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早读材料

2014-5-11 0:12:15 下载本试卷

高三语文早读材料

高考必背篇目之一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古诗词赏析之一: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内容赏析】“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山里的风光随着太阳的忽然西落,一切都落下了帷幕,可是池边的月亮却渐渐地东升,笼罩着夏日的大地。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诗人沐浴之后,洞开亭户,“散发”不梳,靠窗而卧,一种闲情,一种适意,来自身心两方面的快感,油然而生。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所以“风送”时闻;竹露滴在池面其声清脆,所以是“清响”。滴水可闻,细香可嗅,使人感到此外更无声息。诗句表达的境界宜乎“一时叹为清绝”。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竹露滴清响”,那样悦耳清心。这天籁似对诗人有所触动,使他想到音乐,“欲取鸣琴弹”了。诗人由境界的清幽绝俗而想到弹琴,由弹琴想到“知音”,因而生出“恨无知音赏”的缺憾,这就自然而然地由水亭纳凉过渡到怀人上来。

【手法与技巧】

1、寓情于景。诗人运用细腻的文笔,通过描写夏日日落月升后,大地笼罩在一片清凉的意境之中,荷风送香,翠竹滴露,而抒写了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之情,进而又联想到“知音”,从而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2、从嗅觉、听觉两方面描写,以动写静。“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所以“风送”时闻;竹露滴在池面其声清脆,所以是“清响”。滴水可闻,细香可嗅,使人感到此外更无声息。诗句表达的境界宜乎“一时叹为清绝”

作文赏析之一

三生有幸遇上你

  前生,今生,后世,这三生我所有的幸运都只 是能够遇上你。

  佛说,因果有缘,千百年的轮回皆由缘而起。我想,上辈子也就是前生,我一定是千万次地回眸,亿万次地寻觅,才能在滚滚人流中遇到了你,唯一的你!我是一个受命运诅咒的孩子。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上天就带走了我的妈妈……一个熟悉的身影,眨眼间消失了,那种感觉,那种心痛贯穿了我的整个生命。从此,我变得敏感多疑,寡言少语,心灵封闭,没有安全感,缺少人情味儿。

  我以为我会一直这样生活下去,与空虚相伴,与孤独同眠。然而,三生有幸,我遇见了你……

  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你,是在那个微凉的晚秋,枯黄的叶子漫天飞舞的时候。你作为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出现在我的视线里:微胖,短发,一身黑色衣服,笑时给人温暖,不笑时给人一种严肃。那时,我已习惯于独守自己的心灵世界,不容外人涉足,那是伪装到最后的坚强,也是不容任何人去打破的宁静,对你也没有任何多余的感情。 奇怪的是,你并未因我的冷漠而忽视我,还让我当了学习委员,掌管班上大小事务。一有机会,便表扬我;一有时间,便找我谈心。鼓励我多与人交往,不断地教我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你心疼我,我知道,可是,我心里的冰块是那么牢固,那么寒冷……

  时光在你的关心和我的冷漠中如白驹过隙,一晃三年过去了,我离开了你,升上了重点初中,与你的联系少了许多,但是,你始终没放弃过对我的感化与疼爱。

  几年如一日,你对我关爱有加,嘘寒问暖,情浓如水。

  中考前的那个下午,我记忆犹新。你托人送给我一封信,看到信封上的熟悉笔迹,我感受到世界上最美的亲情:加油,好好考,我始终相信,你是最棒的!我的眼泪潸然而下,心里有股暖流在涌动,我仿佛听见了自己心里的冰层开始破碎的声音,我不禁笑了,这是妈妈“走”后,我第一次幸福而快乐地微笑。

  考入县城重点高中后,我们学校与你家的距离更远了,但我们的心更近了。你时常拎着水果来看我,给了我全部的母爱。

  你的信笺和电话成了我温暖的源泉,你的看望和谈心成了我愉悦的家园,你的汇款和米菜成了我幸福的粮仓,在我渴望的时候,你是春天般的及时雨。

  高考临近,你发短信来说:“孩子,亲爱的:你要认真复习啊,好好考试,我一直认为你是最优秀的孩子!”老师,你不知道啊,我又一次落泪了,你老是惹我哭,惹得我激动地哭,惹得我高兴地哭……

  今天是六月七日,高考的第一天第一科。此时,我想,你肯定捧着保温盒站在考场外,因为你说过,离这儿再远也一定来送考。今天不知为什么你来晚了,是拎的东西多了,还是堵车了?是节约车费步行艰难,还是走错了路?……如果你现在已经从百里之外赶到了这儿,我真的很想跑到考场外,拥抱你,亲吻你,对你说一声:“我想叫你一声妈,老师!”

  妈,我三生有幸遇见了你,虽然你并不是我的亲生妈妈,但你满足了我对母爱所有的希望,妈,我爱你!是你教我懂得了爱,懂得了生活,懂得了追求。上帝是公平的,它带走了一个亲妈,却还给我一个伟大的母爱!

  三生有幸遇见你,希望我还有下一个“三生”,再下一个,生生世世,永远有幸与你相见!

  妈妈,你听见了吗?但愿生我之身的妈妈升入天堂,爱我之身的妈妈永驻人间!

  我爱你,妈妈!

  [名师点评]有些文章取胜于用事实来感染人,这篇文章如此;有些文章取胜于用抒情的笔调感动人,这篇文章也如此。叙事与抒情的完美结合,全文真情淋漓,感人至深。

  前后照应,充溢深情。文章大量的对称句构成回环和谐之美,为感情的抒发创设情调。从题目到题记再到正文的开篇,抒情味浓,感情细腻,饱含真情;结尾大量感叹句反复抒写,心语声声,娓娓道来,更是引人共鸣。

  结构清晰,文中按时间顺序叙事:“小学三年级——初中——中考前一个下午——高中——高考”,展示爱的恒远。语言格调略显低沉,而正在这微微的酸涩中,“我”感受良苦用心的师爱,师爱之温馨、伟大,凸现得淋漓尽致。尤其高考之时一节,思绪翩翩,极富现实性,讴歌母亲般的老师达到极致:师爱胜似母爱,胜于母爱。

选取“人人心中有而人人笔下无”的材料,以事感人,以情动人,无疑是一种好的写作方法技巧。品完此文,相信你会有这种感悟。

2008高考必背篇目之二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古诗词赏析之二:

1.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内容赏析】这首诗写他迁居愚溪后的生活。诗的大意是说:我久为做官所羁累,幸好有机会贬谪到这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中来,解除了我的无穷烦恼。闲居无事,便与农田菜圃为邻,有时就仿佛是个山林隐逸之士。清晨,踏着露水去耕地除草;有时荡起小舟,去游山玩水,直到天黑才归来。独往独来,碰不到别人,仰望碧空蓝天,放声歌唱。

【手法与技巧】此诗艺术表现手法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委婉含蓄,语意较隐晦。这首诗表面上似乎写溪居生活的闲适,然而字里行间隐含着孤独的忧愤。如开首二句,诗意突兀,耐人寻味。贬官本是不如意的事,诗人却以反意着笔,说什么久为做官所“累”,而为这次贬窜南荒为“幸”,实际上是含着痛苦的笑。“闲依”、“偶似”相对,也有强调闲适的意味,“闲依”包含着投闲置散的无聊,“偶似”说明他并不真正具有隐士的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句,看似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但毕竟也太孤独了。这里也透露出诗人是强作闲适。

2.《蝶恋花》 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 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内容赏析】“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春水涨满,一直浸润到岸边的芳草;芳草、鹅儿在微风中活泼泼地抖动、游动,那嫩嫩、和谐的色调,透出了生命的温馨与活力;微风轻轻地吹,吹绿了河岸,吹绿了河水。

“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南水乡河渠纵横,湾道也多。作者乘彩船往横塘方向游去,河道曲折多湾画舫缓慢行进。看着前方的塔近了,其实还远。这两句写船行,也带出了沿途风光,更带出了自己盎然兴趣。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 虽然农事紧张或更可说繁重,但农民们各得其乐,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

“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秀麦”,出穗扬花的麦子。“面”当为炒面,将已熟未割的麦穗摘取下来,揉下麦粒炒干研碎,取以尝新。这两句是写高地上景象,虽然水稻刚刚下种,但漫冈遍野的麦子拔穗了,蚕眠,桑叶也便宜了。下片写田园,写农事,流露出对农家生活的认同感、满足感。

【手法与技巧】此诗艺术表现手法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描写细腻,绘形绘色。描绘出一幅清新、明净的水乡春景,散发着浓郁而恬美的农家生活气息,自始至终有流露出乡村景色人情淳朴、宁静、合皆,读了令人心醉。

作文赏析之二

 “三”的智慧

  我时常听到有人沾沾自喜地说自己“三生有幸”时,就纳闷:这人只有今生,哪来“三生”呢?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才慢慢地感觉到“三”的学问的确不小。譬如,“三思而后行”,“举一反三”,“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等短语,其中的“三”字,既概括了社会生活现象、人生经验,或丰富的人生哲理,也蕴藏着许多智慧,的确耐人寻味,引人思考。

  三国时,刘备为成就大业,“三顾茅庐”,恳切地三请诸葛卧龙出山,演绎出“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佳话,奠定了天下三国鼎立的格局。这“三”里面的韵味告诉我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要想获得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就必须用诚意待别人,哪怕一再被对方拒绝。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向被尊称为“圣人”。这位饱学之士,却发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感慨。孔子曾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虽然郯子之徒,其学问不及孔子,但孔子虚心求学的态度却令人钦佩。在孔子看来,众人的才识和智慧,其中一定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如今,“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道理也说明智慧潜藏在“三”里面,藏在芸芸众生之中。 我们高考复习,最讲究“举一反三”。从一个具体的题解中,抽象出一个答题思路,总结出一个答题方法,再去解决类似的难题。做学问也是这样,从众多的繁茂芜杂的生活现象中去求异同,寻找规律;然后用规律去解决新问题。这种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交杂反复的研究过程贯穿于学问之中。

  现在,国人众盼海峡两岸实现通邮、通商、通航的“三通”,国共两党实现第三次握手合作,这是一种双赢的机遇和智慧。它将使两岸获得更充分的信息、更便捷的运输、更畅通的资金流动和更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各得其所,发挥潜能,大大提高两岸经济的竞争力,加快共同发展的速度,促进中华民族经济的全面振兴。无疑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蕴含着国家繁荣和民族富强的美好前景。

  “三”中含哲理,“三”里藏智慧。诚意求人、虚心求学、专心求法、合作求富。人生就是在反反复复中获得启迪,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披沙拣金,在芸芸众生中不耻下问,学知识,长才干。我们个人是这样,一个国家民族也如此。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离不开五湖四海的支持,也需要天下宾朋的智慧相助。

  好一个“三”的智慧啊!

  [名师点评]

  全篇围绕“三”的学问给人生的重要启迪行文,中心突出,概括“三”的学问蕴藏无穷智慧,是对广袤学海,对中华民族丰富文化底蕴的一曲热情赞歌。总述——分述——总述,结构层次清晰,举“三顾茅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三通”“举一反三”的例子,分别从诚意求人、虚心求学、专心求法、合作求富四个方面折射“三”中智慧之大。

  摆事实,讲道理,事实有关于刘备、孔子的成语典故,真实动人;说理透彻,令人信服;古今纵横,关注历史,关注时事,意境开阔。举例中大多涉及历史知识,可见作者传统文化知识功底深厚。举例中尤其关注了高考、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等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使全篇极富时代气息。不仅谈历史,更谈热点、焦点问题,紧扣时代脉搏,这是本文成功的关键所在。

  结尾照应前文,深化中心,是对“三”的赞歌,引人遐想,余味无穷。

2008高考必背篇目之三

《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古诗词赏析之三:

鹧鸪天  辛弃疾

游鹅湖,醉书酒家壁。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 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内容赏析】“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写的是农村恬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春天景象。白色的荠菜花开满了田野,土地耕好了,又适逢春雨,群鸦在新翻的土地上觅食。聊聊数笔,把一幅乡间春色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出来。
  “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情绪陡变,适才令人心情舒爽的春色不见了,万种愁绪染白了的头发。词人心情沉闷,只好到小酒店去饮酒解愁。为什么会这样?诗人此时才四十二岁却被罢官落职、不得不退居田园,足有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怎能耐得住清闲无为的生活?

下阕写的是一幅农村景象:村民们悠闲自在,生活过得井然有序,牛栏附近的空地上种满了桑麻。春播即将开始,大忙季节就要到来,不知谁家的年轻女子,穿着白衣青裙,趁着大忙前的闲暇赶着去走娘家。

【手法与技巧】本诗的一个最大的特色是“以乐景写哀情”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小词,借农村恬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春天景象,和农村生活的闲适与古朴来表达自己的失意与惆怅。词人既然喜欢农村,喜欢农村古朴而又悠闲的生活,为什么还要借酒浇愁呢?他虽置身于纯洁、清新的农村,却还有愁苦,那是因为他不能忘怀祖国万里江山。他要奔赴抗金疆场,去收复已夺占的土地,那才是真正关心的事业,然而,他却被排挤到农村,过起“闲意态”的生活来,他怎能不愁苦呢?他不是不喜爱春天,但春天并不能给他带来真正的快乐。

作文赏析之三

人生拒绝抄袭

  考场上,监考老师会谆谆教诲我们:“考试时不要抄袭,因为那是自己在骗自己。”

  作文课上,语文老师都会细心嘱咐我们:“不要抄袭别人的作文,要写出自己的语言。”

  看来,许多事都是不欢迎抄袭的,抄袭别人还有可能自己害自己:虽然抄袭别人的试题得了高分,结果自己不会的东西还是不会;虽然抄袭别人的作品发表了,最终却成了法庭上的被告。

  我们的人生也不欢迎抄袭,因为,抄袭得来的人生,只是别人人生的一种复制,难称得精彩,更没有什么价值。然而,我们中的许多人,却那么热衷于“抄袭”别人,甚至恨不得将自己复制成自己所羡慕的某个人。看到一些歌星一夜成名,不问问自身条件具备不具备,便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练嗓子,练身段,甚至衣着服饰、言谈举止无一不对其进行抄袭,如果有人对他们说“你很像某某人”,便是对他最好的称赞。他的浑身上下都成了别人,唯独没有了他自己。这些人,多像那只模仿着老鹰去叼羊的乌鸦啊——当乌鸦看到老鹰从高高的峰顶直冲下去,迅猛地叼起一只羊儿时,它的心里一定充满了羡慕,它一定希望自己成为老鹰那样的鸟儿,否则,它也不会刻苦地练俯冲,然后嘶叫着从树上冲下去叼羊了。结果怎样呢?乌鸦不仅没叼到羊,反而被牧羊人抓获了;而那些盲目崇拜偶像、模仿偶像、“抄袭”偶像的人,又有几个和偶像一样,站在成功的舞台上了呢?

  是的,我们年轻的心渴望成功。我们不希望自己的一生庸庸碌碌,但是,在为实现理想付诸行动之前,我们一定要先弄清楚自己适合不适合走上那条路;当我们打算成为歌星时,要考虑一下自己的嗓音;当我们立志成为作家时,要考虑自己的写作天赋;当我们想要成为体育健将时,要先请体育教练对自己的身体把一下关……总之,想要成为我们羡慕的某人时,一定要考虑一下自己是否也具有和他相似的发展潜质。如果没有,那么,就让我们的羡慕仅仅止于羡慕吧。

  是的,这纷繁的世间,能让我们羡慕的人和事有很多。很多时候,这种羡慕也是我们努力的动力之一。我们羡慕的许多人,也的确值得学习,但这种学习不能是简单的模仿,低级的“抄袭”。乌鸦一定要学习老鹰的话,它可以学老鹰翱翔九霄的勇敢;它可以学老鹰辗转空谷的豪迈;它可以学老鹰面对严峻考验的坚毅。它唯独不要学习“叼羊”——那是缺乏爪力和气力的乌鸦学不到的,那只会贻笑大方,只会让它自己陷入被牧羊人抓获的困境。

  同样,我们可以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我们可以学习别人的学习方法,我们可以学一学歌星成名前的辛苦,我们唯独不可以照抄别人的作文,也不可以完全照搬别人的答案,不能一定去学歌星唱歌,更不能完全学他们的穿衣打扮,言谈举止。因为,那不叫学习,那叫抄袭。

  天上飞鸟,地下蝼蚁,各有各的生活,我们不拒绝平凡,但我们的人生一定要拒绝抄袭!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当之无愧的满分佳作。标题“人生拒绝抄袭”富于警醒世人的作用,美妙的题目点亮了阅卷者的眼睛;同时,它也是全文的中心所在。作者先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抄袭”现象,然后结合试题材料剖析其弊病,并且透彻明了地指出了正确的方向——文章的论点,可谓有破有立。

  纵观全篇,不仅立意、行文俱佳,远在众多考生之上,而且事例与说理有机结合,叙得简明,议得精辟,的确是一篇非常成功的议论文。

2008高考必背篇目之四

《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古诗词赏析之四:

1、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内容赏析】“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作者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象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这里,诗人笔法飘逸流动。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画面布局,远近相映,疏密相间,加之以简驭繁,以形写意,轻笔淡墨,又融情于景,情绪乐观,这就给人以美的享受。

【艺术手法及情感】

1、虚实相生。首二句在远望和遥想的结合中,把三湘九派连成一气;颔联又把所见江山的空间跨度扩展至无限,由实景化入虚白;颈联再以郡邑浮沉、天空摇曳的幻觉,极写水势的浩渺潏荡。如此空阔广大的境界,如此撼人耳目的动感和气势,是充分发挥诗歌艺术之特长,使虚实相生、“目击”和“神游”相融才能创造出的境界。

2、映衬烘托。颔联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颈联明明是写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诗人故意用这种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浮”、“动”两个动词下得极妙,使诗人笔下之景都动起来了。

3、巧用典故。山翁,即山简,晋人。《晋书。山简传》说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当地习氏的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到习家池上大醉而归。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绘之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2、浣溪沙  苏轼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内容赏析】此词是作者徐州谢雨词的最后一首。“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不仅写出“草”之“软”、“沙”之“轻”,而且写出作者这种清新宜人的环境之中舒适轻松的感受。久旱逢雨,如沐甘霖,经雨之后的道上,“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一层薄沙,经雨之后,净而无尘,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触此美景,作者情动于衷,遂脱口而出:“何时收拾耦耕身?表现出苏轼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是他政治上不得意的情况下,仕途坎坷、思想矛盾的一种反映。

下片“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二句,承上接转,将意境宕开,从道上写到田野里的蓬勃景象。春日的照耀之下,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诱人的绿光;一阵暖风,挟带着蒿艾的薰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使君元是此中人”给句,画龙点睛,为升华之笔。它既道出了作者“收拾耦耕身”的思想本源,又将作者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更进一步深化。作者身为“使君”,却能不忘他“元是此中人”,且乐于如此,确实难能可贵。
【艺术手法及情感】

1、巧用典故。“耦耕”,指二人并耜而耕,典出《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长沮、桀溺是春秋末年的两个隐者。二人因见世道衰微,遂隐居不仕。此处“收拾耦耕身”,不仅表现出苏轼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是他政治上不得意的情况下,仕途坎坷、思想矛盾的一种反映。
  2、点染之法,虚实相生。“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二句,对仗工整,且妙用点染之法。上写日照桑麻之景,先用画笔一“点”:“光似泼”则用大笔涂抹,尽力渲染,将春日雨过天晴后田野中的蓬勃景象渲染得淋漓尽致;下句亦用点染之法,先点明“风来蒿艾”之景,再渲染其香气“如薰”。“光似泼”实写,“气如薰”用虚写。虚实相间,有色有香,并生妙趣。

作文赏析之四

给自己一方天空

  若生为林木,我当欣欣以向荣;若生为幽草,我当萋萋而摇绿。

  如果是小草,就不要羡慕大树的伟岸参天,你依然可以长成一片翠绿;如果是麻雀,就不要羡慕雄鹰的搏击飞翔,你依然可以在枝桠间寻找快乐;如果是小溪,就不要羡慕大海的惊涛拍岸,你依然可以在山涧自由流淌。生而为人,就不要羡慕别人的天赐良机,做回自己,给自己一方天空。

  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似乎成为了画界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若刻意模仿,必定邯郸学步。但是齐白石之后,又有多少虾随意舞动于那一纸清波;徐悲鸿之后,又有多少骏马任意奔驰出一卷平川。我们要做的仅仅是表现出自己,展现自己的风采。 如果生活是一座壁立千仞的高峰,走好自己的路,就算无法登上顶峰,也可以在峰回路转中体会途中美景,又何必为登顶不成而惆怅。撒哈拉漫漫沙路上,曾留下三毛无悔的足迹,她的生命宛如万里黄沙中一眼微笑的井;龙门千佛古色古香的遗迹中,曾留下席慕容无悔的依恋,她的生命宛如千百年站成的一棵树;阿里山日月潭秀山丽水的风光中,曾留下林清玄无悔的记忆,他的生命宛如一片飞上蓝天的白云……只有敢于展现自己,只有敢于在自己的蓝天下振翅高翔,生命才会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作家屠格涅夫曾说,要找出自己值多少,那是别人的事情,重要的是做好你自己。你不比一颗星暗,不比一棵树低,天生我材必有用,别人可以胸怀“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宏图,我们却可以拥有“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美景。诗人说过,我是这个土岗子上最出色的麦子。是啊!不必羡慕别人的辉煌,勇敢表现出真实的自己,你就是最棒的。 也许诞生了马拉多纳的足球场上再也不会有这样一位足球天才了,但是在那里依然可以有更多无名的球员,他们不为争得如马拉多纳般的荣誉,只为挥洒青春无悔的汗水而尽情奔跑;也许柏拉图的雅典学院,再也不会有这样一位思想家,但在那里却有更多默默耕耘的学者,为捍卫真理而感到快乐。

  虽然没有翅膀,但我依然拥有头顶的一方晴空。

  [名师点评]文章从自然界写起,由物及人,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做回自己,给自己一方天空”。分析论述中,先以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为例,告诉我们若刻意模仿,必定邯郸学步;而后以三毛、席慕容、林清玄等人为例,从正面告诉我们,只有敢于展现自己,我们的生命才会焕发夺目的光彩;结尾处又以马拉多纳、柏拉图为例,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整篇文章结构严谨。

  开篇对偶、排比修辞的运用,使该文一亮相就夺人眼目,赢得了阅卷老师的欢悦;结尾处语句蕴涵哲理,发人深思,又使该文具有一种耐人寻味的哲思之美。(姚绍清)

2008高考必背篇目之五

《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古诗词赏析之五:

1.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释】这首绝句写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崇光,美艳的光彩。这里指海棠花光泽的高洁美丽。

【内容赏析】诗的前两句写环境,后两句写爱花心事。题为“海棠”,而起笔却对海棠不做描绘,这是一处曲笔。一“泛”字,活写出春意的暖融,这为海棠的盛开造势。次句侧写海棠,“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无寐。后两句中,作者由花及人,生发奇想,深切巧妙地表达了爱花惜花之情。

【运用技巧】

1、化用典故。“只恐夜深花睡去” 句运用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转而以花喻人,点化入咏,浑然无迹。

2、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诗人的想象中,面前的这株海棠花说不定会象人一样因夜深而睡去,所以诗人特意点燃高烛,照耀海棠,使她打起精神,不致“睡去”。“花睡去”极写海棠的娇艳妩媚。

2.流   李商隐

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注释】流莺:漂荡流转、无所栖托的黄莺;陌:田间小路;凤城:当时的国都长安; 花枝:黄莺栖息之地。译文:到处漂荡的黄莺上下翱翔,越过小路飞临河边,不知要飞向何地?美妙的啼啭怎能没有它的本意? 即使碰到良辰也未必有好的期遇。无论是在刮风的清晨、降露的夜晚,在阴天中、在晴日里,也无论是在城中,千门万户打开或关闭的时候,它都在不停地鸣啼。我曾经被伤春之情所苦恼,现在不忍听它那巧啭哀鸣,在这长安城中哪里有可让它暂歇的花枝?

【内容赏析】 这是李商隐托物寓怀、抒写身世之感的诗篇。这首诗的首联以黄莺的无所依托自况自己沉浮不定的仕途之路,颔联承接首联,暗喻自己的心志及失望之情。颈联笔锋一转,以黄莺不顾辛酸苦苦吟唱的情景暗喻自己执着的精神追求,对仗工整。尾联承接颈联,以黄莺的无处着落暗喻自己的境遇。全诗移情于物,情感悲苦,寓意深刻,格调苍凉。

【运用技巧】比喻(或象征)手法的运用。诗人用流莺的漂荡比喻自己转徙幕府、飘零不定的生活,用流莺的“巧啭”比喻自己美妙的歌吟及远大的政治抱负,用无“佳期”表达自己不为人理解的满腹委屈和良辰不遇的深沉伤感。

作文赏析之十五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曹孟德《短歌行》中的诗句。 我们何不以此自问“何枝可依?”——问自己什么是适合自身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附。

  老鹰凶猛、健壮,飞翔速度迅猛,从鹫峰顶上俯冲而下,捕获猎物,这是它生存的本领,是它依附的“枝头”。而乌鸦生来弱小,却一味模仿老鹰,自然事倍功半,最后落入牧羊人手中,也是可以料想的。诚然,它的精神是可嘉的,然而它却忘记了考虑自身的优点与弱点。

  物犹如此,人亦然。

  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依附的“枝头”,生命才能达到极致。

  一代先师孔子,初时以建立用“仁”治国的完美社会为志向,周游列国后没有成功,退而办学,他却成了很好的老师,弟子遍及天下,他也最终成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可见,找到自己的“枝头”,生命的价值才能实现。

  一代喜剧大师卓别林,年少时因相貌不佳总被人取笑。后来,在他的喜剧生涯中,这恰恰成为一种优势。他演的无声喜剧电影,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我们不能不说,事业的成功,离不开他正确认知自我并发挥了自身优势。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本是美国某著名大学的一名学生,然而当他感到大学所教的并不适合自己时,便毅然离开学校,从事电脑研发、设计,终于积累了世界上无人能比的财富。

  社会在发展,然而道理却没有变,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的“枝头”,生命才能绽放光彩。

  乌鸦勇于拼搏、喜爱学习的精神,固然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它不能认清自己,注定是要以失败告终的。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绕树三匝,并非枝枝可依。

  人不只需要勇于拼搏的精神,更应认清自己,只有二者俱备,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拥有自知与拼搏,光明就在你的眼前,在努力过后,你会发现——“绕树三匝,此枝可依!”

  [名师点评]

  文章突出的优点是,考生对所给材料寓意的把握准确到位,分析、论述全面而辩证。作者在肯定人要有“勇于拼搏的精神”的同时,提醒我们“更应认清自己”,强调只有这样,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附”,进而“走向成功”。引用曹孟德的诗句作为标题并贯串全文,贴切自然,古朴典雅,是构思上的一大亮点;阐发观点时,事理结合,旁征博引,孔子、卓别林、比尔·盖茨等实例涉及古今中外,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此外,语言表达简洁晓畅,富有张力,也是此文胜人一筹之处。(唐惠忠)

2008高考必背篇目之六

《离骚》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古诗词赏析之六:

1.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内容赏析】这首《渔家傲》,是女词人李清照六首梅词中格调最为轻快、明朗的一首,全篇充满欢快,愉悦的气氛。词的上片,集中表现了梅花娇和洁的特点,高度赞美了它的风度与资质。一开头便给读者展示了一幅美丽动人的图景。“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一片白雪覆盖大地,一树报春的红梅点缀其间,梅枝犹如天工雕出的琼枝,显示了梅花的娇洁,不畏酷寒、傲然独放的性格。它的开放,报告了春来的喜讯。“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这初开的春梅,花蕾初绽,芳香袭人,好象一个刚刚出浴、洗去脂粉严妆、更显出天然丽质的女子,亭亭玉立,惹人爱怜。词的下片,把笔触转到对月夜赏梅的欢悦场面的描写上,既是从侧面赞梅,又直接表现了词人的爱梅之心。“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大自然可能也偏爱梅花,所以才有意让今晚的月色分外明亮。这两句,创造出一个非常优美的意境:溶溶的月色和皑皑的白雪交相辉映;月光下,雪地上,一树梅花横斜疏瘦,傲然怒放,愈发显示出其冰清玉洁的特殊性格。面对美好的月夜清景,词人的心境明净,开朗,兴致大发,邀来了诗朋酒侣。“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让我们举起金盏畅饮,一道来欣赏这月色里的梅花吧,请不要推辞酒量不胜。“此花不与群花比”一句,揭示了全词的主旨,是全词的点睛之笔。

【运用技巧】

1、拟人手法的运用。“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这三句词恰当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表现出梅花“娇”和“洁”的特征。“香脸”句侧重于描写梅花的“娇”;“玉人”句侧重于表现梅花的“洁”。

2、侧面烘托。梅花偏宜月下观赏,造物有意,故教月色玲珑透剔,使暗香浮动,疏影横斜,咏赞了梅花的高贵不凡。值此良宵,且备金樽、绿蚁,花前共一醉。以此表现作者对梅花的酷爱之情。

2.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释】王安石积极推行新法,后又被迫闲居江宁。此诗写于他的晚年。本诗表面上看是咏物诗,实际上是托物言志,借杏花写自己的纯洁心态。陂(bēi),池塘,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花影,花枝在水中的倒影;陌,街道。

【内容赏析】桃、杏古来多并称,但与桃之妖艳轻薄相比,杏花鲜艳明丽而不落凡俗。这首诗写的是傍水的杏花,更是风姿绰约,别具逸致。

  首句写树。一“绕”字,写出了“春水”以深情柔意对“花身”的爱惜、护卫和滋润,突出了杏花生长环境的清澄幽洁。

  次句写花。树上繁花似锦,妖娆美丽;水中倒影荡漾,同样娇媚生动,树上真身,水中倒影,相映生辉,相得益彰。花树倒影在明净清澈的春水之中,于原有的娇艳之外更增添了一种清澄幽静之美。王安石晚年退居林下,淡然自得,泊然无为,他特别爱看水中倒影,正反映了他在这种淡泊心境下对于澄澹虚静之美的追求。

花开花落,是生物的必然。是吹散空中,洒落水上;还是沦落尘陌,任人践踏,落花有着不同的去处。这里的“北陂杏花”显然属于前者。诗人由此生发情思,代花立言,以决绝的语气作出选择:“作雪”而决不“成尘”。“纵被”、“绝胜”,语气坚决悲壮,与屈原“九死未悔”的精神极为相似,这里的杏花已成了人格的象征。王安石为人刚毅倔强,后两句正反映了他这方面的志向和性格。

【运用技巧】

1、托物喻志。“作雪”与“成尘”,分别为高尚与污浊的象喻。借杏花被风吹落池中犹能保持纯洁,喻自己改革虽然失败,但仍不改初衷;借南陌杏花碾成泥,喻改革派内部那些后来与保守派同流合污的反派人物。表现了作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倔强性格和坚持原则的精神,也谴责了那些政治投机分子的丑恶行径,表现了诗人的悲愤之情。

2、比兴手法。前两句写花开,后两句写花落。北陂的杏花,开时明媚鲜艳,独占春光,落时飘散池中,依然纯洁。以杏花之盛衰,喻自己之政治生涯,赋予自然景物以深刻的含义。

作文赏析之十六

做真正的自我

  即使世俗的围墙挡住你万丈豪情,但挡不住你铿锵的步伐。做真正的自我,那是陶潜的五斗诗魂;

  即使厚重的夜幕挡住你满天星斗,但挡不住你心中的灯火。做真正的自我,那是文天祥的零丁绝唱;

  即使岁月的樊篱挡住你坚强的身躯,但挡不住你忠贞的信念。做真正的自我,那是屈平的水中离骚。

  五斗诗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流云伴着坎坷,来到美丽的桃花源;风雨带着憧憬,来到清幽的山涧;万丈红光透过云雾,照射在晋代的山乡小巷……做真正的自我,不为五斗米折腰,你放弃了污浊尘世和荣华富贵,只为做真正的自我,远离勾心斗角的官场。江岸边,菊花旁,你陶然其间,这是飘逸洒脱,这是自由不羁。

  快哉!做真正的自我,那是陶潜的五斗诗魂。

  零丁绝唱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故国河山沦陷的无限愤慨与悲怆,昔日繁华的宫殿早已化为断壁残垣,你像那天边孤独的云无处着落。河山万里依然故我,你低头回望,满眼是百姓流离,尸骨遍野,无限感伤涌上心头。但你做真正的自我,宁死不降,一行热泪洒江天,成为零丁洋中的千古绝唱。

  壮哉!做真正的自我,那是文天祥的零丁绝唱。

  水中离骚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记忆顺着汨罗江,流过春秋,越过战国,当秦攻破郢都的那一刻,你悲愤至极,在叹息中,在号哭中,在悲痛中,你虽背负太多的无奈与辛酸,但却做真正的自我,用生命表达你对祖国的忠贞与高洁的品行。

  悲哉!做真正的自我,那是屈平的水中离骚。

  一缕清香一份洒脱,做真正的自我,展示高洁与傲岸,那是陶潜的五斗诗魂!

  一江春水一曲悲歌,做真正的自我,满载大江与汪洋,那是文天祥的零丁绝唱! 一页历史一面镜子,做真正的自我,昭示理性与忠贞,那是屈平的水中离骚!

[名师点评]

  这篇考场作文的精彩之处主要有三:一是构思精巧。该考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借助陶渊明等三位历史名人的行为(分别颂扬他们“自由不羁”“宁死不降”以及“忠贞与高洁”),来诠释文章主旨——“做真正的自我”,显得生动形象。二是语言精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诗句的引用,开篇及结尾部分精彩的排比,使全文神采飞扬。三是结构清晰。先总说,主体部分以小标题的形式分述,收篇处呼应开头,思路清晰而严谨。(姚绍清)

2008高考必背篇目之七

《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古诗词赏析之七:

【双调】清江引·咏    贯云石

     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有时节暗香来梦里。

【诗解】梅花在夜间悄然开放,泄漏了春天将到的消息。素洁高雅的梅花偏偏喜欢同白雪明月为友,而不愿与蜂蝶相戏。有时候,梅花那温馨的香气还会悄悄潜入诗人的梦境呢。

【注释】贯云石,维吾尔族人,本名小云石海涯,号酸斋,元代散曲家。破蕊:开花。蕊:这里指花蕾。偏宜:偏偏喜欢。交:交结,交朋友。暗香:清香,幽香。

【内容赏析】这是一首优美的咏梅言志的散曲。全篇咏物,句句不离梅花纯洁高雅的品性,同时,又是字字言志,正是作者崇尚高洁,不慕名利的高尚人格的写照。他辞官而隐居,就是此曲的最佳注脚。曲的一、二句,写梅花报春。虽如此,梅花却不居功自傲,不哗众取宠,“夜来”、“泄露”二词,写出了梅花的这一特性。在这里,同时又表现出诗人盼春之殷切和春归之欣喜。曲的三、四句,写梅花的气骨。梅花只适宜在“雪月”中“破蕊”。一个“偏”字,写出了梅花迥异群芳、独立不群的个性。曲的第五句写梅花不招惹浮蜂浪蝶的狎戏,坚贞劲节,孤高正直。曲的结句写暗香入梦。

【运用技巧】

1、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曲的一二句“夜来”“泄露”两个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梅花报春隐秘而不张扬的个性,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赏和发现春天到来的欣喜。

2、衬托和反衬。曲的三四句,先以“雪月”的洁白无瑕衬托出梅花高洁的神韵,又以“不惹蜂蝶戏”反衬,更突出梅花不趋时媚众、坚贞自守的品格。这两句意蕴丰富,梅花的个性,其实也就是诗人品格的象征。

作文赏析之七

在追求中认清自我价值

  傲然挺立于飞沙走石的沙漠之中的胡杨,创造了“三百年不死,三百年不倒,三百年不朽”的奇迹,它们追求的是与沙漠抗争的坚强与不屈,却从不向往微风吹拂、细雨飘落的江南水乡。在不屈信念的追求中,它们保持了最真的自我,认清了自我价值的真正所在。

  人生亦如此。人应该有所追求,但不是盲目地追求。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认清自我,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人生中能保持最真实的追求。他没有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中同流合污,而是发出了“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感慨;他没有在污浊的官场中“随其流而扬其波,哺其糟而啜其醴”,宁愿投身汨罗,也不愿污其追求。他在人生的追求中,从不忘自我的真正价值,在现实的考验面前,他留给我们的是流芳百世的美名。

  人生的追求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就像婀娜多姿的杨柳向往多姿多彩的春天,鸟儿向往蓝天白云一样,应永远记住自己最真实的身份,认清自我价值,而不可以超越这个极限,去做不自量力的事。

  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留给我们无穷的财富和智慧。他没有因为仕途失意而忘却自我的价值。他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洒脱与豪放,是他内心品质的真正写照。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安静与闲适淡远,带给我们无穷的享受。他们在自己的追求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人生价值,并没有在失意中迷失自我。

  找到适合自己的价值取向,才能更好地体味人生的情趣,而不应该盲目地追求,不应该忘却自己的真实身份。

  我们在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豪情当中感受雄浑壮志。在追求中认清自我价值是一种智慧,一种人生的选择。

  人们都说,人生的追求不应该是一样的,要不然,每个人都会失去自我,失去人生本应有的丰富多彩。

  人生的漫漫征程需要我们用奋斗去闯荡,在人生的追求当中,清醒地认识自我的价值,才能在人生旅途创造生命的辉煌!

[名师点评]

  这位考生对所给寓言的寓意把握准确,所拟题目“在追求中认清自我价值”,正是全文的中心论点。这种观点型的题目,颇受阅卷老师的喜爱,因为一眼就可看出考生对材料的理解是否准确,是否全面而辩证。

  文章由自然界的胡杨及“人生亦如此”提出观点后,采用的是层进式结构,以屈原、李白、陶渊明、苏轼等人为实例,事理结合,层层深入地阐明了论点,例证丰富,说理透彻,令人信服。另外,诗句的引用,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句优美流畅。(姚绍清)

2008高考必背篇目之八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永遇乐•京口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古诗词赏析之八:

1.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内容赏析】浣花溪清澈的江水,弯弯曲曲地绕村而流;在长长的夏日中,事事都显得恬静安幽。 自由飞翔、自来自去的,是那堂上的燕子;不离左右、相亲相近的,是那水中的群鸥。闲来无事,老妻展开素纸,画着棋盘;无忧无虑的幼子敲弯细针,作成钓钩。只要有老朋友周济一些禄米,我这微贱之人也就别无所求。

运用技巧

1、 全诗前后照应紧凑,对仗工整 。“梁上燕” 属“村”, “水中鸥”属“江”;“棋局”正承“长夏”,“钓钩” 又暗寓“清江”。颔联“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 水中鸥 ”,两“ 自 ”字,两“相”字,当句自对; “去”“来”与“亲 ”“ 近”又上下句为对。自对而 又互对,读起来轻快流畅。颈联两句皆以朴直的语气, 最能表达夫妻偕老,相敬弥笃,稚子痴顽的意境。  

2、结句,忽转凄婉,是杜甫咏怀诗一贯的特色。

         

 2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许 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释】1、长亭:常用作饯别处,后泛指路旁亭舍。2、太华:即西岳华山。在今陕西华阴县。3、中条:山名,一名雷首山,在今山西永济县东南。两山分处黄河南北。 4、帝乡:指都城。

 【内容赏析】秋天傍晚枫树随风飒飒作响; 夜宿潼关驿楼自有瓢酒飘香。 几朵残云聚集在高耸的华山; 稀疏的秋雨洒落到中条山上。 遥看树色随着潼关山势延伸至远方; 黄河奔流入海涛回旋激荡发出巨响。 明天就要到达繁华京城长安; 我却仍自在逍遥做着渔樵梦想!
运用技巧】这是一首由潼关到都城,夜宿驿站而题壁的诗。诗中虽无“宿”字,然而字句中却明显表露夜宿驿楼,秋晚雨过,四望风物而触景生情。颔联写潼关山川气势,泻宏苍茫。颈联写所见所闻,由近及远,无际无垠。两联对仗工整自然。末联点出赴京并非所愿之意,含蓄委婉。

3.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释

1、暮砧:黄昏时分的捣衣声。

2、 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凋伤:草木在秋风中凋落。

3、兼天涌:波浪滔天。

4、塞上:指巫山。接地阴:风云盖地。“接地”又作“匝地”。

5、催刀尺:指赶裁冬衣。 

内容赏析】寒霜威逼,催红了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象萧瑟阴森。 长江上翻腾的波涛气势凌云, 关塞上弥漫的云气直连地阴。 丛生的菊花再度开放使我不禁落泪,  铁链能系住孤零的船只但系不住我怀念故乡的心。 为游子赶制寒衣到处都忙着裁剪衣服。 傍晚白帝城下传来急促的捣衣声。

运用技巧

1、寓情于景 通过对巫山巫峡秋声秋色、秋景秋意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寄寓着诗人自伤漂泊、忧国思乡的心情。

2、 双关 丛菊两开:杜甫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故云“两开”。“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开。

作文赏析之十八

夫子,请听我说

  “我们的生命就像是努力地将一块大石头推上山坡,快要到山顶时,大石头又滚下,我又得重新将它推上山坡。”这是歌德对自己劳苦命运的描述。

  孔夫子,当您看到上面这段话时,您不会感到心中涌动着无法排解的郁闷吗?而我,每当看到您“生无所息”的教诲时,心中便无限绝望。

  夫子,您那个时代有吴刚的传说吗?他一刻不停地砍着桂树,桂树的创口即砍即合。如果您处在那样的状况下,您是否还能保持您“进退有礼”的儒学风度?而我每次背诵《李凭箜篌引》中一句“吴质不眠倚桂树”时,都会欣慰音乐给了他休息、喘息的空间。

  夫子,您的那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铭记心中,这恐怕是您得出“生无所息”结论的理由之一吧。千百年来,它催促着人们快跑,快跑,用那须臾的生命追赶日月轮回的速度,可您想过,那一刻不停追赶太阳的夸父是怎样倒下的吗?

  夫子,在我们这个年代,有很多人由于过度劳累而死,他们中有很多都可以用原本应该拥有的时间为我们这个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对于这点,您又怎么看呢?

  当然了,夫子,我并不赞同无谓的休息。就好像工作了一天的人拿玩命打牌当作休息一样,那只是愚蠢地消耗自己的生命。我们这个时代,有一位非常著名的科学家王逸先生,他曾说:“作为我们这样的工作者,注定不能享受一些人能享受的乐趣,”是的,他勤勤恳恳地工作,没有一般人出入舞厅、打牌喝酒、游山玩水的休息权利,但他也会在工作之余,侍看花草,与学生谈心来休息。这使他暮年,成为了培养青年人才,支持年轻人的推前浪的“后浪”。

  夫子,人非圣贤,若我们被迫去面对一个永无休止的命运,相信很多人都会丧失勇气,不如像刘墉先生鼓励他儿子一样:“当一次大考摆在你面前,你若想到有一个长长的假在等待着你,是否会觉得舒服些?”

  夫子,让您门生休息会儿吧。或寄情于山水,又或纵情于天地,他对人生可能有更深的感悟。如您门生所说:“春服既成,与童子五六人,冠者六七人”沐浴那春光,岂不美哉?

[名师点评]

  文章运用与孔子对话的方式,婉商之中渗透着对人生、命运的真挚思索,情与理巧妙地交融起来,打动人心。文章从对歌德劳苦命运的描述入手,用“郁闷”和“绝望”引发对“生无所息”的怀疑与探求,接着连用吴刚伐树、夸父逐日以及今日的过度劳累而死三处设问,以置身于真实的情境诱发思索,可谓柔中有刚。接下去又借科学家王逸先生的言行和刘墉的至理名言为我们辩证地阐释什么是正确的息,以再次婉劝作结。

  文章文句畅达优美,论证层层深入,结构清晰合理,尤其是结尾的反问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有余音之妙。

  稍有遗憾的是,最后三段里,作者没有把“生有所息”的具体的内涵、方法等明确地阐释出来,内容就略显空泛,这也是本命题设置比较虚的致命所在。另“春服既成,与童子五六人,冠者六七人”,说是沐浴春光的息,也值得商榷。

2008高考必背篇目之九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1、《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古诗词赏析之九:

七哀   曹植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注释】宕子:漂泊在外的人

内容赏析】当皎洁的明月照著高楼,清澄的月光如徘徊不 止的流水轻轻晃动著,伫立在高楼上登高望远的思妇,在月光的沐浴 下伤叹著无尽哀愁。丈夫外行已经超过十年了,为妻的常常形只影单的一人独处。夫妻本 来像尘和泥那般共同一体,如今丈夫却像路上的轻尘,自己则成了水 中的浊泥。轻尘浮空飞扬,浊泥却深沉水底,一浮一沉地位迥不相同 ,什麼时候才能重会和好?但愿能化作一阵西南风,随风重投丈夫的怀抱。可是丈夫的怀抱若是不开展, ,那么做妻子的我又要依靠谁呢? 
运用技巧】开头两句用的是托物起兴的手法。明月在中国诗歌传统里, 往往起著触发怀想相思的作用 ,曹植接著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牵引出怨妇幽幽 地叙述悲苦的身世,这同时也是曹植牵动了对自己崎岖境遇的感慨。 从明月撩动心事到引述内心苦闷,曹植写得流畅自然,不著痕迹,难怪能成为「建安绝唱」 。
             

湘江曲 张籍

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

送人发,送人归,白蘋茫茫鹧鸪飞。  

张籍的东府诗,白居易曾有过“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的评价。他宦游湖南时写的《湘江曲》,更是语浅情深、看似平常实奇崛的一首。 

这首诗,寓新语于古风,写来浅白轻灵而富于情韵。诗的首句先点染秋日湘江的景色。秋日湘江,无风无浪,放眼望去,更显得江面开阔。七个字中出现两个“水”字,这是诗词中常见的“同字”手法。前一个“湘水”,点明送行的地点,后一个“秋水”,点明时令正是使离人善感的秋天,笔意轻捷而富变化。   

联系全诗送别的情境来理解,秋江的无潮正反衬出诗人心潮难平:秋江的开阔正反照出诗人心情的愁苦抑郁。次句“湘中月落行人发”,具体交代送行的时间,是玉兔已沉、晨光熹微的黎明时分。第一句着重写空间,第二句着重写时间,而且,次句开始的“湘中”和首句开始的“湘水”,“湘”字重复,不仅加浓了地方色彩的渲染,也增强了音韵的回环往复之美。   

流利自然,是乐府诗的特色之一,而在句式上用了长短句,是获得流利自然的艺术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首诗的后半首就是这样。“送人发,送人归”,以“ 顶针”格的修辞手法紧承第二句,前后连用三个“人”字,两个“送”字,两个“发”字,加强了诗的行云流水回旋复沓的旋律,而加上“发”与“归”的渐行渐远的进层描写,就对送别的意绪作了回环往复的充分渲染。如果说,前面两个七字句弹奏的还是平和舒缓的曲调,那么,“送人发,送人归”,则为变奏之声,急管繁弦,就“凄凄不似向前声”了。最后一句是写斯人已去的情景。“白蘋茫茫”是江上所见,回应开篇对秋江的描给,诗人伫立江边遥望征帆远去的伤感情态,见于言外;“鹧鸪飞”是写江边所闻,和茫茫的白蘋动静互映,那鹧鸪的“行不得也,哥哥”的啼鸣,仿佛更深微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和怅惘。这种以景结情的落句,更给人以无穷的意味。

作文赏析之九

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是指通过人物动作行为的描写,展示人物的性格。描写人物富有典型意义的动作,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动作描写往往与语言描写结合在一起,从而能更好地刻划人物性格。

例如,方纪在《挥手之间》中,着力刻划毛泽东在机场向延安人民告别的动作:
  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举得很慢很慢,象是在举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的,一点一点的,等到举过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在空中,一动也不动了。

这一特定的、富有历史性的动作,表现了领袖和同志、战友以及广大群众之间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表现了无产了阶级革命家在历史转折关头断然作出的伟大气魄,以及为国家民族而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大智大勇。

 动作描写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或精选富有特征性的词语简笔描写;或抓住人物连贯性动作具体描写;或作特写镜头式的描写;或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或对比描写;或同时并现描写,等等。

一、特征法 精选富于特征性、个性化的词语简洁传神地进行描写。
  在那山坡前,战经八九个回合,八戒渐渐不济将来,钉钯难举,气力不加。……那呆子道:“沙僧,你且上前来与他斗着,让老猪出恭来。”他就顾不得沙僧,一溜往那蒿草薜萝荆棘葛藤里,不分好歹,一顿钻进,哪管刮破头皮,搠伤嘴脸,一毂辘睡倒,再也不敢出来。但留半边耳朵,听着梆声。 ——吴承恩《西游记》

点评:“一溜”、“不分好歹,一顿钻进”、“一毂辘睡倒”等动作描写只能属于猪八戒,其自私可笑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惟妙惟肖。

二、连贯法 动作是无声的语言,是人物个性的符号。连贯地写人物一连串的动作,在动作群的刻画描写中可使人物形象站立起来。

老家伙想掏出刀子撬一块金板下来,先把匣子往椅子上一放。欧也妮扑过去想抢回,可是箍捅匠的眼睛老盯着女儿跟梳妆匣,他手臂一摆,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                         ——《守财奴》

点评:其中的“掏”、“放”、“盯”、“摆”、“推”等动词构成连贯的动作群,深刻地揭示了葛朗台行动的内在动力——对金钱的强烈占有欲,从而使嗜财如命的守财奴形象跃然纸上。

鲁达大怒,揸开五指,去那小二脸上只一掌,打的那店小二口中吐血,再复一拳,打下当门两个牙齿。——《水浒传》
  点评:这“揸”“一掌”‘’一拳”连接动作,正如金圣叹在眉批中所批:“写鲁达阔绰,打人亦打得阔绰。”描写鲁智深的这些动作,做到了充分的性格化。

 三、特写法 运用细致笔调使行为动作如影视中的特写镜头凸现于读者面前。

老头儿放下了钓丝,把它踩在脚底下,然后把鱼叉高高地举起来,举到不能再高的高度,同时使出全身的力气,比他刚才所聚集的更多的力气,把鱼叉扎进正好在那大胸鳍后面的鱼腰里,那个胸鳍高高地挺在空中,高得齐着一个人的胸膛。他觉得鱼叉已经扎进鱼身上了,于是他靠在叉把上面,把鱼叉扎得更深一点,再用全身的重量推到里面去。

 ——《老人与海》

简评:作者把笔墨集中在处于特定时空的鱼叉上,“举”、“扎”、“靠”、“推”等动作构成精彩的特写镜头,使人从惊心动魄的搏斗中形象地体味到人的伟力、气魄和智慧。
  四、对比法
  书记官站起来,开始宣读起诉书。……结果他的声调就混合成不间断的嗡嗡声,听得人昏昏欲睡。法官们一忽儿把胳膊肘倚在圈椅的这边扶手上,一忽儿倚在那边扶手上,一忽儿闭上眼睛,一忽儿又睁开,彼此交头接耳。有一个宪兵好几次把刚要开口打呵欠的那种痉挛动作压下去。……玛丝洛娃听着书记官朗读,眼睛盯住他,时而呆呆不动地坐着,时而全身一震,仿佛打算反驳似的,涨红了脸,后来却沉重地叹了口气,把手换一个放处,往四下里看一眼,随后又凝神瞧着宣读的人。——《复活》
点评:

法官们“一忽儿”中变换动作所表现的漫不经心、草菅人命,与玛丝洛娃“震”、“涨”、“叹”等动作所表现的全神贯注、抗争无门构成对比,读者从中读出了沙皇统治下下层人民的苦难冤情和法律制度的虚伪、专制。
  五、反常法:人物在某种条件下的反常动作,更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这尤三姐松松挽着头发,大红袄子半掩半开,露着葱绿抹胸,一痕雪脯。底下绿裤红鞋,一对金莲或翘或并,没半刻斯文。两个坠子却似打秋千一般,灯光之下,越显得柳眉笼翠雾,檀口点丹砂。本是一双秋水眼,再吃了酒,又添了饧涩淫浪,不独将他二姊压倒,据珍琏评去,所见过的上下贵贱若干女子,皆未有此绰约风流者。二人已酥麻如醉,不禁去招他一招,他那淫态风情,反将二人禁住。那尤三姐放出手眼来略试一试,他弟兄两个竟全然无一点别识别见,连口中一句响亮话都没了,不过是酒色二字而已……

——《红楼梦》
  点评:尤三姐本是个自珍自爱的“出污泥而不染”的奇女子,可是,当她看到自己的姐姐已变成了贾珍、贾琏的玩物,这两个衣冠禽兽又将魔爪伸向自己时,她已经无法再忍受了。这时,她就一反常态,以泼辣和放荡来捍卫自己的尊严!这里,表现的是尤三姐的反抗性格,这一行动并不与她的本性矛盾。这就是反常行动对于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六、并现法:描写同一场面下各种人不同的动作,他们对待同一事物的不同的态度,这样更有利于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如《红楼梦》中,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在桌子上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 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点评:一段文字,一连写了8个人的“笑”,同样是“笑”,却是千姿百态,紧扣各人的身份和性格。这精彩的“笑”的动作大描写,非高手不能为。

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即用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如感觉、知觉、情感、体验、愿望等的描写。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表达主旨的重要手段,而中小学生最难驾驭的恰恰是心理描写,要么以单调的“我想……”贯穿全篇,要么以空洞的议论取而代之,使入读后,感觉乏味,枯燥。下面介绍几种基本方法:

一、倾诉式:由作品中的人物用第一人称的口气向读者倾诉自己的思想活动。这种方法是把读者当“知音”,将自己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欲望和思想直露给读者,使人感到亲切可信。

例: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就这样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最后一课》)

二、独白式:就是人物自言自语,说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对某些问题的看法。“独白式”,并不是人物主动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告诉给别人,读者也只是由于作者的无意“泄密”而“窃取”到人物的心理活动,得到了不该得到的内心隐秘,从而更真实,更直接地了解人物性格。

例1: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天底下可怕的事情。(《皇帝的新装》)

例2:阿Q避讳他的癞疮疤,常被闲人戏耍,闲人不但故意犯讳,还揪住他的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阿Q实际上失败了,他又不愿意接受,于是他“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

三、梦幻式:幻觉是在一种强烈的愿望或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眼前或耳边会有虚幻的画面或声音,其内容往往是自己最怕看到听到或最希望看到听到的,把这些详细地描绘下来,就能十分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写梦境是心理描写的重要手段。

例: 1、概括简略地虚构幻觉:如:

①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胖胖的、青布棉袍马褂的背影。

②望着那皎洁似玉盘的月亮,我仿佛看到翩翩起舞的嫦娥仙子,看到活泼可爱的玉兔,看到了那辛勤地伐柱的吴刚••••••
2、具体详尽地虚构幻觉:如:

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脚上,那儿就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从那儿一直看到室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碗,填满了苹果和葡萄干的烤鹅正在冒着热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一直向可怜的女孩走来——这时候,火柴熄灭了,面前没有别的,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再如阿Q的土谷祠畅想。“他说不出的新鲜而且高兴,烛火像元夜似的闪闪的跳,他的思想也迸跳起来了:造反?有趣,……来了一阵白盔白甲的革命党,都拿着板刀,钢鞭,炸弹,洋炮,三尖两刃刀,钩镰枪,走过土谷祠,叫道,‘阿Q!同去同去!’于是一同去。……这时未庄的一伙鸟男女才好笑哩,跪下叫道,‘阿Q,饶命!’谁听他!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太爷,还有秀才,还有假洋鬼子,……留几条么?王胡本来还可留,但也不要了。…… 东西,……直走进去打开箱子来: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先搬到土谷祠,此外便摆了钱家的桌椅,——或者也就用赵家的罢。自己是不动手的了,叫小D来搬,要搬得快,搬得不快打嘴巴。……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辫子的男人睡觉,吓,不是好东西!秀才的老婆是眼胞上有疤的。……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道在那里,——可惜脚太大。”阿Q在幻觉中复了仇,得到了金钱、权力、女人,“要什么就是什么,喜欢谁就是谁”。可以说这简直是神来之笔,对阿Q的“革命”进行了绝妙的讽刺。

四、解说式: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活动,通过作者介绍式的描述表现,常用“他想”、“他回忆”、“他陷入了沉思”等词语标示。

例:阿婆静静地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只是那只尚未偏瘫的右手总想伸出来摸摸什么。此刻,这只手想干点什么呢?想摸摸孩子的脸蛋?想整整孩子的衣服?还是想再一次拎起她的菜篮?(注意:作者必须站到作品中人物的角度)

五、混合式:把心理描写与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景物描写等方法结合起来,从不同角度揭示或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

例:我只好轻轻地推开门,怯生生地喊了一声“报告”,声音像从地底深处冒出来的一缕青烟,细细地,弱弱地,连我自己都听不清楚。我把头深深地低下,真恨不得把头埋进衣服里面。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

2008高考必背篇目之十

《蜀道难》

噫吁嚱,危呼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古诗词赏析之十:

1.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释】芒鞋:草鞋
内容赏析】 首句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 , 徐行而又吟啸, 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 , 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 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下片前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 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运用技巧】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 。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在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作文赏析之十

怀想天空

麦收时节,天空显得非常的明净。在黄金麦田上空,偶尔悠然地游过几朵白云。[写景简洁,突现神彩!]

麦收时节,中午常是烈日当空。我们勤劳的父母,不得不在烈日下劳动。[起笔先点出“烈日”两次,重复得好!]因为作为农民,这是他们的义务。[说得多么本分!]

我是一个农家子弟。我明白我们乡下的家长们要靠田地来生活,供我们上学。他们为了子女辛勤地劳动,但没有半句怨言。在家,我常听到他们说:“只要孩子搞好了,再苦再累,我们都愿意……”[可怜农家父母心!“搞好”,此词用得妙,传神。]

农家子弟努力学习吧!全力以赴吧!我们敬爱的父母为了我们能过上好日子,他们埋头在烈日当空的麦田里收割麦子。那种滋味,你们体会过吗?[此处喊“口号”了,但听来很顺耳,很入耳。前两节,均说“我们”、“他们”,请品味。]

在即将奔赴高考考场的前两天,我体会到了。又热又累。当时,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快点把麦子割完,到家洗个澡,然后在床上睡五六个小时。

6月5日早晨,我爸起得很早。四点多钟就起了。他临下地时告诉我说:“你再睡会吧!六点钟起来做饭,然后洗洗衣服,八点钟到地里给我送饭。”[全是农家父亲的质朴话语,多情而又实在!有几个家长让孩子在高考前两天劳动的?]

我睡醒后,拿起表一看:5:50。大概在学校里起早起惯了吧。我快速穿上衣服。我把衣服泡在铁盆里。然后,我进入厨房做饭。

我做好饭,洗好衣服。又把汤盛到饭盆里,拿了5个馍,一齐放到篮子里。我赶紧吃过饭。碗都没涮,便骑车下地了。

当我到地里时,父亲已割了七八垄了。他脸上很多汗珠,衣服湿透了。他说:“你来,吃过了吗?我割光这一垄,再吃……”[白描。父亲的言语,平淡中见“浓”!]

大概四五分钟吧,他割光了。他从篮子里拿出饭盆、馍头,边吃边说:“孩子,你爸没本事,明天到县城后好好休息!后天好好考,别紧张……”[这就是当农民的父亲,在田野上,在烈日下,对“后天”高考的孩子进行的“临考告诫”!苍天和大地都在倾听……]

我在烈日下割了五个多小时麦子。[不愧是农民的孩子!没有考前烦躁,没有“营养品”,没有父母高招“安慰”,只有本本色色的“劳动”!]回到家,我没有吃饭。洗了个澡,就睡了。[与前文呼应,真是累得瘫了!]

现在,我在考场上做题。室内很凉快。[“凉快”二字,极为重要,很沉重!]当考试结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两小时,来感受那种烈日当空的滋味。[此为一个大大的“亮点”,全文生辉,一切皆活。“怀想”出来了,“天”出来了,比天还“大”的农民出来了,比天还“亲”的父亲出来了。一切皆在不言之中……]

评点:此文很典型,不事张扬,不搞“满天星”的铺陈铺排,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只是极为朴实地记叙了父亲割麦、自己割麦的情景,中间一节还喊了“口号”!然而,它真实、本色、真情、纯净,一板一眼地道来,汹涌的内心波涛潜伏其间。父亲的言语,极少,但厚实、博大;儿子的情感表述很普通,但均发自肺腑。最大的亮点在最后:“考场很凉快”,与麦地很热对比;“当考试结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两小时,来感受那种烈日当空的滋味”——天下还没有儿子这样来感激当农民的父亲,文章中还没有人用过这种笔墨,这种机智!太感人了,而且是长效的!中学第一线的语文老师,可以此做为教学范例,进一步把握好作文导向。  (何永康)

2008高考必背篇目之十一

《琵琶行》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古诗词赏析之十一:

1.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内容赏析】初秋雨过,树赏蝉噪声已嘶哑, 在风中摇曳的松枝、桂树也露出了萧瑟秋意。台阶长满青 苔,寺内白鸟徘徊,不愿离去。禅智寺树林茂密,阳光不透,夕阳西下,暮霭顿生。透过暮霭深树,看到一抹斜阳的余辉,静坐寺中,秋风传来远处扬州的歌吹之声。 

运用技巧
  反衬 开头用以动衬静,“蝉噪”反衬出禅智寺的静,静中见闹,闹中见凄清冷寂。 结尾以静衬动 ,一开篇,一煞尾,珠联璧合,相映成趣,艺术构思是十分巧妙的。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从明暗的变化写静。于浓荫暮霭的幽暗中见静。“斜阳下小楼”,从暗中见明来反补一笔,颇得锦上添花之致。使人觉得禅智寺冷而不寒,幽而不暗。然而,这毕竟是“斜阳”,而且是已“下小楼”的斜阳。这种反衬带来的效果却是意外的幽,格外的暗,分外的静。

2.浣溪沙  晏 殊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栏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内容赏析】这匆匆一过的穿帘燕子,莫非是远方使者,给帘内入传递了春将归去的消息。原来时已暮春 ,庭院满地落红 。庭院中池边的曲曲栏干,倒影于池塘碧波之中 。好风入槛,翠幕生寒,孤身独处,情何以堪。疏雨滴在嫩绿的荷叶上,阁中人却听得清清楚楚。帘外之凄清冷落如彼,帘内之空虚寂静如此,这一切本是足以生愁了,何况又值酒醒人散后。【运用技巧】 情景交融  劈头“小阁重帘有燕过”点出环境与时令。此句看似平淡,实乃传神一笔, 像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枚小石, 一下子打破了小阁周围宁静的空气 。阁中人目随燕影 ,看到“晚花红片落庭莎 ”。 “ 晚”,一指傍晚,朝花夕谢,形容落花的时间,一指晚春,花事凋零,形容落花的节令 “曲栏干影入凉波” “ 凉波”的“凉”既是时已入暮,池水生凉的真实写照,又是个中人此时此地心境凄凉的折光反射。

作文赏析之十一

怀想天空

  我考试的地点在五楼,透过半开的窗可以看到天空,那蔚蓝又寂寞着的天空。

  犹记得儿时的天空。一群小朋友在芦苇荡里捉迷藏,我躲了许久也没有人发现我。于是,我便躺倒在苇荡的怀抱中,仰望无尽的天空。突然,空旷的天空中传来寂寥而又欢乐的“啊——啊——”声。接着,硕大的雁阵便出现在蓝色的画板上。几十只大雁“人”字形向南方飞去,广阔的苍穹上突然上演一出绝世的舞蹈。然后,一个“雁字”,接着一个“雁字”。我呆在那里,无法动弹,直到夜幕徐降,芦苇荡的尽头响起了母亲的呼唤声。

  年少的我,并不知这里边有一种民族文化哀愁。后来,我在古代名篇中,读到了“雁阵惊寒”,顿时感到了一种彻骨的诗意。于是,我一次又一次仰望天空,努力寻找大雁的影子。然而,我失落了,它们越来越少,“雁阵惊寒”般的名篇也很少问世……

  是谁偷走了“雁字”的影子?

  又是谁,荒芜了文化的天空,扼杀了我的诗

  意的哀愁?

  每每表现出如此忧伤时,我都会被人嗤之以鼻。他们以为我矫情作态。这些朋友,往往热衷于网络上炒作的美女,以及传贴的搞笑的动画!他们永远不会明白,自然的天空和文化的天空一旦寂寞,人们的心也会寂寞的。

  的确,对于如今的快餐式文化,我是落伍的。我不看武侠奇幻,不听周杰伦或是摇滚,不爱上海滩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只爱丽江的石板路和周庄的乌篷船,只爱中国人心中的文化“雁阵”……

  你可以对我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可是,你知道,当我听到伊能静的《念奴娇》时,心中是怎样一种彻头彻尾的悲伤?旋律低劣且置一边,那一句“羽扇纶中”仿佛一把尖刀刺向我的耳膜!我赶紧躲开,塞上耳机,继续听我的“二泉映月”,我的“春江花月夜”。

  我并没有拒绝现代文明。我家中也是家用电器应有尽有。我也看炒作至热的电影。但是,在现代商业文明的裂缝中,难道不能萌发一些永恒民族文化的新芽?

  那些缺失的情感,丢失的文化,我是多么想把它们的种子找回来,种到人们心中去啊!

  我亲爱的寂寞的天空,我该如何帮你找回“雁阵”的影子?

  前些日子,和七岁的小弟弟一同回乡。走在儿时嬉戏过的河边,心中又是一阵怅惆。天空中突然传来寂寂寥寥的“啊——啊——”声。我大喜,抬头却只见两只大雁孤零零地飞过。

  弟弟摇着我的手问:“哥,那是什么鸟呀?”

  我吸了吸鼻子,说:“哥不知道。”我不想告诉他那是大雁呀,因为真正的大雁不是这个样子的。它们本应该三五十个一群,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唱着大风之歌,欢快地向南方飞去。

  我只得愣在那里,发了好一阵呆,怀想着那曾经喧闹过的天空。

评点:此文构思精妙,文笔清新洒脱,充满诗意画意。作者将“自然的天空”和“文化的天空”绾结在一起,借“长天”、“雁阵”抒写自己的真切感受,相当熨帖,相当机智。高考作文应当言之有物,应当倾听“风声雨声读书声”,切切不可无病呻吟。

2008高考必背篇目之十二

《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古诗词赏析之十三:

1.鹧鸪天  朱敦儒

 我是清都①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语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诗万首,酒千觞。几曾著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注释】1、清都:传说中天帝的居处。2、山水郎,为天帝管理山水的侍从。

【内容赏析】我是管理天下妙水清山的神官,由上天赋予了狂放不羁的特权,不问人间俗务,只管风月雨云,成日价过着清诗万首、美酒千杯的洒脱生活。对于俗世间的侯王将相自然不屑一顾,就算是天上的神仙府邸也懒得归去,只愿头上闲插着梅花,醉倒在繁华的西都洛阳城中。这首词作于西都,即洛阳,很具特色。是北宋末年脍炙人口的一首佳作,曾风行汴洛。词中,作者以“斜插梅花,傲视侯王”的“山水郎”自居,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2.金陵驿①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释】①该诗是天文祥抗元失败被执,由广州押赴燕京路过金陵时写的。②离宫:皇帝出巡时的住所,此处指代南宋王朝。

内容赏析】夕阳下那被野草覆盖的行宫,  孤云飘泊复何依:自己的归宿在那里啊?  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原来没有什么不同,( 元:同"原".)  而人民以成了元朝的臣民. 满地的芦苇花和我一样老去,  人民流离失所,国亡无归.  现在要离开这个熟悉的老地方了,  从此以后南归无望,等我死后让魂魄归来吧!

运用技巧

1、借景抒情 通过离宫、夕晖、孤云等带失落色彩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孤独惆怅的思想感情;

2、用典  通过“旧家燕子”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事物变迁的伤感;“杜鹃啼血”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一片赤诚。

作文赏析之十三

怀想天空

  被细细的窗棂剪辑成四四方方的蔚蓝格子的,是天空。被短短的睫毛和长长的绿树枝丫分割成闪亮遥远的小碎片的,是天空。

  天空投影在水的碧波中,于是有了梭罗坐在瓦尔登湖畔,垂钓水中一望无垠的夜空繁星。天空投影在人的明眸中,于是有了楚国的屈原仰望天空,吟诵奇丽诡谲的《天问》。哲人的天空,孕育了他们的灵魂。他们因此有了天空般辽阔的情思与胸襟。

  星晨是天空的眼睛,天空的脸颊上生满了无数只大大小小的眼睛。太阳是一只炽热的眼睛,让我们不敢直视它的烈焰金光,有如人们对炙手可热的权贵的向往与敬畏。月亮是一只温柔的眼睛,不论阴晴圆缺,悄然看着从古到今的人们。“今月曾经照古人”,静谧流淌的淡黄色光芒中,人们获得了安宁温和的一刻。至于数不尽的星辰,则如同昆虫的复眼中呈现的景象。《小王子》中写道,我们肉眼看到的星辰,也许在亿万年前已爆裂死亡,此刻它们的光芒到达我的瞳孔,是最神秘的意外。

  云朵则是天空的粉妆。清晨的云被染成鲜嫩的粉红,如初生的婴儿的脸颊,血色柔和。黄昏的云被镀上金橙色,如斑斑锈迹,闪耀着孤独岁月逝去的光辉。有一个成语叫做“白云苍狗”,天空每日便上演着一部《白云苍狗》的电影,观众有稚嫩的孩童,有迟暮的老人,他们从变幻莫测的云朵中,或找到了童年时品尝的甜蜜的棉花糖,或找到了童话故事里云的国度。

  孟浩然诗曰:“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天空的粉妆融化了,晶莹的雨水便落了下来。我们无法亲吻辽远的天空,却能亲吻到天空的眼泪——雨。点点滴滴的雨,愁煞过词人李清照,愁煞过贺铸:梅子黄时雨。我们坚硬却裂缝百出的心,被雨润泽,然后从心灵的旱地上长出一株新绿,从心灵的尘埃上开出一朵洁白。这柔弱的植物吸饱了天空的泪,在风中摇曳生长,离天空近了一点,又近了一点……

  凭着日晷上的投影,我们可以知道天空在走向永恒。宇宙多大,银河多宽?此刻都已不重要。

  我们何曾看清了天空?不过是在怀想中,梦见永恒。

  评点:此文文彩飞扬,联想丰富,上下古今,融于一炉,给人以哲理的启迪和审美的雅趣。“亲吻天空的眼泪——雨”,显得何等多情,何等美妙!“离天空近了一点,又近了一点”,引发了多少遐思!高考作文,就得有这种“文眼”,这种“亮点”。 

2008高考必背篇目之十三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古诗词赏析之十四:

1、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注释】玉堂琼榭:富贵人家

内容赏析】说它是花。春天却未到来。说它是雪,却幽香无比。冒着严寒,傍着竹林,花枝旁逸,在乡村的农舍绽放。无论是生长在荒野人家还是在亭台水榭的富贵之乡,都是一样的盛开。

【运用技巧】

1、对比 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一般开”,暗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

 2、比兴 此词不仅描绘了梅花的外貌,而且揭示了梅花的品格,并以此暗示了作者本人虽怀才不遇却不肯放弃操守而随波逐流的情怀。 尽管通篇无一“梅”字,却使人感到笔笔都在写梅;尽管笔笔都在写梅,却又使人处处都联想到作者。

2、题木兰庙  杜牧  唐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内容赏析】这首咏史诗,是杜牧会昌年间任黄州刺史时,为木兰庙题的。 诗人一开头就用一个“作”字把北朝民歌《木兰诗》的诗意高度概括出来。这个“作”字很传神,它既突出地显示了木兰的特殊身份,又生动地描绘出这位女英雄女扮男装“弯弓征战”的非凡本领。接着又借取《木兰诗》“当窗理云鬓”的意境。把“理云鬓”换成“画眉”,把木兰女孩本色完整地表现了出来:“梦里曾经与画眉”,启发人们去想象木兰“梦里”的情思。她只是在梦乡里,才会和女伴们一起对镜梳妆;只是为了“从此替爷征”才竭力克制着自己,并非不爱“画眉”。 “几度”二字,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这种内心矛盾的深刻性。诗人善于揭示其心灵深处的思归之情,更增强了真实感。“还把酒”,是到“拂云堆”上“把酒祝明妃”。拂云堆,在今内蒙古自治区的乌喇特西北。堆上有神祠。明妃,即自请和番的王昭君。木兰和昭君都是女性。她们来到塞上,一个从军,一个“和戎”,处境和动机固然有别,但同样都是为了纾国家之急。而这等大事却竟然由女儿家来承担,自不能不令人感慨系之。“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这是唐代诗人戎昱《咏史》中的名句,和杜牧这首诗是比较合拍的。

【手法与技巧】诗人运用一真一梦、一主一辅的衬托手法,借助梦境,让木兰脱下战袍,换上红妆,运笔尤为巧妙。第三句进而发挥想象,精心刻画了木兰矛盾的内心世界:木兰在战斗中固然很有英雄气概,但却不免“几度思归还把酒”, 诗人通过“把酒”“祝明妃”,把木兰对明妃的敬慕之情暗暗地透露出来,把木兰内心的矛盾统一起来,运用烘托手法,使木兰和昭君灵犀一点,神交千载,倍觉委婉动人。这无疑也正是本诗值得特别称许之处。

3浪淘沙·五岭麦秋残    欧阳修

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绛纱囊里水晶丸。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
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

   内容赏析:作者在词中从杨贵妃喜食鲜荔枝,玄宗命人从岭南、西蜀驰驿进献一事发抒感慨,歌咏唐天宝年间玄宗荒淫、杨妃专宠的史事,给世人以深刻的戒鉴和启迪。

首句点明产地产时,次句点明荔枝成熟,第三句描绘荔枝的外形内质,形象逼真,接下来两句,承首句“五岭”,专从产地之遥远托讽致慨。“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似惋惜,又似讽刺,笔意灵动巧妙。过片“往事忆开元”句一笔兜转,点醒上片。结尾三句这三句既巧妙地补叙了当年驰驿传送荔枝的劳民之举,交待了杨妃缢死马嵬的悲剧结局,而且收归现境,抒发了当前所见所感:热闹的新丰道上,被过往行人车马扬起的红尘依然如故,但驰送荔枝的驿使却再也见不到了。词人对淫侈享乐、乱政误国的历史教训并不直接说出,只用“有”、“无”的开合相应与“满眼骊山”的景象隐隐透露,显得特别隽永耐味。

【手法与技巧】

1、“偏”与上片的“天教”正形成意味深长的对照。

2、巧用典故,“只有红尘无驿使”化用杜牧诗句。

作文赏析之十四

  当命运注定我必须在共同生我养我的父亲和母亲之间作出选择时,妈妈,我选择你。

  我知道,选择爸爸,就是选择了一份锦衣玉食的舒适,一片洋溢着亲情温暖的情感满足,甚至是一个可以少吃许多苦、或者是不用奋斗就能获得的美好未来。对于居高位而又爱女情深的爸爸,我毫不怀疑这一点,无论爸爸在社会中,在与妈妈你的情感世界中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爸爸这十几年来为我所做的一切,我感动、感激,一生铭记。

  可是,妈妈我还是选择你!

  我知道,选择你,我将不再是公主般的高干千金,我只是一个长年支教边远山区的普通教师的女儿。节假日,我无法再和同学们一起逛超市,大肆购物,我必须学着像你一样,首先在生活上学会一种自立,学会安排自己。我将体验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我将在你的影响下去更多地关注周围的人。我知道,从此我将多了生活的考验,但是我便坚信,妈妈呀,选择你,我会通过这些考验,获得美好的“新生”!

  妈妈,我选择你,因为我已不再只是一个女儿,更是一个正在成长的社会个体。爸爸的爱,也许会让我一生衣食无忧,可是却永远无法满足我走入激情青春后的心灵渴望。

  妈妈,选择你,其实是选择了一位心灵的导航者。当我困惑,当我委屈,当我得意忘形,当我灰心丧气,你会告诉我,用你那才过四十便被粉笔染白的双鬓掩映下的永远年轻的激情,用你获得的足迹到每一处土地的敬爱,用你在亲人短暂相聚时那深情的泪与笑,用你在离婚时对爸爸那丰厚的财产赠予的拒绝……用这一切来告诉我:人,应该怎样地活着!应该怎样地去流泪与欢笑!

  妈妈,我选择你,因为,这不仅仅是情感的选择,更是一次理智的、心灵的选择!选择你,我不会后悔,我将以你为榜样,勤奋学习,学会做人,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生我养我的母亲——祖国。

  妈妈,我选择你!

  

简评:这篇作文最突出的地方是什么?是内容?是结构?是语言?都是又都不是。最突出的地方就是潜藏在文中打动每个人的真情。作者将自己亲身体验的一段人生经历抒发出来,写真事,抒真情,发真感。读完之后,我们能体会到平静之中的深情真实可信。

2008高考必背篇目之十四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沈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古诗词赏析之十五:

  使至塞上  王维(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①。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②,都护在燕然③。

【注释】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单车:形容轻骑简从。问边:慰问边士。 属国:秦汉时官名典属国的简称,诗中指作者本人。征蓬:被风卷起远飞的蓬草,自喻。长河:指黄河。候骑:担任侦察、通讯的骑兵。萧关:古关名,是关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衢。都护:边疆的统帅正率兵虎据燕然,镇守着祖国的西北边陲。 燕然: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杭爱山,这里代指前线。

【内容赏析】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打败吐番,王维以监察御使奉使出塞宣慰,并为幕府官判。诗中描绘了出塞时沿途所见景色,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尤其是颈联二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段话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个“大”字,形象描绘出边疆沙漠的荒凉与浩瀚,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下面一个“直”字则表现出了他的劲拔和坚毅之美。那荒漠上横贯其间的黄河非得用“长”来形容才算准确。另外,落日本来给人是一种凄楚苍凉的印象,而在此处诗人却把它写“圆”了,便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诗人不仅实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还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到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去,正如王国维所评价的那样,这是“千古壮观”的名句。

【运用技巧】这首诗叙事直白平实,语言简单朴素,内容明晰易懂。作者奉使出征,独当重任,以征蓬、归雁自比,点出春行之时令,在表现上采用的是两两对照的写法。“征蓬”于诗人,是正比,而“归雁”于诗人则是反衬。寓悲凉之情于壮美之色中,大漠奇观,非“孤”、“圆”不能形容,劲拔而苍茫,温暖而感伤,写景壮观,气势流畅。

作文赏析之十五

黑巧克力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生活总是变幻莫测……一切都在不停地改变……然而,人世间……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悄声无息的事物……静静地守候在你我身旁……

那段日子,我和母亲的生活简单又幸福。每个周末,妈妈都会带我去买一小板巧克力,作为一周的零食。每天晚上躺在被窝里,我俩就会拿出枕头下的巧克力,弄下一小块,再分成两小块,美滋滋地含在口中,相拥而眠……

我不爱黑巧克力又苦又涩的味道,而她喜欢……

时间过得挺快……转眼我就大学毕业了。天很阴……窗外下着雨。母亲坐在梳妆台前

我背对着她,眼睛盯着窗处……“不行!我说不行就不行!你一个女孩子,老老实实在本地找个稳定工作行不!在哪不都一样?你就是好高骛远!”“妈!你干嘛老是要把我拴在身边呀!我真的想出去闯一闯!在陌生的城市,一切由零开始。求你了!妈!”母亲的脸阴沉沉的,我知道,她不会放我走。

天微微地发蓝了……我悄悄地将一封信放在母亲的梳妆台上。刚要转身离去时,我看见了镜中熟睡的母亲。顿时,我的心一紧,想起了十三年前离开的父亲……也是这样一个阴雨天……也是这样一个黎明……不知道我的出走……对母亲意味着什么……我带上了一块巧克力。

这是全新的世界!这是全新的生活!我兴奋地跑了起来。沿着繁华的街道,我跑啊跑……风跟随着我,像是欢迎我的到来……

一天三餐,和我见面的只有方便面。但我无怨无悔。每过一天,我都会感到成功离我更近了。只是,每天凌晨四点我都会醒来,想起母亲,内心总是久久无法平静……每当这时,我总会拿出一块黑巧克力,含在嘴里,我感到的只有苦与涩……别无其他……

渐渐地……我的伙伴越来越多……我不再只是一个人,我有了同行者,有了自己的团队。很快,成功向我招手了。

我没有回家,因为我想等事业做得更大再去见她。而天意弄人……障碍与困难开始一个个现了形。身边的人一个个离我而去……无论我如何挣扎……最终我失败了。此时此刻,一无所有的我回到了原点。我累了,我想回家。

又是一个同样的雨天,又是一个同样的黎明,站在家门口,迟迟没有敲门。我低着头,想了很多很多……突然……门开了。是母亲。十年把我的母亲弄成什么样了?憔悴、虚弱……她竟然要依靠拐杖行动……没有埋怨,没有责备,只是一个拥抱和一句轻轻地话:“回来就好”。

一切又回到了从前。每晚我都和妈妈挤一个被窝,一起分吃巧克力。

那天,我拿起一块黑巧克力,放入口中。依旧苦,依旧涩。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咽口水冲淡它。许久……一种淡淡的甜溢满了我浑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

无论生活怎么变,总会有些味道静静地守候在你我身边……永不改变。

母爱无声。

【点评】

年少时,我们的心都朝着外面热闹的世界。不是感受不到细腻的母爱,也不是不知道母亲对自己的依赖,但管不了那么多,外面的世界实在太精彩。从字里行间,你能清楚地看到一颗“嘭嘭”跳动的年轻的心,也能强烈地感受到母亲的不舍与无奈。作者用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精当的细节描写,与看似不经意的背景交待,将“我”的倔强、得意、失意、回归,与母亲的担心、无奈、孤寂、谅解一一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流畅而自然。

还有巧克力,在开头意味着简单与幸福,在中间意味着孤寂与思念,在结尾代表着甜蜜与释然:体现着考生布局谋篇的功力。

2008高考必背篇目之十五

醉翁亭记•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古诗词赏析之十六:

1、润州听暮角  李涉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

诗题一作《晚泊润州闻角》,与本题恰成补充,说明本诗是羁旅水途之作。这首诗句,是李涉很有名的即景抒情之作,写得气势苍凉,意境高远,耐人寻味。

“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江城”,临江之城,即润州。这里虽然是写耳闻目睹之景,但字里行间,时时透出诗人忧愤满怀的身影。他伫立船头,眼望着茫茫江面,耳听着城头传来悠扬悲切的边地乐调。大凡羁旅之人,虽非边地戍卒,总有异地思归之情。在这一点上,他们的感情是相通的。

因而,一闻边地乐声,便立刻引起诗人的共鸣,勾起他思乡归里的绵绵情思。在这里,诗人巧妙地借助于边声的幽怨之长和江流的悠长,从形、声两个方面着墨,将抽象的心中的思归之情,作了形象具体的刻画。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暮角声起,江边沙滩上的鸿雁惊起,而飞向了远方。粗粗一看,象是实景的描写,但仔细品味,这不正是诗人有家不得归,而且天涯海角、越走越远的真实写照吗?

诗人家居洛阳,方向在润州的西北;而惊雁方向朝南,越飞越远。莫说归里,就是连借飞雁而通家书的指望也没有哇!“惊起”二字,不言“己”而言雁,是所谓不犯正位的写法。写雁的受惊远飞,实际上也兼含了诗人当时“不虞”的遭际。文宗时,诗人曾因事流放康州(治所在今广东德庆),此诗很可能是作于迁谪途中。

这首诗,写得意态自然,寓情于景。诗人选择了生活中最典型最突出的物象,寥寥数语,便描绘出给人印象极深的一幅画卷:江边的城市、浩渺的江水和惊飞的鸿雁,而画外则传来悲凉的画角声。在每一物象之中,都使人深深地感受到诗人的哀情和跳动着的乡思,情味含蓄,寄慨遥深。

2塞下曲 王昌龄(唐)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①。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②。

从来幽并客③,皆共黄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④。

【注释】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万年人。曾贬为龙标县尉,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其诗多写边塞军旅、宫怨闺情,风格清刚俊爽,婉丽明快。①萧关:古关名,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②黄芦草:枯黄的芦苇。③幽并:幽,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市;并,并州,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隋书》云:“自古言勇侠者,皆推幽并。” ④矜夸:骄矜夸耀。紫骝:骏马名。

【内容赏析】这首乐府歌曲是写非战的。诗由征戍边塞庶几不回,而告诫少年莫夸武力,抒发非战之情。写边塞秋景,无限萧煞悲凉,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劝世上少年、声声实在,句句真情。“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前四句描写边塞景物,后四句,既肯定了“幽并客”戍边的艰苦精神,又批判了“游侠儿”只以骏马矜夸的莽撞。  

【运用技巧】“幽并客”与“游侠儿”构成正反对比。 

作文赏析之十六

沉默的父爱 

6岁。

操场上,一个小男孩学着骑车,旁边站着他的父亲。没有一句指导,没有一丝安慰,小男孩自然是摔了又摔,双腿早已是鲜血淋漓。终于,孩子坐在地上,哭了,哇哇大哭。父亲依旧是那么笔挺地站着,眼中满是不屑与冷漠。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鼓励。没有;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拥抱,还是没有。只是那双空洞的眼睛,让孩子感到冷酷与无情。终于,孩子不哭了,倔强地站起来,跨上车,开始又一次的尝试。父亲早已是兴趣索然,转过身,迈着大步,走了。身后又是一阵金属与地面的摩擦声,父亲只是不经意地回了下头,手却在颤抖。孩子站起来,想着刚才父亲冷漠依旧的眼神,两行热泪莫名其妙地滑过他的脸颊。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坚定。
  16岁。   

礼堂里,当年的小男孩被人群簇拥着走上了奖台。又一次高举奖杯,又一次欢呼如潮。紧拥着荣誉,在闪光灯不停的闪耀下,孩子艰难地寻找他的父亲。人群中,唯独没有他,台下座位上,只有一个他。瞬间,礼堂仿佛空荡荡的,只有孩子与他的父亲在对视着。还是那么冷漠,依旧是如此不屑。父亲那空洞的眼神让光芒万丈的奖杯褪色。站起身,走向自己的儿子,一把夺过紧拥着的奖杯,父亲毫不犹豫地把它交给后台的老师。两行热泪又一次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坚定。
  昨天。   

校门口,一位青年与他的父亲作着告别。没有寒暄,没有宽慰,没有拥抱,没有一句话。直视着父亲,他的皱纹又深了,他的黑发中又添了些灰白。眼睛里滚着泪水,压抑着。在模糊中,父亲那冷漠的眼神里也有些光亮。颤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儿子,半空中停住了,又缩了回来。向门口指了指,父亲又转过身,没有动。远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及近拐角,父亲定住了,回过头,瞥了一眼,看到儿子。青年人也注视着他的父亲,压抑不住的泪水终于流淌下来。沉默中,心中是那么温暖,一步、两步、三步……
  今天。  

考场上。有一个孩子在写着沉默的父爱,心中充满感激与骄傲。
  我的父亲,他的感情如绵细的秋雨,柔和的春风,没有大起大落,只是淡泊沉默罢了。
  沉默的父爱———我很感激它。  

【阅卷老师点评】   

沉默的父亲,沉默的爱。   

那沉默之中所蕴含的是热切的鼓励,狠狠的鞭策和殷殷的期望。正是这沉默的父爱,指引着作者一步步成名,成长为一个像父亲一样的,如山一般的男人。我想,纵使走到天涯海角,他也不会忘记父亲那深沉复杂的眼神,因为这眼神中有一种无形的力量。   

沉默的儿子,沉默的倔强。

父爱无言,我想:儿子能感悟到这无言的内涵,是父亲最值得欣慰的事情吧!有子如此,当骄傲,当自豪。这种无言的理解与沟通,最令人心动。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深沉而质朴的情感,含蓄而隽永的语言,远去的脚步带给我们的心灵的温暖,令人潸然!

2008高考必背篇目之十六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树木从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古诗词赏析之十七: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安史之乱后,吐蕃的侵犯成为干扰唐帝国的重要外因。广德元年(763)十月,吐蕃贵族武装乘唐军忙于收拾安史之乱残局之际,大举东侵,竟连破泾邠二州,攻占唐都长安达十三天。此次进犯被唐军击退之后,他们又从与四川交界的南路向唐王朝发动进攻,在同年十二月,又连破松、维、保三州及云山二新城。   

广德二年春,严武接替高适,再度出任剑南节度使。   

刚一到任,他就狠抓军队的训练,当年秋天,就一鼓作气,击破吐蕃七万余人的精锐部,先后收复了当狗、盐川二城。这首诗就是他击破吐蕃入侵的纪实。   

头两句“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开门见山,点出了诗人登城的时令、地点。“昨夜秋风”,是指秋季刚到,从而紧扣诗题中的“早秋”二字。诗人观察入微,从“风”的细微变化中确切地掌握秋天到来的信息,说明了他对时局的密切关注,对敌人动向的明察秋毫。对于古代地处中国边疆的游牧民族来说,秋高马肥,秋风一起,就是他们入侵内地的有利季节。因此,“昨夜秋风”一到军城, 诗人就深夜难眠,他乘着月光登上城楼,放眼远眺,“朔云”、“边月”、岷山,尽收眼底。边关的初秋之夜,阴云冷月,山野惨白,整个夜景都弥漫着一股沉重的肃杀之气,给人一种无形的压抑感。次句中的一个“满”字,将阴沉肃穆、硝烟密布的战前气氛烘托得更加浓重。总之,头两句是写景,但景中有人、有情,细致入微地表现了主将在战斗前夕的宁静中细心观察敏捷思索的心灵侧面。   

诗的后两句“更催飞将迫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是主将兼诗人所发布的战斗命令—— 将士们一定要再接再励,乘胜追击敌人,彻底歼灭他们,不要让敌人一人一马逃回敌营去!“更催”、“莫遣”二词,语势斩截,有振雷走霆之力,表现了主将果断刚毅的气魄和胜利在握的必胜信心,洋溢着边防将士保疆卫国的奋发激昂的爱国热情。  

这首诗歌大胆地采用了开阖跳跃的笔法来写景抒情,增加了诗的信息容量。前一二句写景,但景中寓情,点明主将已迅速、准确掌握了敌情,从而表明他在军事行动之前,就已经知己知彼,掌握了军事上的主动权,因此,稳操胜券就不是鲁莽匹夫的妄语了。

有如此坚实的思想作铺垫,三四两句的腾跃、抒情,就显得既轻捷,又与上文有内在的承继性,令人感到自然可信、豪气倍增。

作文赏析之十七

风 筝

既然选择了放我飞向天空,就请您不要在乎那些许的风吹雨打。   

您用真情填满了我的血肉,您用真爱筑就了我的骨架,在我的毛发肌肤中刻满了您心血幻化出的精雕细琢。有人说孩子是父母一生创造出来的最如意的作品。我明白,我理解,我能深切地体会到您寄托在我身上的那全部的梦想和希望。无数次地偷偷望着您为了放飞我而努力奔跑所流下的汗滴,无数次地悄悄看到您因为我不争气的下坠而滴下的泪水。我感动着,我惭愧着,因此我暗下决心,不停地努力着,渴望在下一次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时候,带着您的希望与祝福,上天一览那彩虹亮丽的颜色。   

可是当我准备好了时,您却突然害怕了。不是吗?怕我受不了雷电的惊吓、狂风的考验。您害怕我受一点委屈,有半点闪失。您害怕我飞得太高了,飞到您看不到的地方,您畏浮云遮望眼,甚至害怕别君去兮何时还,唯恐我永远离开您。于是您不断收紧手中的线。在多云转阴的时候,在西风更紧的时候,在我就要接近云端的时候,您一次一次把我拉回。

我感受到了您的关切和呵护,但是同时我的心底也涌起一丝手脚被缚的苦涩和无奈。您是否知道,面对您的过度保护,我眼看着别人翱翔于云端,心里的滋味是多么难受吗?有人说放心是很难的事情,放手是最难的事情。我理解您对我的深情,我明白您对我的顾虑,哪一个孩子可以走出母亲的视线?我又怎么能飞出您的视野?您放心吧!我只是希望您有勇气放长您手中的线,给我足够的空间让我去翱翔。我只是希望您敢在那一点风雨中给我证明自己的机会,证明我已经坚强有力,不再需要您苦心的操劳。   

我渴望无限地接近神圣的太阳,让自己辉煌;我渴望无限地接近繁星,让自己灿烂。到那时,我会依然望着您,望着您如何在每一个傍晚和清晨放我起飞,如何把满腔的爱意融进手中长长的丝线。   

我还会受伤,我还会需要您修补我的翅膀,抚慰我的伤口。您所在的地方是我永久的归宿。可是现在,我只想说,放长您手中的线,让我高飞!   

[点评]:本文非常好地理解了漫画含义,选取了一个最能发挥自己特色的角度抒情说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开头既饱含着深厚的情感,又折射出理性的色彩。结尾主旨更加突出。

应试作文除了具有“凤头”“豹尾”外,还必须有一个好的主体。本文围绕着主旨“言之有物”,给人以充实感。另外第一人称的写法,容易引起共鸣。

2008高考必背篇目之十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作文赏析之十八

  2007年江省高考作文细则

江苏高考语文阅卷点

作文题目

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

请以“怀想天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一、关于审题

1.对题型的理解

今年的作文命题可以理解为“提示型命题作文”。命题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提示语,二是作文题目(标题),三是具体的写作要求。体现了充分的开放性与一定的限制性有机结合的原则。

2.对提示语(引导语)的理解

提示语有三句话。第一句“人人头顶一方天。”既强调了“天空”的人人共有,又强调了“天空”的独特和个性。既暗示我们“天空”是实指,也可以是虚指的。既揭示了一种客观存在,又体现了一种生存理念。第二句话“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一方面强调天空与人的关系,天空对人的影响,从自然到心灵,从物质到精神;另一方面也强调了人对自然的主观能动性。第三句话“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前三个分句,分别用“明净”、“辽阔”、“深邃”作修饰,举例点明“天空”的主要特质。“遐思”,是远思。遐思,是向远处想,向深处想,向历史想,向未来想。“神往”是发自内心的向往与追求,是精神、心灵的向往与追求。

总之,提示语有一定的点醒与启发作用;力求引导考生把文章写得富有真情实感,有相当的思想深度;提示语仅是举例,并不限制考生的回忆、思考、联想、想象的空间。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命题中的提示语容易误导部分考生过于依赖它,缺少构思创新,简单演绎而取巧成文。

3.对题目(标题)的理解

“怀想天空”这道题目有两个关键词。一是“怀想”,二是“天空”。从语法结构来看,应该是动宾结构。原则上,怀想的主体是“我”,怀想的对象是“天空”。

l     理解“怀想”。

查《现代汉语词典》,“怀想”只有一个解释,即“怀念”。因此,从“怀想”出发,写作思维方法重在回忆,写作内容的呈现重在再现。“怀想”是方式,是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怀想”是往事的回忆,是拂之不去的感情牵挂,是难以忘怀的人事情理。“怀想”可以从往昔始发,联想到现实或未来。但“怀想”与“想象”“畅想”是有区别的。因此,从写作内容来说,如下两种情形都应该是符合“怀想”二字的:

①文章所写人事景物情理,原则上都应该是指向往昔的;

②文章所写内容必须是由已往的人事景物情理所引起的。

l     理解“天空”。

“天空”是个名词。“天空”可以是实指的,可以是虚指的,也可以是泛指的。值得我们“怀想”的“天空”应该是阔大的、明净的、高远的、包容的、深邃的、自由的、高尚的、诗意的、真实具体的、难以忘怀的。考生对“天空”的“怀想”可以是多角度的,但必须扣住“天空”的某种特征。现将“天空”内涵作如下解读提示:

①实指的真实的本义的天空。如对蓝天白云、辽阔明净深邃的天空的赞美神往;对生态变化的忧虑和思考;对探索天空奥秘的联想与想象等等。

②引申的虚指的天空。如对时代、社会、人文等构成的和谐、公平、自由、诗意、宽松环境的比拟,构成和形成让人有用武之地的平台,“天高任鸟飞”的“空间”和“境遇”。又如,心灵的天空,精神的天空,思想的天空,艺术的天空等等。

③泛指的比喻的象征的天空。如对亲情、师生情、友情的推动激励下,在人生的道路上“支撑起一片蓝天”的回忆、联想;在理想、信念等指引下,奋发努力,战胜千难万险终于“撑起一片蓝天”的追求;在文学、艺术、科学等感召下,矢志不渝,在人生路途上“撑起一方蓝天”的拼搏等等。

4.对写作要求的理解

命题中列出的几项写作要求是比较常规的要求。

关于文体,这个命题写一般的议论文有一定的难度,写一般的抒情散文容易空泛,可能写记叙文和夹叙夹议的散文居多。但是,我们在批改时,不能因为文体而另眼相看。只要不写成诗歌,其余文体都是符合要求的。

字数是不少于800字。如果出现字数不足,按赋分中相关要求扣分。

二、关于亮点

总体来说,与去年作文阅卷相同,语言仍是本次作文判分的主要依据之一。低幼化的语言、过于寒碜的语言、缺少品位的语言应该在切入分之下。语言形象生动,富有包孕,意味深长,很有文化底蕴一类的文章赋分应当上浮。具体说:

记叙类文章在如下几个方面的亮点要予以特别关注:

有相当精巧的构思;有鲜明的人物形象;有真实感人的生活故事;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有深远的意境;有相当的语言表达智慧。

议论类文章在如下方面的亮点要予以特别关注:

有较高的立意;能选取比较新颖、生动、有个性的材料作为事实论据;论证有层次感、立体感;议论语言有逻辑性和文化底蕴。

三、关于赋分

1.切入分

文章在基本切题的前提下,达到“三基本”(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要求的,切入分为48分。在此基础上,只要发现有“亮点”,就应该将分数上浮到54~60分。

2.切题赋分

①既要“怀想”又把“天空”的实指或虚指等表现得比较理想的,最高可判60分。

②有“想”无“怀”,所写内容属于实或虚的“天空”的,最高可判53分。

③无“想”无“怀”,但所写内容仍是“天空”,最高可判48分。

④与“怀想”和“天空”均若即若离,最高可判45分。

⑤既不写“怀想”,也不写“天空”,最高不超过35分;其中文字表达特别差的,不超过10分。

3.特殊赋分

①如果只是根据提示语的内容,简单演绎,且缺少语言表达功夫的,原则上不超过48分。

②确认抄袭,需经复查组审定,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5分;内容基本相同的不超过5分。

③文体写成诗歌的,上限不超过5分。

④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打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分不能超过40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⑤对“怀想天空”的题目视而不见,另写其它题目,扣2分。

⑥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采用“得分数—错别字分=实得分”的计分方式;无错别字者一次性打上得分数。

2008高考必背篇目之十八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天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古诗词赏析之十九:

陇西行 陈陶(唐)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注释】 ①陇西行:乐府旧题。陇西,指今甘肃宁夏陇山以西的地方。 ②匈奴:此处借指当时入侵西北边境的少数民族。③无定河:黄河中游支流,在陕西北部。

【内容赏析】诗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首二句以精炼概括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唐军誓死杀敌,奋不顾身,但结果五千将士全部丧身“胡尘”。“誓扫”、“不顾”,表现了唐军将士忠勇敢战的气概和献身精神。也足见战斗之激烈和伤亡之惨重。接着,笔锋一转,逼出正意:“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里没有直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也没有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匠心独运,把“河边骨”和“春闺梦”联系起来,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使全诗产生震撼心灵的悲剧力量。知道亲人死去,固然会引起悲伤,但确知亲人的下落,毕竟是一种告慰。而这里,长年音讯杳然,人早已变成无定河边的枯骨,妻子却还在梦境之中盼他早日归来团聚。灾难和不幸降临到身上,不但毫不觉察,反而满怀着热切美好的希望,这才是真正的悲剧。

【运用技巧】对比手法。 “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明王世贞赞赏此诗后二句“用意工妙”。

作文赏析之十九

高考作文扣题三步曲

任何作文题目都有限制,因此,瞄准靶心,紧扣题目是写好作文的第一要务。如何才能扣题呢?建议大家分三步走。

第一步:认真审题

这一步中,要特别注意三个方面。

一、读懂“提示语”和“要求”。如今的大多数作文题都有提示性的话与相关的写作要求,若没懂它们,偏题没商量。如以“声音”为话题作文,作文题中说“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体验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声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体验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就是提示语,暗示我们要从自己的生活中取材,记叙自己的经历,表达自己的体验,而不是从历史、名著或报刊中取材;“不少于500字”是要求,限制了作文的字数。

二、明确写作重心。每道作文题都有写作重心,若未抓住,就会偏题。明确写作重心,既要抓题眼,又要兼顾其他词语;既要抓本意,又要明确比喻义、引伸义等。如以“我的寒假生活”为话题作文,题眼是“寒假生活”,即必须以“寒假生活”为写作内容,而“我的”是限制寒假生活的,必须写我的寒假生活而不是他人的寒假生活;再如以“门”为话题,这是一个比喻型的话题,我们要从“门”中读出“沟通、交流”等意思。

三、把握感情色彩。有些作文题包含了一定的思想情感倾向,若对其把握不准,也会偏题。如以“借口——弱者的托辞”为话题作文,“借口”,就是以(某事)为理由(非真正的理由),或者假托的理由。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借口”是消极的、贬义的。如果你去为某人的借口开脱,甚至赞扬某人的借口,那么文章的感情色彩就不正确,自然也就偏题了。

第二步:切实扣题

要扣题,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一、标题扣题。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自拟题目”,我们可将话题的核心限制语扩展成短语或一句话,然后以此作为作文题目,就可将写作内容限定在命题者设定的范围内。如以“感恩”为话题作文,“感恩”就是核心限制语,我们将其扩展成类似“生活需要感恩”之类的题目,然后围绕着这个题目作文,就能扣题。

二、开头扣题。如以“理解”为题作文,我们可用“那一刻,我终于理解了父亲”、“理解是一种责任”、“理解是沟通的桥梁”之类的话开头,以扣题。

三、以小标题扣题。如以“责任”为话题作文,我们可以设置“父母的责任”、“自己的责任”、“社会的责任”之类的几个小标题,然后,每一部分都严格按照小标题所限定的内容来写,就可扣题。

四、用中心句扣题。如以“幸福”为题作文,我们可以围绕“幸福”拟定“幸福是一种乐观的态度”、“幸福需要自己创造”、“幸福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这样的中心句,然后,根据所写的内容将其适时穿插在文章中间,不断点明题意,就可扣题。

五、结尾扣题。如以“_____之美”为题作文,我们补全标题后,若在作文结尾部分用“总之,×××是一个美丽的百花园,有盛开的玫瑰,有怒放的秋菊,有傲雪的腊梅”、“美哉,×××”、“人生有四季之美,×××有别样之美”之类的句子结尾,自然会扣题。

第三步:补救措施

写完一段后,如果发现偏题,就要马上结束上面的话,立刻转移到中心话题上来。如以“善待自己”为话题作文,某同学开头就谈起来“要善待别人”这个中心。中途,作者才发现偏离了题意。这时,就应迅速将“要善待别人”的话题结住,然后,用一句话承上启下:“善待别人自然应该,那么,善待自己是否就可以忽略不计呢?”接着,从“善待自己是善待他人的前提”,“要像善待别人一样善待自己”两个方面展开论证。这样一来,由于补救及时,文章就由可能的四类文进档为二类上了。

2008高考必背篇目之十九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古诗词赏析之二十:

1、南中咏雁   韦承庆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未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据《旧唐书·韦承庆传》载,神龙初年,韦承庆在核审张易之弟张昌宗罪行的过程中,“失实,配流岭表。”诗当作于被贬途中,借咏雁抒发贬谪之悲。   

本来,武后时期,承庆颇受宠幸,在任雍王府参军期间,府中文翰,皆出自其手,可谓文采风流,声名远扬;掌天官选事时,也能做到“铨授平允”,颇受好评。如今徇私犯法,发配岭南,诗人心中的追悔、痛苦自不言而喻,因此在被贬途中,当他看到成群的大雁向北飞去,不禁睹物伤情,悲从中来。“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春暖花开,群雁北归,而自己却要跨越千山万水,远赴万里之遥到那险恶湿热的南方瘴疠之地,春雁都能回到自己的乐园,我却身不由己,沦落偏僻的异地。首两句,由雁及人,在人雁对比中,那种人不如雁的感慨深蓄其中。   

末二句,“未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紧扣归雁,进一层抒发内心的悲愤与痛悔。雁在北方安家落户,因此,古人称北飞的雁为归雁。诗人此时身处南地,凝望那阵阵北归的群雁,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不知什么时候,我才能和你们这些自由的大雁同返家园?   古时北方人不适应南方的湿热气候,被贬谪南地的人往往凶多吉少,加之路途遥远艰辛,更是生死难料。   

诗人那绝望、负罪的悔恨,都交织在这末二句上了。   

这首诗情真意切,出语自然。诗人通过描写在贬谪途中看到的春雁北归,寄托和抒发自己的思乡之苦和失足之恨。使一个在漫漫谪迁之旅中驻足长叹、仰天北望的旅人形象跃然纸上,末二句自然、真挚,脱口而出,毫无矫揉装束之态,沈德潜评云:“断句以自然为宗,此种最是难到。”   

这首诗,通篇用叙述的笔调,语言直白、通俗,如话家常。短短二十字中,运用对比手法,把作者那深切的贬谪之痛,完满地表现了出来,自具动人的力量。

2、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①   南宋 张孝祥

  霜日明宵水蘸空②,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③。

【注释】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词风豪放旷逸。①荆州:今湖北江陵。②水蘸空:形容天空明净似水。③酒阑:行酒将近

【内容赏析】秋高气爽,晴空万里,张孝祥约着友人马举先登上荆州城楼。荆州本是祖国内地的一座城池,可是如今却成了边塞之地。具有满腔爱国热忱的张孝祥,面对破碎的山河,极目远望,看到的不过是烟尘滚滚,战旗飘舞的战场,再听到那撕裂心肺的马鞭声。上片写景,逼真地烘托出“边塞”的气氛、作者的心情。下片直写作者对中原故国的怀念。眼前已是遍地烽火,大好河山还在烽火以北遥远的北方,想起中原故土,想起中原的遗民,作者感慨万端,无可奈何,只好借酒浇愁。可是,又怎么能将满腔悲愤抑制下去呢?喝完了酒,面对萧瑟的秋风,作者终于禁不住泪流满面了。作者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对中原故土和中原人民的思念之情,均表现得淋漓尽致。

【运用技巧】上阕描写途中要塞景色,明丽壮阔,但写景中隐含着作者的感情色彩。下阕抒发感慨,万里中原已在烽火北,禁不住悲痛伤感,故借酒浇愁,迎风洒泪。本词写情真切,景物描写、气氛烘托、感情抒发巧妙组合,辉映成篇,作者的艺术技巧,由此也可见一斑。

作文赏析之二十

沉默的父爱

6岁。   

操场上,一个小男孩学着骑车,旁边站着他的父亲。没有一句指导,没有一丝安慰,小男孩自然是摔了又摔,双腿早已是鲜血淋漓。终于,孩子坐在地上,哭了,哇哇大哭。父亲依旧是那么笔挺地站着,眼中满是不屑与冷漠。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鼓励。没有;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拥抱,还是没有。只是那双空洞的眼睛,让孩子感到冷酷与无情。终于,孩子不哭了,倔强地站起来,跨上车,开始又一次的尝试。父亲早已是兴趣索然,转过身,迈着大步,走了。身后又是一阵金属与地面的摩擦声,父亲只是不经意地回了下头,手却在颤抖。孩子站起来,想着刚才父亲冷漠依旧的眼神,两行热泪莫名其妙地滑过他的脸颊。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坚定。   

16岁。

礼堂里,当年的小男孩被人群簇拥着走上了奖台。又一次高举奖杯,又一次欢呼如潮。紧拥着荣誉,在闪光灯不停的闪耀下,孩子艰难地寻找他的父亲。人群中,唯独没有他,台下座位上,只有一个他。瞬间,礼堂仿佛空荡荡的,只有孩子与他的父亲在对视着。还是那么冷漠,依旧是如此不屑。父亲那空洞的眼神让光芒万丈的奖杯褪色。站起身,走向自己的儿子,一把夺过紧拥着的奖杯,父亲毫不犹豫地把它交给后台的老师。两行热泪又一次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坚定。

昨天。  

校门口,一位青年与他的父亲作着告别。没有寒暄,没有宽慰,没有拥抱,没有一句话。直视着父亲,他的皱纹又深了,他的黑发中又添了些灰白。眼睛里滚着泪水,压抑着。在模糊中,父亲那冷漠的眼神里也有些光亮。颤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儿子,半空中停住了,又缩了回来。向门口指了指,父亲又转过身,没有动。远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及近拐角,父亲定住了,回过头,瞥了一眼,看到儿子。青年人也注视着他的父亲,压抑不住的泪水终于流淌下来。沉默中,心中是那么温暖,一步、两步、三步……   今天。   

考场上。有一个孩子在写着沉默的父爱,心中充满感激与骄傲。   

我的父亲,他的感情如绵细的秋雨,柔和的春风,没有大起大落,只是淡泊沉默罢了。   沉默的父爱———我很感激它。   

【阅卷老师点评】   

沉默的父亲,沉默的爱。   

那沉默之中所蕴含的是热切的鼓励,狠狠的鞭策和殷殷的期望。正是这沉默的父爱,指引着作者一步步成名,成长为一个像父亲一样的,如山一般的男人。我想,纵使走到天涯海角,他也不会忘记父亲那深沉复杂的眼神,因为这眼神中有一种无形的力量。  沉默的儿子,沉默的倔强。   

父爱无言,我想:儿子能感悟到这无言的内涵,是父亲最值得欣慰的事情吧!有子如此,当骄傲,当自豪。这种无言的理解与沟通,最令人心动。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深沉而质朴的情感,含蓄而隽永的语言,远去的脚步带给我们的心灵的温暖,令人潸然!

 

2008高考必背篇目之二十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破阵子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古诗词赏析之二十一: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注释】黄金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筑黄金台,置千金其上,招揽贤才,以报齐毁国杀父之仇。 易水:河名,在河北省北部。荆轲刺秦王时,在此别众出发,慷慨悲壮。诗中用此典。

【内容赏析】“雁门太守行”系乐府旧题。此诗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后四句写驰援部队的活动。“半卷红旗临易水”,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诗人引用黄金台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运用技巧】

1、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各样新奇浓重的色彩,有效地显示了它们的多层次性。有时为了使画面变得更加鲜明,他还把一些性质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事物揉合在一起,让它们并行错出,形成强烈的对比。例如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

2、用秾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从而构成浑融蕴藉富有情思的意境。

作文赏析之二十一

贝壳·划痕·记忆

时间如海,记忆如沙滩,海水将一枚枚贝壳送到沙滩上,又收回她那浩渺的胸怀。

时间如风,记忆如巨岩,风将巨岩刻划得千疮百孔,又用多情的手把那些痕迹抚平。然而,总有几枚贝壳,在亘古的海滩上鸣响着历史的悲风,总有几笔划痕,在诉说着记忆的不朽。

惶恐滩头,零丁洋里,涛声依旧。叹息不再。然而,时间只侵蚀了一个人的物质存在,却无法风化那煌煌诗句中的记忆,谁能忘记文天祥的辛苦遭逢,干戈寥落?谁又能忘记那个闷热的雨夜,矮小的地牢中挥笔走龙蛇的高大身躯?“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他正是借天地正气哺育自己,“睨柱吞赢,回懿走旗”,用一颗丹心书写青史,翻开那惊天地泣鬼神的一页。每一个人都会从记忆深处被这个踏过七百六十年的生命所震撼,时间或许会淡褪了文字,磨损了书卷,却无法抹去那一片回忆。

翻开《史记》,看秦王一统天下,项王自刎乌江,廉颇负荆请罪,屈子怀石投江……一张张鲜活的面孔从眼前浮现,那些故事也仿佛是昨天刚刚发生。时间只能销毁一本又一本《史记》的版本,却永远风化不了那宏伟的气魄,机敏的谈吐,磊落的人格。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这本书能传之后世,绽放其应有的光辉。而今,他的梦想已然实现。时间风化掉了那些卑俗的记忆,却让一位史官的不朽愈发凸现。

时间或许会让历史蒙上尘埃,但却不会风化那些鲜活的记忆。王选,一位柔弱女子,拂去那一层尘埃,只为还原历史真相,让记忆苏醒。奔走二十年,耗尽全部家当,她一如既往地搜集材料,寻访证人。因为她相信,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良知会让记忆永存。她与身后数十位白发苍苍的原告,构建出一段黑白分明的历史记忆,而在海的对面,眉毛已发白的日本律师尾山宏也用他的努力,为我们开启那段记忆。在滚滚时间之河中,王选和尾山宏共同为我们守护那段记忆,时间永不能将其风化。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没有人能阻止时间的脚步,然而,时间不会风化一切。漫步岁月,采撷几枚朴拙的贝壳,抚摸那巨岩上的斑斑伤痕,便是在回味那没有被时间风化的记忆。

2008高考必背篇目(补充材料)

《逍遥游》(北冥有鱼……圣人无名)  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记叙文写作之结构模式篇

近年高考语文,由于不少考生一味模仿部分高分作文,片面追求形式上“创新”,致使考场中上出现大量的“四不象”作文;有些考生忽视常规作文的结构训练,缺乏快速架构作文的能力,所写作文思维紊乱、残缺不全、颠三倒四、主次不分,不能让阅卷人在快速审读中迅速把握其思维逻辑,自然只能得到较低分数。

考场作文就写作主体来讲,是急就章,要在不超过6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就阅卷主体来讲,是浏览者,高速运作的机制决定了阅卷人只能在最多两分钟内(有些十几秒)浏览完毕并作出判断给出分数。这二者都决定了考场作文在结构上的一些特殊要求。首先是结构必须有头有尾,层次清楚,清晰明朗,条分缕析,使阅卷人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思维进程。其次是结构应有一定的模式特征;近年的高分作文中,不少就是按常规体式和模式结构获得的。熟悉几种常规而实用的结构模式,并经过长期操练使之了然于胸,必将提升同学们快速架构文章能力,从而提高作文档次。

一、记叙文结构的几种实用模式及其特点:

  1.时序顺进式

即选取生活流程中的某一片断按时序进程进行描写,其内容层次依次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情节。

其模式如下:开头(引出故事)→故事主体(对人物或事物主体进行细致刻画)→结尾(议论点题)。

2.平列展开式

选取不同角度的几个生活片断或将同一内容的几个侧面在同一层面上平列展开,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其基本模式是:

              材料 ①

开头(引出材料)→主体        →结尾(抒情、议论)

              材料 ②

  3.对比映照式

  选取有显著差异的两组内容(可以是相反或相对的两个事物,也可以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反衬式组合。其基本模式为:

             正面材料

开头(引出材料)→          →结尾(抒情、议论)

反面材料

说明:行文时一定要写出对比点,为议论、抒情做准备。至于先写正面材料还是先写反面材料则视作者的构思和材料特点而定。

4.穿插回放式

即利用思维可以超越时空的特点,以某一物象为线索,将描写的内容通过插入、回忆、倒放等方式串联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操作的关键是选好串联的物象,并围绕一个中心截取生活中的材料。

其模式为:

  开头(交待物象,引出材料①)→发展(引出材料②)→高潮(引出材料③……)→结尾 抒情、议论)

二、记叙文模式作文辨析(点评下列作文模式及其特点)

作文一 

               鹅与猫的决斗(提要)

去年秋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目睹了一场罕见的鹅与猫的决斗。那惊心动魄的场面至今使我难以忘怀。(开头:引出故事。“罕见”、“障心动魄”、“难以忘怀”点出故事特点,吸引读者。)

那天一我刚放学回家,轻轻推开院门,只见一只母鹅警惕地瞪着一只野猫。刚出世不久的一群小鹅在母鹅的身后惊恐地围成一堆。地上散布着一些白色的鹅毛。显然,鹅猫决斗已经开始一会了。突然,母鹅伸长脖子,压低鹅头,紧贴地面,像离弦之箭一样冲了过去,将漫不经心地盯着小鹅的野猫狠狠地啄了一口,一撮灰色的猫毛被母鹅摔在地。野猫一个翻滚从地上跃起,翘起胡子,双目圆瞪……(描写具体决斗过程)。母鹅艰难地抵挡着野猫的攻击,笨拙的身体成了幼鹅的掩体。

   (故事主体部分:描写鹅猫决斗的情景,突出母鹅舍身护幼的精神,为结尾的议论做准备。)

  我被母鹅这种伟大的母爱感动了,赶紧轰开了野猫。精疲力竭的母鹅趴在地上,用翅膀护住幼鹅。我来到母鹅身旁,轻轻地抚摸着它,安慰着它:一股暖流从我心中冉冉升起……

(结尾:扣住“母爱”描写自己的感受或发表议论,深化文章主题。)

作文二

              看风筝(提要)  

   星期天,我和爸爸去广场玩。秋高气爽,正是放风筝的好季节。各种各样的风筝点缀在一望无垠的蓝天上,煞是美丽。(开头:引出材料,交待时间、季节、事由,突出“美丽”)

  材料①:这边是一位快乐的老者在放“猪八戒吃西瓜”。……(具体描写)

  材料②:那边是两个小姑娘在放“蜻蜓戏水”。……(具体描写)

  材料③:另一边是一位年轻的父亲带着一位机灵的小男孩在放“米老鼠”。他们好像遇到了一些麻烦,正在请教一位慈祥的老者。我忍不住走了过去……(具体描写) 

  (主体部分描写放风筝的几个片断。要注重细节描写和材料变化)

  放风筝是一个看上去简单而有趣的游戏,然而却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哲理。……

(结尾: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议论,深化文章主题。)