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0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
高一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24分,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脑髓(suǐ) 啃噬(shì) 洗涤(dì) 诚挚(zhì)
B孱头(chán)敧侧(qí) 憧憬(chōng)噩耗(è)
C浸渍(zì) 夯筑(hāng)蹩进(bié) 惩创(chuàng)
D殒身不恤(xùn)黯然(àn)苑囿(yǒu) 耸峙(zhì)
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
A蓊蓊郁郁 烦冗拖沓 浅尝辄止 礼上往来
B明眸善睐 淆乱乾坤 摧山坼地 冠冕堂皇
C残羹冷灸 众口烁金 桀傲不驯 无可奈何
D积毁消骨 睚眦必抱 燧木取火 远离尘嚣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
A国粹(精华) 不惮(只,仅) 倩影(美丽) 泯灭(消灭)
B不期而遇(约定日期) 自诩(夸耀) 梦寐(睡醒) 弥望(满)
C盎然(洋溢) 喋血(流满地) 尔虞我诈(欺骗) 踌躇满志(犹豫)
D迥乎(〈差得〉远) 赁屋(租借) 攒射(密集) 款塞(叩)
4、下文空处应填的一组是:( )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 对于死者毫不相干,
在生者, 大抵只能如此而已。 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
A尽管 但 却 倘使 B尽管 但 却 虽然
C虽然 但 也 倘使 D虽然 但 却 倘使
5、对下列句子结构的分析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单句,主干为“精神要体现”。)
B要知道,他在当时发布的这个命令,实质上就是与最顽固的传统习惯和保守思想的宣战书。(单句,主干是“要知道是宣战书”。)
C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具有伟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复句,并列关系)
D尼采就自诩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予,不想取得。(单句,宾语是个一重关系的复句)。
6、对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史载“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就是这个原因(引用)
B在苦难的梦魇一样的日子里,鲁迅先生不止一次地给我以勇气和力量(比喻)
C这样的夜晚,同家人围炉而坐,难道不是极大的乐事吗(反问)
D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拟人)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工业经济海外联谊会第一批发展团体会员上百家、海内外理事近百人,已成为本市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群众社团。
B文章中间某些方位的说明仍欠模糊,如“工地上”表述不明,应该为“画面上部右侧”,这才能把“挖井人”的位置确定下来。
C一条广告语的好坏,不仅在于文字的精致,构思的巧妙,还要考虑观众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
D目前,一种先进的电脑公文管理系统已经面世。
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全对的是:(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既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B《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记述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西汉末年刘向编订为33篇。
C《论语》是春秋时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所作,全书共20篇,内容涉及政治、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外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D《史记》是纪传体史书,东汉司马迁著,全书130篇,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个部分,既是一部伟大的史书,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9、下列句中不全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赢粮而景从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距关,毋内诸侯 趣舍万殊
C奉厚而无劳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弃甲曳兵而走 因击沛公于坐
10、给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文言虚词:( )
①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 )
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
③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闻者彰
④于是焉河伯然自喜,( )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A也、矣、以、而 B矣、也、而、以
C以、者、然、而 D者、也、以、然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 )
A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B闻寡人耳者,受下赏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甘之如饴
12、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焉用亡郑以陪邻?
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B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能施展其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这样做就不就其职位。
C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微小的赵国是这样,其他的诸侯的后代还存在吗?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
二、文言文阅读题(18分,每题2分)
(一)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3、对“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一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疾”,厌恶,是句子的谓语。“夫舍曰‘欲之’而为之辞”是它的宾语。
B“夫”,代词,那种;“舍”,舍弃、回避,动词。
C“为”,替,介词。
D“辞”,推辞,动词。
1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则修文德以来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
B既来之,则安之(来,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
C既来之,则安之(安,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安”。)
D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来:动词的使动用法,后边省略了宾语“之”,意思是“使之来”。)
15、下列句中分别含有一个成语,分别是什么?
a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
b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
16、孔子治理国家的原则是什么?(分条列举,每条四至六字)
(二)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俗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7、下列加点字词的古义与今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古义:儿女亲家。 今义:男女结成夫妻的事。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变故。 今义:很。
C将军战河北
古义:黄河以北。 今义:省名。
D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古义:细作们说。 今义:细细地说。
18、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则与斗卮酒 ③窃为大王不取也!
②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④臣为韩王送沛公
A两个“与”字相同,两个“为”字不同。
B两个“与”字不同,两个“为”字相同。
C两个“与”字相同,两个“为”字相同。
D两个“与”字不同,两个“为”字也不同。
1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A臣请入,与之同命。(拼命)
B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古时乘车,站在车边担任警卫的人)
C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者为?”(挺着上身跪着)
D刑人如恐不胜(不能成功)
20、与“此亡秦之续耳”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B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C此天子之气也。
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1、樊哙的慷慨陈辞中,先提怀王约的意图是:a
;说沛公入咸阳后的表现的意图是:b
。
三、现代文阅读:(18分,每小题2分)
(一)①( )是一个盒子。②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③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远亲不如近邻”。④“街坊里道”的,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随”一点“份子”,道个喜或道个恼,不这样就不合“礼数”。⑤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除了有的街坊是棋友,“杀”一盘;⑥有的是酒友,到“大酒缸”(过去山西人开的酒铺,都没有桌子,在酒缸上放一块规成圆形的厚板以代酒桌)喝两“个”(大酒缸二两一杯,叫做“一个”);⑦或是鸟友,不约而同,各晃着鸟笼,到天坛城根、玉渊潭去“会鸟”(会鸟是把鸟笼挂在一处,既可让鸟互相学叫,也互相比赛),⑧此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22、在下列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一个填入①句括号中,以明确本段的话题:
应选:( ) A胡同 B四合院 C大街 D小巷
23、下列几句话都使用了引号,选出与其它三个用法不同的一个( )
A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
B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
C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D我的小说《八月骄阳》里写到“文化大革命”。
24、简说第⑥句中括号部分内容的作用:
。
25、第⑧句“此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
26、概括本段的重要内容:
。
(二)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是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了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27、作者在第一段中运用煤的比喻,说明(限25字)
28、作者在第二段中引用陶潜的诗歌,寄托了(限25字)
29、对于下列词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街市依旧太平”暗说烈士们的牺牲对于当时的社会影响不大。
B“无恶意的闲人”指一般庸俗的市民。
C“浸渍”是浸润、渗透的意思。
D“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是一个条件复句。
30、两段文字之间的关系是( )
A顺承 B并列 C转折 D因果
四、识记与运用:(共10分)
31、填空:(每空1分,共6分)
①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 。
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鱼鳖不可胜食也。
③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④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不能喻之于怀。
⑤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
⑥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 。
下面一则报道在用词、语法、表述上有不少毛病,读后按要求作答:(4分)
①《拼一口气读书,我要当医生》一文上月26日刊登后,②本报编辑部及广州市102中陆续接到读者不少来电及捐款,③至昨天为止,④社会各界捐款已超过七万多元。
⑤近日,广州市教委已给所属单位发出通知,动员广大师生关心、帮助冯志彬,⑥为他筹建治病基金。⑦另外,经一位热心人搭桥牵线,已下岗的志彬爸爸有望在一家摩托厂重新上岗。
32、从以上文字中挑出有毛病的四处修改之(不抄原句,只举改法。4分):
a 。
b 。
c 。
d 。
五、作文:(30分)
33、以“珍藏”为题,写一篇叙事与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文章。要求:叙述具体,情意真挚,不少于700字。
2001—200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4分,每题2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答案 | C | B | D | D | C | D | D | A | D | B | B | C |
二、文言文阅读题(18分,每题2分)
(一)13( D )14( C )15(a分崩离析 b祸起萧墙)
16 反对武力 实行礼治
要遵循道 不避现实
(二)17( D ) 18( A ) 19( C ) 20( D )
21 a意在说明刘邦即将称王也无错。
B意在表刘邦克己让人,尊重项羽并解释守关之因,以宽项羽之心。
三、现代文阅读:(18分,每小题2分)
(一)22( B ) 23( B )
24本句中括号均属于句中括号的用法,括号内的内容是分别对句中的
词语作补充解释说明的。
25这句话形象地指出了胡同文化的封闭性。
26进一步揭示了产生封闭文化的社会根源。
(二)27
推 | 动 | 历 | 史 | 前 | 进 | 要 | 付 | 出 | 巨 | 大 | 代 | 价 |
, | 徒 | 手 | 请 | 愿 | 不 | 可 | 取 | 。 | | | | |
28
作 | 者 | 牢 | 记 | 死 | 者 | 遗 | 愿 | , | 愿 | 死 | 者 | 与 |
青 | 山 | 同 | 在 | 的 | 深 | 挚 | 感 | 情 | 。 | | | |
29(D 是假设关系 ) 30( C 转折关系 )
四、识记与运用:(共10分)
31、填空:(每空1分,共6分)
①刚出浴的美人 ②数罟不入洿池
③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④未尝不临文嗟悼
⑤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⑥以乱易整,不武。
32、(不抄原句,只举改法。4分):
a、②中的“不少”调至“读者”之前。(因为“不少”是用来修饰“读者”的,调至“读者”前,才能通顺。)
b、④中的“多”删去。(原句中已有“超过”一词,加之重复,去掉。)
c、⑤中的“给”改为“向”。(因为“向”为介词,表示动作的方向,“向”才贴切。)
d、⑥“筹建”改为“筹备”。(因为“筹建”是“筹划建立”的意思,与后面宾语搭配不当。)
五、作文:(30分)
33、以“珍藏”为题,写一篇叙事与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文章。要求:叙述具体,情意真挚,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