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试验本)第四册期末素质检测题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错误的一组是
A. 投奔(bèn)
脂(zhī)肪 谙(ān)熟 素昧(mèi)平生
B. 创(chuāng)伤 凹(āo)陷 斡 (wò) 旋 所向披靡(mǐ)
C. 颤(zhàn)栗 模(mó)样 殷(yān)红 拈(niān)轻怕重
D. 隽(juàn)永 戏谑(xuè) 谄(chǎn)媚 锲(qì)而不舍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渲泄 毕竟 箴言警句 前倨后躬
B.矍铄 震慑 趁火打劫 食不果腹
C.抱负 苟同 天涯海角 万劫不覆
D.引申 曝光 关怀倍至 嘻笑怒骂
3.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与当年单位里的老同志偶然邂逅相遇,忆及当年,我们都不胜感慨。
B.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北京市舍得在硬件上投入,更舍得在软件上下功夫。
C.要不是园林工程师的巧妙设计,这棵百年老树在城市道路改造的时候就可能夭折。
D.两种颇有见地的提法,一种是某省编教参上的观点,一种是一位普通中学语文教师的管见。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每日上班无事可做,月月工资照拿不误,常使他有尸位素餐之感,心中颇不安宁。
B.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C.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D. 今年春节晚会的小品除《卖车》外,其他的都不瘟不火,很难令观众满意。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别墅和它的主人一样,显得那么质朴,这又何尝不是这位作家创作和人生的写照呢!
B.一千多名非常酷爱冬泳的人参加了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北极熊”冬泳活动。
C.科学家研制出的新型传感摄像机,可以探测到是否受测人在说谎。
D.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是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有力保证。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1)一别两年多了,康桥,谁知我这思乡的隐忧?也不想别的,我只要那 ,独自斜倚在软草里,看第一个大星在天边出现!
(2)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 ,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
①晚钟撼动黄昏,田野没有遮拦 ③天空皎洁,清光四射
②晚钟撼动的黄昏,没遮拦的田野 ④清光四射,天空皎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 、(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1题。
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宽尝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宽车中认之。宽无所言,下驾步归。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曰:“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曰:“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州里服其不校。
延熹八年,征拜尚书令,迁南阳太守。典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常以为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灾异或见,引躬克责。每行县止息亭传,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人感德兴行,日有所化。
熹平五年,代许训为太尉。灵帝颇好学艺,每引见宽,常令讲经。宽尝于坐被酒睡状。帝问:“太尉醉邪?”宽仰对曰:“臣不敢醉,但任重责大,忧心如醉。”帝重其言。
宽尝坐客,遣苍头市酒,迂久,大醉而还。客不堪之,骂曰:“畜产。”宽须臾遣人视奴,疑必自杀。顾左右曰:“此人也,骂言畜产,辱孰甚焉!
故吾惧其死也。”夫人欲试宽令恚,伺当朝会,装严已讫,使侍婢奉肉羹,翻污朝衣。婢遽收之,宽神色不异,乃徐言曰:“羹烂汝手?”其性度如此。海内称为长者。
(《后汉书·卓鲁魏刘列传第十五》)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州里服其不校 校:计较 B.灾异或见,引躬克责 躬:自身
C.人感德兴行,日有所化 化:风俗人心的改变 D.帝重其言 重:器重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故吾惧其死也 认者得牛而送还
秦王恐其破璧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惭负长者,随所刑罪 父老慰以农里之言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9. 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词义差别最大的一个是
A. 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B. 常以为齐之以刑
C. 常以为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D. 客不堪之,骂曰:“畜产。”
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刘宽行为宽厚仁慈的一组是
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②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③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 ④臣不敢醉,但任重责大,忧心如醉
⑤宽须臾遣人视奴 ⑥宽神色不异,乃徐言曰:“羹烂汝手?”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③⑤⑥ D.②③④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宽为人宽容。他不仅没有责罚那个失牛人,反而加以宽慰,这使得他在州里赢得了声誉。
B.刘宽历任郡守,不主张用严刑峻法整治百姓。属吏有错,他只是象征性地施刑以示羞辱,从不施加严刑。政务有了功绩,则归功于下属。
C.刘宽以德为政。他巡视属县时,对老年人谈农事和乡土之事,以示关切,对年轻人则用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教诲加以鼓励。
D.刘宽性情温和慈爱。夫人在他早晨会客时让侍女故意以肉汤污其官服以试其会不会发怒,但刘宽神情自若,反而关心侍女烫伤了没有。
三、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埃及作家阿巴斯·阿卡德的《我为什么喜欢读书》,完成12~15题。
我爱读书只是因为在这个世界我只有一个生命,而一个生命对我来说是不够的,一个生命不能把我心中的全部动因都激发起来。阅读——而不是别的,可以给我比一个人的生命更多的生命,因为它从生命的深处增加了生命,尽管它并不能在时间上延长它。
你的思想是一个思想,你的感觉是一个感觉,你的想象是一个想象——如果你限制了自已的想象的话。但是,你若借助你的思想与另一个思想相会,借助你的感觉与另一种感觉相会,那么,事情就不止于此了:你的思想变成了两个思想,或者,你的感觉变成了两种感觉,你的想象变成了两个想象。决不仅仅如此!由于这一相会,你的思想变成了数百个有力度、有深度、有广度的思想。一个思想是一条被分开的小溪,但许多相会在一起的思想,则是融汇全部溪流的大海。这二者的区别,正如广阔的天际和汹涌的波涛同狭窄的堤岸和有限的轻波之间的区别。
很多问题,也许表面上或标题上有所不同,但你若将其归到这个本源上来,那最遥远的也像最切近的了。例如,昆虫的天性和宗教哲学有什么关系呢?宗教哲学与一首抒情诗或一首讽刺诗有什么关系呢?这首诗或那首诗与一段复兴史或一场革命有什么关系呢?一个人的生平与一个民族的历史有什么关系呢?从表面上看,许多事情风马牛不相及,但实际上它们都是一种生命的物质,都是从一眼泉中涌出的溪流,还要归回到那里去。昆虫的天性是对生命初始的一种研究。抒情诗或讽刺诗,是一个人的生命在爱情和报复时的两块燃烧的木炭。民族的复兴或革命,是千百万人心中生命波涛的汹涌澎湃。伟大的个人的生平,是一个生命对其他生命的展示。所有这些都在同一个大海中相会,它们把我们从溪涧引向浩瀚的大海。
在阅读时,我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寻求这一切,也不知道这一爱好是从这一愿望中产生出来的,但是我喜欢阅读了。我从我所读的东西中发现了这一广泛的联系。
我喜欢书,因为一个生命对我来说是不够的。一个人尽管可以吃,但他决不可能吃下比一个胃的容量还要多的食物;尽管可以穿,但他决不可能穿比人体所能穿的还要多的衣服;尽管他可以行走,但他不可能同时在两个地方落脚。然而,当他的思想、感觉、想象增长时,他就能把许多生命集于一身,就能成倍地扩充自己的思想、感觉和想象,正如彼此交换的那种爱情的成倍增长,亦如两面镜子间叠映出的那张像一样层出不穷。
12.第一段中“比一个人的生命更多的生命”指的是
A.远远超过一个普通人的生命长度的生命
B.远远超过一个普通人的生命范围的生命
C.远远比一个人丰富的思想、感觉、想象
D.远远比一个人深刻的思想、感觉、想象
13. 第一段中“它并不能在时间上延长它”的意思是
A.“从生命的深处增加”的生命不能使人的生命长度增加
B.“从生命的深处增加”的生命不能使人的时间更加充裕
C.“阅读——而不是别的”不能使人的生命长度得到延长
D.“阅读——而不是别的”不能使人的生活时间有所增加
14.第四段中的“这一愿望”指的是
A.尽量地增加自己的生命的深度和长度
B.成倍地扩充自己的思想、感觉和想象
C.努力地发现万事万物间的广泛的联系
D.不断地提升思想的力度、深度和广度
15.下列几句名言中,哪一句与本文的旨趣最为接近?
A.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唉声叹气。——罗曼·罗兰
B.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
C.一本新书象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驰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凯勒
D.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伏尔泰
第Ⅱ卷
(共105分)
四、
(18分)
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
石缝间的生命
①石缝间倔强的生命,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②是那不定的风把无人采撷的种子撒落海角天涯吧。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中分享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滋润,但唯有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啊。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了倔强的生命。
③或者,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因为寻找不到足够的营养,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细瘦薄叶,细微的叶脉诉说着生存是多么艰难;甚至,它们竟在一簇簇细瘦的叶下长出根须,然后自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
④这就是生命。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的不可抑制。
⑤或者,就是石缝间一团团小小的山花,因山风的凶狂而不能长出高高的躯干,因山石的贫瘠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只有根竟似强固的筋条,仿佛柔中带刚的藤蔓,深埋在石缝狭隘的间隙里,默默成为攀登者可靠的抓手。
⑥生命就是这样被坏境限制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原本就是拼搏。
⑦而最令人赞叹的是,石缝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一切生命在它们面前都显得苍白逊色。它们的躯干顽强地从石缝长出来,向上,向上,向上是多么艰难,扭转地,旋转地,每一寸树皮都结着伤疤。每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它们终于伸展开了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高山峻岭,盘根错节地从一个石缝间扎进去,又从另一个石缝间钻出来,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栖身的岩石。有时,一株松柏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似把累累的山石用一根根粗绳紧紧缚住,由此才能迎击狂风暴雨的侵袭,才能为自己占有一片天地。
⑧如果一切生命都不屑于去石缝间寻求立足的天地,那么,世界上将会有一大片的地方成为永远的死寂,飞鸟无处栖身,生命将要绝迹。而如果一切生命都只贪恋于黝黑的沃土,它们又如何完备自己驾御环境的能力,在一代一代的繁衍中,变得愈加坚强呢?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环境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
⑨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具有如此震慑人的力量,它使地球变得神奇辉煌,更揭示了壮丽的心灵世界。
16.文章开头说石缝间的生命是“倔强的生命”,结尾说它是“顽强的生命”。作者这样措辞,有什么用意?(4分)
答:
17.文章的第③⑤⑦段,分别描写和赞美了野草、山花、松柏等石缝间的生命,但描述和赞美的侧重点又各不相同。请比较说明这三段在描写和赞美石缝间的生命时的不同点。(6分)
答:
18.文章结尾说“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具有如此震慑人的力量”。从文章中看,这种“力量”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作答,4分)
答:
19.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题目“石缝间的生命”短小醒目,点明在恶劣的环境中,却有生命存在与繁衍,令人深思,给人鼓舞,引起读者的兴趣。
B.这是一篇具有哲理性的散文,作者采取借景抒情、以物喻人的象征手法,赞颂了普通劳动者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境界。
C.文中词语极富表现力,如“凶狂”、“贫瘠”、“悬崖峭壁”、“盘根错节”等写出环境的恶劣;“倔强”、“强固”、“雄伟苍劲”、“柔中带刚”等写出生命的顽强。
D.文中虚词运用得十分有力传神,特别是“竟”字多次出现,既表现了处于困境中生命的顽强,又抒发了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
E.本文结尾处以“顽强的生命”与开头“倔强的生命”遥相呼应,突出了主题;从开头的“我感动”到结尾的“震慑人”,意思递进,深化了中心。
五、(15分)
20、在下边古代诗歌中任选一首,默写全诗。(4分)
王昌龄《出塞》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张继《枫桥夜泊》 崔护《题都城南庄》刘禹锡《乌衣巷》 杜牧《泊秦淮》
答:
21。阅读李白的《月下独酌》,回答文后的问题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①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3分)
答:
②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22。阅读下边文言文,将其中划线文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①。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不肖,使臣受民之垢(同“诟”),人尽来贺,子独后来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已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②,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答①
②
六、(12分)
23.下面是一则书讯,在遣词造句方面有不少错误,请指出四处并加以改正。(4分)
绿洲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肿瘤学》,内容丰富创新,系统全面,是一本在同类书籍中较高学术水平的大型参考书。经过数年酝酿,我社于1996年举行了编写筹备会议,由全国各地肿瘤界泰斗40余人组成了编委会,制定了独具特色的编写体例。此后进行了扎实的工作,终于在今年九月如期完成。近几年有关肿瘤学方面研究成果屡见不鲜,本书都一一收录,可供读者涉猎的内容很多。
答:【示例】
“内容丰富创新”改为“内容丰富新颖”(此处语病不要再选)
24.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4分)
十五岁是风,二十岁是云,二十五岁是水,三十岁是山。风 ,云可见而不可捉,水可捉而不可握,只有山能实实在在的把握。但云是风的面貌,水是云的凝结,山是水的故乡。没有风,云便不再飘游; , ;没有水,山便将要枯黄。
2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关于考古发现的报道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不超过60字。(4分)
长期以来,考古专家们一直推测旧石器时代人类应该是木石工具并用,但却未找到实物证据。据山东省临沂市考古专家介绍,前不久,他们在临沂市罗庄区侯家三岗村发现了70万年前的旧石器,最近又在临沂市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猿人使用的木制工具,经初步鉴定,它的制作和使用应在70万年前。这一发现被认为填补了亚洲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考古的空白,令中国考古专家惊喜不已。
最近发现的猿人木制工具也在旧石器层位中。这一木制工具已部分被破坏,现有长度61厘米,直径9厘米。其表面明显有打凿痕迹,断面年龄清晰可辨,木棒内部充填有灰绿色粉沙,专家们初步认定,它是猿人用以保护自己和打猎的工具。
为何70万年前猿人木制手棒能保存至今?专家认为,主要是因为这一地区黄土剖面上部有厚六米多的覆盖层,封闭较好,下部又有石灰岩阻挡了水分的渗透,保持了沙砾石层湿度和水分的相对稳定。
答:
七、作文(60分)
26.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在“实话实说”节目中讲过一个小故事:他在国外某地如厕时,发现一个小男孩在不停地拉水箱冲便,因拉不下水来而着急。龙永图十分感慨地说,由此事可以看出,这样的小孩已有了可贵的责任感。又据悉,我国即将实施的课程改革,也将责任感列为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之一。
读了上述材料,请围绕“责任感”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高中语文(试验本)第四册期末素质检测题
第Ⅰ卷答题卡 (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第Ⅱ卷
(共105分)
16 (4分)答:
17 (6分)答:
18 (4分)答:
19(4分)
20(4分)答:
21(6分)答:①
②
22(5分)答①
②
23(4分)答
24 (4分)
① ② ,
25(4分)答:
26作文(60分)
高中语文(试验本)第四册期末素质检测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答案 (选择题 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B A A C D A C C D C C B C
【答案详解】
一、(15分)
1.c(“模样”中应读mú)
2.B(A.宣泄,前倨后恭;C.万劫不复;D.关怀备至,嬉笑怒骂)
3.B(A.“邂逅”中就包含“偶然”的意思,“偶然”多余。C.“夭折”的意思是“未成年而死”,对百年老树,不能说“夭折”。D.“管见”,谦词,表示自己的见识浅陋)
4.A(B.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此处用错了对象。C.狭路相逢:在很窄的路上遇见了,不容易让开。指仇人相遇,难以相容。D.指不急躁也不呆板,是褒义词)
5.A(B“非常”与“酷”重复 C应是“受测人是否在说谎” D.缺少中心语)
6. D(前一句作为并列结构,要求结构一致 后—句先有“光”后有“皎洁”)
二、(15分)
7. D(应是重视)
8. A 9.C(老百姓只是苟且免于刑罚而没有羞愧之意)
10. C 11. D(应是准备上朝,已穿好官服的时候)
【译文】 刘宽字文饶,弘农郡华阴县人。刘宽曾经乘牛车出行,有一个丢失了牛的人,就指认刘宽的驾车牛为他丢失的牛。刘宽没有说什么,卸下牛交给他步行而归。过了一会,指认的人找到了丢失的牛后将刘宽的牛送还,叩头谢罪说:“我对不起您这样的长者,任您怎么样处罚。”刘宽说:“事物有相似之处,事情也允许有错误,劳累你来把牛归还我,为什么还要道歉呢?”州里的人都很钦佩他的不计较。
延熹八年,朝延征召他,授官尚书令,后升任南阳太守。先后主管过三个郡,他和气仁慈多行宽恕,即使在匆忙之时,也从未有语言、神情急躁。刘宽一向认为若以刑罚来整治百姓,百姓就会只求逃避刑罚而没有了羞耻之心。属吏犯了过错,只用蒲草做的鞭子施刑处罚,只是为显示羞辱,终归不对之施加严刑。政务有了功绩,推让给下属。有时出现了灾异,则引咎自责。每次巡视属县,都只是住在乡间客舍中,看见老年人就与他们谈农事和乡土之事,以示关切;对年轻人则用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教诲加以鼓励。人们被他的道德和行为所感化,风俗人心一天天地改善。
熹平五年,代许训担任太尉。灵帝很爱好学术文艺,每次召见刘宽,常让他讲解经书。刘宽曾经在座位上显出醉酒入睡的样子,灵帝问:“太尉是醉了吗?”刘宽仰起头回答说:“臣不敢醉酒,但深感责任重大,内心忧虑如醉。”灵帝很重视他的说法。
刘宽曾经招待客人,派仆人去买酒。隔了好久,仆人醉醺醺地回来了。客人忍不住,骂说:“畜生。”刘宽即刻派人去探视这个仆人,怀疑他定会自杀。并对身边的人说:“他是个人啊,骂他是畜生,还有什么样的污辱比这更厉害呢?所以我害怕他会去死。”夫人想试试让刘宽发怒,待他准备上朝,已穿好官服的时候,让侍女送上肉汤,故意打翻沾污了官服。侍女匆忙收拾,刘宽神情不变,缓缓地对侍女说:“汤烫伤你的手了吗?”他的性情气度如此。国内的人都称他是长者。
三、(12分)
12.C
13.C(第一个“它”指的是“阅读”,第二个“它”指的是“生命”而非“生活”)
14.B(因原文中有“我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寻求这一切”句,故C不对,D是阅读的结果,与“愿望”不同)
15.C(A言读书使精神愉悦,B言读书可战胜孤寂,D言读书如与友相处)
四、(18分)
16.作者透过生命个体在与自然环境斗争中的“倔强”,深刻认识到了生命力的“顽强”。
17.③⑤⑦段分别描述野草、山花和松柏,其目的都是赞美石缝间的生命。然而具体的描述中又各有其不同的侧重点,第三段描写野草的瘦叶下长出根须,寻找石缝,重点表现生机的不可抑制;第五段描写山花的强固、柔中带刚,重点表现生命原本就是拼搏;第七段描写松柏的雄伟苍劲、巍峨挺拔顽强,指出松柏最令人赞叹的原因是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一切生命在它们面前都显得苍白逊色。
18.①创造生命奇迹;②战胜险恶环境;③显示生命顽强;④增加世界活力(或“使地球变得神奇辉煌”);⑤给人类带来重要启示(或“提示了壮丽的心灵世界”)
19. B C
五、(15分)
20、(略)
21、、①诗人借助丰富想象,赋予月亮浓厚的感情色彩,把它描绘得善解人意、可喜可亲,仿佛成了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
②诗人与明月之间的亲密欢洽,更加反衬出诗人在人世间的孤独寂寞情怀,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和厌恶,也表现了诗人遗世独立的高洁人格。(4分)
22、(略)
六、(12分)
23.“在同类书籍中较高学术水平”改为“在同类书籍中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肿瘤界”改为“肿瘤学(研究)界”;“泰斗”改为“专家学者”;“屡见不鲜”改为“接连不断(不断涌现)”;“涉猎”改为“参考(借鉴)”。
24.①风可感而不可见(2分) ②没有云,水便不再洒落(2分)
25.临沂市考古专家近来在该市相继发现了70万年前的旧石器和木制工具,使旧石器时代人类木石工具并用的推测得到证实。(共4分,内容2分,意义2分)
七、26.(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