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教学监测模拟考试

2014-5-11 0:11:21 下载本试卷

高二语文教学监测模拟考试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证  伏  甲  怙恶不   B.酒  畏  日  寒问暖

C.漏  邻  如  夫之勇   D.不  鞭  躇  之以恒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张之才一见自己的父亲受拉这样大的委屈,忍俊不禁,拿起菜刀追出门去,要和渔霸算帐。

  B、“权钱交易”、“权钱交易”等时下的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不说样样具全,但该领域遭受“感染”却是不容置喙的事实。

  C、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已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D、晴朗的夏夜,躺在辽阔的大草原上望着天上恒河沙数般的星星,惬意极了。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哲学的追问是指向神秘的,无论对世界还是对人生,哲学都欲追根究底,这就是所谓终极关怀。在这一点上,________。然而,哲学却不肯满足于不容置疑的信仰,面要求对问题做出理由充足的回答。在这一点上,_________。灵魂的提问,而让头脑来解答,这是哲学本身所包含的矛盾和困难。_________。正是这一点结合了两种对立因素的品格使之成为比科学和宗教更加伟大的东西。

①哲学与宗教相似 ②哲学与科学相似 ③哲学又和科学一样 ④哲学和宗教一样 ⑤哲学面对科学,敢思宗教之不思,又立足宗教,敢疑科学之不疑 ⑥哲学面对宗教,敢思科学之不思,又立足科学,敢疑宗教之不疑。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今年的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将有所缓解,拉闸限电现象会相应减少,但整体上看仍然偏紧。

B.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地方财政也

将设立助学专项资金。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D.来这里聚会的无论老少,都被他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及坚定的信心深

深地感染了。

二、(3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唐临,京兆长安人,周内史瑾孙也。其先自北海徒关中,伯父令则,开皇末为左底子,谄事太子勇诛死。临少与兄皎俱有名。……出为万泉丞。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临曰:“明公若有所疑,临请自当其罪。”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地,与之约,令归系所。囚等皆感恩贷,至时毕集诣狱 ,临因是知名。

  再迁侍御史,奉使岭外,按交州刺使李道彦等申叩冤系三千余人。累转黄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俭薄寡欲,不治第宅,服用简素,宽于待物。尝欲吊丧,令家童自归取白衫,家憧误将趁农,惧未敢进。临察知之,使召谓曰:“今日气遂,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又尝令人煮药失制,潜知其故,谓曰:“阴晴不宜服药,宜即弄之。”竟不扬言其过,其宽恕如此。

  高宗即位,检校史部侍郎。其年,进大理卿。高宗尝问临在狱系四之数,临对诏称旨,帝喜曰:“朕甘在东宫,卿已事朕,朕成大位,卿又居近职,以畴昔相委,故受卿此任。然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高宗又尝亲录死囚,前卿所断者号叫称冤,临所入者独无言。帝怪问状,囚曰:“罪实自犯,唐卿所断,既非冤滥,所以绝意耳。”帝叹息良久曰:“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寻迁刑部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复历兵部、度支、隶部三尚书。显庆四年,坐事贬为湖州刺史,卒官,年六十。

(节选自《旧唐书·唐临传》)

5、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谄事太子勇诛死            坐:获罪。

B.临少与兄皎具有名           令:美好。

C.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      请假:请求休假。

D.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为狱:主掌讼事。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向取白衫,止之也         今吾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B.唐临,京兆长安人,周内史瑾孙   西伯,伯,拘于羑里

  C.令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地    王授璧,相如持璧却立

  D.畴昔相委,故受卿此任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组为四组,全能能够说明唐临“宽于待物”的一组是

① 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

② 按交州刺使李道彦等中叩冤系三千余人

③ 今日气遂,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

④ 阴晴不宜服药,宜即弃之

⑤ 前卿所断者号叫称冤,临所入者独无言

⑥ 罪时自犯,唐卿所断,既非冤滥,所以艳意耳

A.①⑤⑥          B. ①③④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临要求囚狱们春耕之后回到监狱,这些囚犯感激唐临的宽容与体恤,果然按要求的时间全都自觉回到狱中。

B.唐临曾侍奉太子李治(唐高宗),高宗即位后,念其忠诚,提拔他为大理卿。

C.唐临宽以待人,明于断狱,勇于任事,生活俭朴。

D.本文作者侧重表现唐临刚正不阿、为官清廉的一面,对其功高贵薄、晚年被贬的遭遇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9.(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县有轻囚数十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

译文:

②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

译文:

(2)用/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3分)

郑子产有疾谓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惟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注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6分)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今之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孟子也许是东西方历史上第一位系统地阐述战争与伦理道德之间关系、并把战争明确置于道德前提之上的古代思想家。和孔子一样,儒家最高的伦理原则“仁”是孟子战争观的源头,但在社会政治层面上,他将“仁”落实在“仁政”上,不同于孔子落实在“礼制”上。这样,首先在社会政治层面上,两者的战争观开始分道扬镳。孟子所描绘的“仁政”蓝图对于理解其战争思想是至关重要的。《孟子·梁惠王上》中,“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内容便是“仁政”伊始,“王道”畅行的情景。孟子已将儒家道德原则的“仁”与现实主张“民本”一并融合于这张蓝图。其意义在于“民本”意识在伦理道德领域找到其依据,反过来,“仁”这一儒家最高道德原则亦在现实政治领域找到自己的归宿。二者在“仁政”的政治层面得到统一。这和孔子将“仁”与“礼”统一在“礼制”中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样,战争作为政治的延续和工具就必然在孟子那里成为“行仁政”的手段。孟子反对以纯粹功利为目标的战争,对“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战争深恶痛绝,愤愤然而道:“善战者服上刑”。但他绝不是一个“非战主义者”和“非暴力主义者”,孟子竭力主张战争应成为行“仁政”手段,即为实现上述这幅蓝图之有力工具。基于此,他提出了一系一反映儒家战争观的重要概念和命题,例如“王师”、“仁者无敌”、“保民而王,莫之能御”、“天吏”、“以至仁伐至不仁”,“诛一夫”等。

虽然,“仁政”已将“仁”与“民本”合二为一,然而其中仍然包含着两种价值尺度:一为道德、一为现实政治。“仁者无敌”立足于道德,“保民而王、莫之能御”则立足于现实政治层面,由于儒家的最终归属在道德领域,“王师”、“仁者无敌”、“以至仁伐至不仁”、“天吏”等又都属战争的道德命题,这就意味着“民本”意识已成为沟通战争与道德的大领域的媒介或中间环节。战争超越了功利层次上升至道德层次,并且在儒家的道德范围中获得道义的合理性以及最后的归宿。儒家道德原则取代了自然状态的功利原则,成为战争的前提。儒家最高道德原则“仁”经由“民本”这一环节继续延伸至战争领域,借助战争这一极端暴力形式使自身得到最有力、最彻底的现实的外在显现。战争即为“仁”这一道德观念在现实中最有力之代言人。因此,儒家的战争观在本质上是一种伦理主义的战争观,是东方文明史上独特的战争观。

12.下列判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4分)

  A.孔子并未阐明战争与道德的关系,但支持为维护“礼制”发动战争。

  B.课文《寡人之于国也》体现了“仁政”思想与“民本”思想的融合。

  C.孟子关于“仁”的认识,沟通了抽象的道德彼岸和现实的此岸世界。

  D.孟子反对以纯功利为目标的战争,但支持为行“仁政”发动的战争。

E.“二者在‘’仁政’的政治层面得到统一”一句中的“二者”指“仁政”和“礼制”。

13.根据文意,下列史实,与“儒家战争观”相符合的两项是(  )(  )(4分)

 A.陈胜起兵,因为“失期当斩”发动起义,告示众人“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帝王将相宁有种乎?”

B.汉高祖刘邦起兵之前,观看到秦始皇的赫然仪仗而起意,感叹道:“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C.忽必烈灭宋,表示自己诚爱和平、体恤庶民,指责宋朝在边境“侵扰之暴不己”,声言自己被迫兴兵。

D.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上谏准备出兵伐魏:“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E.朱元璋“谋避兵,卜于神,去留皆不吉。乃曰:‘得毋当举大事乎?卜之吉,大喜,”于是从军。

14.根据文意,孟子与孔子相比,其战争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是什么?(4分)

 

15.作者为什么说“儒家的战争观在本质上是一种伦理主义的战争观?”请分条简要陈述。(6分)

四.(15分)

 说明:请从下面两篇文章中选择一篇阅读,作答前填上文本序号“(一)”或“(二)”。

(一)文学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卞毓方
   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
   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别处的山,都是亲亲热热地手拉着手,臂挽着臂,惟有张家界,是彼此保持头角峥嵘的独立,谁也不待见谁。别处的峰,是再陡再险也能踩在脚下,惟有张家界,以她的危崖崩壁,拒绝从猿到人的一切趾印。每柱岩峰,都青筋裸露、血性十足地直插霄汉。而峰巅的每处缝隙,每尺瘠土,又必定有苍松,或翠柏,亭亭如盖地笑傲尘寰。银崖翠冠,站远了看,犹如放大的苏州盆景。曲壑蟠涧,更增添无限空蒙幽翠。风吹过,一啸百

吟;云漫开,万千气韵。
    刚见面,张家界就责问我为何姗姗来迟。说来惭愧,二十六年前,我本来有机会一睹她的芳颜,只要往前再迈出半步。那是为了一项农村调查,我辗转来到了她附近的地面。虽说只是外围,已尽显其超尘拔俗的风姿。一眼望去,峰与峰,似乎都长有眉眼,云与云,仿佛都识得人情,就连坡地的一丛绿竹,罅缝的一蓬虎耳草,都别有其一种爽肌涤骨的清新和似曾照面的熟悉。是晚,我歇宿于山脚的苗寨。客栈贴近寨口,推窗即为左道,道边婆娑着白杨,杨树的背后喧哗着一条小溪,溪的对岸为骈立的峰峦。山高雾大,满世界一片漆黑。我不习惯这黑,翻来覆去睡不着,于是披衣出门,徘徊在小溪边,听上流的轰轰飞瀑。听得兴发,索性循水声寻去。拐过山嘴,飞瀑仍不见踪迹,却见若干男女围着篝火歌舞。火堆初燃之际,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树枝。燃到中途,树枝通体赤红,状若火之骨。再后来,又变作熔化的珊瑚,令人想到火之精,火之灵。自始至终,场地上方火苗四蹿,火星噼噼啪啪地飞舞,好一派火树银花。猛抬头,瞥见夜空山影如魅,森森然似欲探手攫人,“啊———”,一声长惊,恍悟我们常说的“魅力”之“魅”,原来还有如此令人魂悸魄悚的背景。
   从此,我心里就有了一处灵性的山野。且摘一片枫叶为书签,拣一粒卵石作镇纸,留得这红尘之外的秋波,伴我闯荡茫茫前程。犹记前年拜会画家吴冠中,听他老先生叙述七十年代末去湖南大庸写生,如何无意中撞进张家界林场,又如何发现了漫山诡锦秘绣。欣羡之余,也聊存一丝自慰,因为,我毕竟早他四五年就遥感过张家界,窃得她漏泄的吉光片羽。
   是日,当我乘缆车登上黄狮寨的峰顶,沐着蒙蒙细雨,凝望位于远方山脊的一处村落,云拂翠涌,忽隐忽现,疑幻疑真,恍若蜃楼,想像它实为张家界内涵的一个短篇。不过,仅这一个短篇表现力就足够惊人,倘要勉强译成文学语言,怕不是浅薄如我者所能企及。天机贵在心照,审美总讲究保持一定的距离,你能拿酒瓶盛装月白,拿油彩捕捉风清?客观一经把握,势必失去部分本真。当然不是说就束手无为,今日既然有缘,咦,为什么不鼓勇试它一试。好,且再随我锁定右侧那一柱倒金字塔状的岩峰,它一反常规地拔地而起,旁若无人地翘首天外,乍读,犹如一篇激扬青云的散文,再读,又仿佛一集浩气淋漓的史诗,反复吟味,更不啻一部沧海桑田的造化史,———为这片历经情劫的奇山幻水立碑。

16.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张家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天机独运”的创造,从第二段看,张家界的山水在哪几个方面与众不同?(3分)

(2)作者说:“从此,我心里就有了一处灵性的山野。”文中这一“灵性”表现在哪些地方?(请从第三段、第四段各举一例回答)(3分)

17.请以第五段对倒金字塔状岩峰的描写为例,说说作者是如何突出张家界风景“表现力”“足够惊人”的。(4分)

18.“客观一经把握,势必失去部分本真”,这是否表示一种对自然的无奈?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生活事例分析说明。(5分)

(二)实用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两个文段,完成16-18题。

文段(1):

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

在青藏铁路的新起点格尔木市,竖立着一名军人的雕像,他就是“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将军。1953年,慕生忠在荒无人烟的格尔木插下了他的铁锹,从此,中国人开始了修建第一条穿越青藏高原的公路的壮举。正是青藏公路的开通,为青藏铁路的横空出世埋下了伏笔。

将军铁血行青藏

慕生忠,1910年生于陕西吴堡县,20岁参加革命,追随彭德怀转战南北,身上留下了27个枪眼伤痕。

1953年春,西藏上层中少数人对进藏部队实行经济封锁,中央决定成立骆驼运输总队运送粮食。慕生忠奉命率领由2.8万峰骆驼组成的粮草队从格尔木出发,翻越唐古拉山入藏,期间2.5万峰骆驼、30多人死在途中。惨烈的场面让慕生忠萌生了强烈的念头:必须修建一条通行无阻的公路。

1954年,慕生忠向彭帅提议修建青藏公路,获得中央首肯,经费是30万元。5月,青藏公路破土动工,数千军民顶风斗雪,开山铺路。7月30日,公路就通到了可可西里的五道梁。

慕生忠给彭帅报喜,希望再解决200万元经费,把公路修到拉萨。其时国家财力有限,彭总就从军费里拿出了钱。就这样,230万元、1000名工兵、1000多名民工、100多辆汽车,仅用了7个月零4天,就奇迹般于1954年12月把青藏公路修到了拉萨。青藏公路的开通创造了新中国公路建设的奇迹,也为青藏铁路横空出世埋下了伏笔。

铁汉柔情开天路

慕将军是一条铁汉,又是一个乐观的人。在艰难的施工中,总是身先士卒。当路修到昆仑山,修路工中流传着上山就会死的说法,将军就把昆仑山说成是“十二步山”。路修过之后,有人问昆仑山到了没,他才说昨天就已经过了。

乐观的将军还为当时沿路许多无名之地起了好听的名字,风火山、不冻泉、开心岭、可可西里、沱沱河等,都是他的功劳。格尔木在1954年春天前不过是地图上一个名称,蒙古语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慕将军率领修路人马走到现在的格尔木河畔时,四顾苍凉,有人问:格尔木到底在哪?他说,格尔木就在你脚下,我们帐篷扎在哪里,哪儿就是格尔木。说完把手里的木杖一扔,那支拐杖就成了格尔木市的“奠基石”。

有次将军见到一名修路工因为想家掉眼泪,将军问,你家在哪?修路工说在“雁石坪”。将军呵呵一笑说,这里就叫雁石坪,这里就是你的家乡啊!

莽莽昆仑葬忠魂

1954年12月20日,天路修成。但将军并未就此停步,他又开始为青藏铁路的上马做准备,然而,慕生忠因彭帅而完成此项伟业,又因彭帅而坠入苦海,铁路最终没能修起来。1982年,年过古稀的慕生忠一复出就迫不及待地回到格尔木,去看正在修建的青藏铁路。在海拔4752米的昆仑山口,老人无奈止步,因为他的身体已不允许他像以前一样登上高原。忆及筑路的艰辛、牺牲的人畜,将军怆然泪下:“看在我在这里干过活的份上,能不能拨给我一小块土地?”

1994年10月19日,慕将军病逝兰州,享年85岁。儿女遵循他的遗愿,将他的骨灰带上了高原,洒向那片他一辈子魂牵梦绕的苍茫大地。 

文段(2):

1954年元月底,正是北京最冷的季节,慕生忠穿着厚厚的皮大衣,从青藏高原来到首都北京,拽有关部门要求修筑青藏公路。他当时的身份是中共西藏工委组织部部长兼运输总队政治委员。这个运输总队不是搞汽车运输的,因为西藏当时还没有公路,总队主要是靠骆驼等牲畜给西藏运送粮食和紧缺的物资。对国家机关慕生忠并不熟悉,于是便先找了负责处理西藏事务的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李维汉,李维汉听了他的来意,说修路的事归交通部管,便派人领路叫他去找国家交通部。
   交通部公路局局长接待了他,慕生忠自报家门后,便直接了当提出要在青藏高原修一条公路,请交通部多少批些钱。
   公路局长一听吃了一惊:“在青藏高原修公路?这是件大事,我们作为主管部门,从来没有安排这项工程呀!”
  “所以我才来要求的呀!”慕生忠回答。
  “你-——是代表西藏工委来的,还是——”
  “不,我代表我个人,我是从青海来的!”

……

对工兵来说,架桥铺路并不难,难的是现在一一无器材,二无工具,连起码的水泥、砖、桥钉、螺栓都没有,有的只是从兰州拉来的9根9米长的红松和一部分杂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但慕生忠的话很硬:我不管你有米无米,“八一”前必须通车可可西里,谁耽误处分谁。
    7月15日,慕生忠带着从兰州赶来的工程师邓郁清赶到桥边督战。
    邓郁清1935年毕业于福建龙溪工业专科学校公路系,曾参加了解放前从西宁到玉树公路的修筑工作,但因青海军阀马步芳贪污修路经费致半途而废。1951年慕生忠进藏时,曾带他一起进藏,有意让他感受青藏交通的艰难。这次又特意请他来担任筑路工程师。
    邓工程师来到工地一看,岸宽9米,而9根红松也长9米,根本搭不到岸边,按要求短了整整3米,怎么办?他提出派车去兰州再运些材料来,幕生忠一口回绝了:“不行,时间来不及。从现在开始,你必须在3天内给我把这座桥建起来!”
    邓工没有了退路,大家只好坐在地上开“诸葛亮会”,研究对策。然后他根据大家提出的办法。在木箱上画了一个草图,要大家照图作业。

……

大家就这样没黑没明地干了3天,7月18日下午,青藏公路的第一座桥梁终于建成。
   桥修成了,结实不结实,能不能过汽车?邓工爬上头一辆汽车要试过,被慕生忠一把拖了下来:“你是我们惟一的工程师,宝贝疙瘩,还是我来吧!”
    邓工急红了眼:“不,你是一军之帅,不能冒这个险!”
   慕生忠装作没听见,跨上驾驶室,命令驾驶员:“开车!”
   第一辆车在人们的注视中稳稳地过了桥,接着,13辆满载面粉物资的汽车一辆接一辆的过了桥。慕生忠高兴得一摸脑袋,嘿嘿笑着说:“我看-——这座桥就起名叫天涯桥吧!”
    邓工给人讲:在其他任何地方,他绝对不敢这样冒险。但在慕生忠领导下,在青藏高原则必须这么干。

(节选自窦孝鹏《柴达木》)

16.根据文段(1)、(2)的内容,概括慕生忠的个性特点,并举一例简要说明。(6分)

17.文段(1)在记写人物事迹上有什么比较突出的特点?请作简要赏析。(4分)

18.“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事迹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点?放在今天,你认为他可以当选“感动中国”人物吗?为什么?(5分)

五、(12分)

19.请在“家园”和“思念”中任选一个词,仿照下面示例的形式写三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取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手法,三个句子的内容有内在联系。(6分)

示例: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答:                                    

                                      

20.请按要求完成下列两个小题。(6分)

高二语文开设了唐诗宋词选修课,同学们纷纷成立不同专题的研究性学习小组,研修唐诗宋词。

(1)假如你是某个小组的组员,你将从哪个方面对唐诗宋词进行探究?请确定这个专题名称,不超过15字。(2分)                 

(2)模块学习结束了,各小组都提交了研究报告。学校要出版一本唐诗宋词研究性学习成果集,请你为该成果集写一篇小序,简介有关内容,评述出版意义。150字以内。(4分)

六.(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时下荧屏选秀流行,首先是湖南卫视的“超女”,接踵而至的是东方卫视的“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凤凰台“中华小姐”,中央台的“梦想中国”“星光大道”,江苏台的“震撼一条龙”等等,热闹非凡。最后的晋级者们成了大众的新的偶像,有的选手竟成了“某省十大杰出青年”“感动某省的十大人物”的候选人。

其他各类媒体的评选活动也进行得如火如荼,比如中央台的“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年度经济人物”“年度法制人物”“十大企业家”,《南方周末》“年度风云人物”等等。

网络也纷纷推出“大陆富豪排行榜”“体育明星收入排行榜”“大学排行榜”等等。

有人不以为然,说这是“没有英雄制造英雄,没有榜样制造榜样”的时代;也有人则予以肯定,说这是社会的需要,这些活动为社会树立了新的形象,代表了新的价值观、人生观。也还有人持其他的观点。等等,不一而足。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