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演练题库
【跟踪试题】
一. 选择题: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
B.《六国论》和《过秦论》的“论”都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
C.苏洵的《嘉祐集》之“嘉祐”二字取自苏洵的书斋名。
D.《六国论》的中心句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① 率赂秦耶 率:全部
②思厥先祖父 厥:代词,其
③暴霜露,斩荆棘 暴:bao 暴露
④暴秦之欲无厌 厌:厌烦
⑤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与:结交
⑥始速祸焉 速:很快
⑦洎牧以谗诛 洎:ji 等到
⑧当与秦相较 当:应当
⑨或未易量 易:轻易
⑩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劫:侵略
A.①③⑤⑦⑧ B.①②⑤⑦⑨ C.③④⑥⑧⑩ D.②④⑥⑨⑩
3.下列句子中有相同的词类活用的一组是;
①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②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④日削月割,以趋于王
⑤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4.下列四组句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此言得之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C.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D。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二. 填空题:
5.分别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①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②思厥先祖父 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③至于颠覆 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④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⑤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6.中国文学史上往往有作家并称的现象,如“三曹”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唐四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宋八大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苏”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曲四大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高试题】
三.阅读下面一段选文,完成7-10题:
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③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⑤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⑦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⑧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⑨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⑩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7. 下列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秦以攻取之外 B。与战胜而得者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与战败而亡者
C.犹抱薪救火 D。然后得一夕安寝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8.与“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理”字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B.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C.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D.我知种树而已,理, 非吾业也
9.本段层次切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10.对本段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证明了“赂”的损失远远超过战争的损失。
B.割地赂秦不但不可能换来和平保全自己,反而助长了秦的侵略野心和实力,造成颠覆的下场。
C.将赂秦比作“抱薪救火”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
D.这一段以骈文的排比句和对偶句为主,又简杂一些散句,语言显得既有气势又有变化。
四.阅读下面一段苏洵的《心术》,完成11-14题。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 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 ;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箠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而按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11.下列各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知理而后可以举兵 举:发动
知势则不沮 沮:沮丧
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支:应付、支撑
B.不足以辱吾技也 辱:玷污
吾蔽而置之 蔽:隐藏
使之狎而堕其中 狎:阴险
C.此用长短之术也 术:本领
使之无所顾 顾:回头
知此者,可以将矣 将:出发
D.乌获不敢逼 逼:靠近
冠胄衣甲 衣:衣服
据兵而寝 兵:武器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故善用兵者以形固
固不在战矣
B.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C.夫惟养技而自爱者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D.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知势而后可以加兵
13.下列各句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说明行军打仗要有全局战略眼光,不能贪小失大。
B.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
----意为要尽量掩盖自己的短处,使 敌人发现不了而犹豫不决。
C.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
----用兵打仗既要无所顾忌,又要懂得利用外物。
D.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善于用兵的人懂得凭借和利用形势,那么就有多余的力量了。
14.下列各个句字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作者所主张的用兵“心术”的一项是:
①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
②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③兵有长短,敌我一也。
④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
⑤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⑥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
A.①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④⑥
【创新试题】
五.阅读下面一段苏辙的《六国论》,完成15-16题:
六 国 论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犹,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 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15.比较苏洵、苏辙《六国论》两文的异同点,填写下表:
篇名 项目 | 苏洵《六国论》 | 苏辙 《六国论》 | |
观点 | 同 | ||
异 | |||
结构 | 同 | ||
异 | |||
写法 | 同 | ||
异 |
16.试以《六国新论》为题,从人才的利用和革新变法的角度写一篇文章,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阐述新的观点。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
1.C(宋仁宗年号) 2.B 3.C(使动用法) 4.B
5. 古义:那实际上, 今义:副词,承上文转折
古义:泛指组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古义:以至于, 今义:表示另起话题的发语词
古义:智谋和力量, 今义:智慧
古义:旧例, 今义:有情节的事情
6.曹操、曹植、曹丕;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苏洵、苏轼、苏辙;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7.B. 8.B 9.A 10.D(以散文为主,简杂骈句) 11.A 12.B
13.B(暴为显露) 14.C
15:
篇名 项目 | 苏洵《六国论》 | 苏辙 《六国论》 | |
观点 | 同 | 六国灭亡,主要是内因。 | |
异 |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 六国破灭,弊在自相屠灭。 | |
结构 | 同 | 逐层深入 | |
异 | 设置分论点,分论合议。 | 选 其一点深入击破 | |
写法 | 同 | 具体分析,实事求是 | |
异 | 议论有“破”有“立”, | 重在立论 |
1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