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物理实验年表2
1638年,伽利略(Galileo Galilei,意,1564—1642年)的《两种新科学》一书出版,书内载有斜面实验的详细描述。伽利略的动力学研究,与1609—1618年间开普勒(J.KepIer,德,1571—1630年)根据天文观测总结所得开普勒三定律,同为牛顿力学的基础。
1643年,托利拆利(E.Torricelli,意,1608—1647年)作大气压实验,发明水银气压计。
1646年,帕斯卡(B.Pascal,法,1623—1662年)实验验证大气压的存在。
1654年,格里开(Otto von Guericke,德,1602—1686年)发明抽气泵,获得真空。
1662年,波义耳(Robert Boyle,英,1627—1691年)实验发现波义耳定律。十四年后马里奥特(E.Mariotte,法,1620—1684年)也独立地发现此定律。
1663年,格里开作马德堡半球实验。
1666年,牛顿(lsaac Newton,英,1642—1727年)用三棱镜作色散实验。
1669年,巴塞林那斯(E.Bartholinus)发现光经过方解石有双折射的现象。
1675年,牛顿作牛顿环实验,这是一种光的干涉现象,但牛顿仍用光的微粒说解释。
1752年,富兰克林(Bonjamin FrankIin,美,1706—1790年)作风筝实验,引天电到地面。
1767年,普列斯特勒(Joseph PriestIey,美,1733—1804年)根据富兰克林导体内不存在静电荷的实验,推得静电力的平方反比定律。
1775年,伏打(A.Volta,意,1745—1827年)发明起电盘。
1780年,加伐尼(A.GaIvani,意,1737—1798年)发现蛙腿筋肉收缩现象,认为是动物电所致、1791年才发表。
1785年,库仑(C.A.CouIomb,法,1736—1806年)用他自己发明的扭称,从实验得静电力的平方反比定律。在这以前,米切尔(John MicheIl,英,1724—1793年)已有过类似设计,并于1750年提出磁力的平方反比定律。
1787年,查理(J.A.C.CharIes,法,1746—1823年)发现气体膨胀的查理—盖.吕萨克定律。盖.吕萨克(Gay Iussac,法,1778—1850年)的研究发表于1802年。
1792年,伏打研究加伐尼现象,认为是两种金属接触所致。
1798年,卡文迪许(Henry Cavendish,英,1731—1810年)用扭称实验测定万有引力常数G。
1798年,伦福德(Count Rumford,美,即Benjamin Thompson,1753—1814年)发表他的摩擦生热的实验,这些实验事实是反对热质说的重要依据。
1799年,戴维(Humphry Davy,英,1778—1829年)做真空中的摩擦实验,以证明热是物体微粒的振动所致。
1800年,伏打发明伏打电堆。
1800年,赫休尔(William Herschel,英,1788—1822年)从太阳光谱的辐射热效应发现红外线。
1801年,里特尔(J.W.Ritter,德,1776—1810年)从太阳光谱的化学作用,发现紫外线。
1801年,杨(Thomas Young,英,1773—1829年)用干涉法测光波波长。
1802年,沃拉斯顿(W.H.Wollaston,英,1766—1828年)发现太阳光谱中有暗线。
1808年,马吕斯(E.J.Malus,法,1775—1812年)发现光的偏振现象。
1811年,布儒斯特(David Drewster,英,1781—1868年)发现偏振光的布儒斯特定律。
1815年,夫琅和费(J.V.Franhofer,德,1787—1826年)开始用分光镜研究太阳光谱中的暗线。
1819年,杜隆(P.I.DuIong,法,1785—1838年)与珀替(A.T.Petit,法,1791—1820年)发现克原子固体比热是一常数,约为6卡/度·克原子,称杜隆·珀替定律。
1820年,奥斯特(H.C.Oersted,丹麦,177—1851年)发现导线通电产生磁效应。
1820年,毕奥(J.B.Biot,法,1774—1862年)和沙伐(F.Savart,法,1791—1841年)由实验归纳出电流元的磁场定律。
1820年,安培(A.M.Ampere,法,1775—1836年)由实验发现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1822年进一步研究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安培作用力定律。
1821年,塞贝克(T.J.Seebeck,爱沙尼亚,1770—1831年,发现温差电效应(塞贝克效应)。
1826年,欧姆(G.S.Ohm,德,1789—1854年)确立欧姆定律。
1827年,布朗(R.Brown,英,1773—1858年)发现悬浮在液体中的细微颗粒作不断地杂乱无章运动,是分子运动论的有力证据。
1830年,诺比利(L.Nobili,意,1784—1835年)发明温差电堆。
1831年,法拉第(Michael Faraday,英,1791—1867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33年,法拉第提出电解定律。
1834年,楞茨(H.F.E.Lenz,俄,1804—1865)建立楞茨定则。
1834年,珀耳帖(J.C.A.Peltier,法,1785—1845)发现电流可以致冷的珀耳帖效应。
1835年,亨利(Joseph Henry,美,1797—1878年)发现自感,1842年发现电振荡放电。
1840年,焦耳(J.P.Joule,英,1818—1889年)从电流的热效应发现所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电阻及时间成正比,称焦耳—楞茨定律(楞茨也独立地发现了这一定律)。其后,焦耳先后于1843,1845,1849直至1878年,测量热功当量,历经四十年,共进行四百多次实验。
1842年,勒诺尔(H.V.RegnauIt,法,1810—1878年)从实验测定实际气体的性质,发现与波义耳定律及盖·吕萨克定律有偏离。
1843年,法拉第从实验证明电荷守恒定律。
1845年,法拉第发现强磁场使光的偏振面旋转,称法拉第效应。
1849年,斐索(A.H.Fizeau,法,1819—1896年)首次在地面上测光速。
1851年,佛科(Jean Leon FoucauIt,法,1819—1868年)做佛科摆实验,证明地球自转。
1852年,焦耳与威廉·汤姆逊(William Thomson,英,1824—1907年)发现气体焦耳—汤姆逊效应(气体通过狭窄通道后突然膨胀引起温度变化)。
1858年,普吕克尔(J.Plucker,德,1800—1868年)在放电管中发现阴极射线。
1859年,基尔霍夫(G.R.Kirchhoff,德,1824—1887年)开
创光谱分析,其后通过光谱分析发现铯、铷等新元素,他还发现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之间的联系,建立了辐射定律。
1866年,昆特(A.Kundt,德,1839—1894年)做昆特管实验,用以测量气体或固体中的声速。
1869年,希托夫(Johanu WiIheIm Hittorf,德,1824—1914年)用磁场使阴极射线偏转。
1871年,瓦尔莱(C.F.VarIey,英,1828—1883年)发现阴极射线带负电。
1875年,克尔(J.Kerr,英,1824—1907年)发现在强电场的作用下,某些各向同性的透明介质会变为各向异性,从而使光产生双折射现象,称克尔电光效应。
1876年,哥尔德茨坦(Eugen Goldstein,德,1850—1930年)开始大量研究阴极射线的实验,导致极坠射线的发现。
1879年,克鲁克斯(WilIiam Crookes,英,1832—1919年)开始一系列实验研究阴极射线。
1879年,斯忒藩(J.Stefan,奥,1835—1893年)发现黑体辐射经验公式。
1879年,霍尔(E.H.Hall,美,1855—1938年)发现电流通过金属,在磁场作用下产生横向电动势的霍尔效应。
1880年,居里兄弟(Pierre Curie*,法,1859—1906年与Jacques Curie,1855—1941年)发现晶体的压电效应。
1881年,迈克耳逊(A.A.Michelson,美,1852—1931年)首次做以太漂移实验,得零结果。由此产生迈克耳逊干涉仪,灵敏度极高。
1885年,迈克耳逊与莫雷(E.W.Morley,美,1838—1923年)合作改进斐索流水中光速的测量。
1887年,迈克耳逊与莫雷再次做以太漂移实验,又得零结果。
1887年,赫兹(Heinrich Hertz,德,1857—1894年)作电磁波实验,证实麦克斯韦(J.C.MaxwelI,英,1831—1879年)的电磁场理论。同时,赫兹发现光电效应。
1890年,厄沃(B.R.Eotvos,匈)作实验证明惯性质量与 引力质量相等。
1893年,勒纳德*(Philipp Lenard,德,1862—1947年)研究阴极射线时,在射线管上装一薄铝窗,使阴极射线从管内穿出进入空气,射程约1厘米,人称勒纳德射线。
1895年,P.居里发现居里点和居里定律。
1895年,伦琴*(W.K.Rontgen,德,1845—1923年)发现X射线。
1896年,贝克勒尔*(A.H.BecquereI,法,1852—1908年)发现放射性。
1896年,塞曼*(P.Zeeman,荷,1865—1943年)发现磁场使光谱线分裂称塞曼效应,并证实了洛仑兹(N.A.Lorentz,荷,1853—1928年)电子论的推测。
1897年,J.J.汤姆逊*(Joseph John Thomson,英,1856—1940年)从阴极射线证实电子的存在,测出的荷质比与塞曼效应所得数量级相同,其后J.J.汤姆逊进一步从实验确证电子存在的普遍性,并直接测量电子电荷。
1898年,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新西兰—英,1871—1937年)揭示铀辐射组成复杂,他把“软”的成分称为α射线, “硬”的成分称为β射线。
1898年,居里夫妇*(P.Curie与M.S.Curie,波—法,1867—1934年)发现放射性元素镭和钋。
1899年,列别捷夫(俄,1866—1911年)实验证实光压的存在。
1899年,卢梅尔(Otto Lummer,德,1860—1925年)与鲁本斯(Heinrich Rubens,德,1865—1922年)等人做空腔辐射实验,精确测得辐射能量分布曲线,为普朗克*(Max Planck,德,1858—1947)的量子假说(1900年)提供了重要实验依据。
1900年,维拉尔德(P.Villard,法,1860—1934年)发现γ射线。
1901年,考夫曼(W.Kaufmann,德,1871—1947年)从镭辐射测β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从而发现电子质量随速度变化,实验所得早于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德,1879—1955年)的狭义相对论的理论结果(1905年)。
1901年,理查森(O.W.Richardson,英,1879—1959年)发现灼热金属表面的电子发射规律。后经多年实验和理论研究,又对这一定律作进一步修正。
1902年,勒纳德从光电效应实验得到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电子的最大速度与光强无关,为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提供实验基础。
1908年,佩兰*(J.B.Perrin,法,1870—1942年)实验证实布朗运动方程,求得亚佛伽德罗常数。
1908—1910年,布雪勒(A.H.Bucherer,德,1863—1927年)等人,分别精确测量出电子质量随速度的变化,证实了洛仑兹—爱因斯坦的质量变化公式。
1908年,盖革(Hans Geiger,德,1882—1945年)发明计数管。卢瑟福等人从α粒子测定电子电荷e值。
1906—1917年,密立根*(R.A.Millikan,美,1868—1953年)测单个电子电荷值,前后历经十一年,实验方法做过三次改革,作了上千次数据。
1909年,盖革与马斯登(E.Marsden,英,1889年— )在卢瑟福的指导下,从实验发现α粒子碰撞金属箔产生大角度散射,导致1911年卢瑟福提出有核原子模型的理论,这一理论于1913年为盖革和马斯登的实验所证实。
1911年,卡梅林—翁内斯*H.Kammerlingh—Onnes,荷,1853—1926年)发现低温下金属的超导现象。1908年首次将氦液化。
1911年,威尔逊*(C.T.R.Wilson,英,1869—1959年)发明威尔逊云室,为核物理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实验手段。
1911年,海斯(V.F.Hess,奥,1883—1964年)发现宇宙射线。
1912年,劳厄*(Max von Laue,德,1879—1960年)提出方案,弗里德里希(W.Friedrich,德),克尼平(P.Knipping,德,1883—1935年)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从而证实了X射线的波动性。
1913年,斯塔克*(J.Stark,德,1874—1957年)发现原子光谱在电场作用下的分裂现象(斯塔克效应。)
1913年,布拉格父子(W.H.Bragg,英,1862—1942年与W.L.Bragg,1890—1971年)研究X射线衍射,用X射线晶体分光仪,测定X射线衍射角,根据布拉格公式:
2dsinθ=λ算出晶格常数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