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训练(二)A、B卷

2014-5-11 0:12:12 下载本试卷

语文综合训练(二)A、B卷

全卷包括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学号:            姓名:

A卷(共100分)

一、(20分)

(这一部分是选择题。在各题给出的几个选项中,都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每题的答案填在下边表格中相应的题号下面,每题2分)

1、选出一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组。

A、塑造(S擻plain)         浸渍( Z哱plain )      诘责( ji啠‐parB、思忖(C攅)       干涸( g槪‐plain       嫉妒( j姡‐parC、莽撞( m僴g)    校样( ji刼)      卑劣( li垼‐parD、枢纽( sh懀‐plain      庇护( p專‐plain        殉职( x榥)

2、选出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句。

A、语言,也就是说话,好像是极其希松平常的事。

B、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C、狂风把这些大块的悲翠摔成尘雾和粹末。

D、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生的原因。

3、选出下面这句话中的词语分析有错误的一项。

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地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A、“色彩、或者、分外、美观”这几个词的词性是不相同的。

B、“美观”的反义词是“奇怪”。

C、“不可救药、愚蠢”带贬义。

D、句中的两个“这”都是代词,但指代对象不同。

4、下面一段话的空白处依次应填什么词语,选出正确的一组。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_____________,假山池沼的_____________,讲究花草树木的_____________,讲究近景远景的_____________,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

A、配合   布局  层次    映衬         B、布局   映衬    层次    配合

C、布局   配合  映衬    层次         D、映衬   布局    配合    层次

5、选出对下面句子中的短语、句子判断正确的一项。

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

A、这个句子的主语是“母亲”。

B、“三言两语的诉说”、幼年时期”、“追求光明的思想”是三个不同类型的短语。

C、“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求光明”作“启发”的补语。

D、“拆说以及事实启发了思想”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6、选出对下面复句层次和分句间关系分析正确的一项。

①如果要缩短工时,②提高工作效率,③应当主要抓好烧开水这个环节,④而不是抓拿茶叶等环节。

A、①     ②    ③    ④         B、①    ②    ③    ④

C、①    ②    ③    ④         D、①    ②    ③    ④

7、选出下面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A、两天两夜没有停的牛毛细雨又下起来了。

B、善于善于选择恰当的可靠的材料,对于一篇文章的成败,常常有重要的关系。

C、这篇文章的内容和见解十分丰富。

D、我们必须认真克服、随时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缺点。

8、下列各句分别用了哪种修辞方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红红的火柴头聚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中间,像一簇火焰在跳。

②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

③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死了,他还活着。

上面的句子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A、比喻   反问   对比      B、借代   设问   比喻

C、比喻   反问   夸张      D、夸张   设问   对比

9、选出下面作品和作者配搭正确的项。

A、《最后一课》——都德   《变色龙》——莫泊桑

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爱莲说》——周敦颐

C、《记一辆纺车》——吴伯箫   《卖炭翁》——杜甫

D、《我的叔叔于勒》——契可夫   《最后一次讲演》——朱自清

10、下边括号内的文字是对前面文言语句意思的理解,选出理解正确的一句。

A、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在忧患的生活中,死在安乐的状态里)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C、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如果从前我不干这件差事,那我早就病了很久了)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带领妻子及乡邻来到这没有出路的地方,不再走出去)

二、(15分)

1、将有关课文原句填在下列横线上。(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润物细无声。

②不以物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余莽莽;____________________,顿时滔滔。

④《白雪歌送武断官归京》中写雪后美景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下面语句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3分)

记得在小学里读书的时候    班上有一位“能文”的大师兄,在一篇作文的开头写下这么两句    鹦鹉能言,不离于禽   猩猩能言,不离于兽

3、改正下面的病句。(注意:每句只能改一处,就在原句上改)(3分)

①经过医生的诊治,他的病终于恢复了。

②我们要尽量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4、把下面一组句子加以调整,使其成为一段语意连贯的话。(3分)

①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

②到距离防护林等于林木高度20倍的地方,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

③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

④所以防护林必须是并行排列的许多林带,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的20倍。

⑤风遇到防护林,速度就减小70%~80% 。

调整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选出正确的,打上“√”。(2分)

①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它通过剧中人的语言,集中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矛盾斗争。(   )

②跟记叙文和说明文一样,议论文在语言的运用上,要求准确性、概括性、论辩性。(   )

③电报纸上有三栏需由发报人填写:收发报人住址、姓名和电报内容。电文一般不加标点符号。

④计划的名称就是标题,常常要把单位(或个人)名称、计划内容和期限明确地写出来。(   )

三、(25分)

(一)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字,做后面的题。(8分)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800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200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1、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哪一种?选出正确答案。(   )(1分)

A、从现象到本质    B、从原因到结果

C、从特点到用途    D、从整体到部分

E、从主要到次要    F、从概括到具体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举例的说明方法。用这个例子来说明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这句话中的“优良传统”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加点词“极其”、“各种”能不能删掉?为什么?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2分)

A、可以删掉。删掉这些修饰成分并不影响内容的表达。

B、可以删掉。“精巧”本身已足以说明工艺的妙处,不心加“极其”,“各种”也属多余。

C、不能删掉。“极其”表明制作石料工艺精巧的程度,“各种”表明石料的类别很多。

D、不能删掉。“极其”表明石拱桥工艺精巧的程度,“各种”表明石料的类别。

(二)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字,做后面的题。(7分)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行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    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    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2000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1、在文中方框内填上恰当的字。(2分)

2、第二段中“孟子的这些话”是指课文《谈骨气》中引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一多的例子是突出孟子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面。(2分)

3、根据第一段文字可以归纳出的分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这个分论点的两条论据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做后面的题。(10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按照课文填空。(填在文中横线上)(2分)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崩:               报:           宜:           光:

3、选出对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正克的一句。(   )(2分)

A、这诚然是危急存亡的秋季啊。

B、这真正是危险的关头来到了。

C、这直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时刻啊。

D、这真是危险急迫,决定存亡的一年啊。

4、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建议,他认为刘禅应该怎样做?选择正确的一项。(   )(2分)

A、开张圣听    B、不宜妄自菲薄      C、光先帝遗    D、恢弘志士之气

四、(40分)

1、我国人民向来以勤劳称于世,然而据上海市红领巾理事会的一份专项报告披露,我国目前青少年的劳动时间很少,平均每日为12分钟,大大低于国外一些国家青少年的劳动时间,这实在是违背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代爱华中学学生拟一份倡议书,倡议全体同学在家里、学校、社会上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10分)

要求:(1)符合倡议书的基本格式。(2)要写清楚提出倡议的内容和要求做到的具体事项。

2、作文。(30分)

题目:美好的回忆   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B卷(共50分)

一、阅读下边的记叙文字,做后边的题。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    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在里边   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  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他们 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 甲 、乙  、丙  三处各应加一个什么标点符号?(3分)

答:甲  处应加的是____, 乙  处应加的是______,丙  处应加的是_____。

2、“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中的“中国人”,指的是哪几种中国人?(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带点的两个“他们”分别指的是哪一类人?各具有怎样的思想特征?(2分)   答:“他们”  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 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出对带“~~~~~”的文字理解正确的三项。(   )(3分)

A、这句话有内在的因果关系    B、这句话没有内在的因果关系

C、在客观的叙述、议论中,反映出无可辩驳的客观事实

D、在看来平淡冷静的言辞中,表达出作者强烈的愤激之情

E、句中运用反语的手法,揭露出推理的荒廖

F、以愤激的言辞,批判了当时某些中国人的错误心态

5、带“      ”的“也无怪他们疑惑”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2分)

A、无可奈何,满腹辛酸,满腹委屈      B、自暴自弃,忍受凌辱,忍气吞声

C、遭受歧视,满腹辛酸,满腔愤懑      D、回避现实,甘受歧视,甘受凌辱

6、“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选出理解最恰当的一项。(   )(3分)

A、呼声尖厉,掌声呼亮          B、对狂呼乱叫的日本青年的憎恶

C、对日本帝国主义暴行的愤恨    D、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

7、“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一句,写出了当某些中国人什么样的精神状态?选出理解最恰当的一项。(   )(2分)

A、自我麻醉,寻找乐趣    B、幸灾乐祸,愚昧麻木

C、花天酒地,醉生梦死    D、兴奋激动,痛快淋漓

8、结合上面这段文字所在的原文,具体分析“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一句,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

(1)“那时那地”指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的是怎样的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意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边的说明文字,做后边的题。

香蕉又名甘蕉,属芭蕉科植物。它果肉甜软,风味芳香,深受人们喜爱,是著名的岭南四大佳果之一。香蕉不仅甘香可口,而且营养十分全面、丰富,从营养价值来看可称水果之王。营养化学的实验研究证明,香蕉所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分别是苹果的3倍、5倍、7倍;胡萝卜素和铁含量分别是苹果的3倍。磷的含量是苹果的4倍,而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高达苹果的6倍。英国谚语说:“每天吃一个苹果,不用找医生。”说的是多吃苹果有益健康;但是营养成份与香蕉一比,苹果就相形见绌了。香蕉也富含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能供给人体活动的能量和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现今非洲、亚洲一些热带地区,人们常年以生、熟香蕉为食,体格普遍健壮。

①香蕉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②明代《本草纲目》说甘蕉“气味甘,大寒,无毒。主治止渴润肺”。③《本草本原》说它“止渴润肺,解酒、清脾滑肠,脾火盛者之反能止泻止痢”。④民间用香蕉根、茎、叶捣烂绞汁外用治牙痛、疖肿,用香蕉花治“心痹痛”。⑤国人一向把香蕉当作止咳润肺、治便秘、痔疮出血、预防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的食疗佳品。

在国外,也早已有人进行用香蕉治疗疾病的研究。美国迈欠斯和罗斯医生研究证明香蕉食疗法可限制摄取含氮素的成分,减轻肾脏的负担,是肾脏病人的理想食品。美国爱德医生还用香蕉与牛奶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做成一种安全营养的食物,治愈了儿童的坏血病。

香蕉易于载培,产量高。岭南香蕉不仅种植面广,而且常年结果,四季不断。为了你的健康,请多食用香蕉。

1、概括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选择确切的一项。(   )(4分)

A、香蕉的风味和营养      B、香蕉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C、国内外对香蕉药用价值的研究    D、香蕉的药用价值和生产栽培

2、第2自然段用什么材料说明香蕉“营养十分全面、丰富”?请分别从营养“全面”和“丰富”两个方面概括有关材料的内容。(4分)

答:(1)说它营养“全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它营养“丰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用图表等,第2自然段运用了这些方法中的哪几种?(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第3自然段的语句顺序划分层次,说明顺序,选择确切的一项。(   )(4分)

A、①句/②③④⑤句:由概括说明到具体说明

B、①②句/③④⑤句:由原因说到结果

C、①②③④句/⑤句:从过去说到现在

D、①句/②句/③句/④⑤句:由几种价值说到多种价值

三、阅读下边的议论文字,做后边的题。

讲话,是传情达意、交流思想的手段。尤其在改革开放的快节奏社会生活中,确立相应的口才观,在各种场合发表颇具吸引力的讲话,显得十分重要。但是,现在不少人讲话太长,语言无味。听众对这种讲话不满意地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某某来讲话。”所以,在我们的社会现实中,讲话不可少,但是讲话必须精。

精,首先就须主题突出,要旨鲜明。北伐时,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在广州邀请瞿秋白作报告。主持人介绍:请著名理论家、宣传家、曾多次见到列宁的瞿秋白作“关于如何做好北伐战争宣传报道工作”的讲话。与会者认为机会难得,纷纷做好记录准备。不料瞿秋白登上讲坛,开口干脆利落:“宣传关键是一个‘要’字。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拳拳打在要害上。”讲毕下台,全场愕然。几秒钟后,突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可见,讲话必须中心突出,明晰准确。现在有些人的讲话,海阔天空,漫无边际,想到什么说什么,叫人摸不着头脑,活活受苦。

精,要求简洁,惜语如金。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纪念碑幕典礼上的讲话只有552个字。林肯在葛提斯堡的著名演说,上下台前后不到3分钟。简洁,并非一味求简,只是尽可能将信息内容简化,不要像一些人的讲话,拖泥带水,宠杂冗长。

精,还须力求新颖,活泼生动。幽默的谈吐,能使人容易接受说话者的观点,而且生动有趣,令人回味无穷。如果捧着讲稿照念,板着脸孔,从头念到底,这样的腔调如何不让人沉闷难受?

讲话是一门学问和艺术。知识是口才的基础,言语乃有声的思想。正如古人所说:“一言知其贤愚。”如果你想把话讲得精,就必须注意丰富知识,重视严格的说话训练。

1、本文是针对一种什么现状发表议论的?作者的主张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运用了哪些统计数字作论据?(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本文的论证层次,选出不确切的一项。(   )(2分)

A、先列举各种情况,然后归纳总结

B、先总论,后分论,最后总论

C、先提总论点,后用几个论点逐一论述

D、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一问题

4、第2、3、4自然段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一言知其贤愚”?在文中划横线作答。(1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