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I卷(选择题)
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其选出来。
1.某同学坐在火车甲上,以火车甲为参考系,看到乙、丙两列火车的运动方向相反。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关于三列火车的运动情况的下列说法中肯定错误的是( )
A.甲、乙火车同向行驶,丙火车反向行驶
B.甲、乙、丙火车都在同向行驶
C.甲、乙火车反向行驶,丙火车静止不动
D.甲、乙火车同向行驶,丙火车静止不动
2.一只小昆虫从仰放的半球面形小碗内的最低点沿碗壁向上缓缓爬行,在其滑落之前的爬行过程中的受力情况是( )
A.弹力逐渐增大
B.摩擦力逐渐增大
C.摩擦力逐渐减小
D.碗对小昆虫的作用力逐渐增大
3.在一个无风的冬日,某滑雪运动员沿倾角为的雪坡匀速下滑。发现其头盔上用细绒绳系的大绒球飘于脑后,并与竖直方向成角稳定“前行”。设绒绳的重力及所受空气阻力都远小于大绒球的重力及所受空气阻力,则大绒球所受空气阻力是其重力的倍数为( )
A.sin B.sin
C.sin/sin(-) D.sin/cos(-)
4.如图所示,已知m=2kg , M=3kg, m与M之间,M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2,且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则当用一水平外力F=15N作用于M时,m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
A.4N; B.2N; C.0; D.无法确定
5.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物块A和B叠放在一轻弹簧上,用一竖直向下的力F压A,使弹簧又被压缩一段。在突然撤去F的瞬间,A与B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 )
A.0 B.mg-F/2
C.(mg+F)/2 D.mg+F/2
6.在粗糙水平面上静放着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知该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在计算时可不考虑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之间的数量差别)。现对该物体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变力F,其量值特点是①F=2mg且作用t0时间;②F=mg且作用t0时间;③F=0(即停止作用或不作用)历时t0。若此外力F按以下顺序所对应的规律变化,则使该物体在3t0时间内所发生的位移最大和在3t0末时刻使物体所获得的速度最大的情况分别是:( )
A.①②③;②③① B.①③②;②③①
C.②①③;①③② D.②③①;①②③
7.相同时间内,动量变化一定相同的运动有( )
A.加速度大小不变的物体的运动
B.直线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
D.平抛物体的运动
8.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与做平抛运动的物体相比,有( )
A.两者均受恒力作用 B.两者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均保持不变
C.两者均做匀速曲线运动 D.上述三种说法都正确
9.地球同步卫星与月球都是绕地球运行的,两者相比较有( )
A.前者离地球较远
B.前者运行的线速度较大
C.后者运动的角速度较大
D.后者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较大
10.1995年美国的航天飞机成功地与处于同方向同平面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实现对接,航天飞机为了追上轨道空间站( )
A.只能从较低轨道上加速
B.只能从较高轨道上加速
C.只能从与空间站同一高度轨道上加速
D.无论在哪个轨道上,只要加速就行
11.如果地面(赤道)上的观察都看到两颗人造地球卫星以相同速率从正上方天空掠过,其中,甲向东、乙向西且其轨迹均可看成圆形。那么,这两颗卫星对地的高度关系是( )
A.甲高于乙
B.甲低于乙
C.甲、乙同高
D、无法判断
12.将一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已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其运动速率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若物体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其上升过程所用的时间应为:( )
A. B. C. D.
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3.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结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应为 。
14.如图所示,在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上放一个木块,木块与水平弹簧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车的前端,此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现施一水平力F拉车,使车加速,F由零逐渐增加,直到木块即将相对滑动,在此过程中,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15.将同一个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匀速推动前进相同时间,第一次施力方向斜向下,该力对物体的冲量为I1;第二次施力方向水平向前,该力对物体的冲量为I2,则这两个冲量的大小的关系是I1 I2(填“>”“=”或“<”)
16.将一质量为m的半径可忽略不计的小球,固定于长为L的轻质杆的一端,以杆的另一端为轴,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则:(1)当小球运动的周期为T=时,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对杆的作用力大小为 ,是 (填“拉力”或“压力”);(2)当周期T取 时,小球对杆端总是拉力。
17.水平光滑的铁轨上有一节无盖的装有砂子的车厢正在匀速滑行,突然天降大雨,如果雨滴是竖直下落的、雨滴对车厢侧壁无作用有车厢不漏水,那么,此过程中整个车厢的运行速度将 ,运行动量将 (填“增大”、“减小”或“保持不变”)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2小题,共32分,其中第18和19题各10分,第20题12分
18.某人骑自行车正在以38km/h的速度沿直线飞快行驶。突然,他发现其前面将近7m远处有一个老太太正慢慢地推着小车以对地2km/h同向前行。于是地立即刹车,为使自行车尽快停下来而不致碰上老太太,他刹车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
19.(20分)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v0匀速传动,其两端A、B相距2L,现将小物块P轻放于传送带A端,待P被带到AB中点C时,恰遇刚刚轻放下的同质量小物块Q,两者迅速合为一体。已知P、Q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2gL),试求P从A到B所用时间。
20.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底端固定一个垂直于斜面的弹性挡板P。假设斜面表面附有一层特殊绒毛,它可以使物块Q在沿斜面上升过程中不受摩擦力,而在沿斜面下滑过程中受到摩擦力的作用。现将物块Q从挡板P以V0=2m/s的初速度出发,沿斜面向上运动,已知物块Q经过1s达到斜面顶峰而开始下滑,又经过2s返回到挡板P处,假设Q与P碰后被以原速率反弹(取g=10m/s2)
(1)物块沿斜面上升过程和下滑过程的加速度;
(2)物块第一次返回到挡板时的速率;
(3)物块沿斜面下滑过程中两者间的动摩擦因数;
(4)物块从出发到最后停止运动所经历的总时间;
(5)物块从出发到最后停止运动所走过的总路程。
高三物理参考答案
1.C 2.B 3.D 4.B 5.D 6.A 7.D 8.B 9.B 10.A
11.B 12.B
13.L+ 14.先减小后增大 15.>
16.(1)mg/2,压力;(2)< 17.减小,保持不变
18.解析:
恰不撞上老太太的条件为该骑自行车的人追上老太太时的速度为
vt=2km/h,
即骑车人相对于老太太的末速度为0
由vt2-v02=2as得:
a相=v0相2/2s相=m/s2=7.14m/s2
19.解析:
本题可大体分为三个过程:P从A到C;P、Q碰合;PQ从C到B。
(1)P从A到C过程,设P从A匀加速运动s1后,速度达到v0
由s1=v02/2g,得s1=L,
即P从A到C一直匀加速运动,直至与Q碰合。
由s1=v0t1,得t1=2L/v0
(2)P与Q碰合过程,作用时间极短。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2mvC,即vC=v0/2
(3)PQ从C到B过程,先匀加速运动s21使速度达到v0,再匀速运动到B。
①匀加速运动过程:
由v02-vc2=2gs21,得s21=3L/4
又由s21=(v0+vC) t21,得t21=L/v0
②匀速运动过程:
由L-s21=v0t22,得t22=
(4)P从A到B总时间为:tAB=t1+t21+t22=
20.解析:
(1)上滑过程,由v0=a上t1,得a上=v0/t1=2m/s2
下滑过程,由a上t12=a下t22,得a下=m/s2
(2)下滑过程,由v下=a下t2,得v下=1m/s
(3)由受力分析及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上=gsin
a下=g(sin-cos)
sin=;=3/(20cos)=
(4)根据物块受力特点及运动规律,画出物块沿斜面往返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其特点是:每次对应的往返路程相同;上升加速度(图象斜率)不变、下滑加速度不变;每次对应的往返时间之比恒为1:2。
由运动图象特点可得:
第一次往返:t1=1+2=3s;
第二次往返:t2=0.5+1=1.5s;
第三次往返:t3=0.25+0.5=0.75s;
……
此为无穷递缩等比数列,公比q=,由t总=,得:t总=6[1-()n]=6s
(5)同(4)之理,并由位移等于运动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得:
第一次往返:s1=×1×2+×1×2=2m
第二次往返:s2=×0.5×1+×0.5×1=m;
第三次往近:s3=×0.25×0.5+×0.25×0.5=m
……
此为无穷递缩等比数列,公比q=,由s总=,得:
s总=2×[1-()n]=m=2.67m
(其他解法,如考虑到摩擦力作功的特点,利用动能定理求解等同样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