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末测试

2014-5-11 0:11:26 下载本试卷

 

              第I卷  (选择题 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有误的的一项是:                          (  )

   A.漫溯(suò)    管(xuán)      银(bì)       执(niù)

   B.憩(qì)息     枯(gǎo)         (huàn )女     愀(qiǎo)然

   C.出(zhé)       幽(yè)        青(míng)        灰 (jìn)

   D.编(zuǎn)   匍(fú)        泯(mǐn))灭      爱(zēng)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作蘖  针砭  涣散  凋蔽        B.清醇  尚飧  偏舟  溽暑

   C.眉黛  钦定  靡涯  零丁        D.希翼  拔擢  俊赏  枕籍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我们知道,台湾岛内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他们的政治___________,拿台湾同胞的根本利益做筹码,做起“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黄粱美梦,说什么台湾和祖国大陆是历史上的“远亲”、地理上的“近邻”,妄图割断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骨肉深情,__________不容辩驳的历史事实。对此,在国际上___________的中国政府决不会坐视不管,正在享受安宁幸福的你们也是绝对不答应的。

   A.图谋  篡改 深孚众望            B.谋划 窜改  众望所归

   C.谋求  篡改 不负众望           D.谋略 窜改  不负众望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我不知道本文读者中究竟有多少人曾仔细观察过在那个激动人心的博物馆里展出的那

绘声绘色的展品的全貌。

   B.读鲁迅的散文,则又如同在一古老的深宅大院,听一位足智多谋的长者,述说着现实

人生。

   C.艾米莉·狄金森的父亲去世后,她更加深居简出,几乎与外界完全隔绝。

   D.比较中外名诗,可以认识到两种风格是天渊之别,又可以体会这两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读词不仅要品味它的意境,更要了解它的章法和句法。

   B.如果你认为在当前有些干部贪赃枉法,绚私舞弊的问题严重,就可赞扬诸葛亮不绚私

情。

   C.而今,这种自然经济时代的和谐,遭到现代化生产的强大冲击。

   D.各级党政干部能不能将“三个代表”牢记心上,是决定党的事业成败与否的关键。

6.下列横线上依次所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再别康桥》共有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着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    ,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    ,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揉碎”“漫溯”“挥一挥”等,    ,给人以立体感。

  (1)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         (2)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靠它给带来

  (3)康河里倒影的是河畔的金柳        (4)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

  (5)把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6)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A.(1)(3)(5)  B.(1)(4)(6)    C.(2)(4)(5)   D.(2)(3)(6)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的问题:

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自然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中国是一个早熟的社会,在进入文明时代以后,这种原始观念也延续了下来,儒家把它们按照自己的思想加以改造,即以神权和族权来烘托皇权。所以坛庙建筑在中国延续很久,一直到明清迄未稍衰,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准宗教建筑类型。

自然神最尊崇者是天,其次为地,再次为社(国土)、稷(五谷)和日、月、山、川、风、雨、雷、电以及农、蚕等神。祖先崇拜在以后则又加进了对于先贤圣哲的崇拜内容。对于这些崇拜对象都要按时予以祭祀,祭祀建筑就总称为坛庙。

各种坛庙等次有别,如只有皇帝才能代表国家,举行对最高自然神天、地、日、月和具有全国性意义的社神、稷神,以及国内最主要的大山(五岳)、大水(四渎)的正式祀典,郡县主要祭祀本地山川城隍,宗族主要祭祀本族祖先。

这些祭祀,一方面宣扬天命观,它先是按照封建等级制的模式把自然人格化,等级化,然后又通过人格化后的自然来证明等级制的必然和不可变易;另一方面,它也是维系封建制度的另一纽带即血缘宗族关系的表现。

中国的宗教建筑主要是佛道寺观和塔,其中又以佛教建筑为主导,道教建筑往往模仿佛教,缺乏自己的特点。与西方相比,中国宗教和准宗教建筑还有这样一个鲜明的特点,即使在这样的建筑中,也从来没有过分地陷入于神学的激动,接受过超人性的迷狂,而仍然洋溢着人世间的清醒理性。在寺观中,是重在“再现”彼岸世界的宁静和平安,使得古刹本身就是佛教精神的象征或净土的缩影。人们在这里可以寻求到庇护,体验到解脱,不应该有任何骚动不安。佛与佛国同在,作为佛国缩影的寺庙也应是佛的“住所”,它的形象无需他求,实际就是居宅的扩大或宫殿的缩小。甚至作为佛教纪念建筑的塔,也弥漫着世俗的感情。它具有高耸的体型,嵌插在蓝天中,但不像欧洲哥特尖塔那样的一味强调升腾。它那层层水平塔檐大大削弱了垂直动势,使升腾时时回顾大地,回到人间。它也是世俗建筑楼阁的“仿造”。

中国的这类建筑显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深沉的反映。

7.下列对“自然神崇拜”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自然神崇拜所尊崇的是天、地、月、山、川、风、雨、雷、电等自然之神。

   B.自然神崇拜的仪式在露天举行,多半用坛祭祀,也有的是庙,如天坛、地坛、中岳庙、

北岳庙、太庙、孔庙等。

   C.自然神崇拜按时予以祭祀,对具有全国性意义的自然神,由皇帝举行正式祀典。

   D.自然神崇拜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延续了这种原始观念,并按

照儒家的思想加以改造。

8.下列对“从来没有过分地陷于神学的激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使古刹本身具有佛国精神的象征意义或净土的缩影。

   B.在寺观中,重在“再现”彼岸世界的宁静和平安。

   C.不迷狂,不接受那种虚无飘渺,一味强调升腾的超人性的意念。

   D.在寺观的形象上,没有别的要求,实际上就是居宅的扩大或宫殿的缩小。

9.对原文第5段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祭祀不但宣扬了天命观,而且以神学思想为统治力量。

   B.祭祀既是封建社会中团结血缘宗族关系的纽带,也是一种维系的表现。

   C.祭祀既利用神权,也利用族权来证明封建等级制是天经地义的。

   D.祭祀既宣扬了天命观维护封建等级制,也维系了血缘宗族关系。

10.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儒家思想注重人事,关注人间秩序的和谐安定,依照儒家思想对神鬼观念加以改造,

从而维护皇权。

   B.佛塔高耸的体型,嵌插在蓝天中,其实是仿造世俗建筑楼阁,只是扩大或缩小

   C.后来的祖先崇拜又加进了对于先贤圣哲的崇拜内容,祭祀建筑总称为坛庙,但形制上

坛和庙有所区别,祭祀祖先与圣贤的就都是庙或祠。

   D.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没有取得凌驾于宗教的地位,宗教建筑则处于从属地位。

三、(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1——15题。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瘘,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窥伺效慕,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蘖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能如也         莫:不

   B.其肤以验其生枯    爪:用指甲划

   C.而卒祸         以:因(此)

   D.则与吾业者亦有类乎  其:大概

1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B.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C.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D.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

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郭橐驼“讲求实际”的一组是           (  )

 (1)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2)驼所种树,或移徒,无不活。

  (3)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

  (4)吾又何能为哉?

  (5)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

   A.(1)(2)(4)   B.(1)(4)(5)    C.(2)(3)(5)   D.(1)(3)(5)

15.下列对原文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郭橐驼因患了佝偻病,脊梁驼了,乡人于是称他为“橐驼”,他认为这个名字很符合

实际,于是“舍其名”也自称“橐驼”。

  B.郭橐驼种树有一套高超的本领,他不仅能种活,而且比别人种的树长得快,结实早,

别的种树者无论怎样偷学仿效学不到。

  C.郭橐驼种树的诀窍,说起来简单,就是顺应树木的生长规律,而其他种树者正好相反,

逆树木的生长规律而行,所以适得其反。

   D.郭橐驼虽自称只会种树,但对当官为政也有深刻的见解,他认为,为政之道在于“养

人”,即在官命的催促下自食其力,否则虽有好心,也只能办环事。

第Ⅱ卷 (共105分)

四、(15分)

16.将上面文章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故不我若也。

  (2)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17.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6分)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上阙一、二句运用修辞方法,以山水寄寓。

  (2)下阙借惜春表达了。

  (3)全词充满,情景交融。

18.补充下面诗句。(4分)

  (1)多情自古伤离别,                   。(柳永《雨霖铃》)

  (2)三顾频烦天下计,                   。(杜甫《蜀相》)

  (3)山不厌高,                     。 (曹操《短歌行》)

  (4)长太息以掩涕兮,                   (屈原《离骚》)

  (5)凭谁问: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以假当真(节选)冯骥才

 

以假当真,不是艺术家非要这么做不可,而是读者与观众需要这么做。

中国的艺术自始就立在这一点上。因为艺术家深知艺术不是重复生活,而是超越生活。艺术,也正因为它是生活中没有的,所以才更有存在价值。

音乐不是大自然的声音,诗不是生活用语;小说当然不是生活的记录,画当然不是现实事物或景物的重现,人们日日生活在现实里,何须你再来复制一个现实?这也正是自然主义最没有艺术价值的缘故。

西方的写实主义蓬勃于没有摄影和电影的时代。自从人类发明了照相机和摄影机,写实精神在西方艺术中便不是至高无上的了。而中国人就像明白罗盘的原理那样,早早地就明白了艺术不是复制生活的法则,从不崇拜写实,从不顺从器官的感受,而听凭心灵的感受,大胆地以假当真,创造了高明又伟大的东方艺术。倒是当代的中国人陷入愚蠢,把自然主义和摄影现实主义奉若神明。于是,文学只剩下表面上杂乱不堪的“感觉真实”,绘画坠入了模仿照相的技术主义。当比加索、克里姆特、马蒂斯从东方艺术中悟到艺术的真谛,从而使西方的艺术更“艺术”时,他们哪里知道如今的东方艺术正在退化?

艺术由于它给予人们的都是生活中没有的,因故才叫创造。

创造都是由无到有,创造都是为了需要。

人们需要艺术,除去认识上的启迪、审美的享受、心灵的慰藉、闲时的消遣,还有好奇、娱乐、消解、释放,以及对生活和生命的种种的补充。

艺术家一旦明白这一艺术原理,现实生活就变得有限。艺术家在复制生活时常常陷入被动和无能,而超越生活时进入放纵和自由。诗人更加浪漫,小说家更富于想象。为此之故,中国古典小说的主要特征和主要魅力是传奇。

至于中国戏曲舞台上的演员和角色,他们既是“合二为一”,又是“一分为二”。演员有时进入角色而表现角色,有时跳出角色表现自己。演员的技艺刻画了角色的能耐,演员的功夫又加强了角色的魅力。观众既欣赏到角色的本领,同时也欣赏到演员超凡的功力,得到双重的满足。演员与角色,真真假假,浑然一体。艺术家所能发挥的天地是双倍的。

那些“不求形似”的中国画家,更是水墨淋漓,满纸云烟,信手挥洒,尽情张扬自己的意趣与个性。对于这些画家,“眼中之竹不是手中之竹,手中之竹又不是心中之竹也”。于是郑板桥的清灵潇洒,朱耷的悲凉寂寥,王冕的高洁脱俗,都不是来源于自然风物,而是活脱脱的深刻的自己。然而中国观众要看的也正是这些

写到此处,方应说道,中国人真是懂得艺术。正像我曾对威廉·戈尔登所说,“中国人从来不把画当做真的”,艺术家才获得天宽地阔的创造自由。东方艺术的特征,东西方艺术的区别也就因此而生。任何艺术的形成,一半靠艺术家的天才创造,一半靠富于悟性的读者与观众的理解。艺术史往往只强调前一半,可是谁来写一部读者史或观众史?

19.文中“中国的艺术自始就立在这一点上”的“这一点”是指:____________;

“然而中国观众要看的也正是这些”的“这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艺术家一旦明白这一艺术原理”的“这一艺术原理”是指(本空请自己概括回答)

                                  

20.解释下面文字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1)从而使西方的艺术更“艺术”

  更“艺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戏曲舞台上的演员和角色,他们既是“合二为一”,又是“一分为二”。

 A.“合二为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一分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用“以假当真”通俗形象地揭示了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个特征是什么?实

行“以假当真”有哪两方面的作用?

  (1)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用:A.从艺术家方面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从读者或观众方面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列做法符合“以假当真”艺术规律的二项是:(4分)                 (  )

   A.舞台上一根马鞭便是一匹千里马;抬一下脚便是进一道院或出一道门。

   B.剧场里观众不敢响动,甚至忍住咳嗽,以免破坏剧场气氛。

   C.用黑色描绘山水、花鸟和人物。

   D.采用透视、光线原理与人体解剖学来作画

   E.小说家着意刻画他笔下人物皮肤的光泽、衣服的质地和眼神种种细微的变化。

六、(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12分)

23.将下列语句组写成一段连贯的文字,把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1)无论从他们自身的长远利益看,还是从下游广大群众的利益看,毁林造田都是无理的。

  (2)山区农民毁林造田,从他们个人看,可以自己解决吃粮问题,是有理的。

  (3)理,有小道理大道理之分,当两者发生矛盾的时候,得让小道理服从大道理。

  (4)可是这样的结果可给水土、气候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5)小道理,是指站在个人局部、眼前的立场上看,有道理。

  (6)而大道理,是指站在大多数人的、整体的,长远的立场上看,有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仿照下面句式,以“大桥”、“小船”开头,续写两个句子。(4分)

长江:好比一位叱咤风云的勇士,翻山越岭,奔向大海;

大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下面一则招聘启事中存在些毛病,请修改。(4分)

  (1)本公司是属中外合资的专业生产家用电脑的中型企业,(2)为了扩大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3)加快投资开发家用电脑系列产品(4)急需能熟练运用英语的对外营销人员10名(5)本着公开、公平竞争为原则,(6)现面向社会招聘。(7)有意者可来电来函垂询。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作文:请以“日子是什么“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1、题目自拟2、文体不限3、800字以上

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参考答案

1.A(溯sù 弦xián)

2.C(A孽、敝 B飨、扁 D冀、籍)

3.A(图谋、纂改均含贬义,深孚众望,使群众信服,褒义)

4.C(A,应为“栩栩如生”B应为“饱经沧桑”D应为“迥然不同”)

5.C(A递进关系错误,轻重颠倒。B应为“徇私舞弊、贪脏枉法”D应为“成功与否”)

6.A`

7.B

8.A

9.C

10.D

11.A(没有谁)

12.C(虽然A.使硕大茂盛;硕大茂盛B好象、如果D它的果实;他实际上)

13.A(暗中观察 B以、用来、致、尽C既然:已经这样。D小人;小百姓)

14.D

15.D(养人即“顺民而不扰民”)

16.①所以他们种树的效果比不上我②看到那些做官的人喜好多发政令。

17.①比喻;送行人的深情。②惜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王观对友人美好的祝愿。③奇丽的

想象。

18.①更那堪冷落清秋节。②两朝开济老臣心。③海不厌深④哀民生之多艰⑤廉颇老矣,尚

能饭否。

19.“以假当真”;艺术家的意趣和个性。作为创作成果的艺术把生活中没有的东西供给人们,

满足人的认识、审美、心灵、消遣、娱乐等方面的需求。

20.①更加符合艺术的规律②a演员进入角色表演角色b演员跳出角色表现自己。

21.①不重复生活,超越生活②使读者和观众对艺术的需要得到满足。

22.A C

23.③⑤⑥②④①

24.略

25.①去掉“属”或“是”。②“扩大…份额”应放到“系列产品”后。③“为”改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