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
一 课内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完成1-5题。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1、“不仅如此”的“如此”是指 。(1分)
这个短语在文中的作用是 。(1分)
2、“这里豁然开朗了”的“这里”是指 。(1分)
文中的表达作用是 。(2分)
3、上文所论述的马克思的巨大成就是 。(2分)
4、对上文中“运动规律”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指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
B.指资产阶级社会发展规律。
C.指对剩余价值的认识。
D.指剩余价值产生的规律。
5、文中“在黑暗中摸索”是指 。(1分)
此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2分)
二 课外现代文阅读(12分)
回 家
许达然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噪着要回家。有乡思的地方就有中国人,连没老家的也要返乡间。
西方人的乡情虽也诗意,却不如中国的丰富深刻。希腊史诗《奥德塞》叙述伟大的回家旅程,但自荷马以后,西方人漂泊更远了。英国作家却斯特顿认为英诗里最美的一行是“遥远的在山那边”。有些诗人,像格雷、朋斯、丁尼生,也写过类似的诗句。一直到当代小说里,海明威的老人在鱼被吃后,想起究竟什么打败他时,他大声自答:“没有,是我走得太远了。”然而走远后,西方人并不一定像中国人感到“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秦观)。这归心在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上,也在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上;无动词,因诗意已被乡思贯通了。乡思扩展了民族与历史意识。英文里的“父土”“母土”,或“家土”,我们叫“祖国”,把时间推得更远,感情拉得更近了。英文里的“生地”或“家镇”,我们叫“故乡”,把时空亲切地连在一起。中国诗人甚至把空间概念“旧家”或“故家”当作时间概念“从前”用,仿佛提到过去就想起家。
家与孝牵住中国人,照礼不许远离。然而留在家有时更要挣扎。唐朝王建有首诗写被官吏差遣的水夫,胸被纤索擦破了,脚被石砾割裂了,曾想溜掉算了,却又觉得“父母之乡去不得”;孝思使他忍痛拉船。离家既然出于不得已,出门前就拜祖宗,保佑早回来;有的还从井里挖出一把土,在异地生病时当灵丹服,想家时当亲人抚,而识字的就写诗了。
开始是离开后,偶尔忆起的浓甘薯香;逐渐是流浪中,时常遇见的薄人情味;后来是泥泞思路上,一踏就滑倒的激情;再后来是拥抱祖乡的意识。结束前,惨的是归不得:“我已无家,君归何里”;悲的是不得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妄的是不敢归,被江南迷住的韦庄甚至还吓别人“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但一般人的肠很有韧性,由于谋生、灾难、做官、放逐、当兵、亡国而离乡的,即使空肠也要回家。
出外谋生的盼望回去团圆。只因拒绝补破网而出去,回来就不愿是补破梦。虽然无地,仍要生儿女,自己只好出去,留下怨妇望君早归,硬望成石头了。即使有地,也不够女儿耕,儿女只好出去,想出头天。同样奋斗,不同遭遇,以至有敦煌抄卷提到的富不归贫不归,再贫下去就死不归了。为生活,甚至不得不出国也已几百年了。在异邦,用筷子,怎样夹都不如家乡味;思想起,怎样卧都不像长城;捧唐诗,怎样吟都不成黄河。再不如,不像,不成也要精神上认同;然而身在国外嚷叫心爱国内,口再响亮头顶的仍是别人的天空。不愿空做烟囱冒烟,袅袅了了,乡思却变成精神分析家艾利克生所指的自责,责备自己脱离了把自己踢出的土地,良知吵着要回去。
即使几乎什么都有,做官的也叫不如归。中国的官僚制度一向发达,为了公正防私,不准在故乡当官。当官的在外,因大家不认识反而歪哥。他们被罚怀乡,偶尔圣贤起来学在陈国时的孔子吵着要回家。清朝来台湾当官的大多要尽快捞回家,像凤山教谕吴周祯苦吟“落落竟忘归”是例外,连少数好官像孙元衡都哼“他乡莫望远”。从前好官也被功名误,慨叹“故乡回首已千山”(陆游),但也有不全为功名的被放逐后更发愿回去服务。屈原早就用很多“兮”标点实话了,以后敢说实话建议或抗议的,都不怕到荒野想家。
到比荒野还恐怖的战场打战的士兵数着归期。不像西方个人主义的反战诗很少提起家,从前中国诗反战的一个原因是要回家,早在《诗经》里就表达得很清楚。回乡“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徂东山”归来的士兵,段段“零雨其蒙”,回到家却发现妻已改嫁了。未婚的木兰从军,听到黄河呜咽,胡骑叫嘶,就听不到父母叮咛;凯旋后天子要把官衔给伊,伊毫无兴趣,因要快回去!人民防守边疆为的不是争功名而是保乡土。唐朝征战繁多,边塞也苍凉了。听到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日日双眸滴清血”(贯休)。战士流血未死还流泪,只因要回家。
既然想家就振作回去。归途心情“百尺风中旗”(孟郊),行路更难,“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宋之问)。终于回到祖地,有的用胡语胡吹,乡人越听不懂,他越得意。有的乡音依旧,但未离乡的孩童不认识老头,“笑问客从何处来?”(贺之章)幸亏仍懂乡音,没被撵出去。从前吴越王钱镠回乡后,也学刘邦把酒给乡亲喝并唱歌;但歌文雅得没人听懂,他改用乡音唱山歌时,大家才欢快的合唱。回乡有的只唱唱,有的要长住。陶潜住下后,比喻自己是失群鸟飞回孤松潜起来,并不想服务乡土;他一大早出去耕种,晚上才“带月荷锄归”,穷得开心。回乡有的满怀壮志,发现早已无家了,但总坚信家是自己创造的,最好在故乡。
6文章的第二段讲到,西方人与中国人的乡情虽也有诗意,“却不如中国的丰富深刻”。请你结合文段作出简要分析。(3分)
7正确理解“有的还从井里挖出一把土,在异地生病时当灵丹服,想家时当亲人抚,而识字的就写诗了”在文中的含义。(3分)
8文章引用大量古今中外的诗文,从写作的角度看,这样是为表达什么?(3分)
9文章最后一段中说到钱镠回乡请乡亲喝酒唱歌,但歌文雅没人听懂,他改用乡音唱山歌时,大家才欢快地合唱。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3分)
三 古诗文默写(五选四,4分)
10 一骑红尘妃子笑, 。
11 同是天涯沦落人, 。
12 ,百年多病独登台。
13 ,蜡炬成灰泪始干。
14 念天地之悠悠, 。
四 诗歌鉴赏(5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5 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 (2分)
16 有人认为,全诗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你认为是这样吗?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起到了什么作用?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3分)
五 课内文言文语段阅读(15分)
轻轻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7这节诗中描绘乐曲用的最多的修辞方法是( )(1分),并分析比喻的表达效果。(2分)
18 请按表现乐曲的不同填空,
①形容乐声粗重的________ (1分) ②形容乐声轻细的________(1分)
③形容乐声流畅的________(1分) ④形容乐声冷涩的________(1分)
19 这节诗中“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很好地烘托了气氛,试分析其作用。(3分)
20 解释词语(各1分)
突出 乍
22 联系全文,怎样评价《琵琶行》中琵琶女的形象?(3分)
六 课外文言阅读(12分)
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欲逐之。鲁连谓盂尝君曰:“猿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不如狐狸。曹沫(鲁庄公的武士曹刿)之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yáo,大锄)耨(nòu,锄草的农具。)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使人有弃逐,不相与处,而来害相报者,岂非世之立教首也哉!”盂尝君曰:“善。”乃弗逐。(引自《战国策》)
22.与“曹沫之奋三尺之剑”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报养刘之日短也 B.佯狂不知所之者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翻译下列句子(各3分)
23、猿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 )
24.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
25、盂尝君最终没有赶走舍人,其根本原因是什麽?(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家人吃年夜饭。
“谈谈你们的新年新愿望!”父亲对三个孩子说:“看看谁的最高明。”
“我的愿望是样样考第一!”刚进高中的大儿子说。
“我的愿望是希望能不惹爸妈生气!”就读初二年级的二儿子说。
“我没有愿望……”小女儿讲。
大家都瞪大了眼睛。
“我只知道要存钱买一套故事书。”
每个人都报以最热烈的掌声,因为当别人在“愿望”时,她却已经决定要“做”了。
请以“最高明的愿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 字数在800字左右。
答题纸
1、“不仅如此”的“如此”是指
这个短语在文中的作用是
2、“这里豁然开朗了”的“这里”是指
这句话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
3、上文所论述的马克思的巨大成就是
4、对上文中“运动规律”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5、文中“在黑暗中摸索”是指 。
此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
6 答:
。
7答:
8 答:
。
9答: 。
三 古诗文默写(五选四)
10 一骑红尘妃子笑, 。
11 同是天涯沦落人, 。
12 ,百年多病独登台。
13 ,蜡炬成灰泪始干。
14 念天地之悠悠, 。
15 答: 。
16 答: 。
17这节诗中描绘乐曲用的最多的修辞方法是( ),
比喻的表达效果是: 。
18 ①形容乐声粗重的_______ _ ②形容乐声轻细的________
③形容乐声流畅的________ ④形容乐声冷涩的________
19 突出 乍
20 答: 。
21 答: 。
22. ( )
23、翻译: 。
2翻译: 。
25答:
答案
1、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承上启下。
2、对资产阶级社会特殊的运动规律的探索和认识
阐述了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规律对于认识资产阶级社会运动规律的本质意义。
3、发现剩余价值或资本主义生产、运动规律。
4、C
5、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以前人类对资产阶级社会运动规律的研究状况 从反面论述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的重大意义。
6中国人的乡思“扩展了民族与历史意识”;“时间推得更远,感情拉得更近”;中国人对离乡的心态也不同于西方,更多是无奈和落寞。
7热土难离、安土重迁的观念在中国人的心里根深蒂固,乡土情结是中国人永远挣不脱、解不开的心结。
8作者列举古今中外想回家的诗文,从文化的层面上揭示:乡愁实际是一部“思乡文化史”。从希腊史诗到美国小说,从《诗经》到唐宋词元曲,几乎是由乡愁作品贯穿而成。
9说明乡音乡声才是最能激发乡情,最能引起共鸣的声音。故乡情结在人们心中的根深蒂固。
15 动人,生机盎然。(语意相同即可)
16全诗侧重表现诗人内心的愁思。(1)景物描写是抒情的基础和依据。诗歌前两句,诗人选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的绚烂风光;三、四句抒情,转写愁思,东风不能吹愁,春日却能兴恨,前咏美好之景,全成了春恨之铺垫。
(2)用好景色反衬内心的愁恨(乐景写哀),情感表达婉曲深刻。
17 比喻 生动形象的把转瞬即失的音乐化为丰富多彩而又具体可感的形象。
18①大弦嘈嘈如急雨 ②小弦切切如私语。
③间关莺语花底滑 ④幽咽泉流冰下难
19侧面烘托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和音乐魅力
20 突然冲出 突然
21 琵琶女这一女主人公形象塑造得非常生动真实,并且有高度的典型性。通过这个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艺人们的悲惨命运。
22.C,与例句是取独(A的 B动词,去往 D代词,代命名原因)
23. 猿猴离开树木居住在水上,就不如鱼鳖
24因此做事舍弃自己所擅长的,用自己不擅长的,即使是圣明的尧也会有做不到的事情。
25.驱逐不能相处的人,将来可能会互相伤害报仇。
附译文:
孟尝君有个舍人,孟尝君不喜欢他,想要赶他走。鲁连对孟尝君说:“猿猴离开树木居住在水上,那么它们就不如鱼鳖;经历险阻攀登危岩,那么千里马就不如狐狸。曹沫高举三尺长的宝剑劫持齐桓公,一军人马都不如他的威力;假如曹沫放下三尺长剑,而拿起锄草用具与农夫在田地中干活,那么他就赶不上农夫。因此做事舍其所长,用其所短,就是圣明的尧也有做不到的事情。如今让人干他不会干的,干不来就认为他不才;教人做他做不了的,做不来就认为他笨拙。笨拙的就斥退他,不才的就抛弃他,假使人人驱逐不能相处的人,将来又要互相伤害报仇,难道不是为世人立了一个戒条吗!”孟尝君说:“好。”于是就不驱逐那个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