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14-5-11 0:12:12 下载本试卷

附:参考答案

一、(30分,每小题3分)

1.C(振聋发——振聋发kuì)

2.D(“然而”前面如果有“但看来精神还不错”之类的话,全句表达就合理了)

3.B(远处的白烟,用“望见”恰当;写信,并非不能下笔,而是“难以”下笔,前面的一番话说的正是下笔之“难”;徜徉,悠闲而轻松,符合语境)

4.C(不置可否:不说对,也不说不对。用在这里与句意不符;子虚乌有,应改为“不近人情”;各执一词,应改为“势均力敌”之类)

5.D(A句应当删去第一个“的”;B句中,“表示”与“兴趣”不能搭配,应为“产生了……兴趣”;C句应删去“的”否则有歧义)

6.A(选填第一处,要考虑与“人们常说”的恰当衔接;选填第二处,要考虑与“食而不化地读死书或死读书”恰当衔接;选填第三处,要着眼全文,成为话柄的是“书”,借读书嘲笑的对象是“书生”) 7.A

8.D(江岭梅花早,却远远不如故乡的春色美好——这是三四两句的含义,并非是表达对远方朋友深深的祝福)

9.C(这种理解过于牵强)

10.C(蒙太奇:剪辑和组合。正确的说法应当是:诗人借用电影艺术中“蒙太奇”手法,连缀了三个特写镜头)

二、(18分,每小题3分)

11.A(“器”字指的就是下文的“宰相之才”,与之相比的“驽朽”也指才能而言,上下文字均不涉及“度量”。“协”字的两个意思都见于《赤壁之战》:“二子不协”的“协”是“和”“和谐”的意思;“协规同力”的“协”是“同”“相同”“一致”的意思。这两个意思不能混同,也不可将“和”混同于“符合”的“合”)

12.B(B项的“方”是副词,相当于“正”)

13.C(“使气”指意气用事,不是什么发脾气。真宗所言,正是听了“流俗”的话,寇准忘身殉国,秉道疾邪,“流俗”们却认为他一点情面不讲,是意气用事,不堪重用)

14.C(视:表示比较。固:固然,与后面的“但”搭配表示让步。履行:操行,指一个人的立身行事)

15.D(“有清识”指对人、事有高明的见识。①③⑥不属于这个范围)

16.B(选文主要表现毕士安的品德。第一段经过比较,突出他的品德远在他人之上。第二段,他的逊让,他的力荐和精辟的分析,以及他为保护寇准不受小人的诬枉而出面申辩,都表现了他具有正直无私的美德。第一段虽然没说哪方面的品德,但从第二段的内容和第三段的结语看,“端方”可以概括他的品质的主要特点。A、C、D三项都不能涵盖全文)

三、(12分,每小题3分)

17.A(后退才是光波变长,发生“红移”的原因)

18.C(是宇宙膨胀而不是每个星系膨胀)

19.C(微波背景辐射使科学家们更加确信宇宙大爆炸的存在)

20.A

四、(18分)

21.阐明了青年时代树立正确的阅读观的重要性

22.(1)“器物文化”指吃喝玩乐衣食居行等具体的用具与活动

(2)要点:利用白话的形式/讲究文字技巧/欣赏玩味中国传统的器物文化/抒发的是封建士大夫情调

23.今天,我们仍然需要用鲁迅精神批判阿Q精神(或:今天,重铸国民灵魂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

24.AC

五、(12分)

25.(1)(5)(10) (曾经、的、里)

26.示例:书中自有精神食粮,书中自有生命质量,书中自有美感滋养。(作家崔道怡语)

27.示例:生命是一个各类有机生物相互联结、休戚与共的网络……

六、(60分)

28.略

小学各科试卷: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综合 初中各科试卷: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历史 | 地理 | 政治 | 生物 | 科学
高中各科试卷: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历史 | 地理 | 政治 | 生物 | 综合
中考作文 高考作文 单元作文 英语作文
好词好句 作文大全 读后感 电子书 百科
小荷作文网 电脑版 2002-2018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