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2014-5-11 0:11:24 下载本试卷

高二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试卷说明:   试卷作答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值150分

考试结束后,第卷第Ⅱ卷按次序交上

(注意:文面如人面,老师希望看到你俊秀的面容。)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选择题答案要求答在第Ⅱ卷的答题卡内)
一、(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匪我期(qiān )其笑矣(xì )自牧归( tí )箱( lián )
  B、犹可也(tuō )自牧荑(guī )吾先路(dǎo )隰则有(pàn )
  C、泰分明(pǐ )以修能(chóng)子无怒(qiāng)留作施(wèi )
  D、周公吐(bǔ )绕树三(zā )钱三万( jī )我彤管(yí )

 2、 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静女其妹,侍我於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B.君当做盘石,妾当做蒲苇,蒲苇纫如丝,盘石无转移。 
  C.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D.总角之晏,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以已焉哉!

3、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发言者各执己见,二三其德
  B、三年来,他夙兴夜寐,笔耕不辍,终于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的文稿。
  C、敬老院里的老人们说,有这样好的地方安度晚年,我们一定要白头偕老
  D、这场球赛,我们班就要获胜了,同学们在旁边呐喊助威,信誓旦旦

4、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君既若录,不久望君来
  A、爱而不,搔首踟蹰     B、不复关,泣涕涟涟
  C、兰芝初还时,府吏丁宁   D、贱妾留空房,相常日稀

 5、古诗文中为了使语句工整,在彼此相对的文句中,前后词语互相呼应,在意义上互补,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叫“互文”。选出不是“互文”的一项(  )
  A、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B、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中央和地方14家报纸今年2月全月出现了不规范字达4256字。统计结果显示,那些不规范的字主要是繁体字和旧字形,也有些异体字和错误字。
  B.他的神侃,竟也招来了不少梦寐以求想发财,但又不肯吃苦出力的人。
  C. 他能密切联系和关心群众的痛痒。  

  D.与建国初期相比,目前江苏省人均期望寿命已由37岁提高到74.13岁,跃居全国各省第三位。
7.为了让某新生迅速找到在会议室里开会的班主任老师,有必要向他作点介绍,但应尽可能简洁。找出简介中可以删去的两处 ( ):
  你们的班主任①在会议室里开会,那位②西装革履③身高一米七左右④戴眼镜⑤留络腮胡子的 ⑥男教师就是。
  A.①⑥ B.②③ C.③⑥ D.④⑤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地球气候成因新说

   1997-1998年,南美西海岸发生无法预报的海流循环,导致沿岸海水的温度大幅上升,引起气候非典型的破坏性剧变,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这种现象促使科学家开始专心致志的研究“海洋-大气层”原理。

   水的密度是空气的800倍,水的热容量是空气的4倍。3米厚的海洋的热容量等于整个大气层的热容量。但是,大气层能量变换的速度是海洋能量变换的数倍。在“海洋-大气层”系,海洋是惯性媒质,变化缓慢,大气层则变化多端,其全球的稳定性依靠海洋来保持。由此可经得出结论,在全球气候的形成上,世界洋水域起着重要作用。

人们根据世界洋水域双层(表层和深层)循环原则,开始研究“全球海洋输送”理论。北大西洋是海洋多层循环最活跃的地区,那里就像“锁孔”,钥匙在里面转动,造成地球上气候的不稳定。北半球气候最近10年的变化完全符合“全球海洋输送”理论。

   科学家承认,目前在海洋洋流循环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无法回答,但已经清楚的是,世界洋水域对大气层的热力和动力状态的影响,远远超过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为了填补“海洋-大气层”原理方面的知识空白,世界气象组织推出一项名为“阿尔戈斯”的国际研究方案。这项方案包括建立一个全球海洋观察网,使用漂浮标监视海水的变化。漂浮标分布在世界各地海域,上面安装有测量海水温度和盐度传感仪。科学家认为,正是海水的温度和盐度这两个因素影响着大气层

  浮标在指定水域的海面固定后,同卫星取得联系。然后,浮标用自身携带的水泵吸入海水,潜至2000米深处后,压力仪发出指令停止下潜,浮标开始在海流中收集信息。10天后浮标浮出海面,将收集到的信息发送给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发送完毕后,浮标重新下潜,进入下一个探测周期。与此同时,卫星把接收到的信息发送到气象中心供研究人员分析研究。这项研究已经取得初步结论: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带海洋水域急剧变暖,上面的大气层也相应开始变暖。

  今天,世界各地海域共有3000个漂流浮标在日夜工作。科学家希望利用得到的资料,最终绘制“海洋气象图”。

  8、从原文看,下列对“阿尔戈斯”方案相关内容的说明,正确的是一项是(  )

A、由3000个随洋流上下浮动标组成全球海洋观察网,监测海水变化。

B、用装有海水温度和盐度传感仪的浮标,在深海海流中收集相关信息。

C、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接收浮标采集的信息,控制浮标工作的全过程。

D、分析和研究浮标探明的深层海水热容量的信息,绘制“海洋气象图”。

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海水温度的变化速度远远低于大气温度的变化速度,原因是海水密度远远大于大气密度。

B、在“海洋-大气层”系里,海洋被动而大气层主动,海洋变化缓慢,大气层则变化多端。

C、活跃的循环洋流像一把钥匙,在北大西洋这一“锁孔”中转动,导致北半球气候的不稳定。

D、海洋洋流的温度和盐度,改变了大气层的热力状态和动力状态,从而影响地球气候的形成。

  10、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海洋-大气层”原理,陆地上大面积水域的热容量,对周边地区的气温也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B、依据“全球海洋输送”理论,重新调控热带海洋洋流的流向,将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宜人的气候。

C、关注北大西洋这一“锁孔”,人们就可以有效地预报地球的气候变化,从而避免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D.“阿尔戈斯”方案可以解决海流循环无法预报的难题,如利用这一成果,将有可能消除厄尔尼诺现象。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每小题3分)
   王导,字茂弘,光禄大夫览之孙也。父裁,镇军司马。导少有风鉴,识量清远。年十四,陈留高士张公见而奇之,谓其从兄敦曰:“此儿容貌志气,将相之器也。”初袭祖爵。司空刘寻引为东阁祭酒,迁秘书郎、太子舍人、尚书郎,并不行。后参东海王越军事。
  时元帝①为琅琊王,与导素相亲善。导知天下已乱,遂倾心推奉,潜有兴复之志。帝亦雅相器重,契同友执。帝之在洛阳也,导每劝令之国。会帝出镇下邳,请导为安东司马。军谋密策,知无不为。及徙镇建康,吴人不附,居月余,士庶莫有至者,导患之。会敦来朝。导谓之曰:“琅琊王仁德虽厚,而名论犹轻。兄威风已振,宜有以匡济者。”会三月上已,帝亲观禊②,乘肩舆,具威仪。敦、导及诸名胜皆骑从。昊人纪瞻、顾荣,皆江南之望,窃觇之,见其如此,咸惊惧,乃相率拜于道左。导因进计曰:“古之王者,莫不宾礼故老,存问风俗,虚已顺心,以招俊义③。况天下丧乱,九州分裂,大业草创,急于得人者乎!顾荣、贺循,此土之望,未若引之以结人心。二子既至,则无不来矣。”帝乃使导躬造循、荣,二人皆应命而至。由是吴会④风靡,百姓归心焉。自此之后,渐相崇奉,君臣之礼始定。  (《晋书》《王导》卷六五)

  注:①元帝:司马睿。,公元317年他得到晋悯帝被俘的消息后,先自称晋王,第二年改称皇帝。东晋王朝从此建立。选文记载他称帝前初到江东的情况。
   ②楔:xì,每年春秋二季在水边举行祭祀活动,以消除妖邪。
   ③俊义:德高望重的老人。④ 吴会:地名。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谓其兄敦日  从:指堂房亲属
  B.月余,士庶莫有至得  居:居住
  C.问风俗,虚已顺心  存:慰问、问候
  D.遂倾心推奉,有兴复之志  潜:暗地里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是 ( )
  A. 新妇识马声,蹑履逢迎    帝亦雅器重,契同友执
  B. 而予亦悔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见如此,咸惊惧
  C. 还军霸上,待大王来  虚已顺心,招俊义
  D. 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二子至,则无不来矣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直接说明王导“识量清远”的一组是 ( )
  (1)导知天下已乱,遂倾心推奉,潜有兴复之志
  (2)军谋密策,知无不为
  (3)兄威风已振,宜有以匡济者
  (4)见其如此,咸惊惧。乃相率于道左
  (5)存问风俗,虚已顺心,以招俊乂
  (6)由是无会风靡,百姓归心焉
  A.(1)(2)(6) B.(3)(4)(5)
  C.(1)(4)(6) D.(2)(3)(5)
 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导自小就有风度,有远见。被地方名士称为有将相之才,曾先后担任东阁祭酒、秘书郎、太子舍人、尚书郎等要职。
  B.王导与琅琊王亲密友善,志趣相投如挚友,曾献计帮助琅琊王赢得江东士人百姓的拥戴。
  C.琅琊王在建康称帝时,王导提出了尊先贤、问风俗、重谦虚、招俊杰、得民心的五大稳定时局、治理国家的政治纲领。
  D.为了树立司马睿在当地的威望,王导与王敦等骑马跟随司马睿前去观看消除妖邪的祭祀仪式。还亲自拜请当地名流。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四、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琅邪王仁德虽厚,而名论犹轻。兄威风已振,宜有以匡济者。
 
 
 (2)、 帝乃使导躬造循、荣,二人皆应命而至。由是吴会风靡,百姓归心焉。
 

16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谒金门   李好古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是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1) 结合全词看,“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态度?(3分)
  答: 
  
  2) 如果将下阙两句“谁在……?谁在……?”改为陈述句“有人……,有人……”,效果如何?为什么?(3分)
  答: 
  
 17、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16分,可以任意选择,但题目要求完整)
 (1)、真的猛士,           ,        

                ?《记念刘和珍君》

 (2)、_____________,夕揽洲之宿莽。路漫漫其修远兮,       。(《离骚》)

(3)、《迢迢牵牛星》中最能代表全诗旨意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羁鸟恋旧林,        。       ,依依虚里烟。(《归园田居》)

(5)、      ,忧思难忘。何以解忧,      。 《短歌行》

(6)、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用“朝露”来比喻         

(7)、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      。用“明月”来比喻         

(8)、袅袅兮秋风,          。时不可兮骤得,        。《湘夫人》

五、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14分)
  思想是一种需要   杨海文
  一个根本不会思想的人是幸福的,不过,这种幸福是植物人一样的幸福。一个从来就没有自己思想的人是悲哀的,因为他的心灵总是被别人奴役着。只有会思想、有着自己的思想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思想使得我们的心灵不断丰盈,使得我们的意志不断坚强,使我们的人生不断成熟,——思想使我们的思想变得崇高起来。只要我们真实地活着,思想就是我们享受生命之轻的一种需要。
  虽然我们都能思想,但并不是说我们都是思想家。真正的思想一定卓尔不群,真正的思想家都是受难者。因为鄙视明哲保身的“智慧”,因为鄙视过河拆桥的“精明”,真正的思想家在生活中要么被忽视,要么被误解和非议。忽视一个真正的思想家,是对这个思想家的侮辱。误解乃至非议一个真正的思想家,倒是正常的;然而,除了误解和非议,难道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就不能拒绝布鲁诺式的殉难?
  工于算计的人会把思想变成商品,他们也摇身一变成了思想家。他们指指点点,品头论足,但他们关心的不是思想,而是以思想家自居所带来的种种好处。他们就是《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的那群巴黎人:“有本领把最高贵的思想变成舞文弄墨的玩意儿,把人类最壮烈的热情缩减到跟时兴的领带的作用一样。”
  思想是一种美丽的享受,但无时无刻不在炮制思想的人是自讨苦吃。思想着绝对不是胡思乱想,一个真正的思想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只有在不断咀嚼和品味中,方能展现思想的无穷魅力,——只有在实践中咀嚼,只有在苦难中品味。离开了汗水和泪水,任何思想都是虚假的。就像海德格尔所说:“当思想的勇气产生于存在的命令之后,命运的语言将会成熟。”“思想”到什么程度,是因为“实践”到什么程度。一个真正的思想家从来不会兜售无所不能的思想,在耕牛和马达拖出的历史中,没有思想神话。思想有自己无法逾越的边界。在“思想”这个词里,积淀了数不清的愉悦与悲伤,一个人的,一个民族的,以及整个人类的。也正是由于经受不住这份诱惑,我们开始了一生的思想。
  (选自《随笔》2003年第5期)
  18.“思想使我们变得崇高起来”具体是指                

                       (不超过15个字)(3分)
  19.“误解乃至非议一个真正的思想家,倒是正常的”是因为        

                                  

                         (不超过45个字)(3分)
  20.“耕牛和马达拖出的历史”指的是                

              (不超过20个字);“没有思想神话”重在强调                                 

                                    (不超过30个字)(4分)
  21.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欣赏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首段尾句为全文确定了议论的中心,文末“我们开始了一生的思想”与之遥相呼应。
  B.“把人类最壮烈的热情缩减到跟时兴的领带的作用一样”中的“壮烈的热情”是指为“思想”而殉难。
  C.引用海德格尔的话意在证明真正的思想来源于付出艰辛的实践。
  D.“布鲁诺式的殉难”是指为了弘扬真正的思想,力排误解和非议的献身精神。
  E.作者主张一个人,一个民族以及整个人类应该从始至终进行真正的思想。

 六、语言应用(6分)
  22.调整下面语句的语序,使其结构一致,语意自然连贯。
  秦汉的征战,纷乱着的春秋,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鼓角争鸣,让这片土地和与它相依为命的百姓饱受摧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文段内容,在横线上补写出一句话。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当他与朋友在餐桌上聊天时,他有意识地将桌上一件件的餐具往朋友那边移动,结果本来谈得很热烈的朋友变得心神不安,最后终于提出了抗议,说他感到了某种压力。由此,心理学家得出结论:                               。
  七、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年轻的建筑师向他的老师求教,怎样才能把高楼大厦建得更高大、更雄伟,以展现自己的设计才能?
  老师低头不语,只用手指指指脚下的土地。在年轻建筑师的几次请求下,老师才说出两个字:向下。
  年轻建筑师不解其意,一日,他到林木繁茂的共园,见到一场大风过后,许多低矮的小树有的折断,有的连根拔起。而参天大树却依然挺立,毫无损伤。这时,刚好碰到许多人在挖坑植树,有人大声关照:“坑挖深些,根才牢呀!”于是,年轻人醒悟了。
  读完这则材料后,你悟到了什么?请以“向上和向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
  【注意】  1)立意自定 2)文题自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B  2.C  3.B  4. C  5.D     6.D 【解析】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A.“了”应改为“的”,“那”应改为“这”;B.“梦寐以求”与“想”重复;C.项动宾不搭配,“联系”和“痛痒”不搭配,应在“联系”后加“群众”。

7.C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洁,实际也考查了语言的得体。因为只有联系说话的场合因素才能判断什么信息是多余的。男子“身高一米七左右”并非突出特征,且在会议室里开会一般是坐着的,身高不明显,因此③属多余。既然前边刚介绍是“留络腮胡子的”,就用不着再介绍“男教师”了。

8.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理解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解这类题大致的思维操作步骤是:首先,明确筛选区间,进而明确哪些语句、段落含着对语句的解释;接着,筛选、提取出解释语句的本质特征的词句。当然,在解题过程中还要注意把各选项于原文一一进行对照,以便准确、快捷地选出答案。比较法、排除法是常用的基本方法。A 项,文中第五自然段说“建立一个全球海洋观察网,使用飘流浮标监视海水的变化。飘流浮标分布在世界各地海域,”第六自然段说“浮标在指定水域的海面固定后,同卫星取得联系。”最后一自然段说“世界各地海域共有3000个飘流浮标在日夜工作。”和原文陈述不符,可以排除。C项,文中说的是浮标在指定区域的海面固定以后,同卫星取得联系。“浮标用自身携带的……浮标重新下潜,进入下一个探测周期”没有提出卫星控制浮标的事情。D项,分析和研究浮标探明的海水温度和盐度信息,绘制“海洋气象图”。

9. B 【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理解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本题所设定的四个选项,都是对原文相关的内容的理解,都在原文的基础上有所变化。有一种理解与原文有出入,要求选出该项。B项在原文的相关陈述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带海洋水域急剧变暖,上面的大气层也相应开始变暖。” 实际上是海洋影响了大气层。说海洋被动,大气层主动,这就不正确。

10. A【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根据原文“南美西海岸发生无法预报的海流循环,导致沿岸海水的温度大幅上升”“海洋是惯性媒质,变化缓慢,大气层则变化多端,其全球的稳定性依靠海洋来保持。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全球气候的形成上,世界洋水域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得出A项所述结论;B项“重新调控海洋洋流的流向”不切实际;C项原文“北大西洋是海洋多层循环最活跃的地区,那里就像“锁孔”,钥匙在里面转动,造成地球上气候的不稳定。”很难得出“有效的”、“避免”这样的结论;D选项“阿尔戈斯”方案只是科学家对未来气候推测提供一条依据,不可能就此消除厄尔尼诺现象。

11. B【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居”是“过了”的意思。

12. B【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A.互相;B.他,自己;C.用来;D.一旦。
13. D【解析】此题考查对重要信息的筛选。(1)说明王导有复国之志,忠君之心;(4)说明瞻、荣二人惊恐的程度;(6)说明吴地的治理情况。
14. C【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当时司马睿只是琅琊王,而非元帝。
  参考译文  王导,字茂弘,光禄大夫王览之孙。父亲名王裁,官至镇军司马。王导年幼时就有风度,有远见。十四岁时,陈留名士张公见到他十分惊奇,对他的堂兄王敦说:“看这个孩子的相貌心志,是做将相的人才。”最初王导承袭祖上的爵位。不久司空刘宴引荐他做东阁祭酒,升秘书郎、太子舍人、尚书郎,他均未赴任。而后做了东海王司马越的参军。当时晋元帝还是琅琊王,与王导一向亲密友善。王导看到天下已经大乱,便全力拥戴(琅琊王),暗自立下复兴(晋室)的心志。晋元帝对他也很器重,志趣相投如挚友,元帝在洛阳时,王导时常劝他到自己的封国去。及至元帝出镇下邳,就请王导做安东司马,凡军国大计,王导都积极筹画。元帝刚出镇建康时,吴人不相依附,过了一个多月,仍没有士人百姓前去拜望,王导为此深感忧虑。待王敦来朝见,王导对他说:“琅琊王仁德虽然厚重,但名望还轻。兄长在此早已声名大振,应该想办法匡济时局。”到了三月上巳节,元帝亲自前去观看修禊仪式,一路乘坐肩舆,威仪齐备。王敦、王导以及众名臣骏将也都骑马护行。吴人纪瞻、顾荣都是江南一带名望极高的人,他们私下前去观望,看到这种场面,都十分吃惊,于是一起在路旁迎拜。王导于是又向元帝献计说:“古代凡是能够称王天下的,没有不礼遇遗老贤才,存问风土人情,虚心坦诚,以便招揽天下俊杰的。更何况现在天下大乱,国土分裂,我们立国的大业尚在初创,当务之急在于取得民心啊!顾荣、贺循二位是当地的土族首领,不如将他们吸引过来以便广收人心。他们二位一来,其他人便没有不来的了。”元帝于是派王导亲自登门拜请贺循、顾荣,他们两人也就奉命前来朝见元帝,因此吴会受到他们的影响,民心归附。从此之后,各地相继尊奉元帝,开始有了君王与臣子的礼数。

15. (6分)(1) 琅琊王仁德虽然厚重,但名望还轻。兄长在此早已声名大振,应该想办法匡济时局。

(2) 元帝于是派王导亲自登门拜请贺循、顾荣,他们两人也就奉命前来朝见元帝,因此吴会受到他们的影响,民心归附。

16、(6分)  1) 拟人和比喻,借鸟喻人。燕子尚且为失巢而“愁”,统治者失去国家却仍在醉生梦死,表现了词人强烈的愤怒。(3分)
  2) 效果大为减弱。两个对比性疑问,更鲜明地突现了统治者醉生梦死的荒淫生活,更强烈地表现词人的谴责。(3分)

17. (1)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2)朝搴之木兰兮,吾将上下而求索(3)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4)池鱼思故渊。暧暧远人村,(5)慨当以慷,唯有杜康。(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喻人生(7)不可断绝。喻贤才(8)洞庭波兮木叶下,聊逍遥兮容与。

18.使心灵丰富,使意志坚强,使人生成熟。
19.真正的思想家因为鄙视所谓的“智慧”和“精明”,他的思想显得卓尔不群,与众不同。
20.经过人类 社会实践而创造出来的历史;思想具有客观基础,不能凭空捏造,也不能任意夸大思想的作用。
21.AC(B项“壮烈的热情”指的是“真正的思想”,D项“力排误解和非议的献身精神”不当,不应含有“力排误解和非议”,E项“一个人,一个民族以及整个人类”在文中重在说积淀在“思想”中的“愉悦和悲伤”)
22.春秋的纷乱,秦汉的征战,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鼓角争鸣,

23.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精神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