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04级语文月考试题(第Ⅰ卷)
一、(18分,每小题3分)
1、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寒喧(xuān) 陈抟(tuán) 镯(zhuó)子 《论(lùn)语》
B、形骸(hái) 谬(niù)种 新正(zhēng) 桌帏(wéi)
C、讪讪(shàn) 咀嚼(jǔ) 执拗(niù) 惴惴(zhuì)
D、吮吸(shǔn) 凫(wù)水 笼(lóng)罩 埋(mán)怨
2、下列词语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过渡 过度 乖巧 缠绵 B、僵绳 晌午 苇眉 慌唐
C、祈祷 辖制 祭祀 炮烙 D、窈陷 伤巴 诡秘 蹙缩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⑴全校学生纷纷拿出自己的零花钱 陕北灾区的学生,以救他们的燃眉之急。
⑵这篇小说从人生的长河中 这样一朵小小的浪花,来引发读者的思考。
⑶现在,我们正试着 那一件件多灾多难的往事,重新迎接未来的挑战。
A、捐献 撷取 忘却 B、捐助 撷取 忘却
C、捐献 摄取 遗忘 D、捐助 摄取 遗忘
4、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学不好数理化的韩寒有他自己的价值观,他通过笔下生花、奇花共赏的途径,同样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B、国庆期间,通往中华恐龙园的新区大道上人流如潮,接踵而至,形成一道假日旅游的亮丽风景线。
C、《笑傲江湖》一剧的男主角被撤换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制片主任在记者招待会上亲自证实了这一说法。
D、在当今改革大潮中,有一些人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僵化,不思改革,甚至阻挠改革潮流。
5、下列各句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这次美国大选中,小布什只是从备受争议的选举制度中捡了些便宜而已,根本无法像克林顿当年那样既累得嗓子沙哑,又赢得魅力四射。
B、沈阳军区总医院的医护人员心里装着病人,全心全意为病人解除病痛,因此,病人对医护人员服务质量的满意率也随之提高到99.98%。
C、“小品”这种表演形式,每届春节晚会都忘不了让观众抹几把感动的泪水,甚至发展到让人欢喜让人忧,台上台下齐动情;亿万观众看多看滥了,不免生矫情、煽情之疑。
D、目前,由于电子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发展,对物质更深层次的认识和对生命的探索,科学又酝酿着新的综合和新的突破。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僵寂的身边突然响起了一些“依哦”声,那是巫山的神女峰到了。 ,给惊吓了人类带来了一点宽慰。 ,让蠕动于山川间的渺小生灵占据一角。 ,正当妙龄,风姿绰约,人类的真正杰作只能是他们。
①神女在连峰间侧身而立
②在连峰间侧身而立的神女
③上天在铺排这仪式时好像突然想到要补上个代表
④好像上天在铺排这仪式时突然想到要补上个代表
⑤当然是女性被选上
⑥被选上的当然是女性
A、①④⑥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11题。(15分)
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也。太祖闻其笃行,召为椽,复迁下蔡长、邵陵令。天下未定,民皆剽轻,不念产殖;其生子无以相活,率皆不举。浑所在夺其渔猎之具,课使耕桑,又兼开稻田,重去子之法。民初畏罪,后稍丰给,无不举赡;所育男女,多以“郑”为字。辟为丞相掾属,迁左冯朝。太祖征汉中,以浑为京兆尹。浑以百姓新集,为制移居之法,使兼复(指劳力多)者与单轻者相伍,温信者与孤老为比,勤稼穑,明禁令,以发奸者。由是民安于农,而盗贼止息。及大军入汉中,运转军粮为最。又遣民田汉中,无逃亡者。太祖益嘉之,复入为丞相椽。文帝即位,为侍御史,加附马都尉,迁阳平、沛郡二太守。郡界下湿,患水涝,百姓饥乏。浑于萧、相二县界,兴陂遏(池塘),开稻田。郡人皆以为不便,浑曰:“地势夸(wu,低洼)下,宜溉灌,终有鱼稻经久之利,此丰民之本也。”遂躬率吏民,兴立功夫,一冬间皆成。比年大收,顷亩岁增,租入倍常,民赖其利,刻石颂之,号曰:“郑陂”。转为山阳、魏郡太守,其治效此。又以郡下百姓,苦乏材木,乃课树榆为篱,并益树五果;榆皆成藩,五果丰实。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明帝闻之,下诏称述,布告天下。
7、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太祖闻其笃行 笃行:忠实厚道
B、民皆剽轻 剽轻:强悍勇猛。
C、后稍丰给 丰给:富足、富裕
D、比年大收 比年:当年,那年。
8、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其生子无以相活
A
移船相近邀相见
浑以百姓新集
B
敛赀财以送其行
而盗贼止息
C
蟹六跪而螯
乃课树榆为篱
D
今君乃亡赵走燕
9、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不念产殖 产殖:农牧业生产
B、课使耕桑 课:督促
C、以发奸者 发:揭发
D、又遣民田汉中 田:农田
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郑浑为百姓办事的一组是:
⑴课使耕桑,又兼开稻田
⑵勤稼穑,明禁令,以发奸者。
⑶由是民安于农,而盗贼止息
⑷遂躬率吏民,兴立功夫
⑸顷亩岁增,租人倍常
⑹乃课树榆为篱,并益树五果
A、⑴⑵⑷⑹ B、⑵⑶⑸⑹ C、⑴⑵⑶⑷ D、⑶⑷⑸⑹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郑浑任下蔡长、邵陵令时,当地百姓生活贫困而又不习惯农业生产,针对这一情况,他课使耕桑,百姓果然后稍丰给。
B、郑浑为京兆尹时所制定的移民之法,注意奖励那些互帮互助的移民,有效地调动了他们克服困难的积极性。
C、郑浑在解决大军入汉中的粮食供应时,采取了“遣民田法中”的办法,且实施中无人逃亡,因此受到魏太祖曹操的称赞。
D、郑浑任职平郡、沛郡太守,在发展农业生产时,注意因地制宜;对于因循守旧者,他不是迁就屈从,而是采取行政手段和说服劝导的办法,并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
赤脚的孩子
斯米尔宁斯基
黄昏了。慢慢地,像是偷偷走着,紫丁香色的阴影落下来,罩着森林。巨大的日轮在黄金和暗红的血的急流中快烧着了,大路像是死了的灰色的蛇,在静静的田野里躺着。看哪,那些赤脚的来了。三个、四个、六个。拖着装满了木柴和枯枝的小车,他们绷紧了他们的年轻的身体上的筋肉。帽檐撕破了的帽子,打着黑色的补钉的灰色的裤子,他们的血管紧张得像船上的桅索一样,额上流着汗。城市又那么远!幼小的奴隶们,处于穷苦的羁轭之下,孩子们眼睛里燃烧着老人的安静的悲哀。城市很远!很远!许多惬意的人要在你们身边走过,他们的汽车都要在你们身边开过去,他们一生中从来不曾尝过苦难的杯子——他们,让你们受苦的他们。他们知道什么?在佳姆——戈利雅的大饭店里,音乐队奏着乐,在别墅里,那么舒服,又那么开心!饥饿这黑鬼并不向那里伸手。烦恼也不在那里织着涂胶的网。他们知道什么?……
“妈妈,这些孩子为什么拖着车子?”一个在汽车里的小小的惬意的人问着。“已经是冬天了,他们抱木柴去。”“他们不觉得太重吗?”“不,亲爱的,他们已经习惯了。”
那些赤脚的停下来,喘着气,满脸怨恨地望着,又拖起了他们的小车。他们用袖子揩去额上的汗,脏黑脖子上的血管涨大了,又向前走去。一阵阵的灰土掩盖了他们,像生命一样灰色的、窒息的灰土……在第二辆车子上的木柴上,坐着一个小小的助手——篮眼睛的小姑娘。血,暗红的血迹,在她的小脚上凝结了。但是,她只望望天,望望田野,微笑着a你对谁笑,金发的小奴隶呀!对苦难……对你的雪白的、天真的灵魂,你笑着。b可是明天?明天,生命的灰色的急流就卷去了我的青春,也一样卷去了你的微笑。c而且,拖着小车,这里看到黑暗的苦难,那里看到虚荣和永远的欢乐,你就不再微笑了,d阴影要罩上你的天真的脸,湿润的眼睛要露出仇恨,你就跟着你的褴褛的哥哥们,举起了你的小小的、黑黑的、握得紧紧的拳:
“两个世界!一个是多余的!”
12、“你的青春用了温柔的、天鹅绒一样的眼睛望着。”这一句话应插入文中:
A、a B、b C、c D、d
13、、“孩子们的眼睛里燃烧着老人的安静的悲哀”,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是:
A、幼小的奴隶们,思想上和老人一样已成熟起来了。
B、幼小的奴隶们,失却了反抗力,精神上已经变得麻木了
C、幼小的奴隶们,正在默默地滋长着反抗的意识
D、幼小的奴隶们,悲哀已经变得微漠,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
14、“城市又那么远!”“城市很远!很远!”这些话反复旨在表现:
A、孩子们在穷苦的羁轭下无可奈何的心情
B、孩子们想尽快到达城市的心情
C、孩子们对城市的向往
D、孩子们心中的目标非常渺茫
15、作者写佳姆——戈利雅大饭店里欢快的音乐,别墅中舒适豪华的生活,惬意的人们扬起尘土的汽车,意在:
A、通过画面的渲染烘托,暴露出不合理制度的根源,以引起疗救者的注意
B、通过画面作出情境的对比,表现贫富差别,从而鞭挞不合理的制度
C、通过画面强烈反差,构成对比,揭露造成赤脚的孩子悲惨命运的根源
D、通过画面的渲染烘托,暴露社会的阴暗面,表现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
16、蓝眼睛姑娘“只望望天,望望田野,微笑着”,作者这样的写目的是:
A、表现小姑娘开朗的性格,唤起人们对小姑娘悲惨命运的同情
B、表现小姑娘承受着重大的生活压力,仍能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C、将小姑娘置身于身陷其苦而不知其苦的境地,使人觉得其怜爱之处正在这天真和无邪之中
D、表现小姑娘善良的性格,心里充满幻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憧憬。
第Ⅱ卷(105分)
四、(18分)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
归家心似箭。
我风风火火地赶到河边,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水运队的船工早回家去了。我焦灼地踱来踱去,希望能遇上“救星”。
“朋友,要过河吗?”黑暗中,一条影子慢慢地向我走来。
我心头掠过一丝兴奋,赶快答道:“是呀,我正想过河。”
“哎,你不是阿斌?我是张实呀。”那人欣喜地说。
“实叔,见到你太好了!”我连忙递上一支“万宝路”香烟,替他点上火。
实叔深深地吸了一口烟,感慨地说:“我们很多年没见面了。”
“是呀。”我点了点头,脑海里迅速浮现出他几年前的模样。他是一个老实怕事的,只晓得埋头埋脑地干活。一次,一位工友将他的加班费私吞了,我看不顺眼,劝他去讲清楚,他大大咧咧地说:“算了吧,那几个钱用得一世吗?”后来我出面为他要回那些加班费,他依然若无其事地干他的活,我却因此而得罪了那位工友……
“斌,上艇吧!”实叔的叫唤打断了我的遐思。
我掏出一张五元的面钞递给他。他接过钱,“嘿、嘿”地笑了两声:“你我朋友一场,优惠你吧,这三元钱,你收回。”
艇正待撑开。忽然,他显得异常亢奋:“那边好像有人要过河,等一会儿吧……如果他们问起你要交多少过河费,你就说五元。”
“为什么?”我不禁一怔。
“嗨,这些年轻人大都是第一次来这里玩,很容易相信搭渡客,你说多少他就相信多少;况且,他们不坐我的艇,难道会飞过去?”实叔望着渐渐走近的人影,压低声音说道:“这年头,谁不会赚钱,谁就是大傻瓜!”
“这……?”
“这样吗,你的过渡费,我退给你!”
我摆了摆手:“反正,这个忙我帮不了!”
17、实叔认为要五元过河费,要价虽高但年轻人也不得不坐他的艇的根据是(根据原文进行概括)(4分)
⑴
⑵ (不超过9个字)
18、从文中可以看出几年前的实叔具有哪两个方面的性格特征?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超过10个字。(6分)
⑴ 。
⑵ 。
19、概括小说主题思想(5分)
本文通过 的记叙,反映 ,批判某些人在经济大潮冲击下 的行为,教育人们 。
20、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风风火火地赶到河边,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水运队的船工早回家去了。”这句话交代了主要人物“我”以及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B、文中一段回忆属于插叙,它为写实叔后来的思想变化起了铺垫作用,写法上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方法。
C、“‘斌,上艇吧!’实叔的叫唤打断了我的遐思。”这句话具有过渡作用,从回忆转到现实,从写实叔的过去转到实叔的现在。
D、“‘朋友,要过河吗?’黑暗中,一条影子慢慢向我走来。”这句采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引出了另一个人物——实叔,取得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五、21、读第Ⅰ卷中文言文段,翻译下列两句话(5分)
⑴转为山阳魏郡太守,其治效此。
译:
⑵浑所在夺其渔猎工具。
译:
六、(19分)
22、根据下面一则消息提供的信息要点,拟一条不超过八个字的一句话新闻。(3分)
最近一周来,沈阳地区出现两个大雾日,两个降雪日和两个5至6级风的大风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28摄氏度。部分地区电信中断,交通受阻,给百姓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困难。据有关专家分析,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如果再持续一周,给当地工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
。
23、模仿下面句子的格式,另写一个句子。(3分)
如果说祖国是一只远航的征船,我们就是那扬起的风帆。
,
。
24、鲁迅,原名 ,是我国伟大的 家、 家和 家。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随后陆续发表 、 和 等著名小说,1923年集成小说集 。(5分)
25、根据下列材料,完成后面题目。(4分)
一位下岗女工买了一台电脑毛衣编织机。随机附来的《保修说明》写道:“本厂生产的毛衣编织机免费保修一年。”可一年内,这台机子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就坏了四次。女工找厂家修理。前三次,女工很不情愿地交了更换零件的成本费。第四次,厂家说:“机内电脑坏了,电脑是进口的,不是本厂生产的零部件,不在保修的范围之内。”女工很有意见,投诉消费者协会,答复为:“厂家《保修说明》含糊不清。一年之内,电脑坏了也应保修,不能修应允许用户退货。”
请给含糊不清的《保修说明》进行修改,使之明确、严密,无歧义。
⑴按用户意见修改:
⑵按厂家意见修改:
26、把“我认为我有责任向您保证我跟这件事没一点关系”改为反问句。(4分)
七、(60分)
27、请以“蜗牛顶着沉重的硬壳艰难地向前爬着”为文章的第一句话,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标题自拟。
答 题 卡
一、二、三(3×16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答案 |
四、(18分)
]17、⑴
⑵ (不超过9个字)
18、⑴
(不超过10个字)
19、本文通过 的记叙,反映 ,批判某些人在市场经济大潮下 的行为,教育人们
。
20、( )
五、(5分)
21、⑴
⑵
六、(19分)
22、
23、
24、 , , , 。 , ,
, , 。
25.⑴按用户意见修改:
⑵按厂家意见修改: 。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