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检测试卷

2014-5-11 0:11:34 下载本试卷

08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检测试卷

           语 文        2008.05.03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和煦  诩    熏陶   殒身不

  B.风  别墅    吮吸   毁家

  C.按揭  解    捷径   断碑残

  D.泼  升    窃  分道扬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当时,反对者和担心者都提出,涨价后乘客会减少,司机收入会降低。但是,有关人士信誓旦旦地说,刚涨价时乘客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但过了短暂的适应期后还会恢复。

  B.程菲已经创造了历史,她的下个目标或许就是成为继马燕红后中国第二位世锦赛和奥运会女子双料冠军。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让我们刮目相待。  

  C.随身听市场发展得实在是太快了,回想当年我们还听着磁带机的时光,看看现在手里小巧的MP3播放器,不能不感慨光阴荏苒,而市场也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变化。

  D.在中国,以“文化”为名的活动越来越多了。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黄金周”大概也可称作“文化周”,因为全国各地靠谱不靠谱的种种“文化节”简直令人应接不暇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的进程中,沃尔玛面临的一个关键性挑战就是搭建一个足够广阔的销售网络,把价格降到最低,从而在与当地连锁超市的竞争中形成优势。

  B.美国大学一向非常重视本校和其他高校之间的体育竞赛。球队既关系到一所大学的荣誉,也是吸引生源的重要因素之一。往往越是有名的大学,对自己球队的重视程度就越高,资金投入也越多。  

C.根除成年人的陋习需要循序渐进地开展,而对于青少年,父母的身体力行无疑是一剂良药。

D.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越来越激烈的升学竞争和课业负担,使中学生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范围变得日益狭窄,这成了一个焦点问题。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这种高于天的理想,                ;这种崇高的理想,                ,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①领导红军度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

 ②不怕流血牺牲

 ③能够在万分复杂的形势中制定正确的战略

 ④使得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能够面对任何困难无所畏惧

 ⑤使得广大红军、指战员

 ⑥勇往直前,前赴后继

 ⑦能够以洞若观火的眼光审时度势

 ⑧面对强大而凶恶的敌人

 A.⑤⑦⑥④⑧②③①      B.④⑧②③①⑤⑦⑥

 C.④②⑥③①⑧⑦⑤      D.④⑦③①⑤⑧②⑥

二、(本大题7小题,共3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9题。

 岁己末,河朔大旱,远迩焦然无主赖。镇阳帅自言忧农,督下祈雨甚急。厌禳①小数,靡不为之,竟无验。既久,怪诬之说兴。适民家有产白驴者,或指曰: “此旱之由也。云方兴,驴辄仰号之,云辄散不留。是物不死,旱胡得止?”一人臆倡,众万以附。帅闻,以为然,命亟取,将焚之。

 驴见梦于府之属某曰:“冤哉焚也!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吾生不幸为异类又不幸堕于畜兽乘负驾驭惟人所命驱叱鞭箠亦惟所加劳辱以终吾分然也。若乃水旱之事,岂其所知,而欲所置斯酷欤?孰诬我者,而帅从之!祸有存乎天,有因乎人,人者可以自求,而天者可以委之也。殷之旱也,有桑林之祷,言出而雨;卫之旱也,为伐邢之役,兴师而雨;汉旱,卜式请烹弘羊;唐旱,李中敏请斩郑注。救旱之术多矣,盍亦求诸是类乎?求之不得,无所归咎,则存乎天也,委焉而已。不求诸人,不委诸天,以无稽之言,而谓我之愆。嘻,其不然!暴巫投魃②,既已迂矣,今兹无乃复甚?杀我而有利于人,吾何爱一死?如其未也,焉用为是以益恶?滥杀不仁,轻信不智,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

 某谢而觉,请诸帅而释之。人情初不怿也。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潦溢伤禾,岁卒以空。人无复议驴。                  (选自《中国古代小品精选》中王若虚的《焚驴志》)

 【注释】①厌禳(rǎng)祭祀鬼神以祈求消除灾祸。②暴巫投魃(bá):指令巫婆神汉在太阳地里祁雨,驱赶旱鬼。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厌禳小数,靡不为之,无验   :竟然

B.以无稽之言,而谓我之     :罪过

C.杀我而有利于人,吾何一死?   :爱惜

D.未几而雨,则月不解      :更加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若乃水旱之事,岂其所知,欲置斯酷欤。 /孰诬我者,帅从之!

B.若乃水旱之事,岂所知, /吾子,属也,敢私以诉。  

C.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  /滥杀不仁,轻信不智,不仁不智,帅胡取?

D.求之不得,无所归咎,存乎天也  /未几而雨,弥月不解

7、下列各句中,与“冤哉焚也”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  

A.甚矣,汝之不惠!

B.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焉用为是以益恶?  

D.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8、下列对原文的表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小品,通过一头遭受不白之冤的白驴给镇阳帅托梦的寓言故事,辛辣地讽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世情的激愤和对执权者的鄙薄。

B.白驴在梦中陈词中引用了四个典故,其目的是为了说明“祸有存乎天,有因乎人,人者可以自求,而天者可以委之也”的道理。

C.白驴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正面形象,在它身上,既有忍辱负重的勤劳品质,又有敢于牺牲的献身精神,更有桀骜不驯的反抗精神。    

D.为了勾画白驴的形象,作者将白驴与不辨是非、荒唐昏庸的“镇阳帅”,与无知妄测、随声附和的“众人”,与胆小怕事的“属某”分别进行了对比,写出白驴的胆识和斗争精神。

9、断句和翻译。(9分)

(1)请用“/”线为下面的句子断句。(3分)  

 吾生不幸为异类又不幸堕于畜兽乘负驾驭惟人所命驱叱鞭箠亦惟所加劳辱以终吾分然也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①救旱之术多矣,盍亦求诸是类乎?(3分)

 译文:                                          

②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3分)    

 译文:                                          

10、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1)—(2)题。(6分)

喜迁莺·端午泛湖 

黄 裳 

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年少,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月

(1).作品生动描写了赛龙舟的热烈场面,请从两个角度加以说明。(3分) 

①  色彩   例子:                             

       例子:                             

(2)画线句的描写与前面的热闹场景截然不同,这样的写法好在哪里?(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句,多选按前三句计分)(6分)

(1)         ,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

                      (李白《蜀道难》)

(2)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

(3)飞来山上千寻塔,         。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4)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

三、(本大题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文化散文的关键

  ①新时期散文出现“文化散文”之谓,这种观念是从余秋雨的散文出现以后才明确起来的。而台湾地区作家柏杨、李敖他们的写法虽不像余秋雨散文那么文气典雅,但从取材、意旨、内涵、观念等都非常“文化”来看,他们的散文与杂文其实都是很地道的“文化散文”。  

  ②文化散文所写对象本身就是文化意味很突出、文化含量很丰富的社会人事现象和自然景观。如((大唐蒲东》一共描述了蒲州文化的好几个方面:与唐朝一起辉煌的蒲州古城,唐代经典传奇《莺莺传》的诞生地普救寺,晚唐衰落的象征王官谷等等。这些是蒲州文化甚至于大唐文化的物质性代表。

  ③文化散文的“文化”,决不仅仅在取材方面走了“文化旅程”,写了浸润着文化韵味的寺庙楼阁秋水长天,或文化名人的风流诗文轶事趣闻;其灵魂应当是作者显示的文化态度、文化观念如何。这里面,就有保守与变革、陈腐与新生、愚昧与智慧、小器与大气的差异。作家们写作《河东文化丛书》是明确地从文化的角度以文化的意识来表现描写对象的。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种鲜明的文化态度,那就是作家们不光深情地热爱河东文化,而且能够以学者的眼光来审视河东文化,将河东文化的内涵准确地阐述出来,并进行了理性的分析。

  ④《大唐蒲东》写蒲州古城时,将它定位成李唐王朝起跑与终点的战略中间站,讲述了李渊和李世民与蒲州古城的解不开、割不断的情感,阐发了蒲州古城在战略上对于李唐王朝的重要性,这就决定了蒲州文化在整个大唐文化中的特殊意义,因此,也才有了之后不断出现的国家顶尖级别的文化景观,古城的价值也就在这种解剖与开掘中显现出来了。这些无不说明文化散文能够以独立的文化思考和深刻的文化思想,来解剖事物的特征和挖掘现象的本质。

  ⑤作为一部文化散文,在行文风格、叙述语言、描写手段、丈史知识的运用等多方面,都富于文化韵味。虽然这些都是属于技术性层面,但是,却是整部作品成功的不可忽缺的环节。

  ⑥总的来说,文化散文是多种涵义的集合。

  ⑦但文化散文的灵魂是什么呢?“文化散文”固然与取材、定法、文笔等是否有文化性、文化色彩和文化韵味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审美主体的文化观念、文化意识和丈化情趣如何。秦砖汉瓦固然易于扬起文化的古老烟尘,唐朝的风、宋代的雨固然易于激发人们的文化情怀,但审美主体若没有深层的文化意识、深刻的文化思考、透彻的文化理解和阔大的文化视野,以投注和激活安睡的“文化”,以连接和穿透古今的“文化”,那读者还真不如到历史博物馆去看看发绿的器物生锈的历史。比如建国以来,我们写丈化历史、文化陈迹的作品也不少,反映现实文化景观的作品也比比皆是,如杨朔的抒情散文和秦牧的知识散文,但为什么感觉不到“文化”的较突出的存在?谈起“文化散文”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反思,不少作家作品是值得推崇的。比如,被称为“人生大书”的巴金的《随想录》五卷,就谈了许多文化问题。它们虽未被称为“文化散文”,但其文化反思还是比较深刻。而

《丑陋的中国人》《传统下的独白》,更是以极为强烈的丈化意识来集中反思和解剖中国传统文化。或许由于它们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激愤批判,往往就被认为只是社会杂文。这其实是片面看法。事实上,它们既是社会杂丈,同时也是文化意味很浓的“文化杂文”。或者说就是现实性和批判性突出的“文化散文”。

  ⑧八十年代中期,柏杨《丑陋的中国人》在大陆引起争论时,公刘发表了《丑陋的风波》一文,其间有些看法是令人深思的。公刘以此来批评我们为何会出现那么多只是一味盲目乐观、一味歌功颂德的肤浅散文,也就不言而喻了。我以为,余秋雨最初的“文化散文”,重古典主义而缺乏现代精神,多传统文人情怀而少现代知识分子的批判意识,多少也与这种文化背景和现实环境的制约有关。李敖的丈化杂文,我们总觉有点“危言耸听”,但又不能不佩服其深刻。这种“危言”,行文还是比较稳重的余秋雨大约难以写出。我决不是赞成大家都来“危言耸听”,但我们是不是太四平八稳而太缺乏特立独行的思考了呢?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6分)

A.散文与杂文都属于很地道的“文化散文”。

B.巴金的文化散文《随想录》谈了许多文化问题,其文化反思比较深刻。

C.文化散文所写对象本身就是文化意味很突出、文化含量很丰富的社会人事现象和自然景观。

D.余秋雨的散文自始至终都是现实性和批判性突出的典型的“文化散文”。

E.一篇文章的取材、定法、文笔等是否有文化性、文化色彩和文化韵味决定了它能否成为“文化散文”。

F.文化散文中“文化”的灵魂应当是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态度、文化观念、文化意识和文化情趣等。

13.下列能作为论据证明“我们太四平八稳而太缺乏特立独行的思考”的一项是(3分)

A.李敖的文化杂文。

B.柏杨《丑陋的中国人》。

C.余秋雨最初的“文化散文”。

D.公刘《丑陋的风波》。

l4.文化散文是多种涵义的集合,请根据文本概括文化散文的涵义。(4分)

15.本文第③段和第⑦段都谈到了“文化观念”问题,这是重复吗?为什么?(5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一篇小说,按要求完成16—18题。

这次我演什么角色?(节选)

[美国]库·冯尼格

哈里·纳什是一个五金行的小职员,也是业余剧团——北克劳弗尔德假面假发俱乐部的演员,成功扮演过很多角色,但他对自己的演技很不自信,每次导演邀请他时,他都会凄苦地问:“这次我演什么角色?”他从不参加任何会议,因为要是手里不拿着剧本,他从来不知道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他还没有结婚,他不同女孩子出去闲逛——就连要好的男朋友也没有。

海伦·肖是一家电话公司的女职员,长期摆着同一副笑脸、应酬查询电话费顾客的职业生活,把她训练成了电话公司的一架殷勤有礼的自动机器。她能享受到的作为一个人的乐趣,大概就是被某个电影明星惠顾的幻想。

哈里·纳什与海伦·肖都被邀请出演《欲望号街车》,哈里扮演剧中的丈夫,海伦扮演剧中的妻子。同台演出使她萌发了追求哈里的决心。一次演出结束后,哈里面对到台上来祝贺的观众又准备逃走,海伦把他留了下来,说有礼物送给他。

海伦拿着礼物走回来。礼物是一本小蓝书,带有一条当书签用的大红缎带。这是一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里非常尴尬,除了“谢谢”两个字以外再也想不到要说什么。

“夹着书签的那一页是我最喜欢的一场。”海伦说。

“唔。”哈里说。

“你不想看看我喜欢的是哪一场吗?”她问道。

哈里无可奈何地把书翻到夹着红带子的一页。

海伦凑到他身边来,读了一行朱丽叶的台词。“‘告诉我,你怎么会到这儿来,为什么到这儿来?’”她读道,“‘花园的墙这么高,是不容易爬上来的;要是我家里的人瞧见你在这儿,他们一定不让你活命。’”她指着下面的一行。“现在看看罗密欧说什么。”她说。

“唔。”哈里说。

“你读读罗密欧的话。”海伦说。

哈里清了清喉咙。他不想读这个剧,但却不能不读。“‘我借着爱的轻翼飞过园墙,’”他用平常说话的语气读道。但是他的声调一下子变了。“‘因为砖石的墙垣是不能把爱情阻隔的;’”他朗读道,身子挺直起来,一下子年轻了八岁;他变得又英武又洒脱。“‘爱情的力量能做到的事,他都会冒险尝试,’”他大声念道,“‘所以我不怕你家里人的干涉。’”

“‘要是他们瞧见了你,’”海伦说,她带着他向舞台一边走去。

“‘唉!’”哈里说,“‘你的眼睛比他们二十柄刀剑还厉害。’”

在海伦的带领下,他俩走向舞台的下场门。“‘只要你用温柔的眼光看着我,’”哈里说,“‘他们就不能伤害我的身体。’”

“‘我怎么也不愿让他们瞧见你在这儿。’”海伦说。这是我们听到的最后一句话。这两人从舞台上走出去,再也没有回来。

演员们举办的茶话会两个人都没有参加。一个星期以后这两个人结婚了。

他们生活得好像满幸福,尽管有时候表现得有些古怪;这就要看这一时期他们一起朗读的是什么剧本了。

“上个星期,”她说,“我同奥瑟罗结了婚;浮士德使劲和我谈恋爱,后来我又被巴里斯诱拐走了。你说我是不是咱们这里最幸福的姑娘?”

我说我想是这样的。我还说城里大多数女性也都是这样的。

“她们本来也是有这样机会的。”她说。

“她们多数人受不了那种兴奋劲儿,”我说。我告诉他俱乐部又请我导演一个剧。我问她和哈里能不能参加演出。她笑容满面地说:“这次我演什么角色啊?”

16.小说以“这次我演什么角色?”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

17.小说为什么要详细描述送礼物、念台词的情节?(5分)

18.哈里和海伦一个星期以后结婚了,你认为他们的婚姻会幸福吗?试结合小说内容作简要分析。(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一篇传记,完成19—21题。

史树青:可爱至极的鉴藏泰斗

史树青,与启功、徐邦达、杨仁恺被称为我国权威四大鉴定专家。一件文物,到了他手中,过目即知真伪,他被称为鉴定国宝的“国宝”。启功虽是他的老师,却始终以兄弟相称,因为他们都是前辅仁大学校长陈垣的高足。

  中学毕业时,老师作诗赞扬他懂得书画曰:“书画常叫老眼花,鉴藏年少独名家。”据说,迄今经他之手鉴定的文物及艺术品至少有一两百万件。

  屋内洒满阳光,木制地板加一式的木制简洁桌椅,沙发旁一株娇艳欲滴的蝴蝶兰,绽放着生机。精神矍铄的史老,对襟藏青大褂,鹤发童颜,小细长眼睛,厚嘴唇,声如洪钟,底气十足,越发像一尊慈祥福态的弥勒佛。史老做了一辈子的文物鉴定工作,在严肃细谨的工作环境中,却养成了乐观单纯的生活品质。

  史老喜见人,喜聊天,喜展示。

  喜欢聊天,聊则聊过去,聊宝物,聊鉴定,聊史实;展则展宝贝,前代的画,瓶,字,剑。作为鉴定专家,史老除了每日不可中断的读书,在冷摊儿上捡漏儿也是生活中一项重要活动,长期实践加上深厚的文献历史知识,使他在地摊上屡有斩获。去年他在大钟寺文物市场花1800元淘到一把越王勾践剑。这把长56厘米的剑上嵌有鸟篆体“越王勾践自作用剑”两行共8个金字。剑身纹饰为菱形暗格纹,剑格两面一面镶嵌有绿松石,另一面镶嵌着青金石,剑首饰有12道同心圆,握在手中,仍有凌厉厚重之感。史老介绍,这样装饰在先秦古剑中常见。可贵的是,整把剑全身至今不锈,锋利依旧可以裁纸。 

  史老的老伴儿夏阿姨说:“目前这把剑还不能鉴定真伪。”史老立刻接茬,语气肯定:“能定!”那急不可待之势,让人觉得真是个可爱率直的老小孩儿。

  此剑的历史也有源头,鉴定为春秋越王勾践自用剑后,史老把它捐赠给历史博物馆,但那边觉得是赝品,遂送回。但是老人始终认为是真品,于是做诗一首,以抒情怀:越王勾践破吴剑,鸟篆两行铜错金;得自冷摊预献宝,卞和到老是忠心。

  史老认为鉴定一个宝物最需注意三点:一是文物要和文献相结合,不结合那就是古董商;二是传世的文物要跟出土的文物相结合,叫比较研究;三是眼学和科学相结合,文物分析要观察和科学相结合。

史老对这把剑是相当自信的。其实我们大可以摒弃真伪的辩论,这毕竟是物质繁华。这件事情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史老宽阔忠诚的胸怀。他说:“国宝性的东西我不要,这是职业道德。”

  老人有心脏病,却不想休息,言谈期间,接到央视预约采访电话,他立即说:“欢迎,欢迎。”

  史老真是个很可爱的人,言语之间,话锋所到,即立刻有所行动。我们把《人物周刊·收藏版》给他看,史老即刻拿一枚高倍放大镜,一字一句,抑扬顿挫地读出来:“康乾盛世,人们都喜欢收藏……”读到这儿,他说:“我有一小人儿,给你们看一小人儿,是康乾时候的。”说着手已经伸到桌上,桌上放着一个白瓷蓝色小官人,头戴清朝红顶官帽,龙纹马褂,龙云小袍,手拿折扇,上书“康乾盛世”四个字。

  在此期间,谈到收藏的宝贝,他一边嘴里说,“给你们看个宝贝”,一边臃肿福态的身躯随着小碎步直奔书房,我们急忙去搀扶他。他轻盈翻移着手里的宋窑瓶儿,让我们欣赏并注意瓶底的刻字。史老丝毫不像八十多岁的老人,他那边长袖善舞,我们这边却悬了一颗心,生怕这手中的宝贝万一拿不稳掉在地上。

  时间不早了,我说:“有时间我们再来欣赏您的画儿。”史老却一面转身向里屋走,一面说:“我让你们看我的画儿。”随即又拿出几卷立轴,一幅幅打开,让我们大饱眼福。其间有齐白石、郭沫若、沈从文等大家的,史老点评中颇有兴奋之态。

  最后不得不回去了,我们祝福老人每天心情愉快。老人立刻答茬说:“我快乐着呢,过年孙家正还给了我一个两万块钱的红包呢!”

  唉,史老真是可爱得让人怜惜,我们想笑,却有点笑不出来,都被感动溢满了。

  耄耋之年,不失纯真的童心;无欲无求,却功力愈发深远。我们见到了许多宝,更见到了宝中之宝的史树青老人。

  没有心机,回归童心;秉承历史厚重,心如童年;好奇,善良,快乐。真正的大家,思想定都到了大境界;愈是对世俗无所求,愈是有大作为。

  出门时再回头看,老人坐在阳光里的沙发上,闭着嘴唇,没有看我们出门,似乎陷入了沉思……或许正回忆当年一个雀跃的少年跟在父亲身后,在琉璃厂的地摊上寻宝……

19.标题中史树青“可爱至极”的内涵是什么?请结合事例简要分析。(4分)

20.本文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传主形象。请选择一种加以分析。(5分)

21.史树青向历史博物馆捐赠的越王勾践自用剑被认为是赝品而送回,但他始终坚持是真品并写诗抒怀。对这种坚持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22、语言交际时应该认真倾听,机智应对。下面是大学生求职时考官的话,请说出考官的言外之意,并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应对考官的话。(2+4=6分)

考官说:“你成绩优秀,直率单纯,将会很有前途,可我们的工作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言外之意:                                       

应对话语:                                       

23、观察下图,请介绍北京第29届奥运会安保标志并阐述其创意内涵。(不超过200字)(6分)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请以“有句话常挂在嘴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800字。

饶平侨中200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检测试卷参考答案

语文

 一、(12分,每小题3分)

1.B(A、xù xǔ xūn xù;    B、shuo shù shǔn  shū;    C、jiē  jiè  jié  jié;D、piáo biāo piāo biāo )

  2. C(A.“信誓旦旦”,誓言恳切诚挚。语境中没有发誓的意思,应改用“言之凿凿,”“言之凿凿”指话说得非常确凿。B.“刮目相待”改变老眼光,用新眼光重新看待。语境中没有重新看待的意思,应改用“拭目以待”“拭目以待”指的是对事物关注,期待。D.”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用以形容来人或事物太多,应付不过来。从语境来看,应改用“目不暇接”,“目不暇接”,形容美好事物太多或景物变化太快,眼睛来不及观看。)

  3.B(A.不合逻辑,应在“搭建”前加上“能否”。C.成分赘余,应把“地开展”去掉。D“越来越激烈”与“课业负担”搭配不当,“生活空间”和“活动范围”意思有交叉。)

4.D(先说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制定长征这一战略,故先选④⑦③①,再说红军长征战胜重重困难,故选⑤⑧②⑥。)

二、(33分)5—8题每题3分

  5.B(A:最终;C:吝惜;D:满)

  6.A(均为转折连词。B:第一个“其”为第一人称代词“我”,第二个“其”为第三人称代词  “他”。C第一个“焉”为语气词“呢”,第二个“焉”为兼词“之乎”。D第一个“则”是“那  么”“就”的意思,第二个“则”表转折“却”)

  7.B(A、C、D都是谓语提前。B不是)

  8.C(A中“给镇阳帅托梦”错;B中自驴引典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人为的灾祸是“可以自求”的;D中  和“属僚”对比错)

  9.(1)吾生不幸为异类/又不幸堕于畜兽/乘负驾驭/惟人所命/驱叱鞭箠/亦惟所加/劳辱以终/吾分然也。(每两处1分,共3分)  

  (2)①解救旱灾的的办法有很多,为什么不寻求殷卫汉唐这类做法呢?(“术”1分;“盍……乎”1分,“是类”所指内容1分)

  ②您是他的属僚,我斗胆私自拿这件事向您申诉。(“属”1分,“以诉” 2分)

  【参考译文】

己末年间,河朔发生大旱。远近的庄稼都被烈日烤焦,老百姓没有依靠。镇阳帅自己说他很忧虑老百姓的生计,于是就急急忙忙地督促下属求雨。祭神消灾这类小的法术,没有不做的,最终也没有效果。日子长了,一些怪异荒诞的说法就产生了。碰巧有户百姓家里生了一头小白驴,有人指着这头白驴:“这就是旱灾的祸根。云刚刚出现,白驴就仰头朝天鸣叫,于是云就四散不留。不杀死这头白驴,旱灾怎么能结束?”一个人凭空倡议,数以万众跟着随声附和。镇阳帅听说后,也认为有道理,于是就吩咐赶快把白驴抓起来,把它烧死。

一天晚上,白驴托梦给帅府中的某个属僚,说“大帅要烧死我,实在是冤枉啊!天灾流行,百姓受苦,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不幸的投胎成异类,又不幸成了禽兽家畜。负重驾车,听人吩咐;更要经常挨骂受打,辛苦劳累、忍辱负重地一直工作到死,这是我的本分。至于这水旱之类的灾祸,哪里是我所能知道的,却想置我于死地?不知是谁在诬陷我,可大帅却采纳了他们的建议。灾祸有的是来源于上天,有的是人为的,人为的灾祸可以寻找追究责任,来源于上天的只好听之任之了。殷代大旱,商汤有桑林之祷,刚一开始祷告就下雨了;卫国大旱,是提醒卫国去讨伐无道之邢,军队刚出征就下雨了;汉时大旱,卜式奏请处死桑弘羊;唐时大旱,李中敏奏请斩杀郑注。能抵抗旱灾的办法多的是啊,为什么不寻求殷卫汉唐那些做法呢?如果找不到办法,又无处归罪,那么就把责任推给上天,听之任之吧。不从人身上寻找原因,不把责任推给上天,根据那些无稽之谈,把旱灾说成说是我的过错,咳,真是太不讲道理呀!指令巫婆神汉在太阳地里祁雨,驱赶旱鬼,就已经很迂腐了,现在这样做的话恐怕就更荒唐了吧?如果杀了我对百姓有利,那么我为什么吝惜生命,贪生怕死呢?如果事情不是这样,做这样的事来增加罪恶有什么好处?滥杀无辜是不仁的,轻信谣言是不明智的,这种不仁不智的事情,大帅为什么要做呢?您是他的属僚,所以,我斗胆私自向你申诉。”.

属僚连忙向白驴道歉,睡醒起床之后,向镇阳帅请求放了白驴。起初,人们都很不高兴。过了不久就下起了大雨。整整一个月,也没有停止,于是又发生了水涝,伤害了庄稼,直到年底,一点收成都没有。从此以后,人们再也不议论白驴了。

10.(1)(3分)①浪花飞作湖间雪 红旗闪电(1分) ②如:声音(1分) 画鼓喧雷(1分)(其他角度与例子也可)  (3分)

(2)(3分)(1)动静映衬,鲜明对比 (2)寓情于景,韵味无穷(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3分)(意思对即可)

11.(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3)闻说鸡鸣见日升。只缘身在最高层。

(4)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三、(共18分)

12.C.F(A.不是所有的散文与杂文都是文化散文。B.原文:巴金的《随想录》五卷,就谈了许多文化问题。它们虽未被称为“文化散文”,但其文化反思还是比较深刻。D.原文:余秋雨最初的“文化散文”,重古典主义而缺乏现代精神,多传统文人情怀而少现代知识分子的批判意识。E.原文:“文化散文”固然与取材、定法、文笔等是否有文化性、文化色彩和文化韵味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审美主体的文化观念、文化意识和文化情趣如何。) (6分)

  13.C  (3分)

  14.①取材上的文化性。②文化意识强烈。⑧文化解剖具有穿透力。④写作形式富有文化韵味。(每个要点1分,共4分)

15.不重复。(1分)第三段阐述的是文化散文的其中一个内涵:文化散文应显示作者的文化态度、文化观念。(2分)第六段扣题,证明为什么审美主体的文化观念、文化意识和文化情趣是文化散文的关键。(2分)

四、(15分,共3小题)

16.小说的标题是一个问句,留下悬念,引发读者的兴趣交待了人物具有演员的身份;同时利用这一标题把演戏和生活结合起来,暗示了小说内容。(一共三个要点,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4分)

17.因为这是小说一个非常重要的情节,详细描述这一情节为后文写两人在一个星期以后结婚作了铺垫;这样写还为了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哈里畏缩、不自信,海伦主动、热情。(画线处各1分,共5分)

18.答案一:不会。因为哈里是一个极为不自信的人,而海伦也只有靠扮演剧中的角色才能感觉到幸福;文中所说“他们生活得好像满幸福,尽管有时候表现得有些古怪;这就要看这一时期他们一起朗读的是什么剧本了” “我同奥瑟罗结了婚;浮士德使劲和我谈恋爱,后来我又被巴里斯诱拐走了。”便充分表明了这一点;可以说他们的婚姻是以扮演戏剧里的角色维持着的,脱离现实,非常脆弱,不可能得到长久的幸福。

答案二:会。因为海伦是一个主动、热情的人,她总是能从角色的扮演中得到生活的幸福,哈里在她的鼓励之下也逐渐变得自信起来;文中所说“他朗读道,身子挺直起来,一下子年轻了八岁;他变得又英武又洒脱。”便表明了这一点;只要他们维持共同的爱好,把戏中的幸福当作生活的幸福,就能够获得长久的幸福。

(人物形象、依据文本、评价分析各2分,共6分)

19.(1)自信(2)单纯(善良)(3)快乐(乐观)(4)淡泊(5)胸怀宽阔(率直、忠诚)(选择任意两点回答,含义、事例各1分,每点2分,共4分)

20.主要通过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可扣住任意一点进行分析。(指出手法2分,举例1分,分析2分,共5分)

21.答案一:值得坚持。理由(1)他非常自信。从文中看出,他是个鉴藏泰斗,有高超的鉴赏能力。(2)他对国家无限忠诚。他认为是真品,是国宝级的东西,所以一定要献给国家。他能坚守“不私藏国宝”的职业道德。

答案二:没必要坚持。理由:(1)他过于自信,容易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容易出现偏差。

  (2)从文中看出他对这把宝剑过于偏爱,情感因素有可能影响他的判断。

(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历史博物馆也是官方的鉴宝机构,也有很强的鉴定能力。史树青也有可能失误。

(观点明确,1分;引用文本2分,分析深入、具体3分,共6分。语言表达欠佳酌情扣分。)

五、(每小题6分,共12分)

22.言外之意:你不适合本单位的工作,我们不能聘用你。(答出其中一句即可得2分)

应对示例一(希望留下):单纯也是一种美德。如果有幸加盟贵公司,我也能很快成为社会经验丰富的人。我希望自己有这样一段经历。(肯定自我1分;巧化“缺点”1分;语言得体1分;语句顺畅1分)。应对示例二(巧化尴尬):感谢您对我的肯定和善意的提醒,我坚信直率单纯是一种美德。将来与你们打交道的形形色色的人中,或许就会有我。(坚持自我1分;体面解除尴尬1分;语言得体1分;语句顺畅1分)

23.第29届奥运会安保标志由图案和文字两部分组成(1分),上半部分的图案外形为国际通行、广为人知的安保盾形图案(1分),图案内部基本形象为中文“人”字,三个“人”字叠加形成“众”字(1分),以“众人加入,参与安保”之意突出公众参与共保奥运安全的含义(1分);下半部分由汉语拼音字母Beijing、阿拉伯数字2008和英文Security三部分组成,分列上下两行,(1分),象征了奥运会所倡导各民族各地区的和协交融和平发展(1分)。

六、

24.(60分)。按高考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

(1)这句话是什么?构思时必须首先明确。可先罗列出一些常挂在嘴边的话(口头禅、人生箴言、个人信念……),然后筛选出一句,作为论点或论题。

(2)为什么这句话常挂在嘴边。这是写作重点。若想对这句话谈谈自己的见解,并做一番辩证思考,就以议论文的形式呈现。如果想叙述与这句话相关的个人的经历和感受,就以记叙文的形式呈现。

(3)常挂嘴边的效用。这是文章必须提及的重要方面。这句话对自己、对他人、对人际关系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既可以提及积极的方面,也可以不回避消极的方面。记叙文可在结尾处点到,议论文在收束部分论述,但文字不宜过多,点到为止。

注意事项:

1.出现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出现的,不累计,扣满5分为止。

2.出现3个病句判二类卷以下,出现5个病句判三类卷以下,出现7个病句判四类卷以下。

3.文体方面,若写成议论类文章,议论的内容应占全篇2/3以上,若写成记叙类文章,记叙的内容应占2/3以上。不合文体最多得35分

4.抄袭2/3以上的,15分以下。

5.评分档次:

一类卷53-60,能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的等角度表现或议论,根据语言、结构上下浮动,如果有3个明显病句,只能判二类卷。

二类卷46-52,能就“这句话”说出好处或坏处,根据语言、结构上下浮动,如果有5个明显病句,只能判三类卷。

三类卷38-45,能围绕“这句话”写文章,并有明确的中心,根据语言、结构上下浮动,如果有7个明显病句,只能判四类卷。

四类卷30-37,仅有“这句话”的字样,内容与“这句话”无关,语言毛病多,结构不完整。

五类卷29以下,形与实都没有“这句话”,语言毛病多,结构不完整。不足100字,10分以下,不足200字,20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