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2014-5-11 0:11:26 下载本试卷

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峥嵘岁月(zhengrong)漫(shuo)沦(yi)倾(pi)

B山川相(liao)   桂(zhao)险(xin)踯(zhu)

C渐车帷(shang)  窈窕(yaotiao)石(di)蝣(fu)

D鼓瑟吹(zheng)  廓(liao) 枯(gao)芽(pi)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喷薄   终成眷属  芰荷   磐石 

B舳舻   信誓旦旦  狼籍   斑澜

C笑涡   横塑赋诗  否泰   伶俜

D豹螭   御台新咏  樊笼   侥幸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每天下午第四节课是各班开展体育活动、文艺活动的   

②他的那首长诗  着消极悲观、孤芳自赏的情调。

③在市场发育程度较低、行政  还广泛存在的市场经济发育初期,寻租活动最容易蔓延。

A 期间   洋溢   干预    B 时间  充满  干涉

C 时间   充满   干预    D 期间  洋溢  干涉

4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我恐怕一生都不会忘记那个暴风雪的夜晚,我一个人从城里往家赶,茕茕

 孑立的母亲站在街口等着我回来。

B 她是个多么善良、贤淑的女人啊!曾几何时,她是我作为女人的第一楷模。

C 当地旅游部门紧紧抓住“十一”黄金周假期这个机会,打出了自己的品牌,

  并从此发展起来,游人不绝如缕

D 个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不管他是英雄还是平民百

  姓,真正推动历史发展的,只能是人民。

5 下面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恋海情

            [英]梅斯菲尔德

       我得重下海去,去那寂寥的大海和长天,

       我要的只是一艘高高的航船、一颗星星为我导航;

       我只要舵轮的倔强、海风的歌唱、白帆的震颤,

       只要海面上灰蒙蒙的雾霭、灰蒙蒙的破晓曙光。

       我得重下海去,因为奔流海潮的召唤,

       多么粗犷、多么响亮,谁还能跟它迷航!

       我要的只是天天疾风劲吹,吹得白云飞翻,

       只要喷溅的水花、飘散的浪沫、海鸥的叫嚷。

       我得重下海去,生活像飘泊的吉卜赛人一般,

       像海鸥长空翱翔、像巨鲸遨游大洋,任风儿像新磨刀枪;

       我要的只是欢笑的旅伴讲个快活的海上奇谈,

       只要长久的操舵后,静静的安睡,甜甜的梦乡。

A 诗的首行,诗人用誓言般的话语直逼题旨,抒情的波澜由此叠起。接着用

 质朴蕴情的几笔海上景物的速写,组成一幅海阔天空的壮美画卷。

B 诗人的感情在第二节继续推进,诗人捕捉到航海中丰满、充盈、也是常见

 的一幕,从中觅得真趣,呈露出豪迈的进取精神。

C 第三节诗,诗人又一次在宽广的空间进行开拓,描绘了想象中的海上生活。

 整节诗行透溢的宁静和美的温情至此化为热烈亢奋的激情。

D 纵观全诗,在这优美阔远、气势恢宏的诗境中,寄寓着诗人对人生幸福的

 理解与期待,展示出诗人积极向上、一往无前的美好的精神世界。

6 下面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徐志摩、闻一多是新月诗派的代表诗人;穆旦是九叶派的代表诗人;舒婷、

 梁小斌是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韩东是后新潮诗派的代表诗人。

B 普希金是俄罗斯民族诗人,十九世纪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和批判现实主

 义的代表人,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

C 《诗经》反映了公元前12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7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

 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共305篇。

D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曾任左徒、三闾大夫。晚年时写作

 《离骚》,《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二、(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1题。

  (郑)成功窜踞海岛,招(施)琅,不从。成功执琅并絷其家属。琅以计得脱,父大宣、第显及子侄皆为成功所杀。康熙元年,迁水师提督。时成功已死。其子锦率众欲犯海澄。琅遣守备汪明等率舟师御之海门,斩其将林维,获战船军械。七年,琅密陈锦负隅海上,宜急攻之。召诣京师,上询方略,琅言台湾计日可平。事下部议,寝其奏。二十年,锦死,子克爽幼,诸将郑国轩、冯锡范用事。内阁大学士李光地奏台湾可取状,因荐琅。上复授琅福建水师提督。谕相机进取。二十二年六月,琅自桐山攻克花屿、猫屿、草屿,乘南风进泊入罩。琅琅遣游击蓝里鸟船进攻,敌舟乘潮四合。琅乘楼船突入贼阵,流失伤目,血流于帕,督战不少却,遂取澎湖。克爽大惊,遣使诣军前乞降。琅疏陈,上许之。八月,琅统兵入鹿门,至台湾。克爽率属剃发,迎于水次,缴延平王金印。台湾平,遣侍郎苏拜至福建,与督抚及琅议善后事。有言宜过其人、弃其地者,琅疏言台湾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可弃,并绘图以进。上命允行,琅又疏请克爽纳土归诚,应携族属俱诣京师。诏授克爽公衔。人谓琅必报父仇,将致毒于郑氏。琅曰:“绝岛新附,恐人情反侧,一有诛戮,恐所以衔恤茹痛者,为国事重,不敢顾私也。”

                 (节自《清史稿 施琅传》)

7对下列句中画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并其家属。   絷:拘囚、逮捕。

B召京师      诣:皇帝的诏书。

C乘南风进人罩   泊:停泊。

D督战不却    少:稍微。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对的一项是:

A琅计得脱          以:用。

B流失伤目,血流帕      于:到。

C李光地奏台湾可取状,荐琅 因:于是。

D有言宜过人、弃其地者   其:他的。

9对下面加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琅密陈锦负隅海上   负隅:据险以抗。

B关四省要害       要害:喻地当敌冲,形势险要。

C恐人情反侧       反侧:返回。

D琅言台湾计日可平   计日:计算日子,指时间不多。

10以下六句编为四组,全都与施琅规复台湾有关的一组是:

①成功窜踞海岛

②琅遣守备汪明等率舟师御之海门

③琅密陈锦负隅海上,宜急攻之

④事下部议,寝其奏

⑤遂取澎湖

⑥克爽率属剃发,迎于水次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

11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成功窜踞海岛”,“ 窜踞”是《清史稿》作者阶级和民族偏见的表现。

B郑锦死后,其子尚幼,郑国轩、冯锡范主持大计。值此用人之际,李光地向

 郑克爽举荐施琅。

C康熙二十二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水师突入敌阵,施琅被流矢所伤,毫

 不畏惧,一举攻下台湾。

D有人推想,施琅收复台湾后,必报父仇。施琅却大公无私,忍辱负重。在他

 的力荐之下,皇上加封郑克爽公衔。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现存的《涑水记闻》是否为司马光所作的问题,历来存在多种不同的看法。《朱子大全 书张氏所刻潜虚图后》载,有人曾亲自见到该书的原稿手迹,肯定是司马光所“述见闻,手笔细书”,“非他人所得为”。

陈振孙认为,“此书行世久矣”,之所以疑为伪作,是由于吕夷简子孙否认书中所记其祖先数事,司马光的曾孙司马汲又从而证实,并上章乞毁版。陈振孙指出,司马汲这样作,是因为秦桧严禁私史,司马汲深怕以此招祸,不得不故意说是他人“妄称名字,售其私说”,才提出毁版的要求。但是,明眼人对他这种行为是看不起的。

王明清认为,书是真的,只因为它记了丑闻,“实当日是非之所系,故绍述之党,多欲排之”,所以,把它指为“谤史”,后来被人说成伪书。清人蔡上翔在《王荆公年谱考略》中认为,司马光品德高尚,与王安石交谊深厚,称道王安石“文章节义过人之处甚多”,王安石死时,司马光还称道其贤,但《涑水记闻》中却对王安石“诋毁百端”,记载王安石在治水、推行青苗法和雇役等新法中的愚昧无知、轻信武断和主观自信的言行的材料有七条;记载王安石在用人问题上的偏听偏信,凭个人的好恶取舍黜陟的材料有十条,如王安石不喜刘贡父而出之知曹州,轻信无术之辈,错用叶适、徐喜等,偏重私情为胡滋求官,对违忤斥逐者,虽累经教令,仍不予恢复旧职等等;记载王安石嫉贤妒能,作威作福,排斥异己的言行材料有六条:如王安石多次向皇帝诽谤范景仁并企图利用赵阅道以扣去范景仁等等,……由此断言此书系“伪造无疑”。这样,张心澄在其《伪书通考》中明确地把《涑水记闻》列为伪书。

梁启超在《古书真伪及其年代》中认为,“原书虽是真的,许是未定稿;后代的人因为司马光声名大,易于欺世骇俗,于是抽些出来,加些进去,以为攻击造谣的工具。”笔者认为,上述三种看法中,合乎事实与情理的应当是第一种,而蔡上翔等人否定该书为司马光所作的看法却是主观片面的。《涑水记闻》为司马光所作,除了朱熹等人所列举的理由外,最主要的依据是《涑水记闻》中所反映的观点与事实,在司马光的其他论著中可以找到相同的印证,而且比《涑水记闻》更为尖锐。

12现存的《涑水记闻》是否为司马光所作的问题,历来存在多种不同的看法。

  对文章中几位学者的观点进行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朱熹 陈振孙 王明清// 蔡上翔 张心澄 梁启超

B朱熹 陈振孙 //王明清 蔡上翔 张心澄 //梁启超

C朱熹 陈振孙 //王明清 蔡上翔 张心澄 梁启超

D朱熹 陈振孙 王明清// 蔡上翔  张心澄 //梁启超

13第二段中说“明眼人对他这种行为是看不起的”,这句话的意图是:

A批评在吕夷简子孙否认书中所记其祖先数事时,司马汲从而证实,并上章乞

 毁版。

B批评在秦桧严禁私史时,司马汲深怕因为《涑水记闻》招祸,故意说是他人

 妄称名字,售其私说。

C说明司马汲的言行不足以证明《涑水记闻》非司马光所作。

D说明司马汲畏于权势,不敢承认祖父著作的行为为明眼人所鄙夷。

14作者认为“蔡上翔等人否定该书为司马光所作的看法却是主观片面的”的

  原因是:

 A有人曾亲自见到该书的原稿手迹,肯定《涑水记闻》是司马光所“述见闻

  手笔细书”,“非他人所得为”

 B蔡上翔等人从司马光与王安石交谊深厚,而《涑水记闻》却对王安石采取

  了毫不留情的攻击,推断出“非其人所为”。

 C《涑水记闻》中所反映的观点与事实,在司马光的其他论著中可以找到相

  同的印证,可以证明该书是司马光所作。

 D 根据司马光的曾孙司马汲由于怕《涑水记闻》招祸而提出毁版要求,推断

  出《涑水记闻》非司马光所作,是不可信的。

15 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对《涑水记闻》的有关内容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涑水记闻》记载,范景仁、张方平是北宋时期的贤士,他们与王安石政

  见不同。

 B《涑水记闻》记载了吕夷简、王安石的一些丑闻,引起了后人极大的争议。

 C《涑水记闻》记载,叶适、徐禧、胡滋、赵阅道皆无术之辈,而王安石在

  执政期间偏听偏信他们。

 D《涑水记闻》记载,王安石推行新法,受到许多人反对,甚至皇帝也表现

  出对他的不信任。

四、(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

夜深还照读书窗

灯下读书,想起宋人刘子军两句诗:“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不觉怆然。现在已经很少有闲人读闲书的闲情了。明月知人已去,依旧来照,已不再是读书窗。就是读书,也不再有“临月漫披卷,凭栏且数星”的情致。都市的灯光早已把明月挤成了昏黄的一片,遥遥地挂在天边,印刷体加洋装封皮也不像线装书那样可以握成一卷,更不像线装书那样容易抚慰焦躁的心境,不拿笔记本与卡片纸是不能记忆这纸上意思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法在今天大概是考不中文凭的,换作了今天,他一样只能在灯下操起放大镜一字一字地寻章摘句。

现代人从小读书,说来比古人多得多。据说孔子“学富五车”,以竹简折成铅字算来,他肚子里也不过就是三本两本。杜甫所谓“读书破万卷”,万卷其实是夸大而言其多。现代人又何止读万卷书?可是现代人既成不了哲圣也成不了诗圣。本来,读书并不在多寡,知识未必是智慧,但现代人一切都需要折斤掰两拿计算器来估量价值,加上“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读书观,读书已沦落到和木匠磨斧头,裁缝理针线没什么不同的境地。《朱子语类》云:“学须先理会那大底,理会那大底,将来那里面小底也自然通透”,今人却是理会那大底不得,只去“搜寻里面小小节目。”只这“大”“小”之分中便有个读书真意在,“大”不是肚皮里可以车载斗量的知识,而是心灵中无可计算的智慧,读书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心智的润养。

公正地说,读书可分两种:伏案苦读细啃书,记得公式,背得数字,每到领悟处不禁长嘘一声,是书生苦事。这时犹如爬山,一山放过一山拦,攀时想的是文凭、是课题、是职称、是经世致用,“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和“功名如探囊取物耳”是一回事,书中文字被读成肚里的知识。品茗呷酒漫读书,心与书通,忘却经营生计、案牍文字,每到会心处不禁抚掌,是赏心悦事。这时虽人问书中所言何事均浑然忘却,但书中意味则如盐化水中,时时在心头提撕点拨,让人自省,催人自觉,于是书中文字化为心头素养。

诚然,时代在变,社会在变,文人那点闲情也许已不合时宜了。不过,如果能在电话铃声、汽车笛声、机器轰鸣声中留下一小片安静,让人体味闲读书、读闲书、读书闲的滋味,如果能在霓虹灯光、白炽灯光、探照灯光中给明月留下一点缝隙,让它来淡淡地照一照读书人的书案书窗,似乎也还能给人一线安慰。在连叹息都没工夫的岁月里,人怎样才能把知识转为智慧?其实,读书仿佛旅游,人何必处处拍照留影,处处题“到此一游”,那山水溪石林壑松风在心头留下些快意,残存半分温馨,让人回想起来就忘却了尘世的疲惫与困惑,这不也就够了么?

16、第一段中,作者说:“现在已经很少有闲人读闲书的闲情了。”其原因是什么?(4分)

                                

                                

17、第二段中,“只这‘大’‘小’之分便有个读书真意在。”这里的

1)“大”是指                    。(不超过10字) 

 (2分)

2)“小”是指                    。(不超过10字)

 (2分)

3)“读书真意”指                  。(不超过10字)

 (2分)

18、第四段中加横线的句子用了比喻,作者运用比喻要阐明的观点是:

 

                                

(不超过25字)

19、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 ) (4分)

A、现代印刷和奢华的装订使书本失去了线装书的温馨,注重了形式而忽视了

  书的内容。

B、“木匠磨斧头,裁缝理针线”似的读书,急功近利,搜寻的只是书中的“小

  底”。

C、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已不适合现代社会的需要,作者认为

  不值得提倡。

D、“早岁读书无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这两句诗对读书的感悟,与本文有

  相通之处。

E、这篇随笔语言典雅隽永而又活泼自然,在形象的议论中呈现着思辨的睿智

和儒雅的情怀。

五、(14分)

20补写出下列句子(14分)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        

      ,精妙世无双。

③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④所谓天者诚难测,        。所谓理者不可推,        。

⑤羁鸟恋旧林,      

六、(13分)

2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6分)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翟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即亟宴所,极欢而罢。

 

 ①都督阎公不之信 答:                      

 ②及以纸笔巡让宾客 答:                     

22按要求修改下面一则报道。(4分)

   在近年内地港口业引进折合人民币约350亿元的外资中,香港各大财团的投资占了将近九成,遍及天津、南京、宁波、厦门、武汉等10多个港口。当地政府还鼓励外商、侨胞和市民以股份形式投资港口建设。

港商投资内地港口趋势是由试探性投资港口边缘业务转向大举投资港口主体业务;由沿海地区开始向广阔的腹地挺进;融资渠道多样化,直接投资迅猛增长。

①文中有一句与报道中心无关,应删去。这一句是:

                           

②试给这则消息拟个标题:(不超过12字)

                           

23为下面这则寓言补写一句揭示寓意的话(不超过40字)(3分)

   雄孔雀都珍爱自己的尾巴,它们在山里栖息的时候,总是选择好放黑置尾巴的地方,然后才安稳地休息。捕捉孔雀的时候大都要在下暴雨时来到森林里孔雀栖息的地方,这时孔雀的长尾巴被淋湿,分量很重,孔雀担心飞起来会把尾巴拖脏拽坏,就一动不动地趴在那里。当捕捉它的人走到近前,它也绝不肯飞翔,惟恐损坏了它的漂亮的尾巴。

                                  

六.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半瓶酒放在那里,乐观的人说:“还有半瓶酒可以喝呢!”悲观的人说:“只剩半瓶酒可以喝了!”乐观的人总是很开心,虽然也常为此而吃苦头;悲观的人总是忧虑,即使他已经拥有足够多的快乐的理由。

你是哪一类人呢?你对乐观和悲观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呢?……

请以“乐观与悲观”为话题,自选中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8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