
参考解答及评分标准
Ⅰ.(每小题6分)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A | A | C | D | B | B |
Ⅱ.
23.(15分)
(1)B,应该接到电源的交流输出端 (4分)
C,应该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4分)
(2)
(3分)
(3)重锤的质量 (2分),
或
(2分)
24.(15分)
(1)刹车后列车做匀减速运动直到停下
∵ (2分)
代入数据得:
(2分)
(2)刹车后列车水平方向受二力作用
∵ (3分)
∴ (3分)
(3)∵ 列车达到最大速度时,加速度为零
∴ (3分)
代入数据得:
(2分)
25.(18分)
(1)设内阻为,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
由分压关系有:
(2分)
∴ 、
间的场强大小为:
(2分)
(2)滑片应向右端滑动 (2分)
亮斑为圆形 (2分)
(3)当滑片处于最右端时,亮斑最小,此时初速(设为)沿平行于
板方向的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距离圆心最远,设形成的亮斑半径为
(2分)
∵ 上述电子在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
∴ (1分)
(2分)
又∵ (2分)
(1分)
联立各式解得:
(2分)
34.(20分)
(1)滑块匀速下滑时,共受四力作用,如图1所示。
由平衡条件: ① (1分)
② (1分)
有:
简化后得:
③ (2分)
代入数据得:
(2分)
撤去后,滑块
受三力作用匀加速下滑,受力图见图2。
由动能定理有:
④ (3分)
代入数据得:
(2分)
(2)两滑块和弹簧构成的系统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动量守恒,当它们速度相等时,弹簧具有最大弹性势能,设共同速度为 (1分)
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有:
⑤ (2分)
⑥ (3分)
由⑤式得:
(1分)
代入⑥式得: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