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查试卷

2014-5-11 0:11:20 下载本试卷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查试卷

(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考生学校、班级、姓名、座号及全部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另纸)指定处。

    一、基础知识(12分。每题3分)

    1.以下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  蹩(bié)脚        拗(niù)断        丛冢(zhǒng)      不省(xǐng)人事

B.  竦(sǒng)然       打烊(yàng)       晏(yàn)起        剜(wān)肉医疮

C.  敕(chì)造        盘螭(lí)         丝绦(tāo)        买椟(dú)还珠

D.  两靥(yè)         倏(shū)然        佛龛(kān)        奇葩(bā)异草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搭讪  原委  弥留  自惭形秽

    B.乖张  盘缠  顶礼  鬼鬼崇崇

    C.接风  庇佑  亵赎  萍水相逢

    D.垢骂  暮霭  省亲  悬梁刺股

    3.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为合理的一组是

    ①在戏曲方面,明传奇作家汤显祖创作的爱情剧《牡丹亭》,是我国戏曲史上的浪漫主义杰作。

    ②施耐庵的《水浒传》,艺术地再现了北宋末年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

    ③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明初罗贯中据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整理加工而成的《三国志通俗演义》。

    ④明代都市经济高度发展,适应市民需要的通俗文学样式如小说、戏曲特别昌盛。

    ⑤明中叶以后,小说创作出现高潮,其中如吴承恩的神魔小说《西游记》,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征;世情小说《金瓶梅》,直接取材于明代社会生活,长于摹写世态人情。……

    A.①③⑤②④  B.③⑤②①④  C.④①③⑤②  D.④③②⑤①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握小说的主题,要从感受小说的艺术形象出发,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家的创作意图,进行具体分析。

    B.中国古代戏剧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称为“戏曲”,主要包括南戏、杂剧、传奇以及各种地方戏。

    C.议论文光有观点、事例还不够,还要有所分析,讲点道理,论证自己的观点,使读者信服,并乐于接受。

    D.演讲是以体态语(演)为主,以口语(讲)为辅的一种表达方式。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的一种手段。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一)阅读课文片段,回答5—9题。(10分,每题2分)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5.下列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A.正襟坐         B.何为其

      人命浅,朝不虑夕      三餐而反,腹犹果

    C.逝者如,而未尝往也  D.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故九万里,而风在下矣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

    6.下列加点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B.覆杯水坳堂之上

    C.渔樵江渚之上        D.又二年,吾佐董丞相汴州

    7.加点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渔于江渚之上

    A.雄州列,俊采星驰      B.得其尤绝者

    C.吾兄盛德而其嗣矣      D.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

    8.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一项是

    A.何为其然也           B.惟兄嫂是依

    C.村中少年之好事者       D.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9.将文中划线的句子“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译为现代汉语

    (二)阅读《庄子》选文,回答10—12题。(10分)

    子舆与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舆曰:“子桑殆病矣!”裹饭而往食之。至子桑之门,则若歌若哭,鼓琴曰:“父邪?母邪?天乎?人乎?”有不任其声而趋举其诗焉。

    子舆入,曰:“子之歌诗,何故若是?”曰:“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也。父母岂欲吾贫哉?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

    10.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而雨十日(阴雨三日以上)

    B.子桑殆矣(生病)

    C.琴(弹奏)

    D.有不任其声而举其诗焉(急促)

    11.将文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也。

    (2)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

    12.填空(4分)

    (1)庄子,名        (时代)人,是我国古代一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文集的名称是      。(2分)

    (2)选文中庄子的观点可概括为:            。 (2分)

    三、古诗阅读(6分)

    阅读下诗,回答13、14题。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3.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依此描绘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吗?(3分)

    14.《全唐诗》录入此诗,“落”字写作“在”字,请你说说,是“落”好还是“在”好,为什么?(3分)

    四、名句默写(6分,每题1分)

    15.在横线上补出所缺名句。

    (1)       ,形影相吊。 (《陈情表》)

    (2)       ,愿乞终养。 (《陈情表》)

    (3)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赤壁赋》)

    (4)             ,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5)潦水尽而寒潭清,             。(《滕王阁序》)

    (6)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五、现代文阅读(28分)

    (一)课内阅读(12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6—19题(每题3分)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问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

    ……

    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那屋子里面,正在窸窸窣窣的响,接着便是一通咳嗽。老栓候他平静下去,才低低的叫道.“小栓……你不要起来。……店么?你娘会安排的。”

    老栓听得儿子不再说话,料他安心睡了;便出了门,走到街上。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天气比屋子里冷多了;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

    老栓正在专心走路,忽然吃了一惊,远远里看见一条丁字街,明明白白横着。他便退了几步,寻到一家关着门的铺子,蹩进檐下,靠门立住了。好一会,身上觉得有些发冷。

    “哼,老头子。”

    “倒高兴……”

    老栓又吃一惊,睁眼看时,几个人从他面前过去了。一个还回头看他,样子不甚分明,但很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仰起头两面一望,只见许多古怪的人,三三两两,鬼似的在那里徘徊;定睛再看,却也看不出什么别的奇怪。

    没有多久,又见几个兵,在那边走动;衣服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远地里也看得清楚,走过面前的,并且看出号衣上暗红的镶边。——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赶;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

    “这给谁治病的呀?”老栓也似乎听得有人问他,但他并不答应;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

    16.文段中描写人物主要运用了三种方法,它们是:

    ①      描写

    如:                                      

    ②      描写

    如:                                      

    ③      描写

    如:                                      

    17.文中划横线部分若改为“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拿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装入衣袋”,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试做分析。

    18.分析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19.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文章以“药”为题,就是因为这一部分写到“人血馒头”成了治病的“药”。

    B.“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使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爱子心切的华老栓内心的希望。

    C.“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黑的人”就是刽子手,这些句子写活了他的凶残与贪婪。

    D.选文的几处景物描写,很好的渲染了气氛,烘托了心情。

    (二)课外阅读(16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20—23题

    ①中国诗中的佳句有好些对于我是若即若离的。风晨雨夕,热闹场,苦恼场,它们常是我的佳侣。我常常嘴里在和人说应酬话,心里还是玩味陶渊明或是李长吉诗句。它们是那么亲切,但同时又那么辽远!钱起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两句对我也是如此。它在我心里往返起伏也足有二十多年了,许多迷梦都醒了过来,只有它还是那么清新可爱。

    ②我爱这两句诗,多少是因为它对于我启示了一种哲学的意蕴。“曲终人不见”所表现的是消逝,“江上数峰青”所表现的是永恒。可爱的乐声和奏乐者虽然消逝了,而青山却巍然如旧,望远可以让我们把心情寄托在它上面。

    ③玩味一首诗,最要紧的是抓住它的情趣。有些诗的情趣是一见就能了然的,有些诗的情趣却迷茫隐约,不易捉摸。本来是愁苦,我们可以误认为快乐,本来是快乐,我们也可以误认为愁苦;本来是诙谐,我们可以误认为沉痛,本来是沉痛,我们也可以误认为诙谐。我从前读“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以为它所表现的是一种凄凉寂寞的情感,所以把它拿来和“相思黄叶落,白露点青苔”,“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诸例相比。现在我觉得这是大错。如果把这两句诗看成表现凄凉寂寞的情感,那就根本没有见到它的佳妙了。艺术的最高境界都不在热烈。就诗人之所以为人而论,他所感到的欢喜和愁苦也许比常人所感到的更加热烈。就诗人之所以为诗人而论,热烈的欢喜或热烈的愁苦经过诗表现出来以后,都好比黄酒经过长久年代的储藏,失去它的辣性,只剩一味醇性。我在别的文章里曾经说过一段话:“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可以明白古希腊人何以把和平静穆看做诗的极境,把诗神阿波罗摆在蔚蓝的山巅,俯瞰众生扰攘,而眉宇间却常作甜蜜梦,不露一丝被扰动的神色?”这里所谓“静穆”(screnity)自然界只是一种最高理想,不是在一般诗里所能找得到的,古希腊——尤其是古希腊的造型艺术——常使我们觉得这种“静穆”的风味。“静穆”是一种豁然大悟,得到归依的心情。它好比低眉默想的观音大士,超一切忧喜,同时你也可说它泯化一切忧喜。这种境界在中国诗里不多见。屈原、阮籍、李白、杜甫都不免有些像金刚怒目,愤愤不平的样子。陶潜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④如果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两句诗中见出“消逝之中有永恒”的道理,它所表现的情感就决不只是凄凉寂寞,就只有“静穆”两字可形容了。凄凉寂寞的意味固然也还在那里,但是尤其要紧的是那一片得到归依似的愉悦。这两种貌似相反的情趣都沉没在“静穆”的风味里。

    (朱光潜《说“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答夏丐尊先生》,有改动)

    20.第①段中作者用“若即若离”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答案不超过15字)(3分)

    21.从全文看,第②段中“一种哲学的意蕴”指的是什么?(答案不超过12字)(3分)

    22.作者用了哪三个形象化的事物解说“这个道理”?(6分)

    23.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与“相思黄叶落,白露点青苔”情趣相似,其诗意一见就能了然。

    B.诗人把生活中的欢喜和愁苦加工成诗,就如同陈年黄酒失去辣味,只剩一味醇性,这个比喻堪称佳妙。

    C.从第3段看,“这个道理”指的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是静穆”。

    D.作者认为“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两句诗中有两种相反的情趣,互相映衬见出一种凄凉寂寞的意味。

    E.作为认为屈原、阮籍、李白、杜甫都有些愤世嫉俗,他们不能泯化一切忧喜,没有达到诗的最高理想。

    六、语言运用(8分)

    24.将关联词“无论”“不仅”“不如”“因此”“与其”“但”“都”“也”恰当地填入下文空处。(4分)

    奢侈品消费 与传统节俭生活态度相悖, ② 一跟当前整体富裕程度不符,再加上富人一掷千金易让社会心理失衡,奢侈品消费的确应该节制。   我们多么不情愿, 无法改变奢侈品消费在国内突飞猛进的事实。 ⑥  ⑦  一味批评, ⑧ 引导:把奢侈品消费引向利国利民的一面……

    (节选自《变奢侈品消费国为生产国》)

    25.指出下面句子的语病,并作修改。(2分)

    看到众多莘莘学子以优良成绩毕业离开校园,丁老师露出会心的微笑。

    26.爸爸考小明成语,将“一丝不苟”“飞针走线”“大显身手”中的“苟”“针”“线”“显”“身”五字空着,看他能不能填出。小明苦苦思索,终于舒展眉头,将空处一一填上。爸爸看了,哭笑不得。问:小明填的是哪五字?(2分)

    (本题据《法制日报》刊登的一则讽刺幽默小品改编)

    七、作文(70分)

    27.(70分)

    《海峡都市报》2007年5月16日报道:福州市教育局将放开城市学校的校服款式,学校可自行选择或设计校服款式。有的学校表示,可让学生参与设计校服。

    对此,师生、家长反应热烈。请你以“校服开放之我见”为题,写一篇约800字的议论文,发表自己的看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题3分)

1.B(A拗”、C“螭”、D葩”注音应分别为的、chi、p丘)

2.A(B“崇崇”、C“赎”、D“垢”应分别为“祟祟”、“渎”、“诟”)

3.D(参看教科书第206页)

4.D(应为“以口语(讲)为主,以体态语(演)为辅”)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一)阅读课文片段(10分,每题2分)

5.D(A端、正,危弱;B这样,……的样子;C这,则、就;D这,这样)

6.A(A被,BCD在)

7.B(例句:名词用作动词;A名词作状语,B名词用作动词,C动词使动用法,D形容词意动用法)

8.C(C定语后置,ABD宾语前置)

9.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二)阅读《庄子》选文(10分)

10.(2分)B (病:困乏不堪、困乏潦倒)

l 1.(4分)(1)我在探寻使我达到如此极度困乏和窘迫的人(或:我在探寻使我达到如此极度困乏和窘迫的原因),然而没有找到。(2分)

  (2)苍天没有偏私地覆盖着整个大地,大地没有偏私地托载着所有生灵,天地难道会单单让我贫困吗?(2分)

12.(4分)(1)周 战国 道 《庄子》 (2分)

  (2)一切都是天命,非人力所能左右 (2分)

三、古诗鉴赏(6分)

13.(3分)当时诗人孤独无眠,久久地望月苦思,心境很凄凉。(意思对即可)

14.(3分)“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在”字相形见绌,平淡寡味。(言之成理即可)

四、名句默写(6分,每题1分)

15.(1)茕茕孑立      (2)乌鸟私情

  (3)羽化而登仙    (4)落霞与孤鹜齐飞

  (5)烟光凝而暮山紫  (6)沉舟侧畔千帆过

  (错一字,该小题不给分)

五、现代文阅读(28分)

(一)课内阅读(16—19题)(12分,每题3分)

16.①神态(描写)

  如:a.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b.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

  ②语言(描写)

  如:“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怕什么?怎的不拿!”“这老东西……”

  ③行动(描写)

  如:a.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

   b.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

   c.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

17.原文“华大妈掏了半天,老栓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等细节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华老栓夫妇贫穷、本分、胆小等特点(意思对即可)

18.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看客的麻木和冷漠,表达了鲁迅对其批判的态度。

19.A(文章以“药”为题的原因有多方面)

(二)课外阅读(20—23题)(16分)

20.(3分)中国古诗中的佳句既亲切又辽远。

21.(3分)消逝之中有永恒。

22.(6分)①储藏多年的黄酒②古希腊的造型艺术③低眉默想的观音大士

23.(4分)AD(A“其诗意一见就能了然”、D“两种相反的情趣,互相映衬见出一种凄凉寂寞的意味”与文意不符)

六、语言运用(8分)

24.(4分)①不仅 ②也 ③但 ④无论 ⑤都 ⑥因此 ⑦与其 ⑧不如(每填对两处得1分)

25.(2分)语病:“莘莘”即众多,与前“众多”重复。

  修改:删去句中的“众多”。

26.(2分)小明填的是“挂”“檐”“壁”“打”“出”五字。

七、作文(70分)

27.(70分,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