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说明:
1.本试题包括“试题卷”“答题卡”和“答案卷”三部分。
2.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用蓝色(黑色)圆珠笔或钢笔、2B铅笔写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膨胀 涨价 徜徉 苌弘化碧 B.赝品 端砚 吊唁 构筑堤堰
c.深邃 瑞雪 老纳 方枘圆凿 D.焗油 飓风 拮据 含英咀华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一组是
A.鸠占鹊巢 融汇贯通 出奇制胜 磋砣岁月
B.绿树成荫 平心而论 心无旁骛 意气用事
C.裨官野史 株连九族 金壁辉煌 协从不问
D.渊远流长 民生凋敝 棉里藏针 张皇失措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针对巴以双方冲突不断升级的紧张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表谈话, 对方保持克制态度,尽早回到谈判桌上来,以推进中东地区的和平进程。
②尽管有的地方的“政绩工程”看起来规模宏大,但是由于脱离了实际,弄得劳民伤财, 没有使群众受益, 加重了群众的负担。
③物理课上,李文君对牛顿第一定律 ,可刘老师却说无数事实证明了这是一个不容 的问题。
A.局面/督促 不但/而且 置疑/质疑
B.局势/敦促 不仅/反而 质疑/置疑
C.局面/督促 不仅/反而 置疑/质疑
D.局势/敦促 不但/而且 质疑/置疑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法庭认为,张晓华因正当防卫而致歹徒丧命,实属情有可原,罪不容诛。
B.尽管国足已经早早地退出了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角逐,战胜欧洲劲旅塞黑队的前景
也微乎其微,但许多球迷对“朱家军”11月9日在南京奥体中心的公开亮相依然充满了期待。
C.根据洪昭光教授讲稿编纂的《登上健康快车》一书,曾经有68种“手抄本”风靡全
国,一时洛阳纸贵,“健康长寿”成了热门话题。
D.仿制古画还有一种情形,那就是决不署自己的姓名,鱼龙混杂,以骗取黑钱。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负责人埃格兰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印度洋地区发生的海啸已经造成十多万人死亡。
B。2004年是国家实施振兴东北战略的第一年,东北三省经济开始提速,东北也有望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之后中国第四个经济增长极。
C.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天下无贼》这样一部以小偷为主角的影片上映仅八天就赢利5000多万元的票房价值。
D.网络运作的自如、开放,使得网络小说在语言、风格和结构等方面明显有别于传统小说,因此,网络小说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年轻—代的兴趣与共鸣。
二、(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皆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①,不甚重也。表卒,粲劝表子琮,令归太祖。太祖辟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太祖置酒汉滨,粲奉觞贺曰:“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后迁军谋祭酒②。魏国既建,拜侍中。博物多识,问无不对。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
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暗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帕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校,不误一道。其强记默识如此。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节选自《三国志·魏书·王粲传》)
注释:①通侻:随便,不拘小节。侻,同“脱”。②军谋祭酒:官职名。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故奇士去之 去:到……去
B.下车即缮其甲卒 缮:整治
C.时人常以为宿构 宿:夜晚
D.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 垂:留传到后世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之荆州依刘表 B.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C.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 D.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仰不足以事父母 因利乘便,宰割山河
8.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 B、下车即缮其甲卒
C、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 D、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
9.对下列文言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判断句。
B.表卒,粲劝表子琮,令归太祖。省略句。
C.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被动句。
D.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状语后置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粲备受当时的名人蔡邕的赞赏推重,当时“一坐皆惊”的原因是王粲才华出众,连蔡邕都愧叹“吾不如也”。而荆州刺史刘表却不很看重他。
B.荆州刺史刘表去世之后,王粲劝说刘表之子刘琮归顺曹操,因劝降有功,曹操封王粲为丞相掾,并赐予关内侯的爵位。
C.王粲将袁绍、刘表两人与曹操进行对比,指出袁、刘二人在人才使用上都存在严重不足,进而称赞曹操不仅能够收纳贤人豪杰,而且能够让他们各尽其才。
D.王粲博闻强记,碑文过目不忘,擅长撰写文章,提笔一挥而就,不用再做修改。
第Ⅱ卷(共120分)
注意事项:
请将答案写在“答案卷”上。做题完毕,只交“答案卷”。
三、(18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
(2)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6分)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①,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②。
[注:①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②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
12.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句点明时间地点,极写边地苦寒。三、四句表面看是写边地闻笛,实则话外有音,眼前无柳可折,只能从“笛中闻”了,无花又无柳,当然无春色可看了。
B.五、六句具体描写了一天的军旅生活,极写军旅生活的紧张。天不亮就整装出战,行军战斗异常激烈,晚上疲惫不堪,抱着玉鞍就呼呼睡着了。
C.七、八句表达了边塞将士的爱国激情,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渴望为国杀敌的满腔豪情和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13.请任选一联或一个角度,谈谈本诗语言或表达技巧上的妙处。(3分)
__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6分)
(1)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白居易《琵琶行》)
(2)韩愈在《师说》中论述到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高于学生,因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3)庄生晓梦迷蝴蝶, 。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4)杜甫一生长年漂泊,老年病苦孤愁,他的《登高》诗中有两句对其生活状况作了生动的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5—18题。
财产权何以如此重要
①个人财产权绝不是人的身外之物,不仅仅用来满足人类生存和享受的需要,它是人类文明的内在组成部分,是与个人的自由、权利和社会的进步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
②没有个人财产权,个人要受制于他人或组织,处于服从、被强制状态。在此状态下,个人不可能具有独立的人格、尊严,不可能拥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信仰。所以,没有个人财产权,就没有自由、权利和道德。
③个人财产权与市场经济密不可分,它既是市场经济中的要素——诚信、契约、贸易、竞争、利润等人类文明价值产生的渊源,又是维护这些文明价值的保证。没有个人财产权,必然是权力至上。在此背景下,个人只得通过权力获得财产,或通过权力剥夺别人的财产。而这种源于权力的财产由于缺乏获得的正当性,不可能赢得人们的认可。
④经验告诉人们,由于否定个人财产权,我们看到的不是“公而忘私”,而是私欲不受遏制的膨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争斗和随之伴生的人类一系列罪恶的产生。
⑤个人财产权应同言论、信仰自由等人类基本权利一样,居于被优先和特别保护的地位。只有个人财产权得到保障,其他的权利才能得到保障或才有实现的可能,否则,不仅将失去既已获得的权利,而且我们希望实现的权利也将变得毫无实现的可能。
15.阅读第①段,分条概述个人财产权的重要性(3分)
①□□□□□□□□□□□□
②□□□□□□□□□□
③□□□□□□□□□□□□□□□□□□
16.现实生活中,“权钱交易”的表现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这种源于权力的财产由于缺乏获得的正当性,不可能赢得人们的认可。”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 )(3分)
A.权钱交易获得的财产不是正当途径得到的,人们难以承认这种财产的合法性。
B.剥夺别人通过劳动得到的财产,尽管数额巨大,也不会得到社会公众的承认。
C.个人财产应当是通过合法途径得到的,非正当途径得到的财产,人们不会承认它的合法性。
D.财产应当通过个人劳动付出得来,通过权钱交易得到非法的财产必将遭到社会的鄙弃。
18.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没有个人财产权就谈不上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也谈不上社会的进步。
B.如果不肯定个人财产权,就会导致私欲无限制的膨胀,人与人之间的争斗等一系列罪恶。
C.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条件下,个人财产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D.每个人所得到的财富都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这就是个人财产权的核心。
五、(18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9-22题。
野 渡
柯 灵
你可曾到过浙东的水村?——那是一种水晶似的境界。
村外照例傍着个明镜般的湖泊,一片烟波接着远天。跑进村子,广场上满张渔网,划船大串列队般泊在岸边。小河从容向全村各处流去,左右索回,彩带似的打着花结,把一个村子分成许多岛屿。如果爬到山上鸟瞰一下,恰像是田田的荷叶。——这种地理形势,乡间有个“荷叶地”的专门名词。从这片叶到那片叶,往来交通自非得借重桥梁了,但造了石桥,等于在荷叶上钉了铁链,难免破坏风水;因此满村架的都是活动的板桥,在较阔的河面,便利用船只过渡。
渡头或在崖边山脚,或在平畴野岸,邻近很少人家,系舟处却总有一所古陋的小屋临流独立。——是“揉渡”那必系路亭,是“摇渡”那就许是船夫的住所。
午后昼静时光,溶溶的河流催眠似的低吟浅唱,远处间或有些鸡声虫声。山脚边忽传来一串俚歌,接着树林里闪出一个人影,也许带着包裹雨伞,挑一点竹笼担子,且行且唱,到路亭里把东西一放,就蹲在渡头,向水里捞起系在船上的“揉渡”绳子,一把一把将那魁星斗似的四方渡船,从对岸缓缓揉过,靠岸之后,从容取回物件,跳到船上,再拉着绳子连船带人曳向对岸。或者另一种“摆渡”所在,荒径之间,远远来了个外方行客,惯走江湖的人物,站到河边,扬起喉咙叫道:
“摆渡呀!”
四野悄然,把这声音衬出一点原始的寂寞。接着对岸不久就发出橹声,一只小船咿咿呀呀地摇过来了。
摇渡船的仿佛多是老人,白须白发在水上来去,看来极其潇洒,使人想到秋江的白鹭。他们是从年轻时就做起,还是老去的英雄,游遍江湖,破过运命的罗网,而终为时光所败北,遂不管晴雨风雪,终年来这河畔为世人渡引的呢?有一时机我曾谛视一个渡船老人的生活,而他却像是极其冷漠的人。
这老人有家,有比他年轻的妻,有儿子媳妇,全家就住在渡头的小庙里。生活虽未免简单,暮境似不算荒凉;但他。
除了为年月所刻成的皱纹,脸上还永远挂着严霜似的寒意。
他平时少在船上,总是到有人叫渡时才上船,平常绝少说话,有时来个村中少年,性情急躁,叫声高昂迫促一点,下船时就得听老人喃喃的责骂。
老人生活所需,似乎由村中大族祠堂所供给,所以村人过渡的照例不必花钱。有些每天必得从渡头往返的,便到年终节尾,酬谢他一些米麦糕饼。客帮行脚小贩,却总不欠那份出门人的谦和礼数,到岸时含笑谢过,还掏出一二铜子,跄琅一声,丢到船肚,然后挑起担子,摇着鼓儿走去。老人也不答话,看看这边无人过渡,便又寂寞地把船摇回去了。
每天上午是渡头最热闹的时候,太阳刚升起不久,照着翠色的山崖和远岸,河上正散着氖氢的雾气,赶市的村人陆续结伴而来了,人多时俨然成为行列,让老人来来回回的将他们载向对岸;太阳将直时从市上回村,老人就又须忙着把他们接回。
一到午后,老人就大抵躲进小庙,或在庙前坐着默然吸他的旱烟,哲人似的许久望着远天和款款的流水。
天晚了,夕阳影里,又有三五人影移来,寂寞而空洞地叫道:
“摆渡呀!”
那大抵是从市上溜达了回来的闲人,到了船上,还剌剌地谈着小茶馆里听来的新闻,夹带着评长论短,讲到得意处,清脆的笑声便从水上飞起。但老人总是沉默着,咿咿呀呀地摇他的渡船,仿佛不愿意听这些庸俗的世事。
一般渡头的光景,总使我十分动心,到路亭闲坐一刻,岸边徘徊一阵,看看那点简单的人事,觉得总不缺乏值得咀嚼的地方。老人的沉默使我喜欢,而他的冷漠却引起我的思索。岂以为去来两岸的河上生涯,未免过于拘束;遂令那一份渡引世人的庄严的工作,也觉得对他过于屈辱了吗? 一九三五年
19. 下面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题目是《野渡》,写的是浙东水村的人和事,充满了浪漫与激情,显然倾注了作家对故乡的浓烈的情感。与许多思乡题材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处。
B.在浙东的水乡,有两种野渡的方式,一种是“揉渡”,一种是“摆渡”,其中“摆渡”在文中着墨最多,也是作者要着力描写的。
C. “摇渡船的仿佛多是老人,白须白发在水上来去,看来极其潇洒,使人想到秋江的白鹭。”作者把白须白发的老人比作秋江的白鹭,形象而贴切。
D.文章由景寓情,由情显景,由景选人,在对人的客观叙述中,不仅给读者呈现了一个勤劳、朴实的劳动者形象,同时也弘扬了浙东水村的人的朴素品格。
D.本文是一篇情理兼具的散文,读完后,我们感到它优美而灵动,温馨而超拔,既富有朴素的美,又不乏哲学的玄思,真有“觉得不缺乏值得咀嚼的地方”。
20. 作者说浙东的水村是“一种水晶似的境界”,结合文章内容概括这种境界。(4分)
答:
21.浙东水村应该有许多值得写的人,但作者为什么只详细描写了沉默而像是一个极其冷漠的渡船老人的生活?(6分)
答:
22. 文章用设问开头,用反问结尾,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4分)
答:
六、(12分)
23.用“儒学”作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不得改变原意。(4分)
中国人民在国际商务中主张国家之间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互相尊重,这是与深受儒学“和为贵”思想的影响,形成一贯爱好和平的民族传统分不开的。
24.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5字)(4分)
世界经济论坛9月28日发布了《2005—200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在被调查的117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排名第49,较去年下降3个位次。
中国宏观经济环境指数、商业竞争力指数、技术指数、公共机构质量等5个指标全部呈下滑趋势,的确有些让人忧心。而且,这种下滑趋势并非从今年开始,还在2003年,中国的总体竞争力和各分项竞争力排名,就在下降,总体竞争力从最高时的33名跌到今年的49名。这似乎与中国欣欣向荣的经济发展不相吻合。有学者因此质疑全球竞争力报告并未准确地描述中国经济状况。
答:
25.简要概括下面图表所反映的信息。(不超过100个字)
A市与B市人均GDP走势对比
|
(纵行数字表示金额)
从人均指标看, ;(2分)
从发展趋势看, 。(2分)
六、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没错过,抓住了;错过,溜走了——这正是人生的经纬线。有些错过的,就永远错过了,但因为你善于细细咀嚼这错过的苦果,终将能从迷茫中升华出省悟,乃至于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反而更有深度,你的心灵或许更添光彩。
其实,每个人对人生中的错过都会有独特的体验和真切的感受。请以“错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15分,每小题3分)
1.D(分别读作jú、jù、jū、jǔ;A分别读作zhàng、zhǎng、cháng、cháng;B均读作yàn;
C分别读作suì、ruì、nà、ruì)
2.B(A项应为“融会贯通”“蹉跎岁月”;C项应为“稗官野史”“金碧辉煌”“胁从不问”;D项应为“源远流长”“绵里藏针”)
3.B(局面:一个时期内事情的状态;局势:(政治、军事等)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情况;这里宜用“局势”。敦促:表示诚恳地催促,适用于外交场合;督促:表示上级或长辈对下级或晚辈的监督催促。“不但、而且”表示前后的顺进;“不仅、反而”表示前后的反进。“质疑”意思是“提出疑问”,“置疑”意为“怀疑(用于否定)”)
4.C(A项“罪不容诛”指罪大恶极,即使杀了他也抵不了他的罪。B项“微乎其微”不能跟“前景”搭配,可将“前景”换成“希望”。D项“鱼龙混杂”指好人坏人掺杂在一起,这里的语境应用“鱼目混珠”。)
5.A.(B成分残缺,在“继长三角、珠三角,”前加上“成为”C杂糅,删去“的票房价值”。D修饰语“越来越多地”与中心词“引起”不搭配。)
二、(15分,每小题3分)
6.B(A项,去,离开;C项,宿,原有的;D项,垂,接近)
7.C,都是连词,表目的,用来。A项,第一句中的“乃”意为“于是”,第二句中的“乃”意为“竟然”。B项,第一句中的“之”是人称代词,第二句中的“之”为指示代词,这。D项,第一句中的“因”意为“于是”,连词;第二句中的“因”意为“依靠”、“凭借”,介词。
8.D
9.C
10.A(A项,“一坐皆惊”的原因分析不全面,应该包括“年既幼弱,容状短小”)
三、(18分)
11.(1)十七岁时,司徒征召他(为僚属),皇帝又下诏任命为黄门侍郎,由于长安局势动乱,都没有到任。(注意“辟、除、扰乱、就”等重点词语的翻译,)
(2)来荆州避乱的士子,都是海内的豪杰;刘表不懂得任用他们,所以国家危难而无人辅佐。(注意“士之避乱荆州者”在翻译时的语序,)
12.B(3分)
13.例一,首联写五月的天山仍白雪皑皑,全没有内地五月的春花春草,天气仍十分寒冷。这里的景物描写,既向读者展示了苍凉的画面美,又是对戍边将士英勇精神的反衬。
例二:颔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颔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
(要切合原诗,有观点、有分析。3分)
14.略
四、(12分,每小题3分)
15.①满足人类生存和享受的需要
②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
③与个人自由、权利、社会进步紧密相连
16.某些有权者通过权利获得财产,或通过权利剥夺别人的财产;某些无权者向有权者
行贿而获得利益。(3分,只写出一方面给2分)
17.C
18.D
五、(18分)
19.A D 浪漫与激情说法不对。不是“勤劳、朴实”而是具有哲人似的“沉默冷漠”地老人。
20.⑴村外傍着个明镜般的湖泊。⑵广场上满张渔网。⑶小河从容向全村各处流去。⑷架在河面上的活动板桥。
21. ⑴老人的沉默使我喜欢,而他的冷漠却引起我的思索。⑵对渡船老人的详细描写是为了渗透作者对宇宙、人生的思索,其中有对光阴、命运的慨叹。⑶作者借助老人的沉默,渗透着对庸俗人生的判断和超越。
22. 设问开头:⑴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⑵引起下文,为描述浙东水村的景象奠定基调。反问结尾:⑴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地观点。⑵给读者留下非常广阔地思考空间。
23.儒学“和为贵”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人民,使中国人民形成了一贯爱好和平的民族传统,从而在国际商务中主张国家之间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互相尊重。(注意“通顺”、“语义完全”和“语义的前后联系”)
24.中国全球竞争力排名一再下降。
25.(4分) (从人均指标看)1990-2002年A市与B市人均GDP均呈上升态势,B市人均GDP与A市存在一定差距;(要点:①上升态势,②差距。每个要点1分。)
(从发展趋势看)B市人均GDP与A市的差距从1995年开始拉大,在1998年达到最大,1999—2002年的差距又呈缩小的态势。(要点:①拉大,②缩小。每个要点1分。)
26.略
王粲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人。汉献帝西迁的时候,王粲也迁移到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到他,认为他非同寻常。当时蔡邕以才学著称,,在朝廷很有地位。上他家拜访的人车马塞满了巷口,宾客满座。听说王粲在门外求见,蔡邕来不及穿好鞋子,倒穿着鞋去迎接他。王粲进来以后,众人见他年纪小,身材又矮,在座的都很吃惊。蔡邕说:“这是王公的后代,有非凡的才学,我赶不上他。我家里的书籍文章,全部要送给他。”王粲十七岁的时候,司徒征举他为僚属,皇上又下诏任命他为黄门侍郎,由于长安局势动乱,他都没有就任。后来王粲到荆州去投靠刘表。刘表因为他其貌不扬,身体瘦弱,又不拘小节,不很器重他。刘表死后,王粲劝刘表的儿子刘琮归顺太祖曹操。太祖任命他为丞相府属官,赐他关内候的爵位。太祖在汉水之滨摆酒设宴,王粲举杯敬酒道贺说:“现在袁绍起于河北,依仗人马众多,一心想要兼并天下。他虽然喜爱有贤能的人,但不知道任用,所以杰出之士都离开了他。刘表在荆州从容不迫,坐观时变,自以为可以做今天的周文王。在荆州避乱的读书人,都是海内的俊杰,刘表不能任用他们,所以国家危难的时候没有人辅佐他。明公您平定冀州的时候,下车就整顿军队,修治武器,收罗豪杰加以任用,以便能横行天下。等到平定江汉,又选拔这里的贤人俊士,把他们安排在适当的官位上。因此,天下的人都心向着您,远望您的风采而希望接受您的统治。您能文武并用,使英雄尽力,这是夏、商、周三王的做法啊!”后来王粲被提升为军谋祭酒。魏国建立后,又被任命为侍中。他学识渊博,问无不答,当时旧的礼仪都已被废弃,建立各种制度都是王粲主持。先前,王粲和别人一起走,读路边的碑文。别人问他:“你能把它背诵下来吗?”王粲说:“能。”于是叫他背转身背诵,一个字也没错。他看别人下围棋,棋局乱了,他便按照原来的局势将棋子重新摆出来。下棋的人不相信,用手帕盖住棋局,让他用另一副棋摆。两个棋局一比较,不错一子。他强记和默记的能力就是那么好。王粲生来善于计算,做算术时,推理验算得很周密。他擅长写文章,提笔成文,没有需要修改订正的地方。当时人常常认为是事先构思好的,但即使经过反复斟酌推敲,也不能比他做得更好。王粲著诗、赋、论、议近60篇。建安二十一年随太祖曹操征伐吴国。建安二十二年春天,在路上得病死去,时年4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