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三联合诊断性考试
语 文 试 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遨游(áo) 讣告(bǔ) 溘然长逝(hé)
B.宽宥(yòu) 唠叨(dɑo) 虚与委蛇(shē)
C.慑服(shè) 悖逆(bèi) 挟私报复(xiá)
D.粗犷(ɡuǎnɡ) 慓悍(hàn) 沆瀣一气(xiè)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殒落 编纂 暴戾姿睢 舍身取义
B.引申 痉孪 气势汹汹 文过饰非
C.切磋 蛰伏 贸然相撞 真知灼见
D.风彩 机杼 姗姗来迟 一枕黄梁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A.实验室主任把节省下来的实验经费再购置了一台光谱分析仪。
B.圣保罗大教堂里的雕塑和壁画分别是艺术大师格林·吉伯和詹姆士·浮弗的作品,为传世珍宝。
C.专家说,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广泛应用,因而并非要取消类似尸体解剖这样的传统的学习方式。
D.通过申办2008年奥运会,北京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城建计划。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看起来,细菌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对人的危害却是非常严重的。
B.他购买彩票,连续两次中奖,直是左右逢源。
C.店铺林立,小巷纵横,他寻踪觅迹,好不容易才找到师傅的家。
D.妻子初见他时大吃一惊,只见他满目疮痍。真没想到他的皮肤病竟如此严重。
5.下列各句,无语病的一句是
A.2001年,在我们共和国的历史上,在我们民族发展的历史上,都将是崭新的一年。
B.看着父亲那灰白的头发,微驼的背影,使我不禁热泪盈眶:一家人生活的重担,全压在了他的肩上。
C.你要是把基础知识没有搞懂,就别忙着做竞赛题,因为这样是徒劳无益的。
D.台独分子进行分裂活动时,为岛内绝大多数民众所反对,他们是爱国,维护祖国统一的。
6.下面文段横线处应填的语句排列最恰当的是
经过17年的研究和实验,中国新概念武器——超高速电炮将问世。据透露, ,更有可能首先拥有这种高速动能武器。
①但进展较快 ②都在研究这种武器 ③中国起步稍晚 ④美、俄加大投入 ⑤发射技术先进
A.④③②⑤① B.③①④⑤② C.④②③①⑤ D.③⑤④①②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老子》又名《道德经》,《庄子》又名《南华经》,作者分别是春秋时的李耳、庄周,他们都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唐代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主张“文以明志”“文以明道”;白居易、元稹倡导的“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C.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涌现了一批成就卓著的作家,如但丁、卜伽丘、莎士比亚、欧·亨利等。
D.郭沫若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浪漫主义诗歌代表作是《女神》;我国戏剧运动的改革者田汉创作的话剧有《关汉卿》《文成公主》,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更使他蜚声中外。
8.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一落索
朱敦儒
一夜雨声连晓,青灯相照。旧时情绪此时心,花不见,人空老。 可惜春光闲了,阴多晴少。江南江北水连云,问何处,寻芳草。
注:作者人处两宋之间,身经亡国之苦,词作多有退隐之情、忘国之恨。
A.上阕彻夜雨声与荧荧青灯相照应,往事回忆与此时心情相交织,感叹空自衰老。
B.下阕惋惜大好春光逝去,面对此情此景,心中甚感茫然,即使在水云相连的江南江北,也无法找到解脱苦闷的“芳草”。
C.作者以阴晴喻心情的好坏,侧面道出世事的艰难。
D.词作表达了作者春夜难眠,忆昔伤今的情绪。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
笑
吴大楠
赤霞纱里跳着一炷笑,
轻盈的,是红烛的火苗,
有的笑,温慰你暗淡的长宵。
翠羽湖里摇着一朵笑,
清癯的,是白莲的新苞,
有的笑,清醒你昏沉的初晓。
青铜鞘里跃着一柄笑,
霍霍的,是雪亮的宝刀,
有的笑,割断你灵府的逍遥。
注:作者系新月派诗人,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中国那种黑暗、独裁、专制的现实极为不满。
9.对这首诗内容理解有误的是
A.第一节红烛火苗的笑是那么令人感到愉悦、温馨、美好,宛若妙龄女子粲然之笑,使人从劳顿与沉重中得到解脱。
B.“白莲的新苞”笑在夏日清晨的湖畔,使人赏心悦目。
C.“霍霍”是磨刀或出鞘之声,这是刀的笑声,它激起人们强烈的反抗精神。
D.通过红烛火苗之笑,白莲新苞之笑与雪亮宝刀之笑的描绘,表达了作者鲜明强烈的情感。
10.对这首诗的赏析有错的是
A.这首小诗从“笑”作用于人的效果看,是通过几个画面的描绘,传达出对人精神各异的影响。
B.诗人驰骋想象,在三节诗中分别描绘的独特意象,融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C.作者运用拟人、排比、比喻等方法来抒发感情,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发人深思。
D.作者在诗中把自己的情感化为一种意象、情节、音响、色彩表达出来。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6题。(18分,每小题3分)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吏民素多奸黠,连告罢七令。淳至,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及檄累下,淳阳笑曰:“盗遁久矣,安从捕?”寝不行。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已出营赀以偿。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及报御史,仅两月耳。
民有睚眦嫌,辄以人命讼。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永人贫,生女多不举。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岁旱,劫掠公行,下令劫夺者死。有夺五斗米者,淳佯取死囚杖杀之,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众皆慑服。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甫就车,顾其下曰:“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淳曰:“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选自《明史·张淳传》)
1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御史以属淳 属:委托,交付
B.淳阳笑曰 阳:公开,当众;也通“佯”,假装
C.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 负:背负
D.系至,盗服辜 辜:罪
12.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淳至,日夜阅案牍
②淳劝诫备至
③复教之请以妇代系
④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
A.两个“至”相同,两个“以”不同 B.两个“至”相同,两个“以”相同
C.两个“至”不同,两个“以”相同 D.两个“至”不同,两个“以”不同
13.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剖决如流——分析断案如流水快捷公正。
B.盗遁久矣,安从捕——盗贼逃匿已经很久了,到哪里去抓捕呢?
C.吏颇为耳目——县吏常常为卢十八作耳目。
D.淳验无实即坐之——张淳断案没有确凿证据就不轻易判决。
14.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以理卜,何神之有!
A.按事理推断,哪里有什么神灵! B.从伦理上讲,哪里有什么神灵!
C.按情理推测,哪里有这么灵验! D.从道理上说,哪里有这么灵验!
15.下列各句全都表现张淳办案快捷的一组是
①片晷分析无留滞 ②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 ③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 ④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 ⑤淳佯取死囚杖杀之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③⑤ D.②④
16.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永康县吏民中许多人奸诈狡猾,连续上告七次,要求罢免县令,但张淳毫不在乎,仍日夜审读状子,惩罚恶人。
B.当地老百姓十分钦佩张淳,认为他像包拯一样断案敏捷,是非分明,所以把他称为“张一包”。
C.张淳关心永康县百姓疾苦,捐出自己的俸禄接济特别贫困、无力抚养孩子的人,使很多女婴得以存活。
D.张淳执法严明,曾将一个劫了五斗米的罪犯杖打至死,从此,那些公开抢劫的人再不敢违法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12分,每小题3分)
在微观世界中,中微子一直是一个无所不在而又不可捉摸的过客。中微子产生的途径有很多,如恒星内部的核反应,超新星的爆发,宇宙射线与地球大气层的撞击,以至于地球上岩石等各种物质的衰变等。尽管大多数科学家承认它可能是构成我们所在宇宙中最常见的粒子之一,但由于它穿透力极强,而且几乎不与其他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它是基本粒子中人类所知最少的一种。
来自日本和美国的约120名研究人员在东京大学宇宙射线研究所的领导下参与了对中微子的研究。他们在神冈町地下一公里深入废弃的锌矿坑中设置了一个巨大的水池,装有5万吨水,周围放置1.3万个光电倍增管探测器。当中微子通过这个水槽时,由于水中氢原子核的数目极其巨大,两者发生撞击的几率相当高。碰撞时产生的光子被周围的光电倍增管捕获、放大,并通过转换器变成数字信号送入计算机,供科学家们分析。
科学家们已经确认中微子有三种形态:电子中微子、μ(缪子)中微子和τ(陶子)中微子;其中只有前两者能够被观测到。研究人员在6月12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535天的观察中捕获了256个从大气层进入水槽的缪子中微子,只有理论值的百分之六十;在实验地背面的大气层中产生、穿过地球来到观测装置的中微子有139个,只剩下理论值的一半。他们据此推断,中微子在通过大气层和穿过地球时,一部分发生了振荡现象,即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变为检测不到的陶子中微子。根据量子物理的法则,粒子之间的相互转化只有在其具有静止质量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其结论不言而喻:中微子具有静止质量。
17.对中微子的论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中微子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但它几乎不与其他物质发生相互作用。
B.中微子与水中氢原子核碰撞会产生光子。
C.中微子在通过大气层和穿过地球时,就会发生振荡现象,全部变为检测不到的陶子中微子。
D.中微子在实验中穿过地球来到观测装置的数量低于理论值。
18.最能支撑“中微子具有静止质量”这个结论的实验证据是
A.量子物理法则。
B.中微子在通过大气层和穿过地球时发生了形态转换。
C.捕获的256个缪子中微子,只有理论值的百分之六十。
D.捕获的139个中微子,只有理论值的一半。
1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微子只有在通过大气层和穿过地球时形态会发生转换后,才使它具有“不可捉摸”的特点。
B.目前,科学家确认并能够观测到的中微子有三种形态:电子中微子、缪子中微子和陶子中微子。
C.中微子是构成我们所在宇宙最常见的粒子之一,是基本粒子中人类所知最少的一种。
D.在实验地背面的大气层中产生、穿过地球来到观测装置的139个中微子是电子中微子或缪子中微子。
20.第二自然段提到的“数字信号”,其形成过程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碰撞产生光子 ②设池装水 ③中微子通过水槽 ④通过转换器 ⑤放置光电倍增管探测器 ⑥光子被光电倍增管捕获、放大
A.②→③→①→④ B.③→①→⑥→④
C.⑤→①→③→④ D.⑥→②→⑤→④
第Ⅱ卷(共90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4题。(18分)
谈生命(节选)
冰 心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海奔注,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峭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细细的平沙,看见了夹岸的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这时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大海,啊!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他无力地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在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中之一滴。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摘自《青年文摘》2001年第3期)
21.全文开篇就只一句话:“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请作具体分析。
①在作者看来,生命像什么?(2分)
答: 。
②虽然作者说“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但是,纵观全文,事实上已经作了回答。那么,生命到底是什么?(3分)
答: 。
22.“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这句话的意蕴和在文中反复出现的作用是什么?
①请阐释这句话的意蕴。(2分)
答: 。
②这句话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和意义?(2分)
答: 。
23.揣摩并领悟“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一句。
①文章写了哪些快乐的事情?(至少写出3件。)(3分)
答: 。
②为什么在快乐和痛苦中我们都要感谢生命?(2分)
答: 。
24.下面是对全文的鉴赏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题目中的“谈”,不是指一般漫谈,而是表现了作者对一个严肃话题的理性思考。
B.两个比喻段,虽喻体不同,但语句处处对比,意旨完全一致,都是对生命意义的诠释。
C.“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形象地表现经过奋斗的人,在回顾生命里程时,虽然没有遗憾,心境平和宁静,但却有几分怅惘和虚无。
D.第二段末句,连续使用四个“再”字构句,铺陈渲染,重现“一江春水”拼搏不止的形象,展示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E.全文行文流畅,想象丰富,充满了真挚情感,又蕴含了深刻哲理。
五、(12分)
2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意思衔接连贯。(4分)
大量盗版教学磁带流入市场,屡禁不止,现在正遭受严厉打击。在××县城,稽查人员扮作英语教师,向一电子城老板订购700余盒教材教学磁带,虽然该店没有一盒教学磁带,但老板骑上摩托车,一会儿就变戏法般地从各处把货调齐。当稽查人员 顿时大惊失色。
26.给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4分)
到本月16日,开工一年的万梁高速公路真正进入全面、高速施工阶段。这天,随着全长1646米的马王槽隧道掘进突破800米大关,标志这条公路已完成路基工程总量的34.5%。
万梁高速公路起于万州青枫??,止于梁平县城白衣寺,全长67.2公里,总投资28.43亿元,是国家“三纵三横”路网规划中上海至成都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渝万段工程量最大最艰巨的地段,有大桥、特大桥54座,隧道9条,涵洞27座,被称为目前国内施工难度最大的高速公路。
去年2月16日,业主正式下达开工令。一年来,25家项目单位、1.1万名建设者奋战在全线13个标段。在全年降雨130多天的特殊气候条件下,完成填挖土石410万方,完成投资5.5亿元。
目前,全线所有桥梁、涵洞、隧道已全部动工,计划2003年底实现初通。
标题:
27.模仿下面句子的格式,发挥想象,再在横线上另写两个恰当的句子。(4分)
思念真美。我常常把思念幻化成无数条丝一样光洁而细长的小路,让它们从山顶上乘着几分忧郁的云飘下来; ;
。
六、(60分)
2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在仰视时易低估自己,俯视时易低估别人;得意时易自狂,失意时易自卑。其实,人之聪明,谁不如我;我之智慧,亦未必弱于人。
请以“人与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
②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