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三单元阅读训练单元检测

2014-5-11 0:11:14 下载本试卷

高一语文第三单元阅读训练单元检测

阅读训练:

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讲方法。认真阅读原文,把握行文思路,是正确概括的前提;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写作背景,是恰当概括的重要条件。概括段落内容,要弄清句子之间的关系,注意关键句、中心句的搜索分辨。概括层次内容,要理清行文的顺序和感情的脉络,把握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概括文章中心,要掌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明确文章写了什么和这样写的原因,抓住本质,突出重点。语言方面要求文字简练,表达全面准确,倾向鲜明,褒贬恰当。

莫 高 窟

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多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前呼后拥向我们走来,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在这里举行着横跨千年的游行。纷杂的衣饰使我们眼花缭乱,呼呼的旌旗使我们满耳轰鸣。在别的地方,你可以蹲下身来细细玩索一块碎石、一条土埂,在这儿完全不行,你也被裹卷着,身不自主,踉踉跄跄,直到被历史的洪流消融。在这儿,一个人的感官很不够用,那干脆就丢弃自己。让无数双艺术巨手把我碎成轻尘。

色流猛地一下涡游卷涌,当代是到了唐代。人世间能有的色彩都喷射出来,但又喷得一点儿也不野,舒舒展展地纳入细密。流利的线条,幻化为壮丽无比的交响乐章。这里不再仅仅是初春的气温,而已是春风浩荡,万物苏醒,人们的每一缕筋肉都想跳腾。这里连禽鸟都在歌舞,连繁花都裹卷成图案,为这个天地欢呼。这里的雕塑都有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娇嗔。这里的每一个场面,都非双眼能够看尽,而每一个角落,都够你流连长久。这里没有重复,真正的欢乐从不重复。这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到别的洞窟还能思忖片刻,而这里,一进入就让你燥热,让你失态,让你只想双足腾空。

1.根据第二段的内容,概括出唐代洞窟艺术创作的三个特点

(1)                       

(2)                       

(3)                       

2.写出你对“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一句含义的理解。

                           

                          

第三单元达纲检测

一、选择题(3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外(sài)   绵(gèn)   态(jiōng)   不而遇(qī)

B.苑(yòu)   青(zhǒng)  倔(qiáng)    眦必报(yá)

C.恩(shì)   俩(jī)    急(tuān)    天花乱(zhuī)

D.于(chán)   梦(yè)    浩(hàn)     熠生辉(yì)

2.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①鲁迅先生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往往使他的批判独抒新见,入木三分

②青年们聆听着先生犀利而又幽默的谈话,真像是如坐春风

③面对那些夸夸其谈的学者,我们何须自惭形秽呢?

④明清两代,众多的园林集中于北京西郊,蔚为大观,令人流连忘返。

⑤中瑞两国乒乓球运动员的精湛技艺,引起观众席上一阵阵振聋发聩的掌声。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他自豪地宣称,“在进入新千年的时候,我们产品的所有指标,已经达到超过世界名牌产品的水平。”

B.帝王时代的传统史观仍被视为天经地义,洪秀全仍是叛逆,曾国藩依然是圣哲,有驳正者即被认为是“歪曲历史”。

C.经过刻苦努力,他模拟考试的成绩上了一新台阶,五门功课的平均分在120分以上。

D.如果说先前的画面不够理想,然而新画面,则以其构图别致,设色或雅、神韵完美而取胜。

4.填入空缺处使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句是(  )

我还想指出,       ,而在民族关系缓和时期则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的驿站;甚至在战争的时期,也不能完全阻止文化的交流。

A.阴山一带在民族关系紧张的时期是一个战场

B.在民族关系紧张的时期阴山一带是一个战场

C.在民族关系紧张的时期战争常在阴山一带发生

D.战争在民族关系紧张的时期常在阴山一带发生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扣发广大需要领导关心、爱护的民办教师的工资,简直是一种犯罪。

B.这种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进一步巩固、发展。

C.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建筑业,新技术应用之迅速,见效之广泛,都是我们所不及的。

D.北京城规模扩大了,外来人口增加了,但是道路和交通设施建设却落到了后面。

6.下面是剪伯赞写的一首称颂赵武灵王的诗,中间两联次序被打乱了,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骑射胡服挥北疆,英雄不愧武灵王

①望断云中天鹄起,②邯郸歌舞始消尽

③河曲风光旧莽苍,④飞来天外有鹰扬

两千几百年前事,只剩蓬蒿伴土墙

A.③②①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    D.②③④①

7.下列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篇小说《康苏爱萝》《安吉堡的磨工》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乔治·桑的代表作。她的小说以抒情笔调描绘大自然的绮丽风光,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

B.《琐忆》是唐弢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80周年而写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文章开头引用的两句诗是全文的总纲。

C.《内蒙访古》以记游为形式,以游踪为线索,用夹叙夹议的方式记叙了沿途所见所闻,穿插了丰富的历史知识,抒发了作者的爱国主义和珍视民族团结的深厚感情。

D.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妮娜》《复活》等。

二、(25分)

我在游览赵长城时,作了一首诗,称颂赵武灵王,并且送了他一个英雄的称号。赵武灵王是无愧于英雄的称号的。大家都知道,秦始皇以全国的人力物力仅仅连接原有的秦燕赵的长城并加以增补,就引起了民怨沸腾。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秦始皇面前就站着一个孟姜女,控诉这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甚至在解放以后,还有人把万里长城作为“炮弹”攻击秦始皇。而赵武灵王以小小的赵国,在当时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下,竟能完成这样一个巨大的国防工程

而没有挨骂,不能不令人惊叹。

当然,我说赵武灵王是一个英雄,不仅仅是因为他筑了一条长城,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敢于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要知道,他在当时发布这个命令,实质上就是与最顽固的传统习惯和保守思想宣战。

8.说赵武灵王无愧于英雄称号,其结论是怎样得出的?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根据传说     B.根据推理    C.根据史迹     D.根据史籍

9.作者写游览长城,为什么要写秦始皇修筑长城的事?(5分)

                             

10.为什么赵武灵王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比修筑长城“更重要”?(5分)

                                 

                                 

11.这两段文字的基本观点是什么?(5分)

                                   

                                 

12.第一段从哪三个方面对秦始皇和赵武灵王筑长城作了对比,从而说明赵长城的‘“令人惊叹”?(6分)

                                 

                                   

三、(26分)

榆林的城墙

王安忆

城墙使我想起战争和割据的时代。

在一个初春的暧和的好天气里,我登上了榆林的城墙。风把毛乌素沙漠的沙砾吹到城墙脚下,砌起一道缓缓的沙坡。我们小心翼翼地爬过墙头残破的豁口,心想:这是孩子们捉迷藏的好地方。墙头有一些砖砌的烟囱,使我们突发奇想,想堵一个烟囱试试效果。我们在想象中做着这种顽童的把戏,一边伸头去看墙下。墙下筑有窑洞,小小的院落十分整洁,晾有五色的衣衫。有儿童放学回家来,还有下班的大人回家来,有鸡犬之声远远近近地传来。我极力地去想那些气概雄浑的塞上诗歌,想象那月黑风高之夜,马蹄声骤起,蒙古人攻城,戌边的士兵唱着家乡的小调,在城墙上巡逻。榆林的城墙围起了一方昔日的舞台,供怀古的人们遥想当年惊心动魄的防守和进攻的故事。

如今的榆林已迈过城墙,演出着新的剧目。两名财经学院的学生,告诉我榆林的规划,遥指着西沙,说:西沙将来是很美好的!榆林城分为东沙和西沙,暗示着这是一个沙漠上的城市。他们说,在西沙,人们推平了沙丘,灌水压实,然后建起了学校,在这里,沙上楼阁不再是一句形容空想的成语。城墙上的道路已被人蹭平,有几处残害得厉害,留下了陡峭的残壁。我努力把脚下的城墙想成一道抗战的风景,迎接沙漠上呼啸而来的马队,如一个做战争游戏的孩子。榆林中学操场上悠远而清晰地传来球击中篮板的口平 口平 声,学生们在做比赛前的训练。一个老婆婆进入了我的视线,她越过城墙,抄一条近路走进小巷,深深地隐没了身影。还有一个老汉牵着拉水的毛驴,在墙上悠闲地走着。墙上有一个读书的青年,瞌睡了似的,风吹动着他的书页。我忽然发现,往昔划分疆域的城墙,如今刚划分了时间,将一些地方划为过去,一些则为现在。时间如大河决堤一般漫过城墙,在沙地上留下了新的建设的痕迹。

墙头的烟囱里这时汹涌而温存地升起炊烟,我们将此想象成昔日的烽火,当奇袭的骑兵们到来时的月夜里刀光剑影,血色殷殷。而阳光明媚,蓝天无云。我们如游戏中失败的孩子一样灰心丧气,踢着墙头的残砖。在古老的城墙上,我们变成了孩子。已是正午大人们喊孩子回家吃饭的时分,炊烟消散在蓝天下。我们从一个断垣里下了城墙,走上榆林青石铺成的小街,城墙在我们的背后。

13.第二段中“我们在想象中做着这种顽童的把戏”中‘“顽童的把戏”指什么?“在想象中”是什么意思?(4分)

                                 

                                

14.概括第二段中作者所想的主要内容。(4分)

                                

                                

15.概括第三段中作者所想的主要内容。(4分)

                                

                                

16.文章开头说“城墙使我想起战争和割据的时代”用文中的词语说说作者产生这种联想的原因。(4分)

                                

                                 

17.文中说“我们如游戏中失败的孩子一样灰心丧气”。①句中“游戏”指什么?②“灰。已丧气”的原因是什么?(5分)

                                

                                

18.说说本文展开的思路及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5分)

                                 

                                 

四、(14分)

19.根据句意,在下面句子中的句号处增写两个句子,使原句内容更加丰富。

初升的太阳透露出第一道光芒。一刹那火球腾空,凝眸处彩霞掩映。(4分)

20.抓住重要信息压缩下面一段文字,不超过60字。(10分)

在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注意方式方法的选择,使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固然十分重要,但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但要激活学生的思维。更要注意发挥引导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不就是让学生的思维放任自由,教师还要能引导学生围绕一定的目标展开。因为创新能力是一种高要求的能力,单有活跃的思想还是不行的。

【语文实践活动】

请将下面圆环中十个字读成一首七言回文诗。

参考答案:

阅读训练

1.C 2.A

3.①色彩绚丽②线条流利③形象生动④神态逼真⑤场面宏传

4.(从洞窟的客观状观来理解)唐代洞窟艺术的主题是表现人的活力;(从观赏者的主观感受理解)观看唐代洞窟艺术最突出的感受,是被人的活力所感染。

达纲检测

一、1.A 2.B  3.B 4.A 5.B  6.C 7.A

二、8.B 9.陪衬赵武灵王,突出武灵王的功绩,也含蓄肯定秦筑长城之事。

10.这是向传统习惯保守思想宣战,突出改革精神。

11.赵武灵王是一个英雄。 12.人力物力对比,修筑规模对比,筑后反应对比

三、13.指堵烟囱,只是想而未做。 14.当年惊心动魄的战争。

15.往昔划分疆域的城墙如今划分了时尚,有古迹又有新建设。 16.“防守和进攻”“划分疆域”

17.①将炊烟想成昔日的烽火,并由此想象骑兵奇袭而来时的刀光剑影,血色殷殷。 ②眼前的景象不断把我们从想象中挽回现实

18.先总提登城之想;接着分别写登城之想的两个方面;最后写想象不能压过美好的现实。其用意:由战争是向和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或答:和平与发展是历史的必然)

四、19.从未见过这样鲜红如此之红,也从未见过鲜红如此之鲜。(或其他)

20.创新是一种高要求的能力,在阅读和写作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强调教师发挥引导作用。

【语文实践活动】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