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五中2005——2006学年上学期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卷
一.默写(20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或漏写均不给分)
1.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 。’上二句点出别离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
2.诸葛亮故居建有武侯祠,内有一联云:“布衣吟啸足千秋,草庐频顾,收起潜龙,蜀丞相尽瘁鞠躬,非得已也;竹帛勋名垂两代,汉祚将终,霄沉羽鹤,杜少陵酸心呕血,有由来哉。”这里面暗含杜甫《蜀相》里的两句诗,这两句是 , 。
3.杜甫《哀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姜夔《扬州慢》中也有两句与此意思相近,手法相同,这两句是:“ , !”
4.________ __ ___,_______ _ _____。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归园田居》)
5. ,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琵琶行》)
6.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7.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
(《梦游天姥吟留别》)
8.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 , 。(《六国论》)
9.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0.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
。(《离骚》)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7题。(18分,前4小题每题3分)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选自苏辙《六国论》,有删节
11.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 咎:责怪。
B. 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厚:丰厚。
C. 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阴:暗中。
D. 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困:疲惫不堪。
12.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 B.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
C. 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D. 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13.下列对“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这句话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把韩魏两国丢弃给秦国,而四国在后方休息。
B.将韩魏两国让秦国去收拾,而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
C.用韩魏两国去对付秦国,而四国在内部休养生息。
D.将韩魏两国交给秦国,而四国在内部休息。
14.下列对六国灭亡的原因的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当时之士虑患疏而见利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不懂得采用厚韩亲魏以摈秦的策略。
B. 天下诸侯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以致秦兵未出而已自困矣。
C. 六国不能团结一致,合力抗秦,却自相残杀,致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
D. 千里之秦,过于强大,而韩魏又不能独当秦,因而六国不免于亡。
将上文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5.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1分)
翻译:
16.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2分)
翻译:
17.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3分)
翻译: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8.第一句选取了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4分)
19.第二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0.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2分)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1—24题。(14分)
石钟山寻古
幼时读苏轼的《石钟山记》,那号称“江湖之奇胜”的石钟山便令我神往,而使我更感兴趣的就是石钟山得名的缘由了。我终于有幸探访了它。
一上山,我便用爬山的竹杖到处敲敲点点,想听到石钟山的清韵,发现一点千古奥秘。
早在《水经注》一书中,即有鄱阳湖出口处有一座石钟山的记载,缘何称石钟山?众说纷纭。民间传说以形定名,而文人则多以声论名。以声论名者,也其说不一。北魏郦道元作《水经注》,说是下临深潭,风吹浪起,水石相击,声好洪钟;唐代李渤在山上发现一块石头,击之,其音“清越”,于是乎认为由于石质的缘故而得名。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对此深感怀疑,一次携其子苏迈月夜泛舟绝壁之下,深入勘察,发现绝壁下多穴,水浪进出其间,澎湃冲击,声如洪钟,以为找到了钟声的真正来历,感慨地说: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于是作著名的《石钟山记》,批评郦道元的考察过于简单,讥笑李渤的立底细囿于固陋,认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水经》、《水经注》都是当时著名的地理著作,作者郭璞、郦道元则可说是著名的学问家。苏轼敢于冒犯权威,我十分佩服,由怀疑而驾小舟来实地考察,并得出当时人们认为正确的结论,尤其使人佩服。我从江山一览亭西出月亮门,急切切地走到矶头石。据说,苏轼夜探石壁就在这下面。我探身俯瞰,石壁如削,直下百十丈,船儿往来其上,漂漂摇摇,如儿时纸叠的玩具一般。微风吹过,湖水撞击石壁,果然有窾坎镗鞳声,以竹杖击石,亦坎坎然,其音清亮悦耳,当年苏轼父子夤夜出没于绝壁深潭间,头上怪石嶙峋,四周淫风袭人,阴森可怖,定然感到阵阵惶悚。如果有猿鸟腾越,猝然滚下山石,会有生命之忧。但是,他为了揭开石钟山之谜,无所顾忌,有的只是弄清事实的良好愿望和追求真相的求实精神。
多少年来,我总为苏轼的这种行为所感动,而对苏轼的调查结果,也是深信不疑的。谁知后来读了明代罗洪先《念庵罗先生文集》卷五《石钟山记》和清人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七记载的彭雪琴的实地考查,才知道,原来东坡先生受了大自然的捉弄。他六月访山,适逢水涨,未见全貌。罗、彭二人在冬春江水下落时,踏山觅踪,才找到了正确的结论:“是石钟者,中虚外窾为之也”,“全山皆空,如钟覆也,故得钟名”。而近人作了更为细致的考察,进一步证实,石钟山确实是一座中空如钟的石山。
唉,如此一位大学问家,把个石钟山实地调查研究了一番,并郑重其事地著文阐明真相,文章已为传世之作,原来自己竟是“过其门而未入其室”,所述真相不免虚浮,他批评别人简单固陋,自已终不免亦如是,不亦悲夫?
然而,事物是复杂的,它们的本质、真相往往被多种多样的假象掩盖着,要认识它们往往需要一个过程,甚至是一个很长的过程。谁能把这个过程缩短一分,都什得欢迎。不容忽视,苏轼发现绝壁下有“穴罅”,水浪冲击如钟鸣,这就比水冲石壁“说前进了一步,毕竟难能可贵,而他据此阐明的道理更没有错。
回到江山一览亭极目四望,视野又顿觉开阔。正是“一览亭空四望宽,江湖襟带枕惊端”。啊!偌大一个风光秀丽的石钟山,归根结底,中间竟全是空的,多有意思。这在全世界恐怕也是少有的。我狠劲跺跺脚,脚下竟岿然不动,并没有发出什么声响。我笑了,这石究竟有多厚?里边是什么样子?直到目前还没有进去看过,更没有关于空山内长、宽、大、小、模样的数据的记载。那么,“全山皆空”,能说是最终探查、研究成果吗?似仍不敢妄断。
21.第七段中作者说“而他据此阐明的道理更没有错”,请你据文意概括这里所说的“道理”具体指的是什么?(3分)
22.“我”后来知道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也是不正确的,但为什么还给予很高的评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23.本文是一篇借记游山水来阐述人生道理的散文,请概括文章所阐述的人生哲理。(3分)
2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关于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有多种多样的说法。作者最认同的观点应是罗洪先、彭雪琴的说法:石钟山中虚外窾,全山皆空,故得钟名。
B.本文所阐释的道理主要是大自然奥秘无穷,需要我们逐步去揭开这个奥秘。
C.作者在第四段特别强调《水经》、《水经注》是地理名著,其用意是说明苏轼敢于大胆怀疑,突出他不怕困难的精神。
D.第六段“他批评别人简单固陋”一句中的“别人”是指郭璞和郦道元。
E.文中提到的苏轼认为石钟山命名的的原因是绝壁下有穴罅,水浪冲击,声如钟鸣。
四.作文(40分)
一个家庭,笃信的是“家和万事兴”;生意场上,崇尚的是“和气生财”;与人相处,讲究的是“和睦”;一个国家,赖以发展的基石是“和平稳定”;社会的方方面面,渴求的是“和谐”境界……“和”已逐步成为我们社会的主旋律。请以“和”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福鼎五中2005——2006学年上学期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卷答题卡
一.默写(20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或漏写均不给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答案 |
将上文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5.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1分)
翻译:
16.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2分)
翻译:
17.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3分)
翻译: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11、18.第一句选取了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4分)
19.第二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0.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2分)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1—24题。(14分)
21.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2.答:
(4分)
23.答:
(3分)
24.( )( )(4分)
福鼎五中2005——2006学年上学期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
一.1.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杨柳岸晓风残月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3.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5.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6.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天心颜
8.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9.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10.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二.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答案 | B | C | C | D |
文言翻译(6分)
15. 认为他们一定有能够用来保全自己的办法。
16.秦国有韩国和魏国,就像人有腹心的疾病一样。
17.韩国、魏国不能够独自抵挡秦国,可天下的诸侯却依靠他们来挡住那来自西方的侵略,所以不如团结亲近韩国和魏国,用来排斥秦国。
三.18.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的作用是:点明时令,点明主旨,营造基调气氛。杨花象征离别与漂泊,子规啼声悲哀。
19.第二联把明月人格化,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与同情。
20.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
四.21.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2分)
22.(1)佩服苏轼敢于冒犯权威的精神(2分)
(2)佩服苏轼月夜实地考察的求实精神(2分)
23.人们要认识事物的本质、真相往往需要一个过程,甚至是一个很长的过程,(2分)谁能把这个过程缩短一分,都什得欢迎。(1分)
24.AE(B见19题答案,C“突出他不怕困难的精神”无根据,应是追求真理的求实精神。D应是郦道元和李渤)
【附】苏辙《六国论》译文:
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內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殽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殽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別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
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忧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時,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內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橫的秦国,他們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內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毀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